命運負責洗牌,但玩牌的卻是我們。
二十三幅與「命運」有關的畫作,幫助你更有智慧面對屬於自己的人生牌局。
本書以「命運」為主題,收錄二十三幅經典畫作。除了描繪出歷史、人物與自然災難的瞬間,還可能成就了畫家的名聲,又或預示委託者的衰落;甚至畫作也可能經歷被盜、遺失、重現等種種戲劇性的命運,為其增添更多傳奇色彩。
《膽小別看畫》系列作者中野京子,以犀利的觀察與幽默的筆觸,帶領我們理解命運如何影響藝術創作,也從畫作背後的文化、地理等角度來賞析。例如,生活在火山頻發的義大利人與從未經歷過地震的德國人,對命運的感知是截然不同的。對於長期與水患抗爭的荷蘭人來說,命運意味著不懈的挑戰。此外,歐洲自古就長期飽受戰爭的摧殘,因而此一主題不斷出現在畫作中。
這不僅是一場關於畫作的欣賞,更是一場對命運提出哲學的探問。那些畫中描繪的歷史與人物,既遙遠又貼近;那些關於命運的提問,或許也曾出現在你的生命中。透過這些畫作與故事,我們能夠發現人類面對命運時的智慧與勇氣,並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
關於命運之畫的故事——
尚-李奧‧傑洛姆〈拇指向下〉
羅馬競技場內,勝者等待皇帝決定戰敗者生死的緊張時刻。這不僅是命運的考驗,更因為這幅畫,讓大導演雷利‧史考特深受啟發而拍攝電影鉅作《神鬼戰士》,完成另一項與他命運交織的藝術創作。
古斯塔夫‧莫羅〈伊底帕斯和斯芬克斯〉
冷靜的伊底帕斯與邪魅的斯芬克斯相互對峙的瞬間,象徵人類在面對命運挑戰時的堅毅。但解開謎題卻讓伊底帕斯落入命運的陷阱,讓人不禁感嘆自由與宿命的矛盾。
維克多‧布羅納〈自畫像〉
畫家在擁有英俊臉龐的年輕時期,標新立異地畫了瞎了一眼的自畫像。七年後的一場打架事件,他左眼因為受傷而摘除,讓他變成了自畫像中的模樣。這是意外,還是可怕的巧合?
精彩推薦
Junie Wang 東西縱橫記藝
HengHsiao YouTuber HengHsiao
郭怡汝 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
高素寬 藝術開開門知名 Youtuber頻道、專職藝術家
張志龍 敦南藝術講堂創辦人
作者簡介:
中野京子
日本藝術史暢銷書作家,德國文學研究者、藝術評論家、二〇一七年《恐怖繪畫展》(怖い絵展)特別監修。
中野京子對於歷史與藝術的學識淵博,以及對人類心理擁有超群洞察力,她以獨特的視角觀看藝術、書寫歷史,著有《膽小別看畫》(怖い絵)等一系列解讀西洋名畫著作,在日本出版後一躍成為最受歡迎的藝術類書籍作家。
目前除寫作、授課、寫專欄之外,還參與日本NHK電視台藝術節目製作,以多元方式向大眾傳遞歷史和藝術的魅力。
部落格:「摘花者的房間」(花つむひとの部屋」
Https://blog.goo.ne.jp/hanatumi2006
譯者簡介:
王健波
一九八五年生於吉林省。曾就讀上海交通大學日語系、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MTI( 翻譯碩士)專業,畢業後任職翻譯公司從事譯審工作。現為自由譯者。
章節試閱
電影《神鬼戰士》的推手
任何事物都有其興衰過程,好萊塢電影也不例外。二十世紀五〇年代到六〇年代,好萊塢製作了許多以古羅馬帝國為背景的大片,除了《賓漢》(威廉‧惠勒導演)、《萬夫莫敵》(史丹利‧庫柏力克導演)、《羅馬帝國淪亡錄》(安東尼‧曼導演),除了這些魅力至今仍不減當年的經典作品之外,大部分作品都被世人厭倦並遺忘了。
當然,同類型影片數量大幅減少也是原因之一,伊莉莎白‧泰勒主演的《埃及豔后》(約瑟夫‧孟威茲導演)就被認為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重現古羅馬世界需要龐大的製作經費,儘管這部電影造成轟動,但是因為成本實在太高,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差點因此破產,其他創作者也紛紛望而卻步。
物換星移,時間來到了二十世紀末。
隨著電腦動畫特效技術的進步,一群滿懷熱情的電影人聚在一起,準備再打造一部古羅馬大片,並完成了劇本的大綱。故事是以西元一八〇年的年輕皇帝康莫德斯為反派角色,以虛構的將軍為悲劇的男主角。
一位品格高尚的將軍中了善妒的康莫德斯的圈套,妻兒被殘忍殺害,他雖然僥倖死裡逃生,卻又被當作奴隸賣給了角鬥士的老闆,淪為一名角鬥士。憑藉他的驍勇善戰,很快便在競技場上聲名大噪。然後他被安排在羅馬競技場,而且是在皇帝康莫德斯面前,與人進行一場生死搏鬥。他能否平安無事,又能否為妻兒報仇呢……
製片公司希望影片由雷利‧史考特執導,因為史考特已接連拍出《異形》、《銀翼殺手》、《黑雨》等數部兼具藝術性與娛樂性的賣座電影,製片公司認為他一定能再成功打造一部古羅馬大片。
然而,據說史考特一開始並沒有太大興趣,於是製片人給他看了《拇指向下》。這是一幅由法國畫家傑洛姆在一百多年前創作的歷史畫作。後來史考特說:「這幅畫讓我感受到了羅馬帝國的榮光與邪惡,我一看到它,就為這個時代深深著迷了。」(摘自電影宣傳冊)
最終,《神鬼戰士》(二〇〇〇年上映)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羅素‧克洛)、最佳服裝設計等多項大獎,在全世界大獲成功。
如果沒有這幅畫,我們很可能就看不到角鬥士之間令人屏息的格鬥場面,也沒有機會體驗那種身歷其境的震撼,這就是一幅畫作發揮決定命運般的作用。
我們來仔細看一下〈拇指向下〉。
長達五百二十四公尺、有四層看台、可容納五萬人的圓形競技場裡座無虛席。這座建築物沒有屋頂,而是懸掛著遮陽帆布,但畫中並沒有畫出帆布,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光線,那是從帆布縫隙間灑下的強烈陽光。
在鋪滿沙子的場地上,戰鬥已經結束。頭戴金色頭盔的角鬥士奮戰到最後,他正用一隻腳踏住瀕死對手的喉嚨與頸部,抬起頭來。坐在最前排所有身穿白色長袍的女人,和坐在她們身後的男人幾乎全都做出拇指向下的激烈動作,齊聲大喊「殺死他,殺死他」。震耳欲聾的聲音也傳進胸部被刺傷、倒臥在地的失敗者耳中,他使出最後一絲力氣,舉起右手,彷彿在乞求觀眾大發 慈悲。然而,看到鮮血染紅沙地的觀眾卻更興奮無比,喊叫越來越大聲。
畫家故意把他們臉上的表情刻畫得扭曲而醜陋。在興奮的人群當中,有兩個老人(右側觀眾席第二排)彷彿在祈禱似的雙手交握著,一動不動,沉痛的面容格外引人注目。
勝利者會給予致命的一擊嗎?
我們還不知道。因為左側看台上沒沒有任何觀眾做出拇指向下的動作。不僅如此,他們還探出身來,用譴責或詫異的目光注視著右側前排那些異常興奮的人。他們可能認為,失敗者已經盡力,不需要非殺死他不可。
最終的決定權,則是在皇帝手上。
畫面偏左的位置有一個向前突出的包廂座,左半部由四根圓柱圍著,前面較粗的圓柱頂端有張開翅膀的老鷹雕塑作為裝飾,欄杆上也懸掛著繡有老鷹和太陽的深紅色垂幕。老鷹是皇帝的標誌,所以這裡是皇帝的專屬座位。皇帝坐在金光閃爍的大椅子上,頭戴黃金編織的月桂冠,他雖然抬起了右手,但是還沒有露出拇指。他會倒立拇指命令殺死戰敗者,還是拇指朝上展現慈悲呢?
圓柱的右側也是包廂座,裡面坐著一個戴著許多珠寶首飾、身分尊貴的女人(她身後站著重臣)。此人想必是皇后,或者是皇帝重要的親人。她似乎有些緊張,不自覺地摸索著自己的項鍊。她顯然是在注視勝利者,而勝利者——雖然戴著頭盔看不到他的臉——也正抬頭看著她。這不禁讓人聯想到這背後可能還隱藏著另一段故事。
在電影《神鬼戰士》裡,坐在這個位置的是皇帝康莫德斯的姐姐,她愛著勝利的角鬥士——昔日的將軍。這個橋段顯然也是從這幅畫中獲得的靈感。
但是,傑洛姆的畫還可以有與電影不同的解釋。這個女人可能愛的是戰敗的那位,她正在用眼神乞求勝利者饒他一命。
畫家將戰敗者的臉畫得眉清目秀,這讓我想起思想家塞內卡的名言:「相貌英俊的角鬥士最有價值。」當時,強大的角鬥士受到廣大民眾的熱烈支持,受歡迎的程度遠超過現在的職業運動員。角鬥士越強大,甚至越英俊,人們就越瘋狂為之著,角鬥士這個職業也成為熱門的職業。
在羅馬共和時期,角鬥士都是奴隸、罪犯和下層階級出身的人,「劍奴」這個角鬥士的另一種譯法也很貼切。
但是到了帝國時期,情況發生了變化,有自由的一般市民自願成為角鬥士,有時甚至連皇帝也會親自上場揮劍或射箭。康莫德斯就曾扮成大力士海克力斯多次上場決鬥(當然是事先安排好,不管在任何情況下,他都能勝出)。
受歡迎的角鬥士甚至還可以結婚,也有不少角鬥士被皇帝賜予木劍,進而重獲自由。他們有的創辦培養角鬥士的學校,有的成為訓練師,或是擁有自己的角鬥士團到處巡演。一旦這樣的經營模式確立,角鬥士老闆當然不希望耗費時間和費用培養出來的角鬥士輕易喪命。就像僱用傭兵進行的戰爭,如果非要拚個你死我活,對雙方來說損失都太大了。
至於為了滿足想看殺戮場面觀眾的需求,提供的犧牲者要多少有多少,畢竟羅馬帝國在領土擴張的過程中,擄獲了大量的戰俘,把異族年輕力壯的男人當作奴隸角鬥士殺掉,還可以防止叛亂,可謂一石二鳥。至於那些明星角鬥士就由羅馬人來擔任。在這方面,觀眾和角鬥士老闆之間也存在著微妙的平衡。
言歸正傳。即使是皇帝,也未必能隨心所欲地決定拇指該朝上還是朝下。如果觀眾都拇指朝下而他卻朝上,又或者情況相反,都必須有讓大家能夠接受的理由,否則就會難以服眾。一旦失去民心,就可能被政敵趁機攻擊,甚至被推翻皇位,或者像康莫德斯一樣被暗殺。
畫中的皇帝究竟會給出怎樣的決定呢?
雖然當下只有一小部分人拇指朝下,但是因為並沒有人拇指朝上,對血腥的強烈渴望逐漸蔓延,或許最後會演變成全程都充斥著如火山噴發般的「殺死他」的吶喊聲。乞求慈悲的聲音,對腎上腺素狂飆的人來說總是太過微弱。
傑洛姆在創作作品時,總會做全面的歷史考證。
我們可以看到,勝利者的金色頭盔上有魚的裝飾物。再仔細觀看,保護右臂的護臂呈魚鱗狀,用來保護脆弱腹部的腰帶上也有魚的圖案。這是因為他是「魚盔鬥士」(角鬥士按照裝備的種類可分為「長槍鬥士」、「騎馬鬥士」等)。
魚盔鬥士是最受歡迎的一種,他們使用的武器和羅馬軍步兵一樣,是劍和盾牌。畫中勝利者右手握著的筆直雙刃短劍名叫 gladius,角鬥士(gladiator)一詞就是由此而來的。他們使用短劍的方式與刀身細長的日本刀不同,是以刺的動作為主。盾牌也是不可或缺的。這幅畫描繪了圓形盾牌的內側,我們可以看到它的使用方法,是將手腕和手臂用帶子綁起來與盾牌固定住,這樣以鋼鐵武裝保護的手肘部位既能攻也可守。
畫中的戰敗者則是「網鬥士」。顧名思義,他用漁夫的漁網和海神波賽頓的象徵物(能夠確認人物身分的物品)三叉戟進行戰鬥。這些武器現在和他一樣失去了威力,被丟在地上,一半已經埋進沙裡。這位網鬥士沒有盾牌,肩上披著青銅打造的護具,也沒有戴頭盔。在戰鬥過程中,觀眾可以看到他的臉。據說角鬥士老闆總是選擇讓英俊的年輕男子露出臉,這正印證了前面塞內卡的名言,同時也是傑洛姆把他畫得如此俊秀的原因。
即使如此,我們還是覺得很感慨,人的生命竟然可以用來作為遊戲,人們竟然看著別人流下的鮮血來獲得自身活著的喜悅!
在《遊戲人》發表的半個多世紀以前,傑洛姆就已憑藉出色的想像力,將這種遊戲的真實情況以視覺形式表現出來。這幅描繪了興奮激動的大眾決定角鬥士生死瞬間的畫作,也成了好萊塢娛樂大片誕生的關鍵。
這是一幅具有雙重意義的命運之畫。
擬人化的命運
這篇要探討的是,畫作中將「命運」擬人化是如何表現的。
西方繪畫有個傳統,就是會將抽象的概念比擬為人類的形象,進而使虛構的事物能夠栩栩如生地呈現。例如:如果要表現「時間」,就畫一位長著猛禽翅膀的半裸老人,拿著鐮刀和沙漏;如果要表現「正義」,就畫一個裸體的女人,拿著天秤和刀劍。諸如此類。
這些人物所拿的東西,在畫作中被稱為「象徵物」,鑒賞者就以此為線索,來解讀畫面所展現的內容。「正義」原本是看不見摸不到的,但是藉由象徵物,它可以以人類的形象(尤其是裸體)出現,讓畫面變得更加栩栩如生且有趣。
但日本繪畫並沒有這樣的傳統,對於描繪裸體也沒有興趣,所以對西方繪畫中過分強調的「人類中心主義」(西方的風景畫出現得也非常晚)感到非常驚訝,甚至嘲笑西方人得藉由擬人化才能理解抽象的事物,「這不是太蠢了嗎?」對於這種言論我們就大人有大量,姑且不去計較了。
言歸正傳。
我們來看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畫家貝里尼,在十五世紀末創作的油畫。當時的畫家都不為畫作命名,這幅畫也不例外,因此有「命運」、「良機」、「涅墨西斯」等不同的名稱。
涅墨西斯是希臘神話中的復仇女神,她的工作是負責伸張正義,以及讓那些過於幸運的人能重新認清自己,所以漸漸與掌管命運的女神福爾圖娜(英語 fortune)互相混淆。就像機遇、不幸、偶然、宿命、運勢、因緣、厄運這些概念,也變得越來越模糊不清。
「命運」通常被塑造成裸體女人的形象,但是貝里尼在這裡卻用了罕見的半人半獸造型。上半身是按照當時的審美標準創作:乳房較小,腹部豐滿,皮膚光滑,但下半身卻是毛髮濃密的猛禽(還長著長長的尾巴和翅膀)。
貝里尼借鑒了傳統畫法,讓人物蒙著眼睛站在球體上。因為被蒙住雙眼,所以它不分善惡地隨機分配著幸運,不僅給好人,也會給壞人。球體也暗示了不穩定性,不知道會滾到哪裡,而且滾動的速度也很快。
向上高聳的瀏海也是有寓意的。機會不知會在何時或何處來臨,轉瞬即逝,你沒有時間思考或猶豫,看到機會來臨就要馬上用力抓住她的瀏海。一旦失之交臂,就無法挽回,因為她的後腦(即使在這幅畫裡看不出來)光禿禿的,抓也抓不住。
毛髮是生命力的象徵,抓住良機的瀏海,就意味著吸收了幸運能量,能把握住絕佳的機會。
但是這個「命運」似乎有些任性。她雙手各拿一個水壺,一個裝獎賞,一個裝懲罰,給你這一個,另一個可能就會灑出來,代表即使你得到了她的恩賜,也可能會同時受到她的懲罰,讓人空歡喜一場。
正所謂「禍福相依」,命運就是這麼令人捉摸不定。
翅膀則代表超越人類世界。貝里尼筆下的翅膀和兩旁的樹木像瀏海一樣,筆直地高聳著,直指晴空。翅膀長的位置也很奇特,感覺不是從後背,而是從肩膀到兩隻手臂處長出茂密的羽毛所形成。
背景是山間的村落,白色的道路從山谷中蜿蜒而出,一直延伸到寬闊的大河岸邊。「命運」正在一座山丘上稍做休息。這或許是再平凡不過的景象了,但對於那些善於掌握機會的人來說,即使是在這樣平淡的生活中,也能發現機遇,並主動出擊,抓住稍縱即逝的時機。
在貝里尼的作品問世大約十年後,德國畫家杜勒也發表了同一個主題的作品,不過是以銅版畫的方式呈現。
乍看之下,可能有人會覺得畫中人物體型過於豐腴。確實,義大利美術熱中描繪「理想的」裸體,而北方(的畫家則不會太刻意美化現實,而是力求展現世界的本來面目。這種傾向在現代電影中也可見一斑,例如德國電影中的女主角對臉上的斑點和皺紋往往毫不遮掩,看起來更貼近真實。
撇開個人喜好不談,杜勒版本的命運女神, 身材豐滿,有著雙下巴,腹部和大腿比胸部更突出,健壯有力,穩如泰山。儘管如此,她卻能以極快的速度在空中飛行,這從她飄向後方的瀏海(雖然不像貝里尼畫得那麼長)和薄紗可以看出。她並未蒙住眼睛,而是睜大雙眼。她站在球體上,雙腳的姿勢更像是踩踏著隱形的車輪向前滑行,充滿動感與力量。
女神右手拿著一個碩大沉重的水罐,但她只是輕盈地以指尖輕輕捏著,這是給予能把握幸運者的獎賞。至於左手拿的馬勒(為駕馭馬而套在馬頸上的器具),則象徵對人類傲慢的約束。所謂「恩威並施」,就是這個意思。
下方有座被茂密森林環繞的繁榮城鎮,教堂、城堡、橋樑錯落有致,房屋鱗次櫛比。但是命運對這一切視若無睹,打算毫不停留地繼續前行。
透過這兩幅作品,相信大家就可以理解古典繪畫是如何建立在深厚的理論之上。畫家在創作時並非僅憑感覺,而是經過了縝密的思考和準備:他會和委託人反覆溝通,會研究前人的作品,閱讀大量的文獻,精心設計構圖和色彩,最後再加入獨特的創意。因此,觀畫時若能稍微深入解析這些作品,不僅是對畫家的尊重,更能大大提升欣賞繪畫的樂趣。
電影《神鬼戰士》的推手
任何事物都有其興衰過程,好萊塢電影也不例外。二十世紀五〇年代到六〇年代,好萊塢製作了許多以古羅馬帝國為背景的大片,除了《賓漢》(威廉‧惠勒導演)、《萬夫莫敵》(史丹利‧庫柏力克導演)、《羅馬帝國淪亡錄》(安東尼‧曼導演),除了這些魅力至今仍不減當年的經典作品之外,大部分作品都被世人厭倦並遺忘了。
當然,同類型影片數量大幅減少也是原因之一,伊莉莎白‧泰勒主演的《埃及豔后》(約瑟夫‧孟威茲導演)就被認為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重現古羅馬世界需要龐大的製作經...
目錄
推薦序 藝術畫作中的命運密碼:是自由抉擇還是天意安排? 郭怡汝
推薦序 從畫作中,找到自己的命運啟示 高素寬
序言
1.電影《神鬼戰士》的推手
【羅馬帝國的榮光與邪惡】尚-李奧‧傑洛姆〈拇指向下〉
2.你會受命運女神的青睞嗎?
【擬人化的命運】喬瓦尼‧貝里尼〈良機〉/阿爾布雷希特‧杜勒 〈涅墨西斯〉
3.知名度不輸《蒙娜麗莎》的那張臉
【只有瘋子才能畫出這樣的畫】愛德華‧孟克〈吶喊〉
4.黎明時分的皇帝
【熬夜加班到天明】雅克-路易‧大衛〈書房中的拿破崙〉
5.解開謎題之後
【你怎會知道答案?! 】莫羅〈伊底帕斯和斯芬克斯〉/史杜克〈斯芬克斯之吻〉
6. 亞歷山大大帝的磅礡戰役
【引領希臘走向最輝煌的時代】阿爾特多費爾〈亞歷山大戰役〉
7.荷蘭風景畫的人工景致
【忠實描繪鄉野風景】霍貝瑪〈密德哈尼斯大道〉
8.是意外,還是宿命?
【「我被畫作襲擊了。」】維克多‧布羅納〈自畫像〉、〈魅惑〉
9.克里諾林蓬蓬裙的時尚推手
【從法國皇后的最愛,到《亂世佳人》裡的裙子】溫德爾哈爾特〈歐仁妮皇后〉
10.德意志帝國的誕生
【普法戰爭實現德意志統一的夢想】門采爾〈威廉一世出征〉
11.史詩級的出軌事件
【愛之時與死之時】安格爾〈保羅與法蘭西斯卡〉/謝弗〈但丁和維吉爾在地獄遇見法蘭西斯卡和保羅的影子〉
12.上流社會的買賣婚姻
【洛可可式的沒落過程】霍加斯〈時髦婚姻〉Ⅰ~Ⅵ
13.離開,就有希望!
【我不想在祖國餓死】布朗〈告別英國〉
14.消失的少年之愛
【消失,代表關係的結束】‧沃特豪斯〈海拉斯與寧芙〉
15.聖痕——不可思議的神蹟
【我身上帶著耶穌的印記】馬克斯〈欣喜若狂的聖女凱薩琳‧艾默里奇〉/喬托〈聖方濟各受聖烙〉
16.維蘇威火山大噴發
【繁華古城一夕毀滅】布留洛夫〈龐貝的末日〉/蕭邦〈龐貝的末日〉
17.幸福如夢一場
【光憑感覺是無法理解的】雷諾瓦〈夏潘提耶夫人與孩子們的肖像〉
推薦序 藝術畫作中的命運密碼:是自由抉擇還是天意安排? 郭怡汝
推薦序 從畫作中,找到自己的命運啟示 高素寬
序言
1.電影《神鬼戰士》的推手
【羅馬帝國的榮光與邪惡】尚-李奧‧傑洛姆〈拇指向下〉
2.你會受命運女神的青睞嗎?
【擬人化的命運】喬瓦尼‧貝里尼〈良機〉/阿爾布雷希特‧杜勒 〈涅墨西斯〉
3.知名度不輸《蒙娜麗莎》的那張臉
【只有瘋子才能畫出這樣的畫】愛德華‧孟克〈吶喊〉
4.黎明時分的皇帝
【熬夜加班到天明】雅克-路易‧大衛〈書房中的拿破崙〉
5.解開謎題之後
【你怎會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