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件撫慰人心的藝術作品,72個藝術家療癒自我的故事。
藝術創作是藝術家自我療癒的解方,你可以看見藝術如何改變他們的人生,而這些作品也會在某個時刻改變你!
「我日日都在和痛苦、焦慮和恐懼奮鬥,我發現唯一能緩解病痛的方法就是不斷創作。」──草間彌生
「總有些失去或我沒有得到的東西在折磨我。」──卡蜜兒.克勞黛爾
「我終其一生都非常害怕,但我從未讓恐懼阻止我做任何我想做的事。」──喬治亞.歐姬芙
「藝術來自於歡愉和痛苦……但大多是來自痛苦。」──愛德華.孟克
本書談及的藝術作品,是藝術家們在不盡如人意的日子裡,向內在探索,與恐懼共存,和焦慮為伴,甚至在身心受辱、遭遇病痛、貧乏困頓的生命歷程之中,仍未放棄創作。每一件創作,對他們而言,都像賣火柴少女的最後一盞燭光,但這些藝術家的能量並未隨燭光乍滅而逝去,而是繼續為人們點亮前路。
作者蘇西.霍奇以通透的筆觸描繪藝術家的創作意圖,從嶄新的觀點剖析藝術品,她讓我們在欣賞這些作品時,得以用更誠實的心態去面對自身情緒,接納新的觀點,從而嘗試與這個並不完美的世界握手言和。
作者簡介:
蘇西.霍奇(Susie Hodge)
暢銷書作家、藝術史學家及藝術家。為成人及兒童讀者著有超過90本書籍,包括由Thames & Hudson出版《你為什麼看不懂現代藝術?為什麼你五歲時沒做出來?》、《我的紙上藝術大展》、《細看藝術》、《為什麼油畫裡都是裸體?》、《細看現代藝術》和《繪畫大師班》等。
譯者簡介:
官妍廷
輔大英語系學士、荷蘭萊登大學藝術史碩士,主修當代藝術。承紐約大學東亞系李渝老師啟蒙,研究興趣為當代藝術中的流亡離散、游牧生產以及文化轉譯。譯有《藝術創作委託指南》、《錢暴後的暗處:操作下的21世紀藝術市場》、《什麼是繪畫?我們該如何觀看、如何思索所見之物》、《大收藏家:謝爾蓋.舒金和他失落傑作的故事》、《藝術收藏家手冊:從購藏及持有藝術品的權威指南》(典藏藝術家庭)。其他譯作散見近年展覽論述、藝術家自述及評析文章。
章節試閱
消解憤怒
那些抑制、壓抑自己情緒,或因為自己的情緒而苦惱不堪的人,會發現這些情緒仍持續發酵。最終這些情緒會氾濫成災,壓垮這些人或內化成為身體的一部分,從而影響外顯行為。藝術,或可成為釋放、緩解憤怒的其中一種方式。作為一種宣洩的經驗,創作或學習藝術可以幫助我們逃離日復一日的生活,或讓我們有能力可以應對。阿特米希雅.真蒂萊希、喬治.格羅茲和法蘭西斯.培根就是三個知名的例子,這三位藝術家以藝術創作來宣洩悒憤而聞名。他們透過創作主題和創作行為來表達那些讓他們憤懣的事物,表達了自己的感受。這些方法也讓藝術家在摸索情緒的同時,又不會傷害自己或其他人。透過藝術調和並疏通嗔怒的情緒,能量也隨之消解,藝術家或觀眾更是經歷了一場自我探索的旅程,但願在旅程中你我都能接受這些情緒。
喬托.迪.邦多納
「當我在帕多瓦看到喬托壁畫時,立刻感受到作品散發出來的情感。」──亨利.馬諦斯
文藝復興之父
喬托.迪.邦多納(Giotto di Bondone,約1267-1337)常被稱為「文藝復興之父」,他是第一位擺脫拜占庭、哥德式和中世紀風格的畫家,用自然主義和立體空間取代這些風格。但,儘管他在藝術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後人對喬托的生平卻知之甚少,也很少有明確歸於喬托的創作。喬托在佛羅倫斯或其近郊出生,後成為義大利舉國皆知的藝術家。大約從1303年起,他在帕多瓦地斯克羅威尼禮拜堂(Scrovegni Chapel)畫了名揚國際的環形壁畫。在1334年,他被任命為「大師」(Mangus Magister),佛羅倫斯建築和公共工程首席,最富盛名的建築設計作品是稱為「喬托鐘樓」的鐘塔建物。
立體性
《從聖殿趕出兌換銀錢的人》(The Expulsion of the Money Changers from the Temple,1304-6)是喬托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和目前已知的作品風格相當不同。他的靈感汲取自觀察,人物看起來十分立體,用色調對比來傳達看起來很自然的臉部五官和姿勢,也讓衣物表現出生動的垂墜感。這件作品是由帕多瓦銀行家恩瑞可・斯克羅威尼委託喬托創作,為他出資起造的教堂裡的壁畫裝飾,描繪了當時廣為流傳的《聖經》故事:耶穌盛怒,緊握拳頭,幾乎要朝一個貨幣兌換商撲上去。在某些節日,猶太人習慣以動物為祭品,也會到聖殿捐錢,商人往往就守在聖殿外,時日一久,就逐漸形成伺機兌換外幣和販售動物的傳統。在這個故事中,耶穌因為在聖殿外的商人而動怒,忍不住揮拳趕走他們。
正義的憤怒
在宗教改革時期,藝術家時常以這個故事為創作題材,以象徵教會需要自我淨化和改革。在更廣泛的層面上而言,這件作品也顯示憤怒可以是一種強大的善念,以捍衛公平的服務,或為一個堅定的信念挺身而立,因為《聖經》故事出現的商人,欺騙的對象通常是困苦的窮人。而這樣的形象被賦予充滿目的性的憤怒,可以用不同形式出現。面對憤怒或是挫折這樣的強烈情緒,我們能避免讓它繼續惡化或內化成我們內心世界的一部分,取而代之將這種情緒轉化為改變個人生活或世界的動力,成為積極能量的來源。
法蘭西斯.培根
「我堅信藝術家需要由自身的熱情和絕望來滋養。」
培根的放逐
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909-1992)是二十世紀末英國重要的具象畫家,他受到超現實主義、提香、畢卡索、哥雅、德拉克洛瓦、維拉斯奎茲等流派和藝術家啟發,亦因筆下扭曲痛苦的人物而對藝術界產生巨大影響。培根出生在都柏林的英國家庭,承襲了大哲學家、科學家的先祖——法蘭西斯.培根爵士(1561-1626)之名。
培根多次從寄宿學校中逃跑,到了十七歲時,父親發現他的同志身分,怒將他逐出家門。他輾轉在倫敦、巴黎和柏林勉強度日,1928年開始在倫敦擔任室內設計師。二戰期間,因氣喘而免於服役,自此開展了以繪畫為業的生涯。
幽靈般的頭顱
培根在1935年發現一本繪製各種口腔疾病的科普書籍,他深受這本書所吸引,培根也回憶到,「那本收錄了很多精美的口腔疾病圖版,以及對口腔的仔細觀察。」
此外,他還將幾幅迪亞哥.維拉斯奎茲(Diego Velázquez,1599-1660)繪製的《教皇諾森十世》(Pope Innocent X,1650)的複製畫像收藏在工作室中,《以維拉斯奎茲的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為藍本之習作》(Study after Velázquez’s Portrait of Pope Innocent X,1953)這幅畫就是以此為據。這件作品別稱《尖叫的教皇》(The Screaming Pope),畫中展現了內在如噩夢般的形象,彰顯人類的脆弱,以及恐懼、沮喪和憤怒的情緒。
在透明的簾幕後面,這個人像似乎坐在一張電椅上。他那鬼魅般的頭顱似乎在尖叫,神似謝爾蓋.愛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執導的蘇聯電影《波坦金戰艦》(Battleship Potemkin,1925)中,一位護士遭到士兵射殺時慘叫不已的面容,培根後來也承認這就是取材的靈感來源。
處理原始感情
培根是位多產的畫家,他曾因為性取向遭受強烈的否定,尤其是來自他的父親。在他的情人喬治.戴爾(George Dyer)於1971年自盡後,他的創作變得更為黑暗。在扭曲、讓人不安的繪畫作品中,培根探索了痛苦、恐懼和憤怒等各種負面情緒。他強烈且怪誕的風格描繪了模糊難辨的形體和痛苦不堪的人物形象,就像這件作品中的人物,似乎因為受到極大的痛苦或面對恐懼而淒厲地尖叫,如同藝術家試圖映照自己未經掩飾和令人困擾的情緒。花時間研究這類的圖像,可以讓觀者探照並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人們可能會被培根充滿活力、生機勃勃的繪畫作品所吸引,對描繪痛苦和憤怒的作品產生共鳴,透過這種方式,觀者得以從這些情緒中得到緩解。
阿特米希雅.真蒂萊希
「如果我是個男人,我無法想像事情會變成這樣。」
真蒂萊希的挑戰
阿特米希雅.真蒂萊希(Artemisia Gentileschi,1593-約1656)出生於羅馬,在父親奧拉齊奧.真蒂萊希(Orazio Gentileschi)的畫室裡接受繪畫訓練,也像他一樣,受到卡拉瓦喬畫風影響。她不顧當時社會上對女性藝術家內斂形象的期待,創作出充滿戲劇張力的敘事繪畫,備受推崇,更成為佛羅倫斯極富盛名的藝術繪畫學院的首位女性成員。她和當時的知識分子來往,撐起家庭經濟,照顧她的先生和幾個孩子。這樣一位女性,卻曾在十八歲那年遭到父親的畫家同事阿葛斯提諾.塔西(Agostino Tassi,約1580-1644)性侵。塔西後來並沒有依約娶阿特米希雅為妻,奧拉齊奧便將他告上法庭。在為期七個月的審訊期間,阿特米希雅被迫在酷刑下作證,儘管塔西最後獲判要流放羅馬境外,但這項判決從未強制執行。
《聖經》中的戲劇場面
在《友弟德割下敖羅斐乃的頭顱》(Judith Beheading Holofernes,約1620)這件作品中,真蒂萊希描繪了《舊約聖經次經》(the Old Testament Apocrypha)《友弟德傳》(Book of Judith)中的場景,這也是她以同一主題創作的第二個版本。這個場景是寡婦友弟德殺害敖羅斐乃(Holofernes)之時,各式作品經常將她描繪成女性憤怒的化身。這名亞述將軍入侵了友弟德位於伯圖里亞城(Bethulia)的家園,友弟德用美色誘惑這名酒後爛醉的將軍,再將之斬首,從而拯救伯圖里亞城內的人民。真蒂萊希曾說,「只要我還活著,我將掌握我的人生。」她以強烈的戲劇張力描繪友弟德宰殺敖羅斐的瞬間,他的頭顱在畫布上栩栩如生,是畫作中強烈鮮明的前景。真蒂萊希將她的形象投射在畫中的女英雄上,而塔西則是這位被除之而後快的反派人物。
以創作淨化
真蒂萊希將自身和侵害她的塔西轉化成畫中形象,描繪了這個血腥主題的暴戾張力,這似乎是真蒂萊希調馭憤怒的方式。她遭受凌辱,其後又被迫置身極其羞辱的公審和嚴刑取證,但即使身為受害者的她身心受到摧殘,正義終究未得伸張,塔西沒有獲致應有的制裁,真蒂萊希則在創作中加以報復。這讓我們明白,假使憤怒的情緒已經一發不可收拾,還是有方法可以排解,有機會將強烈的情緒轉化成其他強大的事物,如同真蒂萊希的這幅畫作。我們也能從這件作品和其他創作理解,她全心投入在繪畫之中,從友弟德和身旁女僕憤怒的面容中找到情緒的出口。我們可以在創作中找到發洩憤怒的方法,而不僅僅是強忍怒意或一時衝動造成其他傷害。
喬治.格羅茲
「宣布和平,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開心買醉或是打擊大到失明。」
格羅茲的幻滅
喬治.格羅茲(George Grosz,1893- 1959)是新即物主義(New Objectivity)運動的重要藝術家,也參與過左翼和平主義運動。格羅茲出生於柏林,但在八歲時移居至東北海岸的斯托爾普(Stolp,今波蘭國境)。他先就讀德勒斯登藝術學院,後來進入柏林一所藝術與工藝學院,且在那裡結識德國表現主義藝術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際,格羅茲投筆從戎,但因鼻竇炎而退伍。1917年,又被召回前線,不久後因精神崩潰而遣送軍方精神病院。他的藝術創作呈現了對戰爭殺戮的厭惡,後來卻在納粹德國時期被視為墮落藝術。格羅茲在1938年獲得美國公民的身分。
社會的衰敗
在格羅茲的作品中,他針對一戰後在德國所見的社會衰敗提出了批評。《葬禮:獻給奧斯卡.帕尼薩》(The Funeral: Dedicated to Oskar Panizza,約1917-18)描繪一座血色城市中的送葬隊伍,題為獻給德國精神病醫師及作家奧斯卡.帕尼薩(Oskar Panizza,1853-1921),帕尼薩在其劇作《愛的盛典》(Das Liebeskonzil,1894)談及歷史記載中首次梅毒的爆發,還將上帝形容成一位垂垂老矣的老人。畫面右下方的飲酒者以瓶就口,一具代表死神的骷髏端坐在棺材上;送葬者飽受酒癮和梅毒折磨,而歪斜的高樓幾乎要傾倒在他們身上。這幅畫作表現了格羅茲的憤怒和對一切事物的懷疑,他解釋道:「我畫這幅畫是為了要抵抗已經瘋癲的人類。」在一封信裡,他將這件作品形容成「地獄的圖畫」,畫裡「擠滿怪誕的屍體和瘋子的醉生夢死琴酒巷」。
諷刺、機智和奚落
格羅茲因為戰爭而感到創傷和憤怒,他抨擊了他所目睹充斥貪汙腐敗和道德淪喪的社會,以及造成這種局面的政府。透過諷刺作品和寓言,他挑戰隻手遮天的政權以及19220年代和30年代初期德國的頹喪,他的藝術創作讓一般民眾意識到政府的壓迫。這幅畫作並沒有指涉具體的人物,這些形象僅是代表當時德國社會中不同階層和問題的大眾。許多藝術家都將憤怒的情緒轉化為敏銳辛辣的智慧,諸如威廉.賀加斯、班克斯、格蘭特.伍德、勞爾.豪斯曼、奧諾雷.杜米埃、漢娜.霍克和馬歇爾.杜象等等,而格羅茲正是其中一位。格羅茲將憤怒轉化為笑聲,利用諷諭作品和挖苦奚落當作批評德國政權的方式。
消解憤怒
那些抑制、壓抑自己情緒,或因為自己的情緒而苦惱不堪的人,會發現這些情緒仍持續發酵。最終這些情緒會氾濫成災,壓垮這些人或內化成為身體的一部分,從而影響外顯行為。藝術,或可成為釋放、緩解憤怒的其中一種方式。作為一種宣洩的經驗,創作或學習藝術可以幫助我們逃離日復一日的生活,或讓我們有能力可以應對。阿特米希雅.真蒂萊希、喬治.格羅茲和法蘭西斯.培根就是三個知名的例子,這三位藝術家以藝術創作來宣洩悒憤而聞名。他們透過創作主題和創作行為來表達那些讓他們憤懣的事物,表達了自己的感受。這些方法也讓藝術...
作者序
視覺藝術能以單憑文字無法達成的方式與我們溝通交流,其內容可能深具啟迪性、鼓舞人心、挑戰既有價值,使我們增廣見聞,引人入勝亦或妙趣橫生。視覺藝術能夠提供深刻見解,分享回憶,提出創新的想法並發揮治療的作用,幫助我們解決情緒、行為或心理層面的問題。其影響之大、用途之廣,連醫生都將參觀博物館和美術館納入處方,以幫助患者減低壓力、倦怠和孤獨感等負面情緒,或緩解身體疾病如失智症等病徵,這種治療方法即稱為「社會處方」。博物館和美術館每年也會出於各種原因吸引大量的參觀民眾,這更證明了藝術是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藝術與情緒
藝術遠不只有視覺上的刺激,它還具有治癒的力量,能帶來希望、改變或重建人們的信念和心態,發人深省並使我們想起可能已經淡忘的價值。藝術亦反映社會,時常展示新的觀點,呈現社會中的現實和掙扎;藝術可以提供新的想法和見解,也經常讓人留意到可能被忽視和無形的角落。從早期的心理學研究來看,心理學(或自十九世紀末期濫觴的心智及行為科學)即認可藝術是種抒情表意、探索個人內心感受、心態和行為的重要方法。數百年以來,藝術家已然理解藝術的治癒力量,許多藝術家也透過藝術來面對人生中的各種挑戰。在近幾世紀中,藝術家更著重在這個特點。例如愛德華.孟克曾寫過這段話:「從有記憶以來,我就深受焦慮所苦,而我一直嘗試透過藝術創作來抒發這種感受。」
喬治亞.歐姬芙亦思忖:「我發現我可以用色彩和形狀來表達我無法用其他方式表達的想法;也就是那些無以名狀的事物。」路易絲.奈佛遜則如此解釋,「突然之間,我看見有一隙光線……然後看到光亮之中的輪廓。我才意識到,原來並沒有黑暗。因為黑暗中,永遠有光。」崔西.艾敏也曾思考過,「唯有藝術才能支撐我度過難關繼續前行,讓我得以肯定自己的存在。」相同的道理,藝術也能用來幫助其觀者。
強大的影響
英國神經科學家森米爾.澤基(Semir Zeki)教授進行了一項實驗,研究大腦如何處理色彩和動作等狀態,並展示欣賞藝術作品時的大腦活動。這項實驗在受試者觀看康斯特勃、安格爾、波希、莫內、林布蘭、達文西和塞尚等藝術家的畫作時,同時掃描他們的大腦。澤基教授表示:「當你注視藝術作品時,大腦中和愉悅感受有關的部分出現強烈的活動,這種反應非常迅速。血液流速會因為看到一幅美麗畫作而增加,就如同我們看著所愛的人也會加快血流。……直到我們做了這項實驗,才發現藝術對大腦的影響如此強烈。」從這項研究看來,觀看藝術作品可以降低體內壓力賀爾蒙皮質醇的濃度,增加快樂激素多巴胺的分泌。
2016年的另一項實驗則顯示,觀看自然界的圖像可以降低壓力,特別是陸上風景和海景,從而有助於預防慢性壓力及壓力相關疾病。這是由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醫學中心發起的研究,團隊招募了46名受測者參與實驗,試圖了解觀看含有自然界景物的圖像如何使心神安定下來。除了這兩個例子外,還有其他眾多相關研究,在在都證明了藝術有其治療功效。
情緒管理
藝術帶給我們的好處不計其數。透過理解藝術家的創作動機或過程,甚至花些時間仔細研究某些藝術作品,我們能夠從中學會調伏自己的情緒,接納新的觀點,並學會如何更正向地應對某些狀況和信念。即便是令人不安的藝術作品,也能激發另類思維,使我們能夠使用不同的方法來管理情緒。幾千年來,藝術家一直在傳達思想、感受、夢想、故事、經驗、觀察和想望,而本書將協助你用有別於以往的方式「閱讀」他們的作品,進而重新思考並理解如何處理自己的感受。本書收錄了阿特米希雅.真蒂萊希、因卡.修尼巴爾、法蘭西斯科.哥雅、莫內、芙烈達.卡蘿、古斯塔夫.克林姆、卡拉瓦喬、梵谷、伊莉莎白.卡特列特、安迪.沃荷以及亨利.馬諦斯等超過七十位藝術家及其作品。他們的作品和思維就如同我們每個人一樣獨特,而這就是透過藝術來管理情緒的優點之一,雖然情感或許是個普世現象,但我們個人對情感的詮釋和反應卻是獨一無二的。就讓我們一起徜徉於本書的藝術世界中,發掘更多新鮮和奇妙的方式和藝術互動吧。
視覺藝術能以單憑文字無法達成的方式與我們溝通交流,其內容可能深具啟迪性、鼓舞人心、挑戰既有價值,使我們增廣見聞,引人入勝亦或妙趣橫生。視覺藝術能夠提供深刻見解,分享回憶,提出創新的想法並發揮治療的作用,幫助我們解決情緒、行為或心理層面的問題。其影響之大、用途之廣,連醫生都將參觀博物館和美術館納入處方,以幫助患者減低壓力、倦怠和孤獨感等負面情緒,或緩解身體疾病如失智症等病徵,這種治療方法即稱為「社會處方」。博物館和美術館每年也會出於各種原因吸引大量的參觀民眾,這更證明了藝術是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錄
導論
消解憤怒
喬托.迪.邦多納《從聖殿趕出兌換銀錢的人》
法蘭西斯.培根《以維拉斯奎茲的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為藍本之習作》
阿特米希雅.真蒂萊希《友弟德割下敖羅斐乃的頭顱》
喬治.格羅茲《葬禮:獻給奧斯卡.帕尼薩》
皮皮洛蒂.瑞斯特《曾經就是一切》
約翰.馬丁《祂憤怒的大日子》
克服恐懼
凱瑟.珂勒維茨《紡織工人的遊行》
因卡.修尼巴爾《最後的晚餐(向達文西致敬)》
路易絲.布爾喬亞《細胞(眼睛和鏡子)》
薇妮芙瑞德.奈特《大洪水》
海倫.謝爾夫貝克《有紅點的自畫像》
法蘭西斯科.哥雅《農神吞噬其子》
正視焦慮
克勞德.莫內《日本橋》
芙烈達.卡蘿《戴荊棘和蜂鳥項鍊的自畫像》
傑克森.波洛克《1號,1950(薰衣草之霧)》
古斯塔夫.克林姆《加爾達湖上的馬爾切希內》
草間彌生《無限鏡廳》
卡蜜兒.克勞黛爾《沙恭達羅》(或《維爾圖努斯與波摩納》)
緩解壓力
喬治亞.歐姬芙《灰色線條以及黑色、藍色和黃色》
尚–米榭.巴斯奇亞《憤怒的人》
安德魯.魏斯《克莉斯蒂娜的世界》
艾格尼絲.馬丁《夜海》
保羅.克利《紅氣球》
胡安.米羅《丑角嘉年華》
抵擋孤單
愛德華.孟克《吶喊》
卡斯伯.大衛.弗雷德里希《霧海上的旅人》
康絲坦斯.瑪麗.夏龐蒂埃《憂傷》
費絲.林戈德《街頭故事故事被》
珍.亞歷山大《非洲探險》
安森.基佛《森林中的男人》
戰勝悲傷
馬克.羅斯科《深紅中的黑》
米開朗基羅《聖殤》
巴布羅.畢卡索《哭泣的女人》
阿爾布雷特.鮑茲《七苦聖母》
馬薩喬《逐出伊甸園》
卡拉瓦喬《聖母之死》
自我反思
沈周《廬山高圖》
芭芭拉.赫普沃斯《穿透的半球體 I》
文森.梵谷《星夜》
阿爾布雷希特.杜勒《憂鬱 I》
亞倫.道格拉斯《審判之日》
約翰尼斯.維梅爾《持天平的女人》
學習同理
亨利.泰納《天使報喜》
約翰.辛格.薩金特《毒氣之後》
卡拉.沃克《為荒廢和廢墟歡呼雀躍的殉道者》
伊莉莎白.卡特列特《佃農》
阿姆麗塔.謝吉爾《三位女孩》
瑪莉.卡薩特《配戴向日葵的女人》
獲得靈感
亨利.盧梭《意料之外!熱帶暴風中的老虎》
華金.索羅拉《浴馬》
揚.范艾克《根特祭壇畫》
安迪.沃荷《100罐康寶湯罐頭》
寶拉.雷戈《時間:過去與現在》
盧貝娜.希米德《為錢命名》
創造能量
愛德加.竇加《舞蹈課》
阿爾伯特.比爾施塔特《洛磯山風景》
皮特.蒙德里安《百老匯爵士樂》
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
賈克–路易.大衛《跨越阿爾卑斯山聖伯納隘道的拿破崙》
馬克.夏卡爾《散步》
尋找希望
奧古斯特.羅丹《沉思者》
瓦西里.康丁斯基《色彩研究:正方形和同心圓》
奧古斯塔.薩維奇《豎琴》
佩瑞.伯瑞爾.德卡索《逃脫批評》
林布蘭《牧羊人朝拜》
威廉.透納《楚格湖》
擁抱幸福
朱迪思.萊斯特《歡笑的孩子與貓》
亨利.馬諦斯《生之喜悅》
妮基.桑法勒《黑色維納斯》
阿克塞利.加倫–卡勒拉《凱泰萊湖》
法蘭茲.馬克《牛、黃色、紅色、綠色》
喬治.秀拉《大碗島的星期日下午》
圖片目錄
引言出處
圖片版權
導論
消解憤怒
喬托.迪.邦多納《從聖殿趕出兌換銀錢的人》
法蘭西斯.培根《以維拉斯奎茲的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為藍本之習作》
阿特米希雅.真蒂萊希《友弟德割下敖羅斐乃的頭顱》
喬治.格羅茲《葬禮:獻給奧斯卡.帕尼薩》
皮皮洛蒂.瑞斯特《曾經就是一切》
約翰.馬丁《祂憤怒的大日子》
克服恐懼
凱瑟.珂勒維茨《紡織工人的遊行》
因卡.修尼巴爾《最後的晚餐(向達文西致敬)》
路易絲.布爾喬亞《細胞(眼睛和鏡子)》
薇妮芙瑞德.奈特《大洪水》
海倫.謝爾夫貝克《有紅點的自畫像》
法蘭西斯科.哥雅《農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