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心授業,四十年諄諄人師,光照杏壇;
努力傳薪,兩千名莘莘弟子,澤被史林。
努力傳薪,兩千名莘莘弟子,澤被史林。
這兩句話是作者胡平生教授,追念恩師李守孔先生的聯語。言簡意賅,道盡李守孔先生來台以後,在史學界的貢獻。
這本書要介紹的,就是從事中國近現代史教學或研究的臺灣各代學者中,介於第一代與第二代之間,頗負盛名的李守孔先生。
翻開李守孔先生在總統府的人事資料表,第二頁有一個「經驗與專長」的欄位,他只填了簡潔有力的四個字:「喜好歷史」。
他二十四歲自國立河南大學文史系歷史組畢業,即前來臺灣。二十五歲,至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擔任助教, 三十二歲升任講師,三十六歲升任副教授,四十二歲升任教授;在臺大任職長約四十二年,至六十七歲方始退休。如果算到他最後一篇發表的論文,那麼他的史學生涯長達四十八年。
他回憶就讀於國立河南大學文史系歷史組期間,正值八年對日抗戰,戰局動蕩,校址不斷遷徙,大半課業荒廢於烽火播遷途中,沒有辦法好好讀書,也缺乏名師的汲引。直到畢業後至臺大歷史系擔任助教期間,才開始摸索研究工作。最初研究的是秦漢史,後來轉為明史,最後又轉向中國近代史。
他撰述極勤,著作等身;教學卓越,育才良多;稱得上是研究和教學兼優,對於臺灣的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有卓著的貢獻。
讓我們跟著胡平生教授,探索李守孔先生從河南大學到臺灣大學,兼及中國歷史學總幹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以及李守孔先生的生平、教學、研究、行政等各種方面,發掘一代學人的翩翩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