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從時間和空間跳躍出的繁榮宇宙
臺師大助理教授/李純瑀(魚小姐)
作為一幅描繪宋朝市井百姓的生活長卷,〈清明上河圖〉清晰的帶領觀眾從城外漫步至城內、從人煙稀少處,賞至人情味豐厚之所在。畫中一一呈現庶民的點滴日常:我們看到了炭火、變法、田地農人和侵街;往熱鬧處尋去,虹橋上之人事物相當值得一觀,虹橋下的「衝突」也體現當代的另一番滋味;欲覓吃食且往正店,祈求卜上一卦也非難事,或想聽說書人說上一段古往今來,更是不費吹灰之力。一眾小人物在畫中合力完成了北宋的璀璨與驚豔。
翻閱本書,一眼望去能看見作者對〈清明上河圖〉的精心觀察與熱愛。禁軍、和尚、道士、牙人、正店前的大小事物……透過作者的描摹,再次清晰的展現在世人眼前,使你我見識到北宋王朝下的千姿百態:變法的影響、百姓生活的模式、往來行人的樣貌。原畫中無法欣賞「高清」圖像,透過本書,我們終將可以仔細看見時代下的人物姿態。
倘若對畫作有所興趣卻憂心對當代歷史不甚了解的讀者,大可放心一讀,因為作者在每一段畫作、臨摹與書寫之後,都附上小段的背景說明,讓我們既有畫可看、有人物故事可覽、亦有當時文史知識可觀。
行走在古典文化中的研究者,總渴盼能讓現代人如己一般能有身歷其境、如在目前之感,為此,或有錄製有聲書以發懷古之思者,有唱出古時情懷者,也有如本書作者這般將〈清明上河圖〉中的大小場景、特殊之處加以描摹又附上詳細說明者,必定更能將欲傳遞的人文風采及時空背景,親手交到觀眾手中。
至此,〈清明上河圖〉剎那間立體了起來,它不再是一幅長卷,而是一個飽含景物、歷史、制度、生活樣貌、人物特色的說話人,帶領人們從不同的角度來觀看與感受〈清明上河圖〉,已更加認識和理解當時的北宋。
〈清明上河圖〉的存在,於此更添跨越時代的重要性與深刻意義。
推薦序二
從〈清明上河圖〉走入宋代百姓真實的生活
歷史YouTuber/Cheap
〈清明上河圖〉,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畫作。
學生們在課堂上得知,這是北宋畫師張擇端所畫,而他所畫的,應該是宋徽宗時期的汴梁──這是當時北宋的首都。
畫名之故,加上眾多細節暗示,過去許多人認為此圖所繪,乃是清明時節的都城。這幅畫也因此受到許多宋史研究專家們的注意,他們對〈清明上河圖〉的細節如數家珍,有的人甚至說,這幅畫描繪出不少社會問題,是王朝即將滅亡的預告作。
然而,作者金匠在花了兩個月親自臨摹〈清明上河圖〉之後,產生了不一樣的看法。
他認為,這幅中國名畫,畫的應該不是宋徽宗時期汴梁城內,而是預設為宋神宗時期的某年早春,而地點應當在汴梁城十數里之外,是一個叫做「清明坊」的草市。作者如此大膽的想法,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扎扎實實的找出各種史料來佐證,從畫中的早春氣息、驢隊、木炭、青苗法下的生活、馬匹、街鋪、虹橋、蘭舟、以及百姓的眾生相逐一解讀,閱讀此書,就好像走入宋代的生活:作者匠心獨具的解讀各種細節,實在是關於宋史的一本痛快之作。
在此舉一處書中作者說明〈清明上河圖〉並非清明時期的例子:圖中一處河岸的光禿枝椏,是受當時北宋畫壇領袖郭熙的風格影響。郭熙乃是〈早春圖〉的作者,有鑑於當時郭熙的畫壇地位之高,皇帝甚至專門用一個宮殿去展覽他的畫作。郭熙的手法是北宋晚期的普遍風氣,並不是特別過火。
至於為何畫作被題名清明,作者亦有一套自己特殊的說法,這就有待讀者自行閱讀,感受推理的快樂了。
宋代是一個精彩的年代,一般人對其粗淺的印象,無非是大宋向周邊國家繳納歲幣,花錢買外交、買平安,於是有了宋代相當有錢的傳說。
更有甚者,網路上部分內容農場的作者,實屬妄人,直言宋代的GDP(國內生產毛額)高達整個世界的20%,然後感嘆宋代國防不振、國民熱愛賺錢而「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但這些印象是正確的嗎?
跟著《清明上河圖,被遮蔽的真相》,一步步走入宋代百姓真實的生活,理解他們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也許,〈清明上河圖〉和我們並不是那麼遙遠。
引言
〈清明上河圖〉的正確觀看方式
〈清明上河圖〉是一幅縱高24.8公分、長528公分的宋人手卷畫。
所謂手卷,應該握在手中欣賞,觀賞者從右到左一段一段的展開,又一段一段的卷上,每次展開一個手臂的長度。
現在我們在博物館中觀賞手卷作品,展覽的方式是將手卷畫整段展開,盡可能讓觀看者能一覽無遺的看到手卷全貌。博物館自然清楚這不是正確的觀賞方式,但為了將一種古代具有私密性的觀賞作品,在現代公眾空間裡展示出來,這也是目前唯一可取的方法了。
這種現象的背後,其實暗示現代公眾空間和技術發展,影響人們的觀看方式。一旦現代人習慣在長長的展櫃中,或以圖片影像形式一覽觀看古人的手卷,必然會帶入我們今天的視覺認知習慣和對時空的感知,來解讀這些手卷作品,再問一些會讓古人摸不著頭腦的問題,例如,「同一個人為什麼多次出現在畫面中(像是〈洛神賦圖卷〉、〈韓熙載夜宴圖〉)?」、「〈清明上河圖〉表現的是早春時節的清明節,還是小酒上市時節的秋景?」
我們今天關於〈清明上河圖〉的許多知識,包括眾多研究專家的解讀,在很大程度上,其實是以錯誤的觀看方式為基礎,所產生的認知。手卷總是從右向左展開,然後從左向右閉上。
這種展開方式,影響觀看者的視線動線,這條線也是一條空間轉變和時間流動之線。中國傳統繪畫中暗含自己獨特的時空觀,在展開畫的過程中,空間轉變的同時,時間也會徐徐的流動,或是從此時轉移到彼時;又或是從一個季節之中走向另一個季節。
所以說〈清明上河圖〉所繪之景到底是春季還是秋季,其實在創作者張擇端看來從來都不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而是觀看者觀看方式的問題。
繪畫的歷史其實就是觀看的歷史,繪畫風格的每一次改變,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觀看方式的改變,所以可以說:〈清明上河圖〉是近一千年前觀看方式的考古遺跡,是宋人或說是我們的視覺還沒有受到西方繪畫和攝影影響之前,中國人對於圖像的觀看和感知的方式。在近一千年的歷史中,大家都沒有「隔」,反而是我們今天才會提出,一些金元明清的鑑賞家沒有提出的問題,像是,它到底描繪的是春季還是秋季等。
〈清明上河圖〉的時間線,隱藏在溯流而上的汴河以及與汴河交織的街道之中,它原本是否真實存在,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無關緊要的事情。因為它同時隱藏在我們展開和閉上手卷的動作之中,它會隨著觀看者的視線移動軌跡在手卷中自動生成。這條時間線是從此時到彼時;或從春天汴河開河變得繁華起來,到冬季而逐漸變得平靜下來,一個跨度近一年的過程。
這一次我們嘗試著拋開習以為常的觀看方式,剔除我們視覺中的「成見」,隨著筆者一段一段的展開手卷,一道走進宋代觀看者眼中的〈清明上河圖〉,感知近一千年前時空中所發生的事情,以及去揭秘被隱藏在這幅作品中的圖像背後的符號意義,以重新認識這幅變革時代留給後世的偉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