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推薦序
你覺得台灣有幾間7-11?——教你如何推算未知的數字,練出不可取代的商業敏感力
顧家祈(斜槓創業家╱AI學習專家,金融新創公司hiHedge創辦人暨CEO)
「你覺得台灣有幾間7-11?」
假設你正在面試MBA或是顧問公司,聽到這個問題第一個念頭會是什麼?如果能用網路,第一件事就是Google看看有沒有答案。但其實面試官在詢問這題,並不是希望你「背過」答案或是「查得到答案」,他們更希望你在不知道正確答案的情況下,可以透過邏輯分析和累積的知識常識,給出一個合理的公式、套用已知的數據,算出一個範圍或是一個大概的數字。
這樣的過程就是「費米推論」,本書作者給了一個相當精確的定義:針對未知的數字,依據常識.知識,運用邏輯,進行計算。
很多人聽到費米推論問題時,心中會想:「問這個做什麼?」然後會開始侷促不安,因為費米問題常常沒有標準答案,而我們從小都被訓練回答擁有唯一答案的問題。
在作者的引導下,你會發現費米推論「被破解了」,原本覺得沒有頭緒的問題,透過「因數分解」、「田字格」等技巧,可以一步一步拆解成已知、容易取得數字的分項,再利用「加權平均」就可以計算出一個大概的值。
這個值正確與否,其實沒有那麼重要!因為詢問你費米推論問題的那個人,常常更希望聽到你的「推論過程」跟「講故事的能力」。
回到開頭的問題:「你覺得台灣有幾間7-11?」
套用作者「因數分解」技巧,可以先分解:台灣總人數=7-11的店數 × 7-11的密度(人數 / 店)。我們知道台灣大概有2,300萬人,所以問題簡化成了估算7-11的密度。
那麼一間7-11大概可以服務多少人?不清楚沒關係,我們繼續來估算:都會區白天一小時平均抓20組客人,夜間10組客人,算起來每天有16 × 20 + 8 × 10=400人;但不是每個人都會去7-11,假設是1/5的人會去7-11,那麼一間7-11涵蓋的對象就是大概400 × 5=2,000人 / 店。
所以如果全部是都會區,全台灣大概就會有2,300萬 / 2,000=1萬間店,這個就可以當成我們的上限。
但因為台灣並非都是都會區,我們就運用「田字格」技巧,設定800萬人在都會區、1,500萬人在非都會區;假設非都會區一間店可以服務都會區五倍的客人,所以密度是2,000 × 5 = 10,000人 / 店。透過加權計算:台灣的7-11總數=都會區7-11總數 + 非都會區7-11總數=800萬 / 都會區密度 + 1,500萬 / 非都會區密度=800萬 / 2,000 + 1,500萬 / 10,000=4,000 + 1,500 = 5,500
網路上2023年12月底,7-11店數有6,859家,跟推論有差距!
但請注意,就算數字對不上也沒關係,因為你已經成功把原本的問題拆解成了「都會區╱非都會區」的「7-11密度」跟「人口數」,充分地展示自己將「未知數字」分解為「已知數字」的能力。
以上的推論過程,如果能夠加上「說故事的能力」就更好,例如告訴面試官每小時20組客人這個數字,是觀察到白天7-11大概1~5分鐘結帳一位客人,平均算3分鐘,除下來一小時就是20組客人,結合自身經驗(就算你沒有真的去計算過客人的數量)可以更讓人印象深刻。
在未來的世界中,「有標準答案」的工作機會將會越來越少,因為那些事很容易被AI取代。與此相對,擅長進行「費米推論」的人會得到更多的機會,因為他們擅長面對不確定的挑戰,擅長分解問題、進行估算,也會更容易修正錯誤、回饋後得到更精準的答案。
當你下次遇到「費米推論」問題時,記得運用本書提供的技巧,好好展示「面對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還能從容應對」的能力,絕對會讓提問者印象深刻、使你脫穎而出!
推薦序
鍛鍊你的商業格鬥技
齊立文(《經理人月刊》總編輯)
第一次讀到費米推論,是在一本叫做《如何移動富士山》的書裡,英文版是2003年出版的,距今已經超過20年了。當時的賣點是,包括微軟在內的許多大企業,在面試人才時,有一類考題是長這樣的:全美國有多少加油站?全世界有多少鋼琴調音師?為什麼人孔蓋是圓的?⋯⋯等等。
乍看之下,這些題目又怪又難?值得寬慰的是,提出費米難題的公司和面試官,都會解釋說,這些問題的重點不在於找出正確解答,甚或是算出精準數值,而是要從解題的過程中,了解答題者想事情的「邏輯」,透過哪些方式抽絲剝繭,在沒有參考資料,或Google(現在應該改成ChatGPT)的協助下,推導出合理的解答或解方。
不過,我要坦白說,每每讀到與費米推論相關的書籍或章節,很多費米難題我都答不太出來,下意識地覺得好難,也就此停止了思考或想像。即使看到解答之後,我可能也還是會自我懷疑,這些解法都言之成理,問題出在於:我根本想不出來啊!
以本書《費米推論》當中的例子來說,在拆解「健身房的單店營業額」這個題目時,作者總共列出了以下4種可能的解法:
1.【單店的平均會員數】×【月會費】×「12個月」;
2.【累計使用人數】÷【使用頻率】×【月會費】×「12個月」;
3.【健身房容留人數】×【周轉數】×【月營業日數】÷【使用頻率】×【月會費】×「12個月」;
4.【男用或女用投幣式寄物櫃數】× 「2(男,女)」×【周轉數】×【月營業日數】÷【使用頻率】×【月會費】×「12個月」。
就我原有的程度而言,直覺想得出來的是第一道算式,我覺得困難的、想不到的,則是其他三道算式。我想這也是本書的用意,學會費米推論的技術(費米推論=【因數分解】+【值】+【講述技巧】)讓我們遇到難題時,非但不用瞎猜,還可以快速做出合理範疇內的推測。
讀到這裡,不知道你會不會跟我一樣,也是我在一開始閱讀本書時,久久困惑不已的疑問:學會費米推論以後,到底有什麼好處?答得出費米難題,證明我具備什麼能力或潛質?答不出來,又說明我欠缺了什麼嗎?
針對答不出來這部分,一方面大可以把費米推論斥之為無意義的考題,刻意刁難人,就算答出來,也不保證就是好人才,確實也有些企業開始捨棄這類面試考題。但是我想從另一方面來反思:為什麼我只想得出來第一層?為什麼要進到第二層或更多不同的角度,我就卡住想不出來,還是我就放棄不想想了?
按照作者對於費米推論的定義:針對未知的數字,依據常識.知識,運用邏輯,進行計算。如果在回答費米難題上受阻,會不會是少了常識和知識,也缺乏邏輯思考的能力?
針對回答得出來的部分,讀完這本書,我覺得費米推論可以鑑別出來的能力,是商業思維的能力,也就是作者說的,費米推論不是「算數」,而是「商業」。回到上述健身房單店營業額的「因數分解」,我們可以看出健身房的獲利方程式,也掌握了健身房的商業模式和經營邏輯。
身處在高速變動的環境裡,我們遇到陌生、困難問題的機率,只會愈來愈高,在標準答案尚未成形的情境下,我們可以透過本書引介技術的演練,反覆鍛鍊思考的肌肉,進而精通費米推論。但是更重要的是,在強化費米推論力的同時,我們也同步在洞悉商業的本質和底層邏輯,持續增加「商業界的綜合格鬥技能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