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賀斯從考古學的角度,針對舊約聖經中相關敘事所相應之人物、地點、事物與事件,按其時間軸依序地進行詳盡地梳理與考究。
透過作者的筆觸,考古證據與舊約聖經中的歷史事件,距離我們不再遙遠,並幫助舊約研究的入門者,認識考古學令人感興趣的理由,以及這個學科帶給聖經文本的一些具體益處。
本書特色包括:
✦ 指標意義:此書為華人世界少數關於考古學與聖經研究的相關著作,將幫助華人讀者從考古學研究的角度加深對於舊約聖經的理解。
✧ 大量插圖:本書有大量引人入勝的插圖,包括兩百多張的照片、線條畫、年表、地圖和表格。
✦ 文獻豐富:每章都附有完整的參考文獻,以及經文和主題的索引,提供讀者查考參閱。
✧ 活靈活現:讀者熟知的創世記的巴別塔、挪亞方舟與大洪水、約書亞所進攻的耶利哥和艾城、所羅門建聖殿等著名舊約聖經故事,本書在討論時皆提供豐富的考古資料與相應古代文獻。
作者簡介:
賀斯(Alfred J. Hoerth, 1931-2020)
芝加哥大學東方語言與文明系博士,曾於芝加哥大學東方研究院擔任田野考古學者,在埃及、敘利亞和約旦等地區進行考古挖掘,並週遊世界各地。後任教於美國芝加哥的惠頓學院(Wheaton College)舊約考古學教授近30年,並擔任《舊約世界的民族》(Peoples of the Old Testament World)一書的共同主編。曾於韓戰期間服役通訊官,興趣包括閱讀、攝影、為他心愛的芝加哥小熊隊加油,以及將松鼠從餵鳥器上趕走。他也以其冷幽默和對雙關語的熱愛而聞名。
章節試閱
「考古學」(archaeology),是一個難以捉摸的字眼!就英文而言,這個詞語有兩種拼法,也有許多定義的方式(Cleator, 1976: 13-17,羅列出近乎三打的定義)。1 一九五○年版本的《美國大學詞典》(American College Dictionary)錯誤地把「考古學」一詞限定於尚未有文字出現以前的史前時代,而且只給這個學科一個解釋:「任何史前文化藉由挖掘和描述其遺跡所進行的科學研究。」羅伯特.布雷德伍德(Robert J. Braidwood, 1970: 223)構想了一個更廣泛的描述,同時涵蓋史前時代和歷史時代,以致為古典時代和許多近東地區的考古
學提供了探究空間。
考古學是一門藝術的科學—可以宣稱它既是藝術、也是科學—所關心的是人類過去的遺留物。考古學家所關心的,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古代遺跡的發現和拓墾;這個方面通常涉及田野的發掘、或至少地面上的收集。第二個方面所關注的是考古發現的分析、詮釋和出版發表。布雷德伍德的定義,正確地使考古學家的任務跨越挖掘的階段。很少考古學家只對挖掘感興趣;大多數考古學家用大量時間分析他們所發現的事物,並試著把那些發現放入日益完整的過去樣貌裡面。對許多人而言,考古學喚起了尋寶的願景,以及木髓盔(遮陽帽)上上下下、快速跳躍在遙遠沙丘上的憧憬。田野挖掘可能是考古學聽起來最浪漫的部分,然而它通常只佔據了考古學家的人生的一小部分。考古學家有無數的小時應該都是用在準備發表所發現的文物。他們的田野工作和出版研究成果的承諾,通常是這些其他義務之外的額外工作。
一般而言,考古學家是一個相當受到誤解的靈魂!地質學家常常以為,他們與考古學家對石頭有相同的興趣。事實上,考古學家通常對地質學一無所知,只有在石頭能夠透露出有關古人的能力或活動的某種信息時,他們才會對石頭感到興趣。比如說,石頭能夠披露某一地區的貿易活動,以及顯露建造房屋或製作工具的能力水準。為了重新找到這類深刻見解,考古學家要不是納入地質學家作為工作人員,就是記錄足夠的資料,以便可以諮詢地質學家是否需要進行技術分析。
考古學家也不應該與古生物學家混為一談。很少考古學家受過古生物學的延伸訓練。化石和乳齒象可以追溯至史前時代。考古學家所感興趣的是歷史時期,一般而言,所受的訓練在於認出與人的遺骸相通常能夠從考古出土的遺骸認出基本的動物類型。然而,為了更精確的研究、並取得諸如人種和維生模式這類深刻理解,現代的考古挖掘會聘用專家一起工作。
另一個常見的錯誤概念認為,考古學家的知識和興趣不受地理限制。然而,在早期,胸懷大志的考古學家已經發現,專門關注世界某些特定部分是必要的,而且經常有時間限制。已知信息實在太多,而且不斷在增加,以致關注超過一個地區的話,很難與時俱進、掌握最新資訊。因此,想要在考古學領域發展職業生涯的年輕人,必須選擇他(或她)想接受史前時期或歷史時期的相關訓練。假如主要對史前歷史或社會學感興趣,職涯途徑就是經由社會科學,然後進入人類學。假如關注焦點在歷史議題,所受的訓練通常是經由人文學科,其強調重點在於歷史和語言。
最後,是基督徒特有的錯誤概念—那就是,聖經議題是考古學關的某些特徵(亦即:死亡年齡、性別、或明顯的畸形狀態),而且研究最重要的議題。事實上,聖經考古學只是許多考古學次領域中的一個。世界各地,都有考古調查正在進行,但只有在近東和地中海地區的考古調查才與聖經有所聯繫。而且,每年出版發行討論近東和地中海地區的考古學期刊文章和書籍,大部分與聖經毫無關係。簡言之,典型的考古學家對聖經研究完全不感興趣。那麼,甚麼是考古學家?考古學家是個歷史學家,卻不受限於書寫的文字世界,而且超越其上,並確實地挖出古人的遺跡。藉由這個額外資料和書寫世界的綜合,相較於只從書寫來源取得資料,考古學家提供了更完整的古代文化歷史。
「考古學」(archaeology),是一個難以捉摸的字眼!就英文而言,這個詞語有兩種拼法,也有許多定義的方式(Cleator, 1976: 13-17,羅列出近乎三打的定義)。1 一九五○年版本的《美國大學詞典》(American College Dictionary)錯誤地把「考古學」一詞限定於尚未有文字出現以前的史前時代,而且只給這個學科一個解釋:「任何史前文化藉由挖掘和描述其遺跡所進行的科學研究。」羅伯特.布雷德伍德(Robert J. Braidwood, 1970: 223)構想了一個更廣泛的描述,同時涵蓋史前時代和歷史時代,以致為古典時代和許多近東地區的考古
學提供了探究...
作者序
前言
考古學已經成為聖經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對於聖經地圖集、註釋書、字典和手冊的作者而言,向讀者保證他們已經把最新的考古發現納入作品中,已蔚為風潮。本書的目的在於協助舊約研究的初學者,認識考古學令人感興趣的理由,以及這個學科帶給聖經文本的一些具體益處。我以這種方式來安排舊約聖經的討論,在於強調主要人物的個人特徵。所希望的是促成、或提升 Simchat Torah —「沉浸在研讀聖經的喜悅」。
我要感謝許多人。過去二十多年來,選修舊約考古學這門課的學生,幫助我學習到甚麼是「有效可行的」,我們也一起完成了本書出版前的試讀本。史黛樂.豪根(Stella Haugen)校對和潤飾最初的草稿,珍.羅伯森.多德(Jane Robertson Dodds)繪製大多數的插圖,他們倆人大大地提升了該版本與人交流的能力。我衷心感謝貝克書屋(Baker Book House)的艾倫.菲雪(Allan Fisher)和吉姆.威佛(JimWeaver),一路走來,他們總是耐心十足、不斷地鼓勵我。我的妻子
也花很多時間看我的幾份草稿,而且從這幾份草稿形成了本書的內容。最後,我要感謝貝克書屋的大衛.艾肯(David Aiken),仔細微調本書的文本,使它變成現有的形式。讀者應當要感謝他們的清晰思緒,若有任何晦澀難懂的段落,必須歸咎於我的固執不肯修改。
本書就像是進入舊約世界的一個門口。接下來的章節包含許多參考文獻,將陪同有興趣的讀者一起跨越門檻,走入舊約世界。只要可能,請參閱以下期刊雜誌所刊載的文章:《聖經考古學家》(Biblical Archaeologist;1998 年重新命名為《近東考古學》[Near Eastern Archaeology]),《聖經考古學評論》(Biblical Archaeology Review),以及較新的《聖經世界中的考古學》(Archaeology in the Biblical World)。凡是對聖經考古學感興趣的人,最好要持續關注這些雜誌,掌握最新資訊。這些雜誌適合一般大眾閱讀,但其中刊載的文章通常會包含參考書目,指向更專門的技術寫作。
那些想更深入探究考古學與舊約世界的讀者,必須意識到一件事:大多數與舊約考古學相關的文章和出版品,看待聖經的方式與看待其他任何古代文獻的方式,沒甚麼兩樣。它們的作者有時會認為他們的結論既「嚴謹」(serious)、又具有「學術性」(scholarly),也會把比較保守的立場貼上「過度簡化」(simplistic)和「不夠老練」(unsophisticated)的標籤。也有其他時候,他們的批評傾向比較細微。這類學者認為自己真正客觀,很少承認每個人其實都是帶著自己的偏見去閱讀聖經文本。我們不應該直接拒絕這樣的批判作品,而是應該從中擷取有用的事物,同時看出它們的聲明與聖經文本相互違背的地方。
我曾參加、或帶領了十次近東地區的考古探險,到過敘利亞、以色列、約旦、埃及和蘇丹。我的妻子和我曾經陪同好幾個大學生團體到地中海和近東地區從事考察旅行。在這些一再重複的旅行中,徜徉在聖經世界的土地上,讓我感到十分自在。我誠摯希望,藉由這本書,讀者對於舊約的信息和舊約的世界也會感到同樣的自在。
前言
考古學已經成為聖經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對於聖經地圖集、註釋書、字典和手冊的作者而言,向讀者保證他們已經把最新的考古發現納入作品中,已蔚為風潮。本書的目的在於協助舊約研究的初學者,認識考古學令人感興趣的理由,以及這個學科帶給聖經文本的一些具體益處。我以這種方式來安排舊約聖經的討論,在於強調主要人物的個人特徵。所希望的是促成、或提升 Simchat Torah —「沉浸在研讀聖經的喜悅」。
我要感謝許多人。過去二十多年來,選修舊約考古學這門課的學生,幫助我學習到甚麼是「有效可行的」,我們也一起完成了本...
目錄
誠摯推薦
劉序一
胡序二
前言
第一章 考古學:是甚麼?做甚麼?不做甚麼?
第二章 亞伯拉罕以前的美索不達米亞
第三章 亞伯拉罕的美索不達米亞
第四章 族長時期的巴勒斯坦:亞伯拉罕和羅得
第五章 族長時期的巴勒斯坦: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和以掃
第六章 約瑟以前的埃及
第七章 約瑟和摩西在埃及
第八章 出埃及和西奈山
第九章 起初之事:從創造到巴別塔
第十章 曠野漂流和征服
第十一章 約書亞的晚年和士師時期
第十二章 王權的開始
第十三章 大衛作王
第十四章 所羅門作王
第十五章 分裂王國分裂早期(公元前931~841 年)
第十六章 王國分裂晚期(公元前841~722)
第十七章 僅存的猶大國(公元前722~586)
第十八章 被擄時期
第十九章 從復興到舊約聖經的結束
第二十章 進入新約聖經
參考書目
誠摯推薦
劉序一
胡序二
前言
第一章 考古學:是甚麼?做甚麼?不做甚麼?
第二章 亞伯拉罕以前的美索不達米亞
第三章 亞伯拉罕的美索不達米亞
第四章 族長時期的巴勒斯坦:亞伯拉罕和羅得
第五章 族長時期的巴勒斯坦: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和以掃
第六章 約瑟以前的埃及
第七章 約瑟和摩西在埃及
第八章 出埃及和西奈山
第九章 起初之事:從創造到巴別塔
第十章 曠野漂流和征服
第十一章 約書亞的晚年和士師時期
第十二章 王權的開始
第十三章 大衛作王
第十四章 所羅門作王
第十五章 分裂王國分裂早期(公元前931~841 年)
第十六章 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