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先秦時期學術思想,細述各學派核心,
分析百家思想的哲學觀點與精神文化,
結合古籍研究法,揭示學術發展脈絡!
▎學術的緣起
本書著眼於先秦時期豐富多樣的學術思想,探討其發展與影響,首先探討了先秦學術的重要性,引領讀者進入這個古代知識的寶庫。從先秦學術的淵源出發,揭示學術思想的根源及其演變過程,使讀者對這個時期的思想環境有更深入的了解。此外,透過分析先秦時期的時勢背景,了解學術興起的社會脈絡,描繪當時的社會文化風貌,讓讀者更能感受到思想的薪火相傳。
▎學術源流與派別
書中進一步分析了先秦學術的源流及其派別,揭示了不同思想流派間的關聯與差異,以及其對後世學術的影響。作者介紹研究先秦諸子的方法,幫助讀者更容易理解學術研究的過程與價值。進入下篇分論部分,深入探討各個學術流派,包括道家、儒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兵家、農家等,逐一剖析他們的核心觀點與學術特色。
▎深入探討各大學派思想
道家以道德為中心,主張追求無為而治;儒家重視倫理道德,提倡仁義禮智信;法家注重法治,認為嚴厲法律是統治的根本;名家則重視名教對人心的影響;墨家提倡愛、非攻和節儉;縱橫家多以權謀之道為主;兵家訴諸軍事策略,講究勝戰的方法;而農家則關注農業生產對於國家繁榮的重要性。透過對各大學派的探討,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先秦時期的思想多樣性和內在原理,對於後世學術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探索先秦學術的多元領域
除了各大學派的思想外,書中也介紹陰陽數術、方技、小說等不同的學術領域,以及各種雜家思想。陰陽數術主要探討自然界的陰陽變化和規律;方技則是關於醫藥、建築等實踐技藝的研究;而小說則是反映當時的社會風貌與人文情懷。雜家則彙集了各種思想流派之外的意見,展現出先秦學術的多元性和開放性。這些不同的領域和思想在先秦時期百花齊放,為中國古代學術的多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後來思想家和文化創作者提供了豐富的啟迪與素材。
【本書特色】:
本書全面解析先秦時期的學術思想與文化,深入探討道家、儒家、法家等主要學派的核心觀點,並對陰陽數術、方技等多元領域進行詳細的介紹。透過豐富的歷史文獻和嚴謹的學術分析,作者不僅揭示了先秦各學派的思想發展,也為讀者提供了理解這一時期文化豐富性的獨特視角,是研究中國古代哲學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
作者簡介:
呂思勉(西元1884~1957年),字誠之,筆名駑牛。歷史學家,被視作「現代四大史學家」之一。著有《呂著中國通史》、《中國社會史》、《先秦學術概論》、《史學四種》、《呂思勉遺文集》、《三國史話》、《歷史研究法》等。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先秦學術之重要
吾國學術,大略可分七期:先秦之世,諸子百家之學,一也。兩漢之儒學,二也。魏晉以後之玄學,三也。南北朝隋唐之佛學,四也。宋明之理學,五也。清代之漢學,六也。今所謂新學,七也。七者之中,兩漢魏晉,不過承襲古人;佛學受諸印度;理學家雖闢佛,實於佛學入之甚深;清代漢學,考證之法甚精,而於主義無所創闢;最近新說,則又受諸歐美者也。歷代學術,純為我所自創者,實止先秦之學耳。
然則中國民自漢以降,能力不逮古人邪?曰:不然。學術本天下公器,各國之民,因其處境之異,而所發明者各有不同,勢也。交通梗塞之世,彼此不能相資,此乃無可如何之事。既已互相灌輸,自可藉資於人以為用。此非不能自創,乃不必自創也。譬之羅盤針、印刷術、火藥,歐人皆受之於我。今日一切機械,則我皆取之於彼。設使中歐交通,迄今閉塞,豈必彼於羅盤針、印刷術、火藥,不能發明;我於蒸汽、電力等,亦終不能創造邪?學術之或取於人,或由自造,亦若是則已矣。
眾生所造業力,皆轉相熏習,永不唐捐。故凡一種學術,既已深入人心,則閱時雖久,而其影響仍在。先秦諸子之學,非至晚周之世,乃突焉興起者也。其在前此,旁薄鬱積,蓄之者既已久矣。至此又遭遇時勢,乃如水焉,眾派爭流;如卉焉,奇花怒放耳。積之久,洩之烈者,其力必偉,而影響於人必深。中國民今日之思想,試默察之,蓋無不有先秦學術之成份在其中者,其人或不自知,其事不可誣也。不知本原者,必不能知支流。欲知後世之學術思想者,先秦諸子之學,固不容不究心矣。
第二章 先秦學術之淵源
凡事必合因緣二者而成。因如種子,緣如雨露;無種子,固無嘉穀;無雨露,雖有種子,嘉穀亦不能生也。先秦諸子之學,常以前此之宗教及哲學思想為其因,東周以後之社會情勢為其緣。今先論古代之宗教及哲學思想。
邃初之民,必篤於教。而宗教之程度,亦自有其高下之殊。初民睹人之生死寤寐,以為軀殼之外,必別有其精神存焉。又不知人與物之別,且不知生物與無生物之別也。以為一切物皆有其精神如人,乃從而祈之,報之,厭之,逐之,是為拜物之教。八蠟之祭,迎貓迎虎,且及於坊與水庸,蓋其遺跡。此時代之思想,程度甚低,影響於學術者蓋少。唯其遺跡,迄今未能盡去;而其思想,亦或存於愚夫愚婦之心耳。
稍進,則為崇拜祖先。蓋古代社會,摶結之範圍甚隘。生活所資,唯是一族之人,互相依賴。立身之道,以及智識技藝,亦唯恃族中長老,為之牖啟。故與並世之人,關係多疏,而報本追遠之情轉切。一切豐功偉業,皆以傳諸本族先世之酋豪。而其人遂若介乎神與人之間。以情誼論,先世之酋豪,固應保佑我;以能力論,先世之酋豪,亦必能保佑我矣。凡氏族社會,必有其所崇拜之祖先,以此。中國民尊祖之念,及其崇古之情,其根荄,實皆植於此時者也。
人類之初,僅能取天然之物以自養而已。稍進,乃能從事於農牧。農牧之世,資生之物,咸出於地,而其豐歉,則懸繫於天。故天文之智識,此時大形進步;而天象之崇拜,亦隨之而盛焉。自物魅進至於人鬼,更進而至於天神地只,蓋宗教演進自然之序。而封建之世,自天子諸侯卿大夫士,至於庶民奴婢,各有等級,各有職司。於是本諸社會之等差,懸擬神靈之組織,而神亦判其尊卑,分其職守焉。中國宗教之演進,大略如此。
徒有崇拜之對象,而無理論以統馭之,解釋之,不足以言學問也。人者,理智之動物,初雖蒙昧,積久則漸進於開明。故宗教進步,而哲學乃隨之而起。哲學家之所論,在今日,可分為兩大端:曰宇宙論,曰認識論。認識論必研求稍久,乃能發生。古人之所殫心,則皆今所謂宇宙論也。
宇果有際乎?宙果有初乎?此非人之所能知也。今之哲學家,於此,已置諸不論不議之列。然此非古人所知也。萬物生於宇宙之中,我亦萬物之一;明乎宇宙及萬物,則我之所以為我者,自無不明;而我之所以處我者,亦自無不當矣。古人之殫心於宇宙論,蓋以此也。
大事不可知也,則本諸小事以為推。此思想自然之途徑,亦古人所莫能外也。古之人,見人之生,必由男女之合,而鳥亦有雌雄,獸亦有牝牡也,則以為天地之生萬物,亦若是則已矣。故曰:「天神引出萬物,地只提出萬物」;又曰:「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也。
哲學之識,在能解釋一切現象,若或可通,或不可通,則其說無以自立矣。日月之代明,水火之相剋,此皆足以堅古人陰陽二元之信念者也。顧時則有四,何以釋之?於是有「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之說。日生於東而沒於西,氣燠於南而塞於北,於是以四時配四方。四方閤中央而為五;益之以上方則為六;又益四隅於四正,則為八方;閤中央於八方,則成九宮。伏羲所畫八卦,初蓋以為分主八方之神;其在中央者,則下行九宮之太乙也。至於虞、夏之間,乃又有所謂五行之說。五行者: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此蓋民用最切之物,宗教家乃按其性質,而分布之於五方。思想幼稚之世,以為凡事必皆有神焉以司之,而神亦皆有人格,於是有五帝六天之說。五帝者:東方青帝靈威仰,主春生。南方赤帝赤熛怒,主夏長。西方白帝白招拒,主秋成。北方黑帝汁光紀,主冬藏。而中央黃帝含樞紐,寄王四季,不名時。以四時化育,皆須土也。昊天上帝耀魄寶,居於北辰,無所事事。蓋「卑者親事」,封建時代之思想則然;而以四時生育之功,悉歸諸天神,則又農牧時代之思想也。四序代謝,則五帝亦各司其功,功成者退。故有五德終始之說。地上之事,悉由天神統治;為天神之代表者,實唯人君;而古代家族思想甚重,以人擬天,乃有感生之說。凡此,皆古代根於宗教之哲學也。
根據於宗教之哲學,雖亦自有其理,而其理究不甚圓也。思想益進,則合理之說益盛。雖非宗教所能封,而亦未敢顯與宗教立異;且宗教之說,儱侗而不確實,本無不可附合也;於是新說與舊說,遂併合為一。思想幼稚之世,其見一物,則以為一物而已。稍進,乃知析物而求其質。於是有五行之說。此其思想,較以一物視一物者為有進矣。然物質何以分此五類,無確實之根據也。又進,乃以一切物悉為一種原質所成,而名此原質曰氣。為調和舊說起見,乃謂氣之凝集之疏密,為五種物質之成因。說五行之次者,所謂「水最微為一,火漸著為二,木形實為三,金體固為四,土質大為五」也。既以原質之疏密,解釋物之可見不可見,即可以是解釋人之形體與精神。故曰:「體魄則降,知氣在上」;又曰:「眾生必死,死必歸土。骨肉斃於下,陰為野土;其氣發揚於上為昭明」也。夫如是,則恆人所謂有無,只是物之隱顯;而物之隱顯,只是其原質之聚散而已。故曰:「精氣為物,遊魂為變」也。既以是解釋萬物,亦可以是解釋宇宙。故曰:「有大易,有大初,有大始,有大素。大易者,未見氣也。大初者,氣之始也。大始者,形之始也。大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相離,謂之渾沌」,及「輕清者上為天,重濁者下為地,沖和氣者為人」,而天地於是開闢焉。
然則此所謂氣者,何以忽而凝集,忽而離散邪?此則非人所能知。人之所知者,止於其聚而散,散而聚,常動而不息而已。故說宇宙者窮於易,而《易》與《春秋》,皆託始於元。易即變動不居之謂,元則人所假定為動力之始者也。《易》曰:「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又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蓋謂此也。
人之思想,不能無所憑藉;有新事物至,必本諸舊有之思想,以求解釋之道,而謀處置之方,勢也。古代之宗教及哲學,為晚周之世人人所同具之思想。對於一切事物之解釋及處置,必以是為之基,審矣。此諸子之學,所以雖各引一端,而異中有同,仍有不離其宗者在也。
第一章 先秦學術之重要
吾國學術,大略可分七期:先秦之世,諸子百家之學,一也。兩漢之儒學,二也。魏晉以後之玄學,三也。南北朝隋唐之佛學,四也。宋明之理學,五也。清代之漢學,六也。今所謂新學,七也。七者之中,兩漢魏晉,不過承襲古人;佛學受諸印度;理學家雖闢佛,實於佛學入之甚深;清代漢學,考證之法甚精,而於主義無所創闢;最近新說,則又受諸歐美者也。歷代學術,純為我所自創者,實止先秦之學耳。
然則中國民自漢以降,能力不逮古人邪?曰:不然。學術本天下公器,各國之民,因其處境之異,而所發明者各...
目錄
上編 總論
第一章 先秦學術之重要
第二章 先秦學術之淵源
第三章 先秦學術興起時之時勢
第四章 先秦學術之源流及其派別
第五章 研究先秦諸子之法
下編 分論
第六章 道家
第七章 儒家
第八章 法家
第九章 名家
第十章 墨家
第十一章 縱橫家
第十二章 兵家
第十三章 農家
第十四章 陰陽數術
第十五章 方技
第十六章 小說家
第十七章 雜家
上編 總論
第一章 先秦學術之重要
第二章 先秦學術之淵源
第三章 先秦學術興起時之時勢
第四章 先秦學術之源流及其派別
第五章 研究先秦諸子之法
下編 分論
第六章 道家
第七章 儒家
第八章 法家
第九章 名家
第十章 墨家
第十一章 縱橫家
第十二章 兵家
第十三章 農家
第十四章 陰陽數術
第十五章 方技
第十六章 小說家
第十七章 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