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個世界的種種難題,
人只有三個選擇:
妥協、反抗、像哲學家一樣思考。
質疑固有事物×發現新觀點×建立新價值
學會獨立思考,找出世界隱藏的規則
日本哲學鬼才飲茶12堂哲學思辨課
一舉解放你的思想枷鎖!
懷疑是走向哲學的第一步!
對世界的不滿、憤怒、疑問……
其實你想過的問題,偉大哲學家都已經煩惱過啦!
「老師的話都要聽嗎?」
「為什麼我們不該殺人呢?」
「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神存在嗎?」
「工作是必須的嗎?」
「如果每天無所事事,真的會幸福嗎?」
哲學,就是思考!哲學,就是找到新價值!
每個時期的哲學都有一個共通點,
就是毫不留情地抨擊當時的價值觀,建立起新時代的新意義,
為個人生存與社會理想建造思考的立足點。
本書收錄11位偉大哲學家的哲學主張,從尼采的「上帝已死」、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乃至於沙特的「存在先於本質」,到布希亞提出「符號消費社會」。在哲學鬼才飲茶的帶領下,任何人都能輕鬆讀懂這場哲學家們橫跨近代數百年的叛逆思辨史。期盼讀者都能像哲學家一樣,在人生路上勇於懷疑世上一切的「理所當然」,徹底解放加諸在自己身上的諸多禁錮,得到真正的自由與幸福。
「如何活出幸福的人生?」是人類永遠的問題。
一旦提出新的思考方式、新的哲學,
就能變得幸福。
隨心所欲地議論,像哲學家一樣思考
\理解哲學家們終極真理的探索/
‧尼采【永劫回歸】──比死亡還可怕的虛無主義,不停重複的人生,毫無意義。
‧笛卡兒【我思故我在】──唯一無法懷疑的事實,就是我正在懷疑。
‧休姆【獲得經驗的機器】──「正確」是一種由經驗產生的觀念。
‧康德【物自體】──人類無法直接接觸真正的世界,人類與世界的連結必須經過轉換裝置。
‧黑格爾【真理是整體】──世界的一切都是我自己,主觀與客觀合而為一,成為真理。
‧齊克果【致死的疾病】──「絕望」是一直持續到死亡的疾病。
‧沙特【存在先於本質】──在萬物的意義出現之前,萬物已經存在,意義由人類賦予。
‧李維史陀【隱藏的結構】──世界隱藏特定的規則,找出這個規則就能看清世界。
‧維根斯坦【語言遊戲】──哲學的結構就是語言的結構,而語言的意義,取決於使用語言的規則。
‧德希達【解構】──從文本出發,持續發展無窮盡的解釋。
‧布希亞【符號消費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不會崩解,每個人都在生產符號滿足其他人的消費欲。
作者簡介:
飲茶
生於日本北國,畢業於東北大學研究所。是狂熱的刃牙粉絲。原本只是普通的部落客,突然被發掘出道成為作家。他曾經寫過一些書,把哲學與科學等難以親近的學問講解得很簡單,因而大受歡迎。當時,他以為應該不會再有人找他寫續作,於是隨便取了筆名,現在感到很後悔──「要是當時取個看起來強一點的名字就好了!」
著有《史上最強哲學入門:從柏拉圖、尼采到沙特,解答你人生疑惑的31位西方哲人》、《史上最強哲學入門:從釋迦牟尼、孔孟老莊到禪宗,啟悟自我內心的13位東方哲人》。製作有《哲學女孩》一書,以飛躍得更高為目標。口頭禪是「趁我還沒踢飛你之前,給我滾。」
譯者簡介:
邱心柔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畢業,日檢N1合格,現為專職譯者,譯有《漫畫 面對不解的人與事,就用心理學戰鬥》等書。
章節試閱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節錄)
▌永劫回歸
它的意思就跟字面上一樣,「同一件事永遠會再回到起點,一直不斷地重來」。尼采在散步中,突然發現「永遠重複下去」才是比死還要強而有力的「最可怕的虛無主義」,但是,「永遠重複下去」為什麼會是最可怕的呢?
俄國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在小說《死屋手記》(The House of the Dead)中這麼寫著:
「如果想讓罪犯領悟到自己所犯的罪孽,就讓他挖土,來回地移動,再把土埋回去,回復原狀,長時間反覆進行這些工作。這是一種終極的刑罰,最後將會導致精神異常。」
說起來,其實我們不管受到怎樣的痛苦、不管遭遇怎樣的不幸,都還是可以從中找到價值。這是因為,我們認為這些事「只會發生一次」。也就是說,我們認為「這是僅有一次的、無可取代的人生中所發生的不幸」,所以能夠看到其中的「價值」。
那麼,如果這個不幸並不是只發生一次,而是「無限重複」呢?對於永劫回歸的「無限重複」這點,尼采是這麼解釋的:
「你至今所度過的人生,必須要再過一次、甚至是無限次。
而且不會有任何新的東西,所有的痛苦與快樂、所有的思念與嘆息,
你的人生的所有一切都不會有絲毫改變,就這樣再重新來過。
宇宙就像是沙漏一樣,而你不過只是其中的一粒沙子。
而這個沙漏永遠都會不斷重複翻轉,也包括你在內。」
如果宇宙就像尼采所說的,彷彿冰冷的機械,分毫不差地不斷重複的話,無可取代的「唯一性」就不再存在了。這樣也同時代表著,不管是怎樣的不幸(不只是這樣,甚至也包括了幸福與其他所有事物),都沒辦法找到其中的「價值」了。
想想看。假設你「把很重的石頭辛苦運到山頂,到了山頂後又讓這些石頭滾下來,然後又再運到山頂」。
這樣的事,如果做個一次倒還好。不管再怎樣辛苦的勞動,不對,甚至應該說愈辛苦的勞動,就愈能得到成就感,你會覺得:「終於完成了,可以結束了!」
但是,如果做個五億次、五兆次,都還不能結束,要一直「無限」地進行這些工作,這樣如何呢?而且,不管重複幾次,都不會出現任何改變,搬運過程都一樣、絲毫不差。這樣的工作不管怎麼想,都實在看不出有任何意義(價值),也找不到任何目標(理想)。
就只是挖了又埋、挖了又埋──。只是不斷重複一樣的事情,沒有任何的變化。就算挖好了,也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之後又會再埋起來,然後又要重複挖。埋起來也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之後又會挖開來,然後又再埋起來……
這些行為沒有價值、沒有意義、徒勞無功,是種刑罰。
因此,尼采才會認為──「永劫回歸」比死亡還可怕,是最可怕的虛無主義。
●齊克果(Søren Aabye Kierkegaard)(節錄)
▌存在主義是什麼
好了,所以在「理性主義」之後,接著要開始的就是「存在主義」,但是,「存在主義」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存在」這個單字本身感覺就滿陌生的,不過說得更精確一點,就是「現實存在」。所以「存在主義」其實應該要叫做「現實存在主義」,用更簡單一點方法來講,就會是:
「好好重視『現實存在』的一種思考方式。」
那麼,所謂的現實存在為何──雖然很想要立刻來講這個,不過,現實存在本來有個反義詞,叫做「本質存在」,或許這兩個詞一起說明會比較好。這是因為,其實存在主義發展的背景是這樣的──
「上個時代的哲學都光是在思考『本質存在』,
思考得太過頭了,現在起就不要再思考這個了,
多去著眼剛剛好相反的『現實存在』吧。」
所以,要了解存在主義,就必須明白「本質存在」與「現實存在」的區別,以及各自有著什麼樣的關係。表3-1將「本質存在」與「現實存在」做了比較。首先,請看這張表左邊的「現實存在」。這邊描寫的是「蘋果A、蘋果B等一顆顆蘋果」、「石頭掉落、球掉落等個別掉落的現象」,總之是說,「可以在現實中看到、摸到的個別物體或事件」就是現實存在。如果要再更簡單一點,也可以將文字用「現實存在=現實的事物」的方式來替換。
接下來請看右邊的「本質存在」。這邊描寫的是「一種紅色圓形的水果。產季為八至十一月」、「掉落的方程式」,總之是說,「由個別的物體與事件推導出,具有一般性的、普遍的性質或原理」就是本質存在。「本質存在」這個詞好像有點難懂,但其實可以直接用「本質」這個詞來替換。
好了,從這張表就能了解,看得到、摸得到,存在於現實中的是「現實存在」,與此相反的則是「本質存在」。但是,基本上我們都比較傾向於重視「本質存在」。
例如科學。也就是指「觀察個別的物理現象,並從中找出一般性的、普遍的性質或原理的一種行為」,而這個行為很明顯具有「從現實存在(個別的現象)前往本質存在」這種方向性。也就是說,科學是重視並追求「本質存在」的一種行為。除此之外,還有生物學、化學、數學等等,差不多所有的學問都可以說是「由個別的現象導出本質的一種行為=重視本質存在的一種行為」。
嗯,雖然這樣的說法是很合理啦,不過這件事根本沒那麼複雜吧。學問當然是在追求事物的本質了。話說回來,要是不追求事物的本質,那還叫什麼學問啊?真要說起來的話,其實我們有著「想要掌握事物的本質」這種強烈的渴望,正因為有這樣的渴望,人類幾千年來才會一直不斷地進行學術發展。
但是啊……存在主義的主張卻違背了這份渴望,扯人後腿說:「一味追求本質是不行的。」這是為什麼呢?追求本質的行為怎麼想都很棒啊。存在主義到底想說什麼呢?
他們想說的是:
「追求事物的本質、鑽研學問,確實是人類的很棒的行為。
但即使如此﹐也不能得意忘形,如果將這樣的做法套用在自己身上──
即『現實中存在於此時此地的人類(現實存在)』,就是不行的。」
喔!原來如此。既然這麼說,那現在就實際來將追求本質的做法,套用在「人類」身上試試看吧。
有門學問叫做人類學。請想像有一群偉大的學者,鉅細靡遺地研究人類的本質。而這門學問宣稱已經了解「人類的本質」了。而他們所研究出來的人類本質,假設是這樣:
「所謂的人類,是一種哺乳動物,具有語言能力,直立雙足步行。這種動物擁有利己的特性,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毫不在乎地說謊,此外,具有差別待遇的特性,會組成團體欺負群體裡最弱小的那一個,凝聚群體的向心力。生殖方面,除了基因低劣的個體以外,一般會在二十歲前半進行生殖,到了二十歲後半時,會生下一至三個小孩。」
好啦,這樣如何?的確,就某個方面來說,或許可以說是掌握到了本質。但是,如果斷定這就是「人類的本質」,恐怕很少人會同意。正確來講,其實內容就算不是如前所述,不管是怎樣的內容(例如像是極力讚揚人類的、很正面的內容,或是可以符合大部分人類的、很貼切的內容),人們也還是不會同意人類的本質可以用簡單的幾句話描述吧。因為大家可以很簡單地就反駁:「不對啊,也有人不是這樣啊。」
但是仔細想想,如果講的是蘋果的話,我們就不會一直反駁。「所謂的蘋果,是一種紅色圓形的水果。」對於這種描述方式,就不會有人去吐槽:「也有那種不圓的蘋果啊!」
這是為什麼呢?蘋果跟人類到底差在哪呢?
差別在於,人類擁有「自由意志(一種主體的意志,可以自己決定自己的人生)」,或者說,我們一般都相信人類擁有自由意志。舉個例子,假設人類學的偉大教授說:「人類都是騙子,人類擁有這種本質。」而且實際上,現在全部的人類也真的都是如此。但是,我們可以對這個本質,發表這樣的違抗宣言:
「不對,我不是這樣!只有我不是這樣!我從現在開始絕對不會再騙人了!」
我們可以像這樣,用自己的意志來做決定,可以徹底改變「人類都是騙子」的本質。
「雖然人家說人類這種動物會欺負別人,但是我就絕對不會欺負人!我一定會保護你!」
「不管世界上的人說你是壞蛋,或是說你的主張不合理、是錯的,我都會站在你這邊!我一定會保護你!」
只要人類可以做出這樣的決定,「人類的本質」就無法套用在人類身上。這是因為,無論說「人類的本質是A」或「B」,人們都可以說:「但是我不一樣!我要違抗這個說法!」
這點可謂是蘋果及其他動物所沒有的,是只有人類才有的特質。就算有人說「蘋果就是這樣的一種東西」,將蘋果的性質或特有的功能套用在蘋果上,蘋果也沒辦法「反抗」,但是人類卻可以。也就是說,人類這種生物,擁有一種「可能性」,可以依照自己的意志,做出不同的選擇。
然而,那些一味追求本質的傢伙,那群光是在書桌前搬弄道理(理性)的面黃肌瘦的學者,根本就不去注意這份「可能性」。人類本來就是一種「絲毫無法論究其本質的一種特殊的現實存在」。結果那些人卻自以為了不起,斷定「人類就是這樣的一種東西」。
存在主義就是想反對這件事,而存在主義的宗旨就是「不能一味地著眼於本質喔」,好了,明白了這點之後,我們再來回顧上個時代的哲學吧。
舉康德的例子。他的哲學內容是關於人類認知的極限,以及人類有辦法想什麼、沒辦法想什麼,很明顯是屬於「重視本質存在」的思考方式。理由在於,他的內容完全不著眼於每個人的差異,而是用「人類只有這種認知能力、只有這種思考能力」的方式,將我們所有人總括起來。
而黑格爾作為上個時代哲學的集大成者,更是嚴重。他的哲學主張「人類具有辯證法的特性,不論是誰,活在世上都是朝著絕對精神(消解所有對立的一種終極精神)的方向前進」,這份主張完全斷定了「人類活著的意義與目的(人類的本質)」。
當然,就像前面所講的那樣,我們其實沒辦法進行這樣的斷言。因為我們擁有意志,足以違抗這些斷言。
「不要隨便決定我人生的意義和目的啦!你以為你是誰啊!我才不會變成什麼絕對精神,也絕對不會管什麼辯證法咧!」
結果,不管是康德還是黑格爾,理性主義的哲學家,全都把人當成量產相機一樣,去調查其中的功能,一直用這樣的態度來分析人類的能力(認知、思考)。因此,他們忘了這件最重要的事:
「每一名人類,都擁有著『可能性』,
可以藉由自己的意志,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人類無法僅僅被還原成『人類就是哪樣哪樣的』
這種『一般化的語句(即本質)』,
人類是一種特別的現實存在。」
理性主義的哲學家發展出了無機的、冰冷的學問。接下來即將出現一個更可怕的怪物,他會針對這方面的缺失,將上個時代大家拼命研究的「理性主義哲學」,輕易地當作垃圾全部丟掉。他就是丹麥的哲學家──齊克果。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節錄)
▌永劫回歸
它的意思就跟字面上一樣,「同一件事永遠會再回到起點,一直不斷地重來」。尼采在散步中,突然發現「永遠重複下去」才是比死還要強而有力的「最可怕的虛無主義」,但是,「永遠重複下去」為什麼會是最可怕的呢?
俄國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在小說《死屋手記》(The House of the Dead)中這麼寫著:
「如果想讓罪犯領悟到自己所犯的罪孽,就讓他挖土,來回地移動,再把土埋回去,回復原狀,長時間反覆進行這些工作。這是一種終極的刑罰,最後將會導致精神異常。」
說起來,其實我們...
作者序
前言
懷疑是走向哲學的第一步
作家池田晶子的著作《十四歲開始的哲學:學習思考的第一本書》、《給十四歲的你》,還有漫畫家楳圖一雄的長篇漫畫《十四歲》,市面上有許許多多給十四歲青少年看的哲學書。為什麼是十四歲呢?
十四歲,剛好是國中二年級的年紀。自孩童時期被灌輸的各種「小孩的思想」,諸如:大人是對的、老師很了不起、世界上有善與惡,以及戰爭是好的國家與壞的國家在打仗……等等,這些思想都在這個時期開始土崩瓦解。因此,十四歲也是應該建構出「自身價值觀」的時期,其實,這個時期最該學的就是「哲學」。因為,哲學是──
質疑人們一直以來認為正確的事情,
發現前所未有的觀點,
並建立新的價值觀與對世界的認知。
這正是哲學家一貫的做法。偉大的哲學家都跟正值叛逆期的十四歲少年、少女一樣,懷疑舊有的思想,並創造出「自身價值觀」。然後,因為這份價值觀實在是項劃時代的創舉,於是給當時的人們帶來很大的震撼,最後留名青史。
不過,可別誤會,他們之所以能夠發展出這麼厲害的哲學,並不是因為特別聰明。事實上正好相反。他們大多有著「與青少年同等級的胡思亂想」,甚至應該說,正因為如此,他們才能推翻當時普遍的認知。
那麼,「跟青少年同等級的胡思亂想」,到底是什麼呢?大概會是像這樣的感覺:
「要聽老師的話啦!」
「喔?那老師叫你去死,你就會去死囉?」
小時候,不聽老師的話而被人指責後,會這樣回答對方的人,每個班上大概都會有一、兩個,對話內容大致上就像這種程度。看在大人眼裡,這是十分愚蠢、無聊透頂的「極端且幼稚的胡思亂想」。
但是,這樣就夠了。許多把世界普遍觀念推翻掉的哲學,就是從這種程度的胡思亂想中誕生的。
「所有人在叛逆期的時候,都有『既有價值觀瓦解』的體驗。原本以為是對的事情,其實正好相反。而在既有的價值觀瓦解時,人會有什麼反應呢?」這裡針對這點稍做分析。在這種時候,基本上會有以下三種反應:「妥協」、「反抗」、以及「進行哲學思考」。
例如,對一個幼兒或小學低年級的小朋友說「要聽老師的話」時,這個年紀的小孩一定不會有任何質疑,會乖乖地點頭說「好」。因為對這個小孩來說,這是理所當然的事,身邊其他的小朋友也都是這麼做的。
可是,隨著年紀增加,這個小孩會漸漸發現,老師也只是一個普通人,未必所有老師都是好老師。也就是說,自己一直以來的認知與價值觀瓦解了。
那麼,他該怎麼對應這種情況呢?他必須從以下三種選項中選出一種。
第一種是「妥協」。
儘管深深明白,這份認知有著不完備的地方,但是違抗的話也不會有任何好處,所以就選擇妥協、就此接受。這等於就此變成了大人。
「也對……不該違抗老師的。」
第二種是「反抗」。
既然這種認知明顯有不完備的地方,那就根本不需要服從。這就等於,變成了不良少年、不遵守規範的人。
「開什麼玩笑,我絕對不會聽老師的話!」
儘管第一種與第二種選項,發展的方向恰恰相反,但是卻可以說,都是用同樣的框架看待事情。拒絕或接受、肯定或否定、右邊或左邊,差別僅此而已。
所謂的「普通人」會選擇這兩種的其中一種,當價值觀瓦解時,會想讓自己的精神維持穩定,然而,這世界上有一些人無法因此滿足。
這種人別無選擇,只能選擇「哲學」這個選項。
選擇最後這個選項的人,就是所謂的「怪人」,說得更清楚一點,就是這些人的想法跟現實有點脫節。
雖說想法跟現實脫節,但絕非荒謬,這些人只是很「極端」而已。當正經的大人會妥協、讓步的時候,這些人卻會不停地想些極端的事。例如,對於「要聽老師的話」這種宣導,他們會這樣回應: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想像一個『史上最兇惡的老師』吧!如果這個老師叫我們去死的話,我們應該要怎麼做?不對,不只這樣,這個老師會叫我們去隨機殘殺無辜的人,這樣的話我們應該要怎麼做?」
雖然這種話會讓人很想吐槽:「才不會有這種老師咧!」但是,這些人常常就會發表這種極端的言論,而且接下來,這些人多半還會將話題繼續延伸到令人出乎意料的方向。
「……隨機殺人。人類絕對不能做這種事,所以,老師說的話果然不是非聽不可的。」
「但是這麼一來,『人類應有的行為』就優先於師生關係了。其實這才是『學生聽老師的話的前提』吧!」
「咦,可是……這件事老師從來沒教過,老師應該要弄清楚怎樣才是『人類應有的行為』,然後也讓學生知道。這才是師生關係的基礎與出發點,但現代教育卻沒有談論這點,僅僅把師生的上下關係,當作理所當然,強迫學生接受,這樣的教育是錯誤的!」
好了,聽完以上發言,或許大家會覺得這些想法幼稚得如同妄想。實際上,如果有人聽到「國中男生」說這些話,應該會嗤之以鼻,沒人會去理會吧。
但是,同樣的話如果是由著名學者或是大學教授,用高雅的文句寫出讓三成以上的人都看不懂的難懂文章……「(雖然不是很懂,但是)真是太棒了!」、「這讓我恍然大悟。」、「寫成書的話,應該會是一本不斷被人翻閱的書。」人們應該就會拍著手,用恭恭敬敬的態度來看待吧。
本書雖然是所謂的十四歲書,但卻不是為了「教導年紀十四歲的青少年,對往後人生會有幫助的哲學」;也不是那種為了吸引普羅大眾購買,刻意「把難懂的哲學,用十四歲青少年都能理解的程度寫出來」的書。本書想說的是,所有的哲學都是來自相當於十四歲叛逆期等級的想法,或者大膽地說,是來自「極端且幼稚的想法」。哲學書看起來都很難懂,但如果除去「難懂的部分(對所有可能的批評做好周全的準備,專門給專家看的、寫得很嚴謹的部分)」,那麼,哲學的骨幹部分真的就只是這樣的東西。
本書斷定,歷史上偉大哲學家的水準,其實都跟十四歲的青少年差不多。這麼說並不是想要降低哲學的難度,宣稱「哲學其實很簡單喔」。本書想讓大家清楚明白的是,哲學原本就是哲學家「厚臉皮地主張」自己幼稚的胡思亂想與妄想:牽強附會的東西;以及哲學能協助人克服遭遇到「價值觀瓦解」時的心靈困境。
如果讀者看了本書後,會回想起自己以前的經驗:「說起來,我以前也有這樣想過耶。」或是覺得:「如果我當時那不堪回首的幼稚想法,有一直貫徹下去的話,說不定我也會是留名青史的偉大哲學家喔!」如果讀者能這樣想,我會感到非常高興。
前言
懷疑是走向哲學的第一步
作家池田晶子的著作《十四歲開始的哲學:學習思考的第一本書》、《給十四歲的你》,還有漫畫家楳圖一雄的長篇漫畫《十四歲》,市面上有許許多多給十四歲青少年看的哲學書。為什麼是十四歲呢?
十四歲,剛好是國中二年級的年紀。自孩童時期被灌輸的各種「小孩的思想」,諸如:大人是對的、老師很了不起、世界上有善與惡,以及戰爭是好的國家與壞的國家在打仗……等等,這些思想都在這個時期開始土崩瓦解。因此,十四歲也是應該建構出「自身價值觀」的時期,其實,這個時期最該學的就是「哲學」。因為,哲學是─...
目錄
前言 懷疑是走向哲學的第一步
第一章 從叛逆開始的哲學
尼采
第二章 哲學中的理性主義
笛卡兒
休姆
康德
黑格爾
第三章 哲學中的存在主義
齊克果
沙特
第四章 哲學中的結構主義
李維史陀
維根斯坦
第五章 哲學中的後結構主義
德希達
布希亞
第六章 今後的哲學
後記 隨心所欲地議論,像哲學家一樣思考
前言 懷疑是走向哲學的第一步
第一章 從叛逆開始的哲學
尼采
第二章 哲學中的理性主義
笛卡兒
休姆
康德
黑格爾
第三章 哲學中的存在主義
齊克果
沙特
第四章 哲學中的結構主義
李維史陀
維根斯坦
第五章 哲學中的後結構主義
德希達
布希亞
第六章 今後的哲學
後記 隨心所欲地議論,像哲學家一樣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