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第一本經醫療評鑑最專業的腎臟病照護團隊親授指導慢性腎臟病友的復健運動訓練大公開
護腎又強心,運動可降低共病症發生率,做對運動,讓您贏得「腎」利人生
◣增訂收錄1◥ 顧腎、抗肌少、擊退骨鬆3合1復健運動提案
◣增訂收錄2◥ 15支顧腎復健運動示範&健康指南影音大補帖(約90分鐘)
台灣的腎臟病盛行率與透析盛行率,皆是高居世界排行第一名,腎臟保健的確不容忽視,預防腎臟惡化除了吃藥打針及透析治療之外,其實還可進行國際醫學證實有效的規律運動逆轉病況,以及提升透析期間身體的健康指數。
「運動療法」對於多種慢性疾病的治療與預防,例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確實具有改善身體功能的作用。希望藉由運動的過程,進而穩定病人的病程,讓運動成為慢性疾病治療的一部份,希望能減緩或改善疾病的病程,而達到疾病平衡的狀態。
本書係花蓮慈濟醫學中心跨科腎臟治療團隊,結合腎臟科醫師、護理師、復健醫學部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及中醫師共同合作,根據多年臨床經驗及提出國際醫學實證研究結果佐證,共同為腎友們量身打造的運動,完整提供運動相關的資訊,例如運動體能評估、運動的強度及分解動作說明,為腎臟病友量身規畫簡單易學、居家適用的運動及營養處方和穴位保健,希望有助病友縱使生病了仍能維持最佳體能,朝恢復健康之路前進。
醫學科學實證:培養「肌力、心肺耐力、動作神經控制能力、柔軟度」身體4大健康體能,進行有氧運動、阻力訓練、合併平衡感、步態訓練等,每週運動至少3次,每次30分鐘以上,可以顯著增加慢性腎臟病友的肌肉量,並且能提升生活功能與品質,避免跌倒機率發生,同時可提升腎臟功能,降低體液中發炎因子,減緩慢性腎臟病進展。
本書能帶給尚未開始運動的腎友或透析病友,一個朝向健康的契機,適度的運動鍛鍊,將有助於維持腎臟的機能,可顯著增加慢性腎臟病友的肌肉量,並且能提升生活功能、避免跌倒機率發生,同時可以降低體液中發炎因子,減緩慢性腎臟病的進展。本書內容除了有大量的圖片示範,可供一般民眾對照與施行;也舉出個案和多種臨床情境,也是適合相關專業人士的工具書。
根據國際醫學研究發現,人體的骨骼肌在運動時,可分泌出高達數百種的胜肽,對於全身的器官組織都有助益,同時運動可協助改善三高問題及減少肥胖,尤其是可以幫助慢性腎臟病友改善&調節以下目標:
■蛋白尿減少 ■貧血 ■抗血栓 ■減少壓力 ■強健骨骼
■調節免疫力 ■減輕呼吸喘 ■代謝性酸血症 ■高磷酸鹽血症
■維生素D缺乏 ■失眠和肌少症 ■減少血管硬化 ■自律神經失調
■抗心律不整 ■促進腸胃蠕動 ■加速脂肪和糖分的代謝
■改善血管內皮系統 ■強化心肺功能
★4類腎臟病友這樣運動最健康:
1.腎絲球腎炎、腎病症候群或腎炎症候群病友:可藉由低到中等強度的運動,減少因藥物引起的肥胖和骨質疏鬆。
2.慢性腎臟病但未達透析程度的病友:依個人的身體狀況選擇選擇輕到中等強度的運動,可改善日常活動的疲憊程度,增加行走活動距離,亦可因改善代謝,減緩腎功能的衰退。
3.已進入透析的腎臟病友:適用中等強度建議的運動,改善心血管功能、提升日常生活功能,預防跌倒。
4.接受腎臟移植後的病友:選擇適當的運動,可改善心肺功能、增加周邊肌肉運用氧氣之效能及減少代謝性併發症的發生。
★慢性腎病合併症的6週運動處方
→腎友合併糖尿病或血糖控制問題(詳見P.172)
→腎友合併高血壓(詳見P.176)
→腎友合併肌肉減少(詳見P.180)
→腎友合併骨骼肌肉疼痛(詳見P.184)
→腎友合併神經病變(詳見P.189)
→腎友合併骨質疏鬆(詳見P.193)
→腎友合併代謝症候群(詳見P.198)
→腎友合併下肢動脈硬化(詳見P.202)
→腎友合併下肢截肢(詳見P.206)
◣暢銷增訂目錄◥
‖第一章‖你知道腎友運動也要有安全劑量嗎?
◎腎臟病患者運動的6大好處
◎腎友運動要有計劃,才能避免受傷
◎影響血中肌酸酐異常的6大因素
‖第二章‖慢性腎臟病與骨質疏鬆
◎什麼是骨質疏鬆症?
◎慢性腎臟病對骨質疏鬆症的影響?
‖第三章‖慢性腎臟病友預防膝蓋退化的運動建議
◎慢性腎臟病與膝蓋退化的關係
◎保膝的運動建議
‖第四章‖臨床與腎友的Q&A
Q1:未洗腎的慢性腎臟病患者,一定需要用低蛋白質飲食嗎?會不會造成肌少症?
Q2:醫生診斷已有骨質疏鬆症要小心骨折,那麼能做運動嗎?
Q3:每天都在搬東西工作,身體已勞累,還需要做額外運動嗎?
Q4:每天提不起勁,缺乏運動的動力,該怎麼辦呢?
Q5:有位體重超過百斤的年輕人因血中肌酸酐偏高前來門診諮詢,如何防止腎功能惡化?
Q6:75歲陳先生因腎衰竭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約5年;他看到並非每個洗腎病人的體力都跟他一樣糟!終於忍不住問王醫師:「為什麼有些人洗腎後生龍活虎,而我卻像病貓一樣?」
Q7:對於最近流行的超慢跑,適合腎友們執行嗎?
◣增訂特別收錄◥掃我看影片→15支顧腎復健運動示範&健康指南影音大補帖(約90分鐘)
★本書章節重點:
PART1 認識慢性腎臟病
PART2 慢性腎臟病的健康醫學指南
PART3 慢性腎臟病友運動前的風險評估
PART4 運動基本準則與訓練重點評估
PART5 慢性腎臟病日常生活的運動訓練
PART6 慢性腎病合併症的運動處方
PART7 透析腎友&腎臟移植者的復健運動處方
PART8 除了運動顧腎,營養與中醫保健更加分
★誰需要這本書?
■慢性腎臟病友 ■慢性病又截肢之病友 ■有腎臟病家族史 ■透析病友
■代謝症候群病友 ■糖尿病友 ■高血壓病友 ■腎絲球腎炎病友
■遺傳性的腎病變 ■心血管疾病者 ■長期服用藥物者 ■65歲以上
■腎臟專科或復健科醫療人員 ■運動醫學相關工作領域專員
■想提升健康體能的人
★專文推薦
林俊龍/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心臟內科醫師
林欣榮/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院長
徐邦治/花蓮慈濟醫學中心腎臟內科主任
梁忠詔/花蓮慈濟醫學中心復健醫學部主任
作者簡介: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 腎臟科&復健醫學部&營養科醫療團隊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腎臟科團隊】
由徐邦治主任帶領,設有慢性腎臟病防治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及腹膜透析中心;腎臟科團隊提供最新的醫療及透析技術,持續性且優質的透析照護品質,守護東臺灣腎臟病友,24小時不停歇。轄下之「慢性腎臟病照護中心」成立已逾十年,曾獲醫療品質策進會肯定,是花東腎友療癒希望之所繫。
★腎臟科作者群(醫師):徐邦治、王智賢、賴宇軒、林于立;(護理師):游純慧、張逸真、梁鳳琴、徐淑華、林欣穎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復健醫學部團隊】
由梁忠詔主任帶領,本部有連倚南教授位顧問醫師及7位主治醫師,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及心理治療合計50位治療師。
★復健醫學部作者群(物理治療師):黃意雯、楊子儀、倪正杰、李祐如、吳慧芬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營養科團隊】
本科營養師12名。醫療業務含住院病人營養照護及素食餐點供應、門診諮詢、營養衛教推廣等項目。且營養科於2017年榮獲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
★中醫作者:黃于珊中醫師
相關著作:《全彩圖解腹膜透析居家照顧全書》《慢性腎臟病科學實證最強復健運動全書:專家群示範指導,逆轉腎病變,改善肌少症、提升心肺代謝功能》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1
護腎又強心,運動可降低共病症發生率
林俊龍(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心臟內科醫師)
身為心臟內科醫師,我常常在看診時提醒病人,要改善病情,一定要做兩件事 ─ 蔬食、多運動。根據慈濟醫療志業近幾年已發表的論文,證實素食有益於健康,也能減緩慢性疾病的發生率。
除了蔬食,運動對於心臟及腎臟的好處,在國際間已有許多臨床醫師與研究學者發表論文背書肯定。「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更被認為是發生早期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感恩花蓮慈濟醫院腎臟科與營養科、復健科團隊合作出書,教導腎友正確的蔬食飲食與運動模式,讓洗腎病友有所依循。
就我心臟科醫師的看法,運動可達成以下目標:
1. 減少血管硬化 ;2. 抗血栓 ;3. 改善血管內皮功能 ;
4. 改善自律神經失調 ;5. 穩定情緒 ;6. 抗心律不整 。
已有心臟疾病的人,還是可以在排除危險的安全狀態下運動;適度的強化心肺功能,持續有效的運動,是保養心臟功能的好方法之一。不是有了心臟病,就等於不能運動。對於腎臟病人,也是如此。
心臟與腎臟的運作關係密切,罹患慢性腎臟疾病的患者容易發生缺血性心臟病、心衰竭、心律不整、周邊血管疾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出現心血管疾病,也容易導致腎病患者死亡。而從中醫觀點來看,心、腎同屬少陰經,一旦「心腎不交」就可能百病叢生。
對於腎臟疾病病友及透析腎友,正確的運動,可以護腎,也連帶可以強心。只是在看診時發現絕大多數病友和家屬都知道運動的諸多好處,但有些人卻很難踏出第一步。因為自己是心臟科醫師,對自己身體的狀態有一定的掌握,平日工作忙碌,但還是把握時間運動,從最簡單的方式開始,像是就近到慈大校園操場健走,二十分鐘、半小時,就達到當日運動的效果。而冠心病友或腎友,可能會擔心自己身體狀態不佳而不敢運動,或是不知道該做哪一種運動。
為了鼓勵腎友運動,幫助腎友達成「要活就要動」的目標,花蓮慈濟醫院腎臟科團隊這次與復健科團隊合作,打造這一本運動指南專書。內容除了有大量的圖片示範,可供一般民眾對照與施行;也舉出個案和多種臨床情境,也是適合相關專業人士的工具書。書中更結合中醫穴位治療的概念,讓大家動起來更有加乘效果,減少需額外用藥的風險。
相信有這麼好的工具書做為輔助,大家都可以放心運動,更可以邀約家人一起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對的事情,做就對了!」推薦這本好書給每一位腎友與家屬,樂為之序,感恩。
專文推薦2
護腎運動讓您更健康
林欣榮(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院長)
台灣目前洗腎人數約有九萬多人,不論洗腎病人的發生率與盛行率長期以來都是居高不下,而且每年新增加洗腎個案仍有八至九千人。花蓮慈濟醫院腎臟科團隊,設有血液透析中心及腹膜透析中心,平均每月透析超過四千三百人次。
另外,亦成立慢性腎臟病防治中心,結合醫師、護理師、營養師、社工師、藥師等,組成專業的腎臟照護團隊,自 2008 年 6月成立至今,服務超過四萬人次,提供跨領域、跨專業、整體性的腎臟健康照護服務,全方面守護腎友的健康。
作為東台灣唯一的醫學中心,我們承擔起守護東台灣的腎臟病友,二十四小時不停歇。2020 年通過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腎臟病照護品質認證」的肯定,不僅醫療品質獲肯定,更是一個值得信賴的腎臟病照護團隊。
此外,我們的復健醫學部也是軟硬體兼備,不僅有專業的物理治療師針對病友的需求量身訂定訓練課程,更屢屢引進國際間最先進的復健治療方式。除了添購「行走復健機器人」,為許多中風、脊椎損傷與動作障礙疾病病人帶來希望,也引進上肢智能復健機器人,這是協助遠端上肢關節復健的「希望之手」,還有
全台灣第一台針對近端上肢關節進行復健的「智慧板」,結合機械輔助及人工智能,幫助病人更快更好的恢復。
治療強度高、重複性高、目標導向訓練、多元回饋是動作復健與訓練之關鍵因素。來到我們醫院進行復健治療的民眾,一定能感受到復健科醫師與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的專業與用心,以及協助病友朝康復方向前進熱忱。
許多實證研究顯示,適當的定期運動好處很多,不只能夠降低心臟病、中風、糖尿病和癌症的發病與死亡風險,也能改善情緒、強化骨骼和肌肉、增加肺活量、降低跌倒與骨折的風險;其中也有些研究證明運動對於腎臟病友及透析病友的幫助,很開心看到腎臟內科團隊與復健部團隊攜手合作完成《慢性腎臟病科學實證最強復健運動全書》一書。
我們希望藉由此書提供腎臟照護的專業知識,更可作為腎友日常在家運動的工具書;希望腎友在接受治療期間,不僅關注飲食,更能加上適度的運動鍛鍊,將有助於維持腎臟的機能、延緩惡化。這也是作者群的心意。
誠摯希望《慢性腎臟病科學實證最強復健運動全書》這本書能帶給還沒有開始運動的腎友,一個朝向健康的契機,逐步養成運動習慣;對已經有運動習慣的腎友,則可進一步評估體能並強化體能。祝福人人福慧增長,天下平安。
專文推薦3
活與動,生命的喜悅與希望
徐邦治(花蓮慈濟醫學中心內科部主任暨腎臟內科主任)
「活」著就要「動」,生命的喜悅與希望才會散發出來。
朱熹有詩云:「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水要流動,才會清澈;風要吹動,才會新鮮;人要活動,才能生存。活動,能散發活力與朝氣。
運動可消除緊張情緒,增加生活信心和興趣,進而改善對社會適應的能力。運動不僅有助於健康人群的養生保健,對於一些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也非常鼓勵適當的運動,因為適當運動有助於高血壓、糖尿病的治療。藉由運動改善情緒,減輕高血壓的危險因素,降低身體在接受外界刺激時的交感神經活性,透過健全的運動計畫來改善疾病對身體的負擔,所以運動一直是促進健康的要素之一。
腎友們透過運動流汗,可以加速排除尿毒素、增強心肺功能、強化心血管健康,而長期規律的運動更能維持血壓的穩定。雙腿是我們常說的「身體的第二顆心臟」,腎友下肢循環通常不是很好,血液容易堆積在雙腳造成腫脹,而運動可以促進下半身血液回流,減少靜脈栓塞的機率。另外在運動過程中,肌肉需要用到糖分,肝臟就會釋出肝醣,肝醣會以血液中的葡萄糖作為補充,此時血液中的糖分濃度自然就會下降,達到降血糖效果來維持血糖的穩定。運動也會增加大腦「腦內啡」的分泌,讓病友心情變好,情緒也會比較正向。
花蓮慈濟醫院腎臟科團隊繼之前與營養師團隊合作,針對腎臟病患者的飲食出版《透析護腎一日三餐健康蔬療飲食》一書,供病友們參考。這次更與復健科團隊,針對腎病友們提供不同程度的運動方式及注意事項,讓腎友們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運動方法。期望腎臟科團隊與復健科團隊的雙方合作,能為腎友們帶來延年益壽的效果。
專文推薦4
做對運動,讓您贏得「腎」利人生
梁忠詔(花蓮慈濟醫學中心復健醫學部主任)
近年來腎臟科與復健科合作愈來愈密切,起因於腎臟科轉介許多不想運動的透析患者至復健科接受復健科醫師及物理治療師的評估及指導,其中許多是因為肌少症及衰弱症的緣故。
要讓腎臟病友運動,談得容易但做起來並非想像的簡單,最主要是因為缺乏一本讓病友清晰明瞭如何運動的指導手冊。很高興本部復健醫學部物理治療師資群,根據他們多年的臨床經驗及參考許多有效的證據資料,寫出此本慢性腎臟病運動書,相信一定能嘉惠許多病友。
談起運動,它和藥物是一樣的,並不是愈多愈好,因為藥是需要處方的,例如:要吃哪種藥,一天要吃幾次,一次要吃幾顆,飯前飯後睡前吃,有何作用及副作用都要寫清楚。同樣的,運動也有處方,主要可分為四大部分:類型(心肺耐力、肌力、平衡度、柔軟度)、頻率(一週幾次、天天或隔天)、劑量(要幾分鐘或要幾組肌群)及強度(喘或費力的程度),運動處方循序漸進才
能達到功效。
最近醫界很重視精準醫療,也就是每一種治療針對特定疾病,而不是亂槍打鳥,才能提高療效而減少副作用。而此書針對透析病友、慢性腎病或合併有其他併發症的患者,都能找到適當的運動處方,而不是只有請病友簡單的運動而已。
當然病友也要下一點功夫!從本書中可以了解 RM(最大反覆次數)、RPE(自覺用力分數)等專有名詞,不過也別擔心,不懂的話,還有醫師及物理治療師做你最好的諮詢者。有了正確的運動處方,病友的肌耐力必能日日精進,展開活力的人生。
名人推薦:專文推薦1
護腎又強心,運動可降低共病症發生率
林俊龍(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心臟內科醫師)
身為心臟內科醫師,我常常在看診時提醒病人,要改善病情,一定要做兩件事 ─ 蔬食、多運動。根據慈濟醫療志業近幾年已發表的論文,證實素食有益於健康,也能減緩慢性疾病的發生率。
除了蔬食,運動對於心臟及腎臟的好處,在國際間已有許多臨床醫師與研究學者發表論文背書肯定。「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更被認為是發生早期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感恩花蓮慈濟醫院腎臟科與營養科、復健科團隊合作出書,教導腎友正確的...
目錄
〈作者序〉為腎病友精準衛教的心意
〈前 言〉為慢性腎臟病人量身規畫的運動處方
PART1認識慢性腎臟病
第一章 一次讀懂──腎臟的健康關卡
1.人體的排毒器官──腎臟的構造與功能
2.腎功能評估──腎絲球過濾率(GFR)
3.腎的求救訊號?
第二章 小心謹「腎」──不可輕忽的危險因子與共病症
1.慢性腎臟病的十大危險群
2.腎病的共病症/合併症/危險因子
第三章 完全解答──什麼是慢性腎臟病?
1.慢性腎臟病的分期
2.慢性腎臟病的症狀
3.為何台灣的洗腎率高居世界第一名?
4.腎衰竭不是世界末日,洗腎也有新生活
PART2慢性腎臟病的健康醫學指南
第一章 專家傳授──腎臟病不同期別的照護重點
1. 334153慢性腎臟病防治口訣
2.慢性腎臟病第一期與第二期照護重點
3.慢性腎臟病第三、四期照護重點
4.慢性腎臟病第五期照護重點
5.與慢性腎臟病和平共存
第二章 健康新知──慢性腎臟病的運動治療
1.運動是一種治療法
2.運動療法對於腎臟病共病症的效果
3.運動有方,洗腎更健康
4.拒絕肌少症
PART3運動基本準則與訓練重點評估
第一章 運動的基本原則
第二章 身體四大能力指標
1.肌力
(1)握力測量
(2)30秒坐站測試
(3)肱二頭肌手臂曲舉評估
[BOX]肌力的自我測試方式
2.心肺耐力
(1)登階測試
(2)兩分鐘原地抬膝踏步
3.動作神經控制能力
(1)單腳站立
(2)功能性伸取
4.柔軟度
(1)抓背測試
(2)坐姿體前彎
三 運動的模式
PART4慢性腎臟病不同病症的運動處方
第一章 腎病階段與運動強化重點
尋找適合運動類型2步驟
第二章 運動前,先評估風險
1.認識7個心肺相關危險症狀
2.從症狀和運動習慣看體力程度
3.可繼續運動或是需要醫療諮詢
4.最簡單的運動處方
[BOX]運動的配備──挑好鞋
PART5慢性腎臟病日常生活的運動訓練
第一章 步行訓練
1.一般漸進式步行
2.高強度間歇有氧步行
第二章 登階
1.負重登階
2.有氧登階
第三章 上下肢肌力訓練
1.上肢訓練
2.下肢訓練
第四章 平衡訓練
星狀平衡訓練
第五章 柔軟度運動
1.大腿後側肌群伸展 / 2.小腿後側肌群伸展 / 3.胸鎖乳突肌伸展
4.胸鎖乳突肌及上斜方肌伸展 / 5.三角肌伸展 / 6.胸肌及闊背肌伸展
第六章 呼吸調節運動
[BOX]簡易運動設備的介紹
[BOX] 穿插案例:初期腎病、平日無運動習慣
PART6慢性腎病合併症的運動處方
第一章 腎友合併糖尿病或血糖控制問題
第二章 腎友合併高血壓
第三章 腎友合併肌肉減少
第四章 腎友合併骨骼肌肉疼痛
第五章 腎友合併神經病變
第六章 腎友合併骨質疏鬆
第七章 腎友合併代謝症候群
第八章 腎友合併下肢動脈硬化
第九章 慢性腎臟病合併下肢截肢
1.AK運動
2.BK運動
3.坐姿平衡運動
4.上肢肌力訓練
[BOX]輔助腎友的復健設備與輔具清單
PART7透析腎友&腎臟移植者的復健運動處方
第一章 透析中運動,提升透析品質
1.血液透析:透析前兩個小時運動
2.腹膜透析:透析時活動四肢
第二章 透析中運動方式及種類
1.有氧運動 / 2.阻力運動 / 3.平衡運動
4.牽拉運動 / 5.肌力訓練
第三章 透析中運動的疑問解答 Q&A
Q1.在透析時運動,會不會影響透析效果?
Q2.透析中運動會不會拉壞人工血管?
Q3.透析時就已經很累了,有必要在這個時候運動嗎?
Q4.我躺著不動,血壓就很低了,運動會不會更差?
Q5.有好好運動,就可以不用透析了嗎?
第四章 腎臟移植者的運動處方
1.移植手術住院期注意事項
2.剛出院到出院後六週的運動建議
3.術後六週過後的運動處方
4.為新手設計的一週運動菜單
PART8除了運動顧腎,營養與中醫保健更加分
第一章 給腎友的營養建議
1.未洗腎前:低蛋白質飲食,但不能沒有蛋白質
2.洗腎期間:攝取的蛋白質需高於未洗腎前,尤其是高生物價蛋白質
3.腎友預防肌少症,蛋白質控制與熱量充足
[BOX]另類飲食問與答:腎臟病患者是否可採行「生酮飲食」?
第二章 慢性腎臟病的中醫經絡穴位保健
1.中醫中的腎有什麼功能?
2.西醫精準診斷,中醫輔助治療
3.在家穴道按摩,提高生活品質
◣暢銷增訂目錄◥
‖第一章‖你知道腎友運動也要有安全劑量嗎?
◎腎臟病患者運動的6大好處
◎腎友運動要有計劃,才能避免受傷
◎影響血中肌酸酐異常的6大因素
‖第二章‖慢性腎臟病與骨質疏鬆
◎什麼是骨質疏鬆症?
◎慢性腎臟病對骨質疏鬆症的影響?
‖第三章‖慢性腎臟病友預防膝蓋退化的運動建議
◎慢性腎臟病與膝蓋退化的關係
◎保膝的運動建議
‖第四章‖臨床與腎友的Q&A
Q1:未洗腎的慢性腎臟病患者,一定需要用低蛋白質飲食嗎?會不會造
成肌少症?
Q2:醫生診斷已有骨質疏鬆症要小心骨折,那麼能做運動嗎?
Q3:每天都在搬東西工作,身體已勞累,還需要做額外運動嗎?
Q4:每天提不起勁,缺乏運動的動力,該怎麼辦呢?
Q5:有位體重超過百斤的年輕人因血中肌酸酐偏高前來門診諮詢,如何防止腎功能惡化?
Q6:75歲陳先生因腎衰竭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約5年;他看到並非每個洗腎病人的體力都跟他一樣糟!終於忍不住問王醫師:「為什麼有些人洗腎後生龍活虎,而我卻像病貓一樣?」
Q7:對於最近流行的超慢跑,適合腎友們執行嗎?
◣增訂特別收錄◥掃我看影片→15支顧腎復健運動示範&健康指南影音大補帖(約90分鐘)
〈作者序〉為腎病友精準衛教的心意
〈前 言〉為慢性腎臟病人量身規畫的運動處方
PART1認識慢性腎臟病
第一章 一次讀懂──腎臟的健康關卡
1.人體的排毒器官──腎臟的構造與功能
2.腎功能評估──腎絲球過濾率(GFR)
3.腎的求救訊號?
第二章 小心謹「腎」──不可輕忽的危險因子與共病症
1.慢性腎臟病的十大危險群
2.腎病的共病症/合併症/危險因子
第三章 完全解答──什麼是慢性腎臟病?
1.慢性腎臟病的分期
2.慢性腎臟病的症狀
3.為何台灣的洗腎率高居世界第一名?
4.腎衰竭不是世界末日,洗腎也有新生活
PART2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