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北方面對蘇聯,東方面對日本,究竟是防共優先,還是抗日重要,在有限的資源裡,亟需深思熟慮。
此時,中日蘇三角關係,因「疑」、「謀」、「憎」、「鬥」的多重交叉而形成種種錯綜複雜的兩難困境。身處其中的蔣介石及國民政府,圍繞「抗日」與「防共」兩大難題經歷了怎樣的抉擇過程?日本因素對此發揮了什麼作用?蘇聯因素又予以何種影響?
本書透過探究以上問題的答案,揭示了中國對日、對蘇政策的多重面相,以及中日全面戰爭爆發的深層原因,為基於三個結合──中國研究與日本研究的結合、中日雙邊關係研究與中日蘇德等多邊關係研究的結合、政策演變史研究與人物研究的結合──的歷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書特色
本書日文版《日中全面戦争に至る中国の選択1933-1937-「防共」と「抗日」をめぐる葛藤》由東京大學出版會於2025年1月出版。中文版不僅年代從1933年至1937年,延長為1931年至1937年;在內容方面,也由九章擴大為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