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南方迷失,病痛讓你難過,在前面燈亮的路上,你可以找到越南的臺灣醫院。
◎且看一位哈佛畢業的博士、醫師、教授、監察委員,如何在越南實踐行醫救人。
◎本書記錄了張武修在COVID-19疫情期間,不畏艱難勇赴越南的記實和所見所聞。
◎醫療人員是到地獄前的最後守門員?還是天堂路上的護送者?總之,要在受苦的地方昌盛!
★副總統賴清德 專文推薦:
疫病中相互支援的溫暖,總是讓我們看到希望與光明,這本書不只讓我們看到一位臺灣醫師的越南行醫記錄,也讓我們看到一段充滿溫暖、台灣與越南共好的旅程。
如果沒有離開溫暖安全的台灣,難以想像這世界已經變得很不一樣!
在不同國家擔任醫療工作要面對的最大挑戰,
是可以做多少,堅持多久和如何全力以赴?
在這一場殘酷的病毒肆虐中,面對洶湧前來的巨浪,
如果手上還有一個救生圈,如果病房還容納得下一個床位,
如果允許我們聆聽他們每一個焦慮揪心的苦痛。
愛在瘟疫蔓延時
醫者的眼光,在病毒飛竄中的異地懷想,
這是張武修這一年最甜蜜的負擔與功課,
除了展現他實踐的醫衛行動及挑戰外,
更流露了他背後所堅持的醫衛軟實力以及
對公眾外交所緊密結合的願景、任務及理念。
醫護人員就像一艘方舟,保護在苦海受難的人,
而這也是最真摯的「愛在瘟疫蔓延時」!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9529803.pdf
作者簡介:
張武修
出生台灣彰化,曾就讀延平中學、建國中學,和陽明醫學系,畢業後擔任台北市仁愛醫院住院醫師,隨即獲教育部公費留學獎學金,前往美國哈佛大學完成碩士及博士,返國任教陽明醫學院,並獲李鎮源院士聘任臺灣醫界聯盟秘書長,開始參與推動加入世衛組織。
2002年衛生署李明亮署長借調駐日內瓦,經歷SARS期間於日內瓦與世衛組織密切協商台灣參與世衛案,後陳建仁署長指派返國成立衛生署國際合作處
2006年於外交部與衛生署合作籌劃成立行政院級「台灣國際醫衛行動團隊Taiwan IHA」,擔任執行長
2007年侯勝茂署長派往比利時成立駐歐盟代表處衛生組,促成歐洲台灣醫事聯盟(EFTHA)於德國成立
2009年台北醫學大學邱文達校長邀請成立國際長,開始密切接觸東南亞
2013年邀請石曜堂教授成立亞洲健康識能學會,擔任祕書長及目前擔任理事長
2015年與許燦煌、斛古、蔡定諺等文化同好共同成立新北市亞洲教育科學文化協會
2016年陸續獲邀擔任哈薩克醫學大學、印尼中爪哇Dian Nuswantoro大學、美國Tufts大學醫學院客座教授
2016年與歐美學者成立世界健康識能學會並任副理事長迄今
2017年成立台灣亞洲教育科學文化協會,並擔任理事長
2018年獲蔡英文總統推薦,續獲立法院同意擔任第五屆監察委員
2020年1月邀請20多國醫衛專家成立全球台灣醫衛總會
2020年8月自公職退休,回鹿港家鄉任職彰濱秀傳醫院主治醫師
2021年3月借調前往越南震興醫院擔任醫療行政副院長。
國內外學術著作及撰文超過300篇
2007年出版《戰勝輻射》(台灣輻射安全促進會出版)
2010年出版《國際衛生》(華杏出版社)
2014年翻譯出版《健康識能的事實與實踐》(世界衛生組織授權馬來大學、亞洲健康識能學會發行)
章節試閱
如何跨過黑水
疫情造成過去連續多年頻繁到越南交流合作完全暫停,但是我嚴肅地思考著,如何中止這場全球戰疫?面對全球疫情,每一個人有各自的生存方式,而身為抗疫前線的醫師,有哪些選擇?越南胡志明台商朋友認真經營的震興醫院,熱切邀請台灣醫師前往幫忙,照顧數萬名台灣家庭和其他朋友,似乎是走出溫暖的家到遠方的好機會!連續好幾天努力準備文件,和出發前擔心緊張的心情,在三月底的下午,從極低疫情歡樂中的台灣,由桃園機場飛往胡志明的旅程,一次演練到位!
胡志明機場到被指定的防疫旅館,已不像以前來訪可以自己訂巴士或計程車出關,必須等到防疫旅館派專人前來確認「點收」我,因此在等候室焦慮等待許久,看著同一班機抵達的旅客紛紛被接走,今晚會需要住在空空蕩蕩機場內的等候椅子上嗎?好久之後,出現了應該是接人的司機,胸前名牌寫了一個CHANG,但不確定我是他所要的人,他和華航地勤人員交談後,似乎確定要帶我走了,只好賭賭看,跟著他的方向!上車前他看了我只著一套不怎麼專業的防護服裝,示意我一定要穿上他帶來的全套藍色兔子裝,才願意開車載我,當然只好乖乖聽命,實際上也無法用越文和他討價還價。十幾年來訪問越南數十趟,每次都有越南朋友在機場相擁熱情迎接,這一趟像訪問北極,冷到不行!
胡志明雨後初夜,街道略顯冷清,比起昔日車水馬龍大為失色,但仍有越南餐館酒後的喧嘩聲此起彼落;經過一個多小時車程,終於關進旅館,享受第一頓防疫晚餐;疫情沒有國界,病毒顯然橫掃全世界。
如果沒有離開溫暖安全的台灣,還蠻難想像這世界已經變得很不一樣!
在越南看後疫時代新興工業的起飛
今天是在胡志明隔離的第一天,早上接近八點旅館服務人員敲門,將今天搭配的早餐放在門口外邊小桌上,以後每一天的每一餐,幾乎都如此等待著敲門聲,從未曾仔細看過面目的年輕人手上,領到一餐又一餐,只見他穿著全套防護裝快速離去的背影;有一回,他習慣性敲門後,我好奇地想趕快打開門禮貌地感謝他的幫忙,卻把他嚇了一跳,他火速往後「逃走」,只容許我在走廊最遠處輕輕和他擺擺手,示意那是我的早餐,同時意味著,我不能靠近他,「這樣就夠了!」;然後見他快速地搭著電梯離去;往後我知道送早餐來的儀式,不方便也不該跟他說謝謝;負責看管的人緊張到如此程度,就像接近痲瘋病或狂犬病患一般。
早餐其實還蠻不錯的,在台灣忙碌的生活多數的人早餐很簡單,今天早餐是六顆水煎餃,一碗排骨清湯,搭配一紙盒豆漿,一般越南人的早餐都這麼豐盛嗎?隨後服務台用簡單的英文來電話說「medical」,我猜想應該是說要來做醫療檢查,一會兒大約10點左右又來電,提醒要戴口罩,不需要穿防護衣,我到了大廳,四周是黃色布條拉起來的警戒區,只有一位穿著全套防護衣載著全套面罩的年輕人示意我坐在椅子上,應該就是要做檢測,一會兒拿起棉籤,先從左邊鼻孔深入猛搓,我非常不舒服地流了眼淚,他將第一個棉籤塞到粉紅色的病毒傳輸溶液瓶子,接著又拿第二個棉籤,和一個壓舌板,示意要我張開嘴巴,接著用相似的棉籤深入口腔深部,再次感到極度不舒服,不發一語就示意可以離開了,把我打發走;我看到他將兩根棉籤棒塞到同一個病毒溶液瓶子!我覺得很好奇,在台灣出國前三天做的病毒篩檢,醫生只用一個棉棒從鼻子收集樣本;如果越南採取同一個人兩個位置的樣本,理論上測到病毒的機會應該比較高,是不是這個原因,先前有旅客在台灣測陰性,到了越南測到陽性?
胡志明市的防疫旅館應該是專門的旅館,沒有其他的旅客,每一層樓大約五六個單獨房間,偶而聽到隔壁住客比較大講話聲音,但是我們互不來往,也無從過問,應該是說,互不關心吧!
旅館按照三餐時間由穿著全套防護的服務生在門口敲門,經過一次不期而遇之後,很快我了解這裡的行規,最好等幾秒鐘後送餐人已經走遠,再開門將食物拿到房間內享用。
還好胡志明有幾位很好的朋友,早上用宅急便grab送來茶葉、咖啡、香蕉、蘋果和一些點心,真的太感動;有一位朋友來越南經商進出多次,他笑說這次不同的體驗,像在監所的感覺。人生也像不同面向的監所,身軀行動自由受限制,得靠更多思想自由來彌補。
所住的房間雖小卻五臟俱全,整體還蠻乾淨的,我將地板輕輕擦拭之後,可以光著腳在房間晃來晃去;想照一張有趣的照片分享並不容易,窗外只是大樓後巷,布置了非常多分離式冷氣,越南工人用自由式像畫般吊掛,我發現一半以上是韓國LG產品,顯然東北亞寒帶的韓國工業,早已佈局在熱帶的越南!
疫情產生羅密歐和茱麗葉
早上看到賴清德副總統和帛琉總統的合拍,感到無比興奮,台灣的疫情從黑暗中逐漸看到曙光,也對這場疫情中喪失生命失去健康的幾百萬人感到惋惜,因為有你的犧牲和努力,世界將走向更光明的道路!
在全球疫情未歇期間出國,這一次實實在在地走過所有跨國防疫的苦難;在台灣可說是世界上疫情控制最好的地方,這幾個月(註:二○二一3月)台灣已經習慣沒有本土疫情的平安和幸福,但是從台灣入境越南,越南是另外一個疫情控制跟台灣一樣好的隔壁國家,卻被要求經歷所有嚴謹的防疫程序,猜想因為兩個國家的決策者忙著沒有機會實地了解對方疫情的發展,在自我堅強防護的信仰下,恐怕還未研究如何相互解封。
搭飛機前一天需要上網將一堆醫療防疫的資料向越南防疫署登記,最重要的是登機前幾天用PCR檢查病毒呈陰性的報告;在鼻咽腔用棉簽做檢查確實很不舒服,可以想見有多少人要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檢查;到了越南之後立即被當成極可能帶著病毒的危險人物,用密不通風的方式送到另外一個隔離旅館,從此14天不分青紅皂白關閉,不准離開房間一步;才在台灣和大家笙歌載舞悠遊自在出入毫無無拘,我也在醫院照顧病患;相隔一天卻有天壤之別;感受最深的倒不是隔離14天的難堪,也不是越南的食物不好吃,而是台灣和越南兩個如此密切交往又疫情穩定的國家,因為各種誤會而冷淡,加上對彼此疫情不信任,疫情被誤解,兩地的人的自由(或者戀愛)只能被冷漠處理。
我和許多經歷過類似隔離的朋友都有共同的看法,「這個有需要嗎?」14天對很多人都是很重要的,難道隔離7天或10天就不行嗎?
目前隔離14天的政策缺乏充足實證科學的支持,和幾百年前從遠洋來的船隻和貨品必須放在碼頭14天一樣:如果運送的是奴隸或動物,14天的隔離可以讓許多已經生病的自然死亡,經過選擇身強體壯的才能活過來;過去醫學不發達的時候,14天隔離是被動選擇優秀個體生存的程序。
沒想到20世紀以來已有上百個諾貝爾醫學獎、人類基因分析、生物醫學進步,各國還沿用不夠科學不盡精準的方式,令人遺憾。醫學界要更加努力,淘汰過時的檢疫隔離,期待更精準、更即時、更可靠、和更合理的健康風險科技。
再次重申,並不是越南招待客人的方式不好,相對的在防疫旅館睡得好吃的太好,必須每天固定運動幾十分鐘,保持新陳代謝和生理健康,網路視訊也減輕許多隔離的沮喪和失落。可能隔離結束,說不定不想離開這小而安逸的窩;有可能邀請制定隔離規範的主管親身經歷,或許可想出更好的辦法!
清早的曙光漸漸照到窗上,願遠方的雞啼及時喚醒昏睡的人!
以上內容節錄自《越南醫記:一位台灣醫師的越南行醫紀錄》張武修◎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9529803.pdf
如何跨過黑水
疫情造成過去連續多年頻繁到越南交流合作完全暫停,但是我嚴肅地思考著,如何中止這場全球戰疫?面對全球疫情,每一個人有各自的生存方式,而身為抗疫前線的醫師,有哪些選擇?越南胡志明台商朋友認真經營的震興醫院,熱切邀請台灣醫師前往幫忙,照顧數萬名台灣家庭和其他朋友,似乎是走出溫暖的家到遠方的好機會!連續好幾天努力準備文件,和出發前擔心緊張的心情,在三月底的下午,從極低疫情歡樂中的台灣,由桃園機場飛往胡志明的旅程,一次演練到位!
胡志明機場到被指定的防疫旅館,已不像以前來訪可以自己訂巴士或計程...
推薦序
書序
賴清德∕副總統
懸壺濟世、行醫救人、總是充滿悲天憫人的情懷,張武修不只是一名醫師,更是一位熱情的行動者。
張醫師跟我一樣都曾在哈佛大學接受公衛教育的訓練,但他比我更上一層樓,後來還取得哈佛癌生物研究所博士學位。
張醫師的人生精彩豐富,除了住院醫師,研究教學外,亦曾擔任監察委員。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自1998年接受時任台灣醫界聯盟會長李鎮源院士的邀請,擔任醫界聯盟秘書長後,就開始長期活躍於國際醫療外交。無論是台灣爆發SARS疫情需要國際社會協助,還是南亞海嘯等國際災難需要台灣伸出援手時,我們都可以看到張武修醫師服務的熱誠與活躍的身影。
COVID-19疫情不只改變全世界的產業供應鏈,也迫使人類改變許多生活的日常。過去習以為常的海外醫療交流,疫情期間竟變得困難重重。就連到第一線行醫都必須經過很多關卡,才得以成為醫療救援的力量。
張武修醫師的越南行醫紀錄,記錄了他在COVID-19疫情期間,在越南的所見所聞。二○二一年3月,臺灣疫情仍處於相對和緩之際,張醫師親赴越南同奈省的胡志明醫藥大學震興醫院,協助台商建構醫療院所系統以及診療工作。經商有成的越南台商,有感於當地醫療資源相對匱乏,且醫療費用昂貴,非一般民眾可負擔,本著取之於當地,用之於當地的感恩回饋之情,因此決定興建醫院,同時也照顧到居住該地的臺灣人。
從4月底開始,越南疫情轉趨嚴峻,至今已經超過60萬人確診,對越南南部經濟重鎮胡志明市、同奈省及鄰近省份都造成巨大影響,震興醫院落成的及時雨,正好也擔負了救治肺炎病患的重責大任。
翻閱張醫師的行醫記錄,彷彿跟著他在越南行腳,無論是走過熱鬧擁塞的市集馬路,穿越郊外的大河小溪,還是途經充滿法式風情的城市建築,都可清晰感受到越南民眾的友善與活力,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張醫師治癒病患的喜悅。
疫病中相互支援的溫暖,總是讓我們看到希望與光明,這本書不只讓我們看到一位臺灣醫師的越南行醫記錄,也讓我們看到一段充滿溫暖、台灣與越南共好的旅程,願讀者都能從張醫師的這本大作,得到滿滿的正能量!
期待他為醫療新南向更多貢獻
蕭新煌∕總統府資政∕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
這本《越南醫記》是張武修醫師,也是前監察委員的「台灣醫師的越南行醫紀錄」。紀錄了98篇他自二○二一年3月以來在胡志明市鄰近同奈省的一家台商醫院─震興醫院,從事第一線門診工作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
半年不長也不短,要完全適應一個在東南亞異地的生活和工作,也不容易。武修趁記憶猶新之際,快筆寫下他的越南行醫隨筆,實在難得。我有機會讀完他的每篇「日記」,彷彿就是看到一位古道熱腸的台灣醫師,前往東南亞落實「新南向」的心路歷程和感性發抒。我深深為之感動,也若似隨著他的筆觸重返我過去20年來幾次造訪越南這個國度的記憶。
武修在南越的隨筆紀錄有著比一般人多一層的親身行醫體驗。他寫了相當多篇他對醫院看病和對越南醫療的專業觀察和心得;他畢竟也是一位旅人,所以也有好奇的行旅經驗。而特別有價值的是在這本書裡寫到他在越南面對另一波武漢肺炎危機和看診台商確診者的專業判斷和起伏心情。他寫到「從震興醫院染疫而平安出院的台灣朋友將近10位,雖然過程艱苦,但他們能康復出院,確有一絲安慰」,這道出了一位醫者的仁心。COVID-19的肆虐,全球犧牲了四百五十多萬無辜的人命,武修一時心軟也寫下了一則「疫病狂想曲」,幻想有一艘方舟,能帶離在地球受難的人。
我恭喜武修出版這本對他一生可能是很有意義的書,也祝福他在越南平安、健康,更期待他為醫療新南向多貢獻一些。
醫者行旅,越南真情手札
吳成文∕中央研究院院士∕國家衛生研究院創院院長
上一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我擔任中研院生醫所所長及國家衛生研究院籌備處主任,當時臺灣的民眾對公共衛生環境已有認知,以及開始萌生注重社會環境的健康觀念,輻射屋的問題首度出現,我知道有一位年輕醫師不斷呼籲政府注意輻射屋影響民眾健康的嚴重性。
我回國的動機為希望為臺灣打造科學研究的基礎建置,同時提升臺灣的醫學研究能力得以與國際比評,故而終日奔走公部門,與政府單位總有交結。當時的原能會希望我能藉助科學來瞭解輻射屋的問題,身為一位科學家,以科學的求真精神,為臺灣社會釐清輻射屋的疑慮,當然是責無旁貸,於是我組成國際學術審查,針對輻射屋進行科學計畫的徵求。
學術審查出爐,以最佳成績拿到計畫的即是這一位參與民眾拮抗的醫師張武修,這是得知張武修醫師的開始。然原能會後卻稱因經費不足,不願意支持本計畫,我據理力爭無果,爾後又得知原能會將本計畫轉予其他公部門委外執行,才恍然大悟,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原來是因為輻射屋計畫主持人為張武修醫師之故。
科學的精神為求真實確據但不為特定標誌的政治服務,尤其是經過國際學術審查通過的計畫,那時國衛院已經成立,我堅持本計畫依舊進行,所有的預算由國衛院支應,以求瞭解真相。這一個學術研究計畫也開啟了政府針對輻射屋影響民眾健康之警覺,據悉也成為爾後輻射屋受害者得到國家賠償的依據。
這是一段與張武修醫師結識的經過,當然人在學界與張武修醫師總有機會在不同的學術會議中會面,只見他一路在社儕脈動中跨步向前,歲月替嬗,當然不再是年輕的張武修醫師了,還擔任監察委員。監委下任後,張武修醫師於放射線醫學年會邀請我演講,我即在會中說出這一段經過,張武修醫師也才知道為了堅持學術的獨立精神,我曾力挺他學術計畫之始末,我亦順知他於監委下任之後,尚懷抱著容有機會為社會再盡心力的情懷。
結果他在全球疫情嚴峻的現下,去了越南。這一書版即是他在越南的醫者行旅手札,隨思捻來,感覺除了醫者的觀察之外,還增添許多細緻的人文仰望,而讓我訝異的是,他居然曾經想去非洲行醫。
張武修醫師進入一個不同語言、不同醫療環境、不同醫事文化,甚而被認為醫學環境遠低於臺灣的國家;然總有相映之處,例如,面對同是亞洲國度希望力爭上游的越南社會,以及全球不容躲避新興感染症無情的挑釁,醫者親識者為病患,疾病不因為國度不同而得以豁免;他同時感受到在越南異地打拼臺灣同胞的點點滴滴。人類的疾病不會模糊掉醫者的醫心與努力,這是我所看到的醫師群像,張武修醫師也融入這一個群體中。
這是一個臺灣醫師在越南的真實體受,他在手札中寫到,當臺灣的疫情舒緩之際,希望有人會想到協助越南(文中提及臺灣的民間醫院的確提供協助);他娓娓道來,看見一位越南賣玉蘭花的婦人,讓他念及曾經知道另一位在臺灣賣玉蘭花婦人獨撐家計身體的病痛;與因為疫情擊虐,臺商染疫在死亡邊緣搏鬥的慨嘆;電腦螢幕上的書寫,雖清淡卻動容。
醫者的眼光,在病毒飛竄中的異地懷想,是張武修這一年最甜蜜的負擔與功課,也會是最真摯的「愛在瘟疫蔓延時」吧!
是為序。
台灣醫衛軟實力與國際公眾外交的整合
高英茂∕外交部次長及駐歐盟代表∕台灣民主基金會資深研究員∕民主台灣國際委員會秘書長
張武修醫師可說是近年來在台灣及國際舞台上推展台灣醫衛軟實力(Soft Power)與國際公眾外交(Public Diplomacy)整合最突出的學者專家。我覺得至為榮幸,有緣與他合作長達20年之久。此難得機會,目前還繼續進展中。
在頭10年,我從美國布朗大學退休,回國前後在外交部及歐盟服務;張武修完成了他在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後,亦回國在衛生署及數所醫學大學服務。在這段期間,我們不僅共同密切合作推展了對SARS的防疫運動,以及爭取台灣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基本人權。同時,我們還有幸一起在台灣駐歐盟代表處共事三年。
近十年來,張武修博士推展了一系列國際醫衛合作運動─—從「亞洲健康識能學會」(二○一三年),擴大到「世界健康識能學會」(二○一六年),並為提昇台灣的國際角色,成立了「全球台灣醫衛總會」(二○二○年)。對如何組織並動員台灣的醫衛軟實力與世界的INGOs(國際非政府組織)公眾外交的合作接軌,張武修醫師扮演了至為關鍵性的領導功能。
張武修博士的這一本新書,收集了他近半年來出征在COVID-19威脅下越南的「行醫紀錄」。我覺得這些「紀錄」,除了展現他「實踐」的醫衛行動及挑戰外,更流露了他背後所堅持的醫衛軟實力及公眾外交所緊密結合的「願景、任務及理念」。張醫師不僅具有堅強的醫衛專業態度及奉獻精神,也流露了他浪漫的人性,幽默及夢想。我認為這本新書對醫衛專業人士及一般讀者均有很高的「可讀度」。前者可吸取很多張醫師國際臨床行醫的親身經驗;後者可發現不少張博士幽默、正面、樂觀的人生哲學。我相信,對特別關心以整合醫衛軟實力的國際公眾外交來提昇台灣國際能見度的產官學各界學者專家,此新書的出版必定會發揮更大的啟發功能。
路是無限的寬廣
黃明和總裁∕秀傳醫療集團∕立法院厚生會創會會長
二○○七年我準備到法國斯特拉斯堡,拜會法國微創醫學中心創辦人馬赫斯特教授(Professor Jacques Marescaux),希望學習微創醫學的發展;從厚生會得到消息,衛生署剛派了一位醫師到歐盟擔任「衛生大使」,很有興趣知道派一位醫師擔任這個工作的範圍和任務;我飛抵歐洲法蘭克福後,打一通電話到台灣在布魯塞爾辦公室,之前我們素未平生,張醫師意外親切,很歡迎台灣醫界朋友到歐洲訪問,很快約好一起前往史特拉斯堡的火車上碰面,一路上他相當好奇馬教授微創醫學中心;到達史特拉斯堡第二天,馬教授醫術卓越響譽國際,法國當年5月剛當選的薩科齊總統也特地前來拜會馬教授,我和張醫師就在史堡恭逢並與法國總統握手合照,對我們都是很新奇的經驗;這一次拜會非常順利,促成二○○八年馬教授同意將法國微創中心亞洲重鎮設立在台灣,讓彰濱秀傳醫院在鹿港海埔新生地上,重新展露國際風采。
張醫師擁有相當傑出的醫學和學術成就,二○一四年他陪同鹿港出生的母親,一起回到彰化拜訪彰濱秀傳醫院,我才認識這位彰化出生的優秀後輩;他擔任監察委員期間,期待他對家鄉鹿港多關切,也建議可以在監察院成立類似立法院厚生會跨黨派的厚生團體。監察院卸任後,積極邀請他到彰濱一起造福家鄉,他有一個不錯的計畫,到東南亞、越南開發國際醫療的願景,不僅在彰化照顧鄉親,更可到越南照料許多從彰化和台中前往越南發展的台商,秀傳樂於借用他的專長,擔任無任所醫療大使,持續開闊海外醫療事業。
很高興從本書,閱讀他前往越南工作的經驗,如南向發展的寶藏圖,真誠無保留分享,讓台灣讀者了解不同國度的醫療;期待他帶領秀傳集團的專業,前進越南生根發展,更繼續像火炬一般,帶領台灣醫界在國際醫療上發光。
愛的力量:改變的引擎
石曜堂∕財團法人演譯基金會董事長∕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衛生政策論壇諮議委員∕國防醫學院榮譽教授
愛是我們的嚮導
「憑藉著愛的力量∕一個普通的觀念∕一種實踐∕愛是我們的嚮導……」
「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不變即是死亡」—楊牧
智慧可以超越自然的侷限,依照本身的想法改變世界,是宇宙間最重要的一種現象。智慧幫助我們人類克服生物遺傳的侷限,並在演化過程中改變自己。
讓我們努力成為點燃「改變」的那一盞微光;只要你我願意,我們就是改變的起點和改變的力量。
武修在自序中寫著:「二○○九年從歐盟外交工作告一段落回到台灣,卻持續參與許多國際醫療衛生的研究或合作計劃,雖然並非代表政府從事國際關係的推動,仍然覺得有許多國際醫療的夢想,自私地想去實現,包括一個不太實際的計畫,有一天到非洲行醫;知道這個想法的朋友會問,什麼時候呢?我想應該是70歲後,當台灣不再需要的時候,就去非洲……。而二○二○年忽然有了難得的機會,除了不再充耳不聞,也找不出理由要把這樣的夢想再三延後,所以當聽到越南的呼喚,我做了回應,就來了。」,武修以這樣的情懷,用「越南醫記:一位台灣醫師的越南行醫紀錄」這本書,探索生命的點滴,串織成「存在、生存、生活、專業、生命」共舞的故事;敘述「以人為本,航向美麗的藍海,繼續奮鬥,繼續探索,繼續創造,絕不放棄」的作為歷程。
「存在(Existing)」的動力原是「生存(Being)」;生命的目標,可以說是無限的生存。人做為一種生命的形式,其所有活動和目的,都只從一個指令:生存。生存動力是人類所有活動的基礎;自我的生存,必須與文化、世界結合也就是身、心、靈、社會的融合。「存在」的意義,在於活出生命的價值。「價值」與「意義」是生命的兩大座標,也是自我修正的標竿,一步一腳印踩出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透過國際醫療,一生尋索凡事的核心(Bioethics is love of life),從不滿足於做生命的旁觀者,盡心盡力探索新經驗,新關係。以赤子之心,滿懷熱情地察看世界,確信可以在生命中展現生生不息的志趣。透過國際醫療獲得心靈的癒合、釋放和改變。
鐘,沒有人敲,就不會是鐘。歌沒有人唱,就不是歌。愛,要是不給,就絕不是愛。「雨阿,請你到非洲」這本書的作者金惠子是獲獎多次的韓國重量級大明星,為了世界各地貧困的兒童,她到各處奔波,她說:「如果我是雨,我要去沒有水的地方。如果我是衣服,我會去找光著身子的小孩,如果我是糧食,我會先去找挨餓的人。」落後國家的民眾、小孩都是有著心跳和夢想的人,不要讓他(她)們只成為貧病死亡人數的統計數字。將你擁有的東西給別人時,並不算是給予,真正的給予,是當你獻出自己的時候。人離開人間時帶不走任何東西,只有人間所做所為與你同行。詩人羅洛梅(Rollo May)《生死之詩》:「愛是死亡及不朽的交會點。」
從前瞻宏觀的全新視野,COVID-19全球肆虐的反思;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開始,「我們是失落的一代!」的呼聲,如雷貫耳,響徹東西;而所謂的後現代,更直截了當的發出「人不見了(dehumanization)」的絕望呼喊。我們應該徹悟:「人類整體力量如何大於其各部分的總和」。超越全球化的經濟版面已經形成。人類社會的組織基礎,已非國家與人權,而是藉「供應鏈」與世界網路連結,誰掌握「連結力」,創造「供應鏈」或「關係網」決定它是賽局中領航的航標與燈塔。歷史的軌跡淵遠流長,它總是朝向連結性伸展。連結不只是工具,而是一種內在的動力。沒有比連結更好的投資,我們花費很多精力在計算國家經濟體的價值上,現在該花費同樣的注意力在經濟體連結的價值上。連結已成一種基本人權,賦予地球上每個人機會供應它們的家,並對共同的未來做出貢獻。
海外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邱文達教授∕前台北醫學大學校長∕前衛生福利部長∕國際醫療衛生促進協會創會理事長∕現服務於美國AHMC醫療集團
二○○四年我擔任萬芳醫院院長,經常有帛琉和南太友邦國家貴賓前來就醫,有一回衛生署一級主管專程來到病房關心一位國會議員,我陪當時年輕的張處長去探望,他對醫院的醫療相當有興趣,也滿意萬芳醫院照顧這些國外貴賓;幾年後他從歐盟擔任外交工作回來,北醫大正需要發展國際學術交流,我請他成立國際處,他立刻就答應,很快聘請了好幾位歐洲國際學者,讓我很驚訝,一個學期內北醫大一下子已有許多外國學生申請入學。
在國際大學排名上,原來北醫大被認為是醫學専業大學,不是General University ,無法參與世界大學排名。為此國際處張處長特別安排新成立的文學院院長及時任校長的我遠赴新加坡會見QS高層,經一天談判,終獲核准參與,打開臺灣醫學大學進入世界大學排名之門。北醫大也因此進入全球五百大,很快成為國內私立大學領頭羊,世界各國不少知名的大學更不斷前來簽約,讓北醫大的名聲持續提升。
二○一○年1月13日海地發生七級大地震,造成嚴重傷亡,武修很快在校內邀請一位海地在校生成立援助海地救災捐款活動,讓北醫大的師生有機會將愛心傳到遠方,隨後北醫大更開始深耕海外醫療,也陸續開展西非聖多美普林西比以及南非史瓦蒂尼兩個長駐醫療團,他費盡苦心四處招募前往非洲的醫療團員,出發前,我們幫這些即將遠行的醫療人員洗手,從此北醫大師生將全球視為校園,展現醫療無國界,施比受更有福,讓北醫大創校宗旨名聲遠播!相信也影響了國內各大學國際化的起心動念。
武修從事國際事務的推動,並不是為了一個職位需要達成KPI,反而是他創造了KPI,而帶動組織往國際化前進;他像有不停歇的馬達一般,朝向標竿努力向前,並且不斷開闊新的疆界,打開我們的視野;萬萬沒想到,11年前他帶著簡單的團隊到越南去招募學生,找到許多新的合作伙伴,現在他更身先士卒,到南方、有需要的地方擔任起醫療工作,繼續著他對國際醫療工作的熱情。
這一本書記載著他離開白色巨塔,隻身到深水濁溪處去幫助困難中的病人,和如何秉持醫療的良心,在台灣之外,展現醫療的遠景。我期待他的步伐繼續向前,實踐醫療無國界。
一場接力演出
林奏延教授∕前衛生福利部長∕前國家衛生研究院董事長
二○一七年我擔任國家衛生研究院董事長,曾經拜訪胡志明市第一兒童醫院,並前往河內拜訪衛生部專家,發現越南對於疫苗的研發相當有興趣, 於是二○一八年我們邀請好幾位河內的專家來台灣參加腸病毒疫苗在越南和台灣法規的座談,並且安排越南專家參觀台灣兩家疫苗廠,雙方對於共同進行腸病毒疫苗的發展有高度共識,後來也促成了國家衛生研究院成立亞太地區腸病毒偵測網絡(APNES),這個以台灣生醫界為主針對亞太地區腸病毒疫苗的研究,對台灣以及亞洲很多國家新生兒疾病的預防踏出很重要的一步,我也感謝國衛院許多優秀的同仁包括李敏西研究員等能夠持續和越南的學者一起著力於這個世界上少數可能成功的疫苗發展,當然其中也對於越南醫學界認真參與這個相當不容易的研究深表敬佩,尤其在資源相對不足,少數的專家需要同時扮演很多任務的情形下,能夠將重要的研究完成,更是讓我驚訝!
這樣的觀察在張武修醫師這一本親自到越南長期在醫院第一線和越南的醫療人員一起工作所撰寫「一位台灣醫師的越南行醫記錄」,不謀而合,能夠延伸先進的台灣醫療科技到東南亞,尤其和臺灣近鄰的越南,應該能給有心新南向醫療發展的朋友,第一手的觀察和體驗,尤其在新冠肺炎陸續在台灣和越南引爆期間,他能夠在越南堅持醫療工作人員的道德和勇氣,相當不簡單。病毒並沒有國界,張醫師也身體力行醫療沒有國界的理念,書中所描述和分析的許多異國醫療的體驗,應該值得台灣年輕醫界朋友們參考學習,再接再勵!
越南實踐,臺灣隊
陳時中∕衛生福利部部長
「假如我們能持續給遠方陌生和需要幫忙的人伸出手來,我們可能築起一座又一座的橋,也可拆掉一道又一道無形的藩籬…」,張武修教授在這本「越南醫記」中,告訴我們他曾搭過的橋,當然更多的是在全球披荊斬棘的困難與藩籬。
一位四十來歲的台商,正青壯不惑。只是因為染疫,原本還有救,可是單就要將他從資源不足區轉診出來,就是層層藩籬。與時間賽跑的不只是病毒。在陌生的國度,層層的行政隔閡和緊繃時間的壓力,在張教授的筆下,我們彷彿親歷現場,一起和醫療團隊與死神拔河。那終究搶不回來的台商,戛然而停在不惑之年,卻留給醫療團隊茫然和疑惑,「尚未完成的夜晚」這幾行字穿透書頁而來,我們可以感受台灣國際醫療團隊在外奮鬥的艱辛。
生活的目的不在活著的日子,而在我們記得的日子。張教授長年投入國際醫療,前前後後在政府機關、學界及醫界深耕國際交流及公衛外交,這次將他的越南記憶,節錄為台灣國際醫療的範本,彷如教科書般的記銘每個生活及過程的點點滴滴。
衛生福利部自2018年推動新南向「醫衛合作與產業鏈發展」計畫,以進一步深化我國與東南亞、南亞地區各國的合作夥伴關係,並將臺灣醫衛及相關產業政策推動到新南向國家。過程中我們也深切體會到各國文化、市場、需求與法規的差異性,自2022年起的「新南向醫衛合作與產業鏈發展中長程計畫第二期」政策,便將針對不同國家落實差異化推動策略。本書的問世,也為本部的政策提供相當好的參考。還有令我非常感動的,是共與醫院、越南當地台商以及臺灣醫院、醫師與產業界同心協力救治病人或集送物資到越南的例子,這正是「臺灣隊」、「臺灣醫療」品牌的最好證明,亦彰顯了「Taiwan Can Help」精神!
張教授觀察敏銳,擅長見微知著,透過其筆下可帶領讀者從小處思考全球化下後疫情各國產業的在地佈局;這些紀錄除了是一個醫者的省思,也是未來世代將來回頭了解這兩年的重要歷史參考。
透過此書的出版,不僅分享他的智慧與收獲,而書中提及的臺越差異及越南當地的優勢與需求,可以讓有志深耕越南或新南向國家的各界人士做更周全的準備,規劃更適當的策略,誠摯推薦給有志投入國際醫療的人士閱讀。
深耕國際醫療的陽明醫學院傑出校友─張武修教授
魏耀揮教授∕馬偕醫學院創校校長
武修是我一九八一年回台任教於陽明醫學院擔任導師那一班的小班長,他很認真班務,經常跟我見面,雖然距離現在已經40年,但他和幾位當年這一班的學生跟我仍有聯繫,並沒有因為畢業而斷了音訊。當時陽明醫學系的學生都是公費生,畢業後要接受分發到各地醫院服務,能夠出國進修的少之又少,武修到美國接受了很好的基礎醫學訓練後,立即回到母校協助還在發展初期的陽明醫學院,可見他是很有感情的人。他回到母校後,投入教學研究,很快就累積豐富的學術成果,教研積分超過平均許多,不過第一次升等時卻被委員會予以保留,並非成績不夠,而是希望給他更大的挑戰;我知道他失落和訝異,不過他接受了那一次難得的挫折,繼續證明他比原來更好,第二年剛滿40歲他正式升等教授,這是很難得的學術肯定,也展現他挫敗後更加認真學習的謙虛。
二○○九年我受邀在新北市三芝區面海的山坡地創設馬偕醫學院,武修常去訪問,馬偕醫學院第一屆畢業典禮他也特別前往祝賀,他對於開創似乎有不熄的熱忱。武修也受台北醫學大學前校長邱文達教授邀請,擔任該校國際事務長,積極開拓國際學術交流,建立雙邊合作和雙學位學程。所以武修在卸下監察委員職務後,隻身到越南親身實地和當地的醫師在醫院裡面工作,對他應該滿足了學習的好奇,也延續他對國際醫療的熱情和對人的關愛,同時也幫台灣的醫學界開創一個新的生涯發展方向。
這一本書裡面敘述一個外國醫生在一個開發中國家碰到的許多挑戰,雖然台灣和越南之間並非完全陌生,但他更深入從醫師和病人和其他越南醫師、以及醫院和越南社會的互動,分析醫師和醫院的成長對一個社會發展的重要,而這個重要性在異國的環境更加能夠展現出來。這樣的探討也應該可以成為國內醫學教育的一環;醫療原本沒有國界,像馬偕博士和蘭大弼醫師到台灣從事醫療宣教一般。馬偕博士當年所寫的「台灣遙寄」已成為臺灣的重要史績;幾年後希望這本書也能夠成為二十一世紀初越南社會發展的寫照和參考。
我誠心盼望這本書能開啟我們對鄰近友好的越南有更深的認識與學習。
「越南好台灣就更好!」
鍾佳濱∕立法委員
「越南好台灣就更好!」這是張武修醫師在「越南醫記」新書中鏗鏘有力的一句話,不只道出張醫師離開溫暖安全的台灣到越南行醫的動機,也銘刻著台灣與越南與眾不同的情愫,對於長期在立法院關注新南向政策的我,更心有戚戚焉!
為響應蔡總統的新南向政策,佳濱於二○一七年在立法院倡導成立「新南向國會交流促進會」,而在新南向18國當中,越南有近20萬名台商,且有超過10萬名婦女嫁到台灣,生養新台灣之子,其與台灣的關係不言可喻,因此理所當然的被視為新南向首站。在新冠肺炎爆發前,佳濱多次到越南考察交流,對越南有幾分的認識,因此在每年的「公益信託懷博愛教育基金」(由我捐出立法委員選舉選票補貼金創立)屏東縣國中小學頒獎典禮,每次看到越南籍母親穿著傳統禮服盛裝陪孩子受獎,總忍不住多交談幾句。
受疫情影響,我無法再到越南交流,但在這時候張武修醫師卻離鄉背井到越南行醫,而且憑藉著多年的寫作修為功力,以類似札記的方式,將半年來在越南從事醫療的見聞與感想心得,寫成「越南醫記:一位台灣醫師的越南行醫紀錄」一書,分享國人。我因受邀撰寫推薦序,得以先睹為快,實感榮幸!
綜觀全書,除了影響人類甚巨的新冠肺炎疫情、國際醫療外,也觸及風土民情、人生哲理等多個面向,且有隔離、封城、宵禁等親身體會,觀察入微,更令人佩服的是作者以智慧創造出許多發人深省的文字、佳句,例如,談醫療有「醫療人員是到地獄前最後守門員?或者是到天堂前的一位護送者?」;說疫情有「如果長期在幸福安逸無憂無慮的生活中,其實是無法享受到生命的不確定,地球的瞬息萬變,和病毒給我們的教訓。」論隔離則以「靈魂總有孤單的時候」、「隔離是一種磨練」自我解嘲;其他類似「行動創造希望」、「在受苦的昌盛」等文字不勝枚舉,若無豐富的人生閱歷與人文素養,恐無法寫出這樣充滿哲理的文字。
「全球化帶來了許多的方便,也帶出了這一次世紀的病毒風暴。」越南與台灣原都是亞洲防疫的模範生,也一樣在歷經一年多的安穩期後遭逢疫情風暴肆虐,但結果卻大不相同,台灣有幸在歷經三個月的辛苦抗疫,在未實施封城就讓疫情降溫,贏得國際讚揚,反觀越南從4月底至9月中旬已有超過60萬人染疫,雖採封城、宵禁等嚴厲措施,但疫情依然嚴峻。台灣雖疫情稍緩,但仍藕斷絲連,尤其Delta變異病毒入侵,稍有輕忽就可能再度爆發,因此仍應步步為營。最後借用張醫師的一段話作為結語:「追求健康改善醫療服務是人性最大的共同點,不管是在台灣,或者是在越南,我們有很多要繼續努力。」期待疫情災厄早日遠離,人類重新恢復秩序。
永續仁醫的實踐者
翁素蕙董事長∕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華董分會創會會長
當新冠肺炎在世界各國蔓延初始,台灣立即採取嚴格防疫,人民得以安康!而近鄰日本,雖為醫學和公衛亞洲先進,亦發生大阪醫療物資嚴重缺乏、醫院內護士拿雨衣當防護衣的急迫困境!當時張武修醫師剛成立全球臺灣醫衛總會,得知日本的災情,急求台灣防護衣廠協助,而當時衛福部已限制所有防護衣出口;清晨六點多他急電號召幫忙匯集輕薄特殊雨衣,幾個小時一萬多件整備,張醫師親自驗收,很快就送達日本大阪市政府和好幾個醫院,幫助困難中的醫護人員和病人;他以醫者仁心救人焦慮和堅強的執行意志,在往後更多的場合,經常感受到他不顧一切助人的赤子之心!!
今年三月張醫師擬放下台灣幸福的家,前往越南時,雖感佩他的正向能量,卻也擔心他在越南,面對嚴峻疫情,自身安全健康保護的問題!果然,一到越南,疫情大擴散,張夫人屢屢勸他回來,然他堅定地說:醫生不能在病人最須照顧時離開。這種情懷著實令人感動!七月我在洛杉磯時又接到他的來電說,越南缺乏抗原快篩試劑,許多台商懷疑感染後困在工廠宿舍裡,急需物資援助,很快地張醫師整合上千人份的快篩急送越南!身為朋友,我們敬佩他不僅是醫者,更是永續地球村的實踐者!
這本書記載了一位古道熱腸視病如親的醫師,深入醫療相當落後的越南,在最困難的疫情中,身心煎熬地幫助病人,文中看到最美的風景:善良的心。在台灣疫情中我們相對是幸福的!而張醫師正努力者繼續前進,實踐他以醫者仁心,行腳天下的願力!祝福本書暢銷!!
全球衛生的在地實踐
詹長權∕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堅韌社會再造委員會亞太中心國際顧問委員會主席
Chair of the International Advisory Board of the APAC Hub REFORM for RESILIENCE
武修這一本札記式的《越南醫記》故事豐富、讀起來很有趣,特別是在百年一見的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之際(Covid-19 Pandemic)讀來特別有親臨感,在書中可以看到一位全球衛生的政策倡議者如何在全球衛生重要場域─越南,實踐其理想的過程和努力,是有志成為世界公民的人可參考的經驗。書中詳細記錄下他在越南台商經營的同奈省震興醫院的國際醫療經驗,例如:越南如何診治當地盛行的登革熱、現代文明常見的癌症和慢性疾病、新興經濟國常見的外傷急診和外科手術……等,讀者可以從中了解越南醫療照護制度對病人、醫護、醫院比較特別的地方。
這一本書中很大部分在分享越南在對抗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上的經驗,武修從醫療現場到個人檢疫隔離經驗,報導了疫情嚴峻的越南如何在疫苗不足、防疫物資有限的情形下,努力控制疫情的進展,其中還夾雜台灣人染疫後無法更好醫治的無奈和懊惱。健康除了受生物因子決定之外,更是受到社會經濟政治決定因子影響,他在越南的在地實踐,正在真真實實體驗這一條國際衛生的基本原理,如何影響一個族群和一些個人的健康狀況,和所可能獲得的醫療照護。相信這個經驗對於他在論述全球衛生議題時,更為踏實有力。
他到越南這一個行動,本身就是值得許多人參考借鏡的行為。在哈佛公衛認識武修起,就發現他是一個行動力強、彈性大、適應力佳的台灣人。隨這興趣、想望、需要都願意去嘗試新事物、新工作,而往往也能成功。他曾說因為認識我,才沒有留在美國,和我一樣拿到博士學位回台灣「貢獻」,在國立大學任教研究。因為想開拓台灣國際空間,拉他一起到醫界聯盟開啟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運動,年復一年到全球各地呼籲讓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因為核能安全,一起投入輻射屋的科學研究、社會運動、國際聯盟,解開低劑量游離輻射的健康影響之謎、讓輻射鋼筋受害者受到部分的正義。武修總能在一次次國家社會需要時站到第一線。離開教職到日內瓦、布魯塞爾做國際衛生外交,甚至進監察院實際從政、離開台灣到越南工作。像他這樣子豐富的人生經歷和專業轉換,在歐美國的醫藥衛生專家很常見,在台灣醫界很少有。讀者可以從《越南醫記》一窺武修這一位多采多姿人生的一個片段。
他到越南彈奏天使樂章
賴文福∕台北醫學大學∕雙和醫院教授∕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團長
一九九○年在哈佛做研究,一次晨跑中遇到了武修,從此結緣三十多年,同為人文的追求者一直有著密切的互動。
除了多方面的才華,又熱情洋溢,他經常同時推動許多大事。
如最早一九九八年在日內瓦推動參加入WHO運動,也有實際成果,雖然後來官方並沒有他的貢獻的報導,他也不抱怨,因同在北醫任教,了解他如火如荼的推動北醫國際化,簽了一百多個國際學校的國際合作備忘錄。武修的熱情現在燃燒到了越南,半年多的披荊斬棘,將醫院的行政系統整合建立,發揮最大的效益。
越南醫記全書90餘篇札記,從剛到越南被隔離的初體驗,到了解越南台商醫院不一樣的管理方式,以及對各式各樣疾病及病人的描述。再加上國情不同,社會的氛圍也不一樣,不同篇的札記經常提到越南人熱情洋溢,也記載著越南不同的國家醫療規範和法規的差異,又肩負著醫者的價值觀和關懷社會使命感。當然新冠病毒疫情的報導以及醫病關係的探討是本書的核心,處處流露出多元文化的精彩,值得再三品嚐細讀。
愛在西貢河畔
張文亮∕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多次獲得金鼎獎,著作包括《用心點亮世界》、《河馬教授說故事》、《法拉第的故事》、《誰能在馬桶上拉小提琴》等。
疫情環球蔓延的時候,許多人的想法是如何自保?但是,這時有台灣的醫生,遠赴國外,去那裡幫助人,怎麼會有這樣的人?怎麼會有這樣的舉動?怎麼會做如此的抉擇?這本書就是這樣的實例,證明疫情是給人顯出彼此相愛的舞台,給某些人在黑暗時,可以在一角點亮一點燭光。疫情給人顯出人心的冷或熱,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或互助。
越南是水鄉澤國,河流很多,土地平坦,大都是水稻田,這種地方稻米與漁產豐足,但是滋生蚊蟲,排水不佳,長期以來公共衛生不佳,加上國家資源有限,許多百姓營養不足,社會福利分配不均,醫院與床位數目不多,瘟疫爆發,容易四處感染。張醫師這時前往越南,幫忙減緩疫情,醫治在地人與華僑,實屬不易。
書中介紹越南台商建立的震興醫院,多篇提到醫院的醫生、護理人員、翻譯人員,與清潔工等,非常有意思。一般媒體喜歡報導外國台商為本國賺多少錢,而非台商在外地蓋醫院幫助人。這醫院不只代表醫病的地方,也代表台商在外地不是祇為賺錢,而且願意關懷在地的人,與其他離鄉的人,是個典範。
近代流行「網路看診」,或是「跨國視訊看診」,以為可以省去醫生的長途跋涉,前往外地看診的時間。這本書充滿了張醫師到越南看診,醫生與病人,病人親屬的關係,證明網路看診是臨時性,而非長期與真正的醫學行為,真正的醫學行為,是帶著醫生—病人的關係。
書中有些疫情時期,跨國的醫藥、設備支援,這是很有趣的主題,由台灣送去越南支援,不帶政治的好處,沒有市場經濟的好處,不需媒體的喧染,默默而為,更顯醫學裡有著人性的高貴,與愛心的溫暖。
如松樹一般──沉穩長遠,並為身邊人帶來蔭涼、庇護、光明與希望
陳建亨∕越南震興醫院執行長
上次收到教授的書,是張教授母親的畫作合輯,當時便對張醫師心中懷有的孺慕之情所感染。
張武修教授的個性與天性中帶著的使命感,讓身邊遇到他的每個人,與其緣分都能夠歷久不衰,源遠流長。
二○一六年他到越南訪問震興醫院之後;教授便很積極地推動,與教授的緣分應該從當時就開始細數起:教授引薦了許多台灣的醫療人員,並且都是對偏鄉醫療照護有使命感的幹部,他們帶著在台灣受過完整專業訓練的才能與智慧,到越南這間全新的醫院擔任起督導與稽核的角色;我心中對於教授推薦而來的幾位醫事人員崇高的道德感與價值觀始終佩服;從他們身上,我看到,推動國際醫療的核心應該是不分你我,即使兩國的文化與教育背景相差甚遠,但是只要人的核心價值是對的,不管哪一國人,都自然地對我台灣醫療品質與管理豎起大拇指。本地越籍醫師與護理師們,覺得本院聘請來台灣總管理中心幹部,無我無私的做事方式,讓大家可以服氣地配合、並且願意長久在本院服務,學習更多其他醫院接觸不到的文化與理念。
最近幾個月跟教授本人實際共事,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教授內心油然那股使命感、使他不感到疲累地去推動所有需要他的人事物;而他豐富的人生經資歷,使他自信佈局、使他推動運轉不息;他堅定地明白自己可以為這個地球付出的工作,而從他不停下的腳步,在在證明他的決心。我了解到也許人真的要愛自己的工作,才能夠在那個領域發光發熱。
醫師是不害怕疫情的一群人;教授是為學生,為病人,為醫院作出準確決策方向的光明燈,每個人明白張教授的真心,所以教授的舉措幾乎是一呼百應,無人婉拒。
這本書可以看到細膩的越南民情、可以看到教授對病人的耐心,讀完讓我也開始想拾起從前寫網誌的心情與習慣;醫療就是不斷的學習,人生也是,這次的疫情讓我們理解到沒有一個人是安全的,除非每個人都安全;沒有一個國家是安全的,除非每個國家都安全;也更加體會到全人類為一體,公共衛生的重要性。
張教授,如松樹一般
沉穩長遠,並為身邊人帶來蔭涼、庇護、光明與希望。
醫療是百年的事業,也歡迎所有到越南的台灣人,都可以到我們醫院看一看大家共同努力的成績!
台灣值得驕傲的衛生外交
羅文笙副教授 Vincent ROLLET∕文藻語言大學歐洲研究所∕法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過去10年全球衛生治理面對當代衛生危機,應運而生新的機轉和策略,已產生新的特色,那就是,越來越多的實踐者(actors)努力落實全球衛生(health for all)。
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中,這些實踐者,不少積極參與國內,甚至投入國際的公共衛生;過去全球衛生的策略和架構,已經引導我們追求共同公共衛生目的,但是如果沒有願意獻身投注在地的個人,去追求其他人的健康,並且落實地方和扎根,這些策略恐僅淪為空談。
這本書是關於這些實踐者中間的一位;我從認識張教授擔任衛生署國際合作處長開始,深知他過去奉獻一輩子於台灣和其他國家、在許多其他人健康上,例如在核能輻射健康議題扮演吹哨者,也積極帶領亞洲健康識能學會主席,代表亞洲和台灣參與歐盟的活動。
二○二○年當新冠肺炎席捲全球,張教授隻身前往越南和越南的醫療夥伴一起,面對這場全球衛生的危機,這本書是有關他勇敢的探險。
經由無疆界醫師般的雙眼,這本書展現強而有力,並且令人啟發的全球衛生治裡中,「(社會與社會間)社際關係─inter-socialités」間的重要性。
書中也確認了越南從1986年經濟改革(Đổi Mới)後重要的公共衛生進展,以及兩千年後國家醫療體系的提升。
本書中另外一個核心的議題,是關於亞洲區域間的衛生合作,尤其在亞洲鄰近國家間的衛生合作;如同聯合國前任秘書長安南在二○○一年9月聯合國大會中所述,在人類所有更好的未來上,唯一的途徑是經由「合作和夥伴」,讓國家間、和私人機構共同推動社會的學習和研究,而民間(civic)團體更是共同追求目標的夥伴。這本書指出了走向我們共同追求全球衛生道路的路徑。
當然這本傳記也指出台灣醫療衛生專業人員在世界上扮演的重要角色,尤其台灣長期成功的公共衛生經驗,產生許多這樣的實踐者;尤其在新冠肺炎全球危機中,越來越多全球衛生的主角已體認到,他們將是全球公共衛生治理無法忽視的夥伴。
這本書中令人驚訝呈現,即使有許多挑戰,越南在公共衛生上的努力,經由張教授的專業評估和越南醫療機構合作,產生具體的成果,將是亞洲其他地區和全球衛生整體的範例。
台灣應該值得驕傲有這樣的健康大使!
10年越南的生命科學之旅
楊文禮 (Duong van Tuyen) ∕台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助理教授∕越南在台專家學會副理事長∕台灣越南資訊中心副主任
二○一一年我離開自己的母國越南和在河內的醫院及溫暖的家庭,來台灣追求更高教育的機會,準備改變我的生涯;我遇到一位魔術師,他給了我到台北醫學大學唸碩士的機會,他持續鼓勵並引導我在二○一六年陸續完成碩士博士學位;我持續在台灣發展,目前為北醫大自越南招募培養,並成為正式教職員的第一位越南老師。
朋友問我獲得博士之後,我可以到那裡、和下一個歷程、最遠將抵達何處?我努力地脫離這位魔術師美麗的花園,並且往深邃的宇宙飛翔;我和張教授仍然在許多沒有預料到的地方相遇,啤酒、起司和更多的研究。
為了回謝他的魔術,我引導他到我的國家越南,沒想到他竟愛上越南,並且在2021年前往胡志明一家很有名醫院,當越南最需要國際上的醫療專業共同開發衛生事業的時候,他聽到遠方的呼喚,沒有猶豫地前往;他還有很多可以分享給你的意志和方法,這本書應該只是他在越南的第一章。
書序
賴清德∕副總統
懸壺濟世、行醫救人、總是充滿悲天憫人的情懷,張武修不只是一名醫師,更是一位熱情的行動者。
張醫師跟我一樣都曾在哈佛大學接受公衛教育的訓練,但他比我更上一層樓,後來還取得哈佛癌生物研究所博士學位。
張醫師的人生精彩豐富,除了住院醫師,研究教學外,亦曾擔任監察委員。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自1998年接受時任台灣醫界聯盟會長李鎮源院士的邀請,擔任醫界聯盟秘書長後,就開始長期活躍於國際醫療外交。無論是台灣爆發SARS疫情需要國際社會協助,還是南亞海嘯等國際災難需要台灣伸出援手時,我們都可以看到...
作者序
二○○九年從歐盟外交工作告一段落回到台灣,有幸持續參與許多國際醫療衛生研究計劃,雖然並非代表政府從事國際關係推動,仍然想嘗試許多國際醫療的夢想,包括一個不太實際的計畫,有一天去非洲行醫;朋友會問,真的?什麼時候?
到台北醫學大學開始有機會進行另類的國民外交工作──國際學術交流,很快綿密地接觸東南亞的學者和學生,驚覺周遭國家和台灣的歷史文化有許多相近又可愛之處,對他們的好奇滿足了一部分到非洲工作的期待,何不先從東南亞醫療教學工作開始?往後連續好幾年一年好幾次不停地到越南、印尼、泰國、馬來西亞甚至哈薩克教學演講;2020年卸下公職後,忽然出現生命中難得的機會,找不出理由將這樣的夢想再三延後,當聽到越南的呼喚,於是就出發了。
和胡志明鄰近同奈省震興醫院的因緣起於2016年一次越南訪問,商會熱心的謝明輝先生帶我到主體剛快完成、鷹架陸續拆掉的醫院大樓,當時並不完全體會震興趙總裁花了多少心血在峰迴路轉中,大膽籌辦了這個醫院,一年後訪問越南又見到他興沖沖地說著遠大的理想,加上不斷有台商在越南碰到醫療困難和不幸的消息,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甚至聽得不厭其煩;但是真的有人拿起鋤頭像愚公一般移動一整座山,趙總確實享有如此尊榮!
這一次真的下海到震興醫院開門診看病人,擔任所有第一線醫療工作,是被震興努力打造為台灣人在越南最可靠的醫院的決心,深深打動。在台灣我們較難感受應該有一所屬於台灣人的醫院,能照顧眾多海外辛苦經營的台商,不過如果要在東南亞建立台灣的價值和影響力,就需要震興這樣的醫院,照顧台灣人和照顧越南人。
這本書有點像札記,將半年來在越南的醫療工作所觀察,整理提供給更多有心到海外擴展醫療,甚至科技產業的朋友,對於在東南亞開墾數十年的台商朋友,謹作為他們努力的見證;我期待未來將有更多有心有能力的朋友繼續往前開擴,無畏於病毒在整個亞洲和全世界持續不斷地肆虐。
假如我們能持續給遠方陌生和需要幫忙的人伸出手來,我們可能築起一座又一座的橋,也可拆掉一道又一道無形的藩籬,幫我們找到更寬廣的路。
感謝所有支持和協助個人多年從事國際事務的老師、朋友和學生,你們亦師亦友地鼓勵個人繼續跨界向前;感謝震興醫院同仁接納台灣醫師一起照顧許多病患,尤其Đạo院長和Son院長、Mai副院長、Tố Như主任,以及Trang護理長和我的助理Mary和阿茶更兼攝影師協助我;感謝每一位幫忙推薦這本書的老師與朋友,並提供許多批評和建議,這本書能將他們美麗的期許一起出版,更豐富了前往海外醫療的行囊;謝謝蔡玫玲女士的細心校對,和內人于婷和家人無止盡支持;謝謝您們,心感恩!
2021年10月越南同奈省邊和 震興醫院
二○○九年從歐盟外交工作告一段落回到台灣,有幸持續參與許多國際醫療衛生研究計劃,雖然並非代表政府從事國際關係推動,仍然想嘗試許多國際醫療的夢想,包括一個不太實際的計畫,有一天去非洲行醫;朋友會問,真的?什麼時候?
到台北醫學大學開始有機會進行另類的國民外交工作──國際學術交流,很快綿密地接觸東南亞的學者和學生,驚覺周遭國家和台灣的歷史文化有許多相近又可愛之處,對他們的好奇滿足了一部分到非洲工作的期待,何不先從東南亞醫療教學工作開始?往後連續好幾年一年好幾次不停地到越南、印尼、泰國、馬來西亞甚至哈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