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敘事與對話實踐》序
讓敘事流入生活,發現美好的自己
我在1991年第一次接觸到敘事治療,那時正在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Iowa State University)攻讀婚姻與家庭治療博士。「敘事治療」是由社會工作者與家族治療師麥克•懷特(Michael White,1948-2008)主導,於八零年代在澳洲的Dulwich Center發展而出,初期對澳洲原住民及創傷等議題展現了有效的療癒效果。其新穎的哲學觀、強烈的社會正義感、後現代的開放理念,以及對故事和語言引導力量的細緻掌握,迅速顛覆了許多當代家族治療和心理治療的傳統,解構了許多臨床上所謂的問題症狀是如何被主流論述(dominant discourse)定義、詮釋和塑造,進而致力於扭轉過度「專家化」與「病理化」的現象。
當時年輕的我與博士班的同學及教授們,對敘事治療的思維和操作都感到震撼,聽了麥克•懷特的工作坊後,回到學校研究所設立的伴侶與家庭臨床中心(Couple and Family Clinic)實習時,即刻開始嘗試把這些最新的思維帶到單面鏡現場督導的教學與實習中。我們努力運用敘事治療的技巧和思維來幫助家庭,看人們如何走出他們的問題,重新檢視他們本身重視的信念和價值連結,進而更有信心去面對生活。期待個案在透過敘事治療的諮商過程後,可以不用長期依賴醫療化的傳統療程。
我在美國參與了許多敘事治療的培訓課程,不論是來自澳洲的麥克•懷特、原籍加拿大後定居紐西蘭的大衛•艾普斯丁(David Epstein),或是其他早期跟著這兩位老師學習而成為敘事治療培訓者的老師們,主要的培訓方向皆以諮商空間的敘事治療為主,偶爾也有以社區發展為背景的敘事治療應用。1998年起,我藉著每年定期回台灣探親的機會,展開了用母語和大家分享敘事治療的旅程。早期參與我在台工作坊的學員多數是心理相關的從業人員,在工作坊的對話空間裡,我發現大家透過敘事治療的思維大量分享了他們的生命故事,不再只侷限在如何做專業諮商師的培訓學習。由於一般在國外的敘事治療專業的培訓裡,參與的學員主要都是討論個案及探討對話技術,極少會談到自己的生活,當然這種專業和私生活分離的現象有其文化與種族的因素。因此,對於能聽到這些透過敘事對話提煉出來的、本土的生活故事,對當時仍移居在國外工作的我和許多現場學員都被激盪感動,我也才意識到敘事在當時正緩緩的流入到大家的生活裡。
2005 年夏天,我隨先生新的物理研究工作回台定居。雖然初期還保持著部分哈佛大學醫學院教學附屬劍橋醫院(Cambridge Health Alliance)的伴侶與家庭臨床中心(Couple and Family Clinic)諮商師網路督導的工作,也有幾所附近的大學邀請任教或兼課,但最後我還是決定獨立做培訓督導,並推動支援社區需要的敘事與後現代心理治療教學與顧問工作。我在台灣開了好幾期為期一年的家庭治療與敘事治療工作坊,當時許多有興趣的心理從業者都先後報名,甚至有些人連續參加好幾年。大家透過敘事與後現代的角度看自己、看關係、看生活,許多學員的生命開始有了轉變,當然也同時討論了許多專業諮商個案,讓我能據以教學示範與督導。2006 年11 月開始,我有機會到北京講課,講的是敘事治療,但在當下的對話空間中也同樣充滿著精彩的生命故事,學員在課堂裡開始對自己與他人有了新的認識與看見,開始對自己的生活有更多反思,大家逐步分享了內心的渴望與久未看見的故事。在2006 到2020 年新冠疫情發生前,這十多年的時間裡,我從北京、上海到成都、深圳超過二十個城市擧辦過工作坊,每一場都有無限的生命故事流動,我也在每個場次中去聆聽、靠近、好奇、與對話,這些屬於我們歷史文化傳承的一部分。這種截然不同於我過去參加國外敘事工作坊的經驗,加上多年來到各地與學員的互動累積,不斷形塑著我在敘事治療教與學的演化,提醒我應該放下根植西方的敘事治療,直接透過母語靠近我們的文化來發展出「我們的」敘事才是。
雖然我在國外接受了完整的敘事治療專業培訓,但在自己的母語文化環境下,更想先去靠近專業背後的個人和他們重要的關係,而非只停留在專業的空間裡。期待陪伴人們好好看待生活、轉化生活,再將自我成長的養分流淌到專業之中。這種全面的關照,無論對生活或專業都能更持久而深入,不同於傳統專業訓練場域裡以知識和技術為主的專家式解剖與處方,希望在我的陪伴下,大家能體會到「敘事」和我們的文化與生活交融的創意與貼近,而非只是遵循敘事治療教科書的操作。我更希望創意和在地化的敘事能根植在我們生活中,而不僅只侷限在諮商的空間,透過對故事詮釋與對話品質的突破,支援大家能不斷創造出個人想要的生活和工作。
對於多年來努力推動敘事生活化、在地化、去專家化、去病理化的發展,我謹以「創意敘事」名之。基於2020 年開始的新冠疫情,我在一手創立的「亞洲創意對話中心(Asian Center for Creative Dialogue - ACCD)」網路平台舉辦了為期一年的「創意敘事成長營」,此課程著重於敘事理念的學習實踐與團體支持浸泡,重點放在親身實踐帶來的真實體悟,透過自身感動進而影響身邊的人,避免淪為「只能說不會做」的知識傳播,以期造就出真正具備同理心與行動力的助人工作者。以創立ACCD 的初衷,促使學習者不僅能達到自我蛻變的目的,進而透過關係的創意發展,從以自己為中心的伴侶、親子、家庭,到工作社群,逐步帶來影響與改變。
經過多年來的耕耘與推動,特別高興的發現越來越多的學員,發展出結合其原有專長與敘事理念的領域,出現了包括醫護敘事、親子敘事、教育敘事、員工關懷敘事等眾多面向的創意發展,這種開放的多元創意整合,正符合我推動「創意敘事」的本意。為了讓更多有意參與敘事學習但囿於時間限制的人,理解什麼是創意敘事,創意敘事能帶來什麼樣的改變,決定將「創意敘事成長營」的錄音錄影教材內容改寫編輯成本書,雖然這些剪裁過的文字很難充分還原出現場的感動,但經過提煉後的概述,足夠作為初階理解與參考之用。但紮實的助人理念與實務學習,還是需要透過參與成長營小組演練,與定期的現場示範督導,進而成為一生不斷的修煉才是。盼望大家也能夠據以發揮,展現出各自獨特的創意對話,與我一同拓展這條能夠自助助人的道路。
《創意敘事:三年紀 紀三年》序
我在教學、督導與學習的過程,持續保有手寫記錄的習慣,就算學會了方便的手機、電腦輸入也改不了,特別是整理過的思緒成為手寫的紀要之後,不再是一鍵刪除或永遠沒時間整理的資料備份,從時間軸的推移一目瞭然看到自己的變化時,覺得特別有幫助。
在準備《創意敘事與對話實踐》這本書出版的當中,一直希望可以搭配筆記本,讓大家有機會對每個主題設計進行反思討論、做記錄,一年五十二週、連續三年,可以跨越時空看到自己在三年内的成長與改變。
我和編輯團隊設計了這個筆記本,我們簡稱其為《敘事三年紀》。「紀」有整理反思之意,相對於記錄生活的日「記」,「紀」的意涵更靠近我們的心意。其中,「敘事思維養成紀」是和大家分享的練習,希望透過這些練習,整理自己體會敘事的想法和反思;將之前在書中吸收輸入的學習,透過練習來輸出實際運用,這個過程將會讓我們對敘事有更多的內化與不同的體驗。
大家可以透過每週一個主題、連續三年的原始設計構想,自行發揮使用的創意。例如,如果有參加讀書會,可以透過讀書會,共同討論《敘事三年紀》每個主題,各自記錄自己的反思在這個本子上;如果沒有參加讀書會,自己也可以自在的針對各個主題每週書寫,做逐年追蹤記錄,寫上跨越時空的三年,或是其它形式的使用都會很好。透過我們的文字,把自己的體悟與敘事的理念融合,甚至互相見證,這個敘事的學習歷程就會成為一段豐富的人生旅程。
手寫記錄是一個很親密的過程,更原生態的靠近自己的思路與情感,更貼近生命。透過不一樣的視野來見證自己的改變,是給自己一個無價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