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加拿大稅制概述
加拿大(Canada)是全球面積第二大國家,有部分領土位於北極圈內。該國首都為渥太華,主要城市有溫哥華、多倫多與蒙特婁等。加拿大是世界上擁有最多元化種族及文化的國家之一,擁有600 多種不同的文化以及不同背景的人,加拿大政府更通過官方政策維護和加強多元文化,是世界上移民率最高的國家之一,約四分之一的公民出生於境外。加拿大被《富比士》列於2020年退休宜居國的名單中。大約有 18% 的加拿大人能精通英法雙語,魁北克省是加拿大唯一以法語為主的省份,聯邦政府提供的所有服務都提供兩種語言,幾乎所有產品都有英文和法文標籤和包裝。
加拿大以高福利政策自豪,然而高福利往往伴隨著高稅收,加拿大屬聯邦、地方稅收分權型國家,類似於美國,分為聯邦、省和地方三級徵稅制度,聯邦和省各有相對獨立的稅收立法權,地方的稅收立法權由省賦予。本章節將簡介加拿大的各項稅制及節稅相關福利政策,本書中所提金額,未特別註明皆以加幣為單位,表格內之各項金額雖已儘可能更新,惟仍可能隨加拿大日後政策而調整,請讀者務必留意。
從徵稅種類劃分來看,聯邦政府徵收的稅種主要有 :
聯邦所得稅
聯邦貨物服務稅
消費稅
關稅
聯邦資本稅
省政府徵收的稅種主要有 :
省所得稅
省銷售稅
省資本稅
不動產轉讓稅
資源稅
第一節個人稅
壹、稅務居民 :
加拿大的納稅義務人認定原則是什麼呢?您是否需要繳納所得稅,不只是取決於是否是加拿大永久居民或是公民,一般而言,只要你在一年中於加拿大逗留超過183日,就自動定義為稅務居民,須於每年的報稅季節-三月至四月報稅。加拿大的稅務居民必須申報在全世界獲得的收入。相反,非稅務居民只須申報在加拿大的收入和來自加拿大財產的收益,非稅務居民採屬地主義(Territoriality Principle)。
若是第一次入境加拿大的新移民,報到後隨即返國,並沒有實際在加拿大長久居住,則不屬於稅務居民,無須報稅及申報海外資產;若是第一次入境加拿大就長久居住的新移民,並且每年居住累計超過183天,就會被認定為稅務居民,需要報稅及申報海外資產。
貳、收入及費用 :
一、全球課稅
不論在任何地方,只要是加拿大居民都符合全球課稅原則,加拿大居民必須根據其在世界各國所獲得的收入繳納所得稅,收入認定採屬人主義(Nationality Principle),個人應繳納的是個人所得稅,就像是台灣每年5月須申報的綜所稅,加拿大執行的是「自動申報」報稅制度,納稅人有責任向稅務局申報所有收入,並自行計算稅金。
加拿大個人所得稅應課稅收入主要有以下五種:
Employment Income 薪資所得 :
在加拿大境內或海外透過工作獲取的薪資收入,包括獎金、加給津貼。
Investment Income 投資所得 :
透過財產而獲取的收入,包括利息、股利、房產租金。
Business Income 生意所得 :
不論是獨資或合夥,透過經商做生意的營運收入。
Capital Gains 資本所得 :
企業營運收入以外與企業資本相關收入,例如:出售固定資產所獲取的收入。
FAPI(Foreign Accrual Property Income) 海外受控公司被動投資所得 :
獨資或合夥擁有海外受控公司50%以上控制權,皆須在稅單內填報其在海外受控公司所佔比例的投資收入。
二、稅前扣除額
所有收入加總後會得到所得總額,跟台灣一樣計算所得稅時,會有一些扣除額可以減免。
加拿大所得稅可扣除額為以下四項 :
Child Care Expenses 育兒扣除額 :
撫養17歲以下兒童可減稅,像是台灣報稅也可以申報撫養人數減免稅金。
Deductible Interest 可減除利息 :
非購置私人資產所產生的利息可扣除,例如:貸款做生意。
RRSP(Registered Retirement Savings Plan) 註冊退休儲蓄計劃 :
存入退休儲蓄帳戶的收入可暫免報稅,儲蓄帳戶裡的金額隨時可提領,或是到了71歲年底前,RRSP會強制期滿,必須選擇一次提領認列收入或是分期提領延遲認列收入再次達到節稅效果。
其他扣除額 :
比如商業投資損失、搬遷費、居家辦公費用等。
三、個人免稅額
在計算加拿大所得稅稅金的時候,可以有多達數十種的個人可扣除項目。
主要分為以下五項 :
Personal Exemptions 個人扣除額 :
可從所得淨額中扣減,包括基本扣除額、已婚扣除額、高齡扣除額、殘疾扣除額、就業扣除額、學費扣除額等等。
Spousal Exemptions 已婚扣除額 :
已婚人士收入合併一起申報所得稅,若是配偶收入在$13,808以下可扣除。
Age Exemptions 65歲高齡扣除額 :
淨收入超過$38,900扣除額遞減,超過$90,000無扣除額。
Disability Amount 身心障礙扣除額 :
納稅人或受撫養親屬屬身心障礙人士可扣除額。
Tuition Fees 學費扣除額 :
受撫養子女就學學費可扣除額,海外就學也可扣除。
但是要如何知道自己要繳多少稅呢 ? 你必須知道自己的「所得淨額」,扣除個人免稅額後就是你的「課稅所得」。先來看看計算公式:
所得淨額
=所得總額–可扣除額
課稅所得
=所得淨額–個人免稅額
四、常見申報表格 :
在加拿大不論是新移民或是工作者,在每年的報稅季時,因為報稅細節繁瑣,大多會選擇委託專業會計師申報,若是有委託會計師代為申報的話,都會收到會計師請你提供T4表格及其他相關資料,好協助你做完整申報,報稅時常見表格介紹及用途如下 :
T1134 : 海外企業申報
T1135 : 海外資產申報
T2202 : 學費扣除額
TL11A : 海外大學學費扣除額
T3 : 基金收入
T4 : 薪資所得
T4A : 退休金、老人年金
T5 : 利息、股息收入
RC66 : 兒童補助金
第二節福利政策
高稅收伴隨著加拿大擁有引以為傲的優越福利政策,一路從出生照顧到退休生活,包含由政府主導的育兒、教育、退休等福利制度,以及私人或雇主主導的醫療、退休金方案,除了員工可以獲得福利,雇主也可以達到節稅的目的,並訂定多項儲蓄計劃,不僅鼓勵國民及早儲蓄替未來做準備,更可同步獲得節稅的效益,以下是加拿大主要的福利政策 :
壹、育兒教育 :
National Child Benefit 兒童福利金 :
又稱牛奶金,低收家庭可以領取的養育津貼。
Child Care Subsidy 托兒補助金 :
在加拿大,6 歲前小孩的學前教育是自費的,而且費用很貴。導致很多低收入家庭無力把小孩送去接受早期教育,因此政府就專門撥款成立托兒補助金。
Canada Learning Bond 加拿大教育基金 :
針對2004年1月1日後出生並領有兒童補助的兒童,一次性發給$500教育基金,每年另發給$100教育基金至15歲為止。
RESP(Registered Education Savings Plan) 註冊教育儲蓄計劃 :
父母或祖父母可以將教育儲蓄費存入教育儲蓄計劃的主管機構,雖然無法作為減稅用途,但是所產生的利息收入則不需課稅。存款及利息累積起來用作未來子女或孫子女的教育費,包括學費、書籍費、住宿費、交通費等等。
每一受益人終身可領取的教育金額度上限為$50,000,每年存入多少金額不受限制,但是聯邦政府會依每年存入金額提供20%的額外助學金,最高$500(終身助學金最高$7,200),因此為了獲取最多助學金,至少每年存入$2,500(2500*20%=500),最少存入15年(500*15>7,200)。
1998年以前,若是受益人沒有持續進修課程,導致無法使用這筆教育儲蓄金,將會退還本金,但會損失這段期間的利息收入。1998年以後,允許將本金轉入受益人RRSP(退休儲蓄計劃),最高上限$50,000;利息部分則需認列收入,並課徵20%特別稅,而助學金部分則全數退還政府。
In-trust Account 私人信託計劃 :
除了註冊教育儲蓄計劃可以分散收入以外,透過私人信託計劃也能達到分散收入給子女的目的,且不受額度、期限、提取限制。
貳、退休計劃 :
RRSP(Registered Retirement Savings Plan) 註冊退休儲蓄計劃 :
加拿大政府為鼓勵居民替退休計劃做準備,及早儲蓄退休養老金,存入退休儲蓄帳戶的收入可暫免報稅,待提領出來時再行申報收入。
加拿大政府為鼓勵居民替退休計劃做準備,及早儲蓄退休養老金,存入退休儲蓄帳戶的收入可暫免報稅,待提領出來時再行申報收入。尚未退休時因為還有收入,所以所得稅率較高,待退休後提領出來時,可能已經沒有其他收入,因此稅率會比年輕時低,就可以達成節稅的目的。
每年的存款是有額度限制的,會以去年勞工收入的18%計算最高限額,當年度限額沒用完的話可以加在未來存款限額使用,儲蓄帳戶裡的金額隨時可提領,或是到了71歲年底前,RRSP會強制期滿,必須選擇一次提領認列收入或是分期提領延遲認列收入再次達到節稅效果。
Reverse Mortgage 房屋抵押貸款 :
退休後可以透過房屋抵押貸款獲取日常生活費用的一種方式,待房屋出售時再一次性償還本金及利息。
OAS(Old Age Security) 老人年金 :
加拿大政府發給老年人口的退休補助津貼,若是定居加拿大未滿40年,則可領取的津貼依比例遞減。
加拿大政府發給老年人口的退休補助津貼,若是定居加拿大未滿40年,則可領取的津貼依比例遞減,凡符合以下條件,接可申請領取此筆老人養老津貼。
一、年滿65歲以上加拿大居民(2023年4月開始,須年滿67歲以上)
二、(一)申請時居住在加拿大且住滿10年(18歲以後開始計算)
(二)申請時居住於加拿大境外且境內住滿20年(18歲以後開始計算)
Allowance 高齡配偶津貼 :
若是配偶已在領取OAS及GIS補助,則可以請領此筆高齡配偶津貼。
Allowance for the Survivor 高齡遺孀津貼 :
若是配偶已過世,則遺孀可以領取此筆津貼。
CPP(Canada Pension Plan) 加拿大退休金計劃 :
過去在加拿大工作期間有存款進此退休金帳戶,即可在滿65歲時提領。
RPP(Registered Pension Plan) 退休基金計劃 :
由僱主提供的退休基金計劃。
參、其他福利 :
Home Buyers Plan 首次購屋計劃 :
每個申請人可以從他的RRSP中提取一筆金額做為購屋基金,並於15年內分期償還給RRSP,則此筆款項可以不作為收入提報。
Government Housing 政府住宅 :
為了保證人者有其屋,保證低收入者也能住房,加拿大政府每年都撥款建造大批的政府房,由政府委託的專門公司管理,以極低的價格出租。
TSFA(Tax Free Savings Account) 免稅儲蓄帳戶 :
凡滿18歲以上加拿大居民,都可於財務機構開設免稅儲蓄帳戶,帳戶內利息收入不會列入應納稅額的收入。
凡滿18歲以上加拿大居民,都可於財務機構開設免稅儲蓄帳戶,每年每人可存入$6,000(2021年TSFA存款限額),每年限額會依通貨膨脹指數調整,帳戶內利息收入不會列入應納稅額的收入。
若是某年沒有存入最高限額,則餘額可加在未來存款限額使用;若是提款後,提款額度也可加在未來存款限額使用,但是只能加在下一年度的存款限額,否則當年度可能會有每月1%的超額罰款。
GIS(Guaranteed Income Supplement) 保證收入津貼 :
加拿大政府針對領有OAS老年保障的居民,並且提供額外低收補助。
Healthcare Plan 醫療保健計劃 :
除牙科和眼科外,病人看醫生,不須支付診金、化驗費、住院和手術等費用,只須支付處方類藥費。
失業金 :
加拿大政府對公民或永久居民在失業後,提供的暫時經濟資助。
Vacation Opportunity 帶薪休假 :
加拿大政府規定:全職僱員在工作一年後可獲每年兩週(十個工作日)有薪假期;連續工作五年後,可獲每年三周有薪假期。
懷孕及育兒津貼 :
懷孕津貼只發給親生母親,最長15個星期。育兒津貼是給予孩子的親生或領養父母,最長10個星期。親生母親可同時申請懷孕及育兒津貼。
除了上面所說的福利之外,加拿大是世界上教育體系最完善、教育水準最高的國家之一。公立學校從幼兒園到高中實行完全免費的義務教育,高等教育水平也在全世界名列前茅,擁有數所世界一流學校。
第二章 移民前稅務規劃
不論定居加拿大的原因是什麼,移民到新的國度都是非常不簡單的,有可能需要花費大把金錢及時間才能達成,當一切準備就緒後,在前往加拿大前有些事情是必須先做好規劃的,其中大家最關心的便是關於海外收入及資產方面的稅務問題了,事先在入境加拿大前將資產做好完善規劃,可以避免入境後增加額外的稅金損失。
第一節 入境前資產配置規劃
對於計畫來加拿大定居生活的新移民,在身份獲准以後,入境加拿大之前在稅務上應該做哪些準備工作呢?不管是從財務還是稅務上來說,入境前的一個重要準備工作就是要替海外資產彙整一份清單,包括:現金存款、不動產、股票、債權和基金等等。
壹、入境前資產處置 :
列好詳細海外資產清單後,還需準備收集好相關證明,若是需要公證單位驗證或是專業評估也須及早準備,以證明資產的存在及價值。
一、資產價值證明 :
這些準備主要有3個目的 :
1.移民後合法轉移資金到加拿大
→加拿大以外的收入,如薪資、退休金及利息等等,盡量在未移民前全數 收取,因為移民前的海外收入,是不會被列入加拿大政府的課稅範圍的。
→在加拿大以外的投資,若是獨資或合夥行號,因為營業淨利會併入個人收入,日後會有被課徵海外收入的問題,最好是以有限公司的模式經營及參與投資,若是公司不分配盈餘,則可以避免加拿大的股息收入所得稅。另外也建議退出公司董事,那麼海外公司盈利便可避免被加拿大政府徵稅,惟仍需注意CFC(Controlled Foreign Corporation)受控外國企業制度及FAPI(Foreign Accrual Property Income)海外受控公司被動投資所得的相關規定。
2.作為海外資產申報的依據
→移民前首先要將所有加拿大以外的資產做估價。當移民成為加拿大公民,政府會視所有資產都在移民當日購入,以當時價值做為日後資產增值稅計算基準。
3.方便資本增值稅計算
→大部分新移民在成為加拿大居民後,會繼續持有移民前擁有的海外資產。在申報海外資產時,對於這些資產成本的計算,按照成為加拿大居民那一天的市場價值來計算。好處是,移民前所積累的資本增值部分無需在加拿大交稅。因此,為了便於日後申報海外資產,應收集證明作為申報海外資產的依據。
二、成本提升法 (Step-up in the cost base) :
在移民加拿大前,建議透過「成本提升法」, 將個人資產盡量提升到市場價值,因為在入境的第一天成為加拿大稅務居民時,會被視為出售所有資產及重新購入所有資產,若是沒有將個人資產成本提升的話,會造成以原購買成本計算增值額度,而在加拿大居住期間,資產的增值越多,須繳納的資本利得稅就越多。
三、海外持有不動產 :
移民前首先要將所有加拿大境外的財產作估價,如果要對不動產進行買賣或移轉,建議要在入境前辦理完成。當入境加拿大成為稅務居民後,加拿大政府會視所有資產都在移民當日購入。假設日後交易不動產,應課稅收入計算方式會以成交價減去入境當日的不動產市價,來計算不動產交易應課稅獲利,舉例來說,假設你在台灣有一間房屋,當初以台幣500萬購入,入境加拿大時當日市價台幣700萬,日後出售價格台幣800萬元,則應課稅交易收入只會計算賺取的台幣100萬收入。
若是位於海外的不動產屬於自住用途,加拿大居民可享有一間自住不動產(Principal Residence)免稅優惠,全球各地的不動產皆適用,但是僅限1間,此間自住用途的不動產進行交易時,即使出售有獲利,該不動產仍不用課稅。
貳、海外資產申報 :
新移民最關心的便是海外資產課稅問題,那到底哪些人需要申報海外資產呢?申報海外資產其實不需要繳納額外的稅金,只是要向加拿大政府說明您在海外有多少資產,依照ITA(Income Tax Act) 所得稅法只有在資產產生海外收入或是出售獲利時才需要課徵所得稅或是資產增值稅。
ITA(Income Tax Act) 所得稅法
為使加拿大居民確實填報其海內外收入,加拿大政府發表的「ITA(Income Tax Act)所得稅法」於1996年1月1日生效,要求加拿大居民有以下四種情形之一都須填報海外收入:
一、海外資產總額超過$100,000
→包括海外流動資金、海外不動產、海外證卷所股票、海外受控公司股票等等
二、持有海外公司股份
→擁有至少1%股權,及連同親屬共同持有10%以上股權
三、接收海外信託收益或信託資本分配或貸款
四、海外不動產交易(直接或間接)或貸款海外信託
一、申報對象 :
在成為稅務居民後,第一次報稅不需要申報海外資產。主要是由於加拿大稅務局考慮到新移民剛來到加拿大,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適應新的環境和了解相關的稅務申報要求,但從第二次申報個人所得稅開始後的每年都要申報。在第二次報稅起,如果您在加拿大以外地區擁有超過 $100,000的總資產,包括存款、股票、債權、信托投資及房地產等等,則需要於每年報稅時一併遞交T1135表格向加拿大政府申報海外資產。
[T1135申報豁免]如下述項目在加拿大境外總資產超過 $100,000,亦無須在T1135表格中填報 :
自用的財產,例如自住用途的房屋、自用的汽車等等,用於自己或是父母親友居住的房子是不用在T1135表上申報的。但是不申報,不等於不用納稅。加拿大稅務局規定,每對夫妻在全球有一套自住房的增值稅是可以免稅的,這套房叫做你的「主要住宅」。雖然不需申報海外資產,但是若出售有獲利的部分還是需要列報收入。
持有加拿大境外公司股份,總價值不超過 $100,000則不需申報海外資產。若是超過則須要填報T1134表格申報海外附屬企業。
個人消費性資產不需申報,跟自住用途房產同理,因為無法給你帶來任何收入,因此不用申報,例如 : 珠寶、手勢、相機等等。
公司資產不需申報,例如 : 公司名下的機器、廠房、土地等等,因為那是公司資產,就算那些房產有產生租金等收入也是公司收入,不應該計入您個人的收入。
如果您在加拿大以外的國家或地區擁有附屬企業超過10%以上的股份,那麽就需要向加拿大稅務局申報海外附屬企業,新移民第一次報稅時並不需要申報,但是須於稅務年度第二年結束後10個月內申報海外附屬企業。對於申報人來說,很多人只申報自己個人的海外資產而不申報海外附屬企業,他們會認為公司的資產不屬於個人,不應該納入個人財產申報,但是海外附屬企業不用填報T1135表格,應該要填報T1134表格,若是隱瞞海外附屬企業,會對未來收入轉入加拿大造成影響,還可能被懷疑逃漏稅並加以罰款。
[T1134申報豁免]若是海外附屬企業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則不需申報 :
投資成本不超過 $100,000且處於停業狀態,企業總資產不超過 $1,000,000
企業年收入少於 $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