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引入了五四的社會改造面相,指出當時湧現出的各種「社會改造」構想是五四運動的有機組成部分。作者將五四看作一場具有多維試驗角度的社會文化運動,同時,通過把五四發生及延續的時段拉長至20世紀40年代,深度考察了五四一代成長起來的「新青年」面對各種時勢變遷做出的反應和抉擇。
楊念群,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主要著作有:《儒學地域化的近代形態:三大知識群體互動的比較研究》(1997)、《楊念群自選集》(2000)、《中層理論:東西方思想會通下的中國史研究》(2001)、《雪域求法記:一個漢人喇嘛的口述史》(合編,2003)、《再造「病人」:中西醫衝突下的空間政治(1832—1985)》(2006)、《何處是「江南」?——清朝正統觀的確立與士林精神世界的變異》(2010)等,主持《新史學》叢刊(中華書局版)及「新史學&多元對話系列」叢書。主要學術興趣是中國政治史、社會史研究,並長期致力於從跨學科、跨領域的角度探究中國史研究的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