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晚清內輕外重局面的形成,督撫集團依托固有學術傳統與行政資源,在學風引導、學制厘定、機構建設、輿論控制等方面作用顯著。清季張之洞任督撫時期,憑借自身的清流背景與學術威望,在其周邊形成了以昔日清流士人為核心的學人圈子。
他們雖然未必具備趨新學者的超前意識或專業精神,卻善於將外來新經驗制度化、常識化、普及化,使其更容易為士林社會及政教體制接納,從而開創了近代學術轉型在本土語境下的緩沖模式。
本稿強調張之洞作為政治庇護人、學術贊助者和交游組織者的角色,進而討論這種政教合一、官師不分的自我認同,如何作用於學術組織與學制規划。
正是通過以張之洞為中心的學人交游,同光之際清流的學術傳統得以在清季十多年中持續發揮作用;清流所執着的義理、學理才有可能充實到以器物為主的早期近代化進程之中,成為康、梁等趨新人士意見的先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