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系列(全13冊)考察了中國從新石器時代到清王朝結束數千年的歷史軌跡,充分運用近百年歷史學和考古學的豐碩成果,以廣泛的社會結構、社會思潮、文學藝術、百姓生活為切入點,將那些被擱置在學術象牙塔的新知識、新方法一一呈現給普通讀者。在系列第1冊《中國是怎麼出現的》中,你會看到:中國歷史,如何從新石器時代開始講起;如果沒有近百年的考古發掘,我們對上古中國的認識就不全面;陶器、墓葬、青銅器、聚落都會說話,那是真實的歷史聲音,有時候比歷史文獻更真實;對甲骨文和金文的解讀,讓我們比古人更加了解先秦;大多數甲骨文字至今不能識別,是因為它們不是記錄語言的符號;夏商周是同時存在、興起于不同地域、先後成為共主的三個強大部族;商朝的特點是愛喝酒和迷信,在後世士大夫心目中一直沒有什麼好印象;中國之所為中國,一個重要要素就是文字。
楊照,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東亞史碩士,曾為哈佛大學史學博士候選人,研究專長為中國古代思想史、社會人類學。楊照現任台灣誠品講堂與敏隆講堂講師,他的創作包括文學、歷史、經典著作導讀等多個領域,代表作有《故事照亮未來》《我想遇見你的人生》《迷路的詩》《想樂》《永遠的少年》《馬爾克斯與他的百年孤獨》《尋路青春》《推理之門由此進》《呼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