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社會偏好為研究視角, 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對農業產業鏈經營主體合作機制展開研究: 第一, 農業產業鏈經營主體合作現狀及發展趨勢。對農業產業鏈演進歷程, 各經營主體角色分工、合作模式、合作機制以及合作困境展開論述。通過對農業產業鏈演進的外部機理和內部機理進行分析, 得出農業產業鏈經營主體的發展趨勢, 進而指出本文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 社會偏好視角下農業產業鏈經營主體縱向合作行為研究。農戶、合作社、企業間的生產經營行為與利潤分配是農業產業鏈能否實現高效穩定運行的關鍵。在公平偏好視角下, 研究了“企業+農戶”的雙邊合作行為, 研究結果顯示一定的公平偏好範圍內, 能夠破解“囚徒困境”, 並提高產業鏈的整體效益 ; 在利他和互惠雙重偏好視角下對“供應商+零售商”產業鏈的協調性展開研究, 結果顯示社會偏好視角下產業鏈的協調性要高於分散決策情形, 低於集中決策時的協調性。第三, 社會偏好視角下專業合作社內部農戶橫向合作行為研究。農戶生產行為偏差是引發農業經營主體合作、農業產業鏈風險的最直接原因。在農戶具有互惠偏好的情況下並基於不同的參照點, 拓展和構建農戶效用函數, 推導農戶間的動態行為博弈模型, 研究互惠偏好如何約束農戶機會主義傾向、改變生產行為在全體農戶中的擴散過程、影響合作組織穩定運行的因素等內容。第四, 社會偏好視角下農業產業鏈經營主體合作機制構建。結合南疆紅棗產業鏈, 蘇北地區生豬產業鏈的案例研究, 借鑒美國、日本和荷蘭的現代農業產業鏈發展經驗, 構建“農戶+新型合作組織+企業”的三層委託-代理人關係模型, 結合社會偏好與參照點效應, 通過產業鏈組織創新、利益分配機制、合作信任機制、政府支援以及激勵與約束機制構建新型農業產業鏈結構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