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基於“民族誌”研究範式,對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龍潭村的仡佬族傳統民族文化及其在旅遊發展下的當代變遷的全景式田野民族志記錄。
龍潭因其悠久的煉製丹砂(即硃砂)的傳統,而被稱作“丹砂古寨”,書中一一介紹了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優美的自然風光、獨特的人文景觀、淳樸的民族習俗,重點展現了龍潭從貧困村發展為務川縣龍頭景區,走上全村旅遊精準脫貧致富的“龍潭之路”的經過。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3 項符合
丹砂古寨:貴州務川龍潭仡佬族村民族志研究 (電子書)的圖書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 252 |
TAAZE 讀冊生活 |
首頁 |
電子書 |
$ 252 |
博客來 |
人類學/民族學 |
$ 252 |
iRead灰熊愛讀書 |
大眾文學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本書是基於“民族誌”研究範式,對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龍潭村的仡佬族傳統民族文化及其在旅遊發展下的當代變遷的全景式田野民族志記錄。
龍潭因其悠久的煉製丹砂(即硃砂)的傳統,而被稱作“丹砂古寨”,書中一一介紹了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優美的自然風光、獨特的人文景觀、淳樸的民族習俗,重點展現了龍潭從貧困村發展為務川縣龍頭景區,走上全村旅遊精準脫貧致富的“龍潭之路”的經過。
版權信息
序
緒論
第一章 龍潭——千年古寨
第一節 村莊映像
第二節 村寨形成與歷史沿革
第三節 生態環境與經濟文化類型
第二章 龍潭村里的貴州“古老族”
第一節 史籍中的仡佬族與仡佬族族源
第二節 龍潭村仡佬族鄉間記憶與口述史
第三節 龍潭村現代仡佬族居民情況
第三章 龍潭村的空間結構
第一節 龍潭村的整體空間布局
第二節 標志性公共建築內部的空間布局
第三節 私人住宅里的空間布局
第四章 龍潭村日常生活中的時間安排
第一節 一天中的作息安排
第二節 一年中的主要節日
第三節 一生中的重要儀式
第五章 龍潭村仡佬族文化的日常呈現
第一節 語言
第二節 飲食
第三節 服飾
第四節 文藝
第五節 信仰
第六節 朱砂
第六章 龍潭村在仡佬族文化中的地位
第一節 龍潭村與仡佬族文明起源
第二節 龍潭村與中原文明的交流
第三節 龍潭村與仡佬族傑出人物
第四節 龍潭村與仡佬族傳統文化標簽
第七章 旅遊業發展與當代龍潭村變遷
第一節 龍潭村的景區化過程
第二節 旅遊開發與龍潭村的社區參與
第三節 龍潭村仡佬族傳統文化的商品化
第四節 龍潭村的鄉村旅遊產品——“仡家樂”
第五節 龍潭村的旅遊標簽與仡佬族文化重構
第八章 “他者”與“我者”視域中的龍潭村
第一節 新聞媒體報道中的龍潭村
第二節 地方政府眼中的龍潭村
第三節 遊客眼中的龍潭村
第四節 周邊村寨眼中的龍潭村
第五節 龍潭村仡佬族村民眼中的龍潭村
參考文獻
後記
《丹砂古寨——貴州務川龍潭仡佬族村民族志研究》一書即將付梓,勁松囑我作序。瀏覽之後,出現在腦子里的第一個詞,就是“接地氣”。這是人類學和社會學的田野調查專著,是另一個領域的學問,我只知皮毛,本沒有作序的資格,但是作為勁松的博士生導師,義不容辭,只能談談感受。
勁松,為人厚道,治學紮實,人品與學風一致。讀完博士之後,轉到教學和科研崗位,仍然紮紮實實地讀書、做研究,頗受學生歡迎。寫這本書也是如此。我知道他每到假期,就會去做田野調查,做什麽,怎麽做,我都沒有細問,但是心里很讚賞。當代社會,網絡遍天下,大數據隨手可得,已經很少有人做這樣的工作了。社會心態浮躁,也必然影響到學界,只做大學問,“巨著”叠出,“大作”不斷,這是GDP至上的社會思潮在學界的必然反映,但是新意難得,形成了論文著作的垃圾式競賽。
田野調查,是人類學和社會學的基本功,也應當是旅遊研究的基本功。我從研究旅遊一開始,就是靠“跑”。1980年,我用了一個暑假的時間,騎自行車走了北京727條胡同,一個院子一個院子地看,問當地老人,晚上就看北京地方史志,最後用3天時間,寫了一篇關於北京旅遊資源開發的大文章,三萬六千字。這是我的入門之始,沒有老師,也無人指導,全靠自己摸索。後來才知道,這叫田野調查。費孝通先生的《江村經濟》,是靠科學理論指導,運用新方法,形成的經典著作。我們那個時代,知識斷代,方法空白,只是仗著年輕和愛好,才一步步走過來。
今天不同了,可以取巧,可以偷懶,也可以偷梁換柱,乃至偷天換日。好一點的是以文獻引證文獻,以觀點論證觀點。但是,原生的知識,原發的觀點,原創的體系,似乎很難看到。無他,缺乏紮實的基礎,缺乏“笨功夫”。沒有“鐵屁股”,坐不了冷板凳,談何治學。旅遊還要加上“鐵腳板”,白天跑路看現場,晚上讀書整材料,持之以恒,必有所成。勁松此書就是這樣出來的,而且不是一次,是跟蹤調查、歷時態的研究。他謙虛地說,這本書學術價值不高,只是對民族的一份心意。仡佬族在全國有55萬人,勁松作為仡佬族的子弟,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不傲不驕,默默耕耘。我不知道什麽叫學術價值高,只知道這是一本好書,提供了地方性知識,提升和推動地方發展,推廣到民族地區挖掘,具有普遍性,自然有價值。
中央民族大學每年組織一次旅遊休閒論壇,每次我都會去講一講,也借此機會和博士們見個面,很親切。從2005年開始,到2010年結束,我帶了五屆14位博士。我帶博士很獨特,講課時不講書,只講方法,有機會就帶著大家跑,看現場,做項目,身體力行,大家都努力,我也有老師的成就感。北京人藝的演員黃宗洛先生被稱為“龍套之王”,他說“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同理,沒有小學問,只有小學者。田野有田野的清香,調查有調查的快樂,在接地氣的過程中,我們一起成長。
魏小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