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文明史上的文明古國中,唯有中華民族一直延續著、創造著五千多年有文字記載的連綿不斷的文明歷史,為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被譽為“古代中國史的奇才”的法國著名漢學家馬伯樂,深入接觸中國各階層人士,瞭解他們的社會和習俗,嚴格使用當地人提供的資訊資源,攜帶了旅行家在中國行走必備的參考書——中國地方誌,以及歐洲特藏中被收入並被遠東的出版物已經發表的文物,撰寫了這部經典巨著《古代中國》,作者綜合運用語言學、文獻學、人類學、社會學等的方法,廣泛採用神話、傳說、金石、考古的材料,構建起秦以前的中華文明發展圖景。
該書出版於1927年,出版後就引起國內學者的關注,陳訓慈在《史學雜誌》上對馬伯樂的《古代中國》做的短評是國內較早的,突出了該書在社會研究和文化發展方面的特點,表明該書對於向國外推薦中國文化功不可沒。賀昌群判定,馬伯樂的《古代中國》“由上古而至秦之統一,融會貫通,極具新裁,較之夏德《中國上古史》之僅以帝王年代為次者,遠勝多多”,雷海宗評定“加氏著作的價值不及馬氏”。1944年,馬伯樂在德國納粹集中營病故,中國語言學家高明凱師從馬伯樂攻讀語言學,在馬伯樂去世時,高名凱發短文紀念其導師:“學問淵博,於中國古史、語言、宗教、天文、哲學、術數無不精通,所著《古代中國》曾獲儒蓮獎”。1978年弗蘭克·基爾曼根據1955年法文第二版,翻譯出版《古代中國》英文版,再次引發了歐美漢學界對此書學術和利用價值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