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選錄十篇論文,前五篇與詩的詮釋有關,尤以《詩經》為最。第六與七篇是對《紅樓夢》研究的後設反省,前者論及「索隱派」的解釋途徑,並認為此途徑即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詮釋概念,後者則主要認為,若索隱方法是中國固有的詮釋國粹,那麼近代以西洋思想詮釋中國經典者,則以王國維為先行者。最後三篇主題則圍繞在《老子》一書,分別就各個面向處理「道」與「語言」的矛盾關係。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4 項符合
中國經典詮釋傳統:文學與道家經典篇(三)的圖書 |
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三):文學與道家經典篇 作者:楊儒賓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04-06-01 語言:繁體書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二手書 |
$ 260 |
TAAZE 讀冊生活 |
二手中文書 |
$ 352 |
TAAZE 讀冊生活 |
中文書 |
$ 352 |
iRead灰熊愛讀書 |
華文文學研究 |
$ 360 |
三民網路書店 |
社會人文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本書共選錄十篇論文,前五篇與詩的詮釋有關,尤以《詩經》為最。第六與七篇是對《紅樓夢》研究的後設反省,前者論及「索隱派」的解釋途徑,並認為此途徑即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詮釋概念,後者則主要認為,若索隱方法是中國固有的詮釋國粹,那麼近代以西洋思想詮釋中國經典者,則以王國維為先行者。最後三篇主題則圍繞在《老子》一書,分別就各個面向處理「道」與「語言」的矛盾關係。
序…………………………………………………………………………黃俊傑 i
導言………………………………………………………………………楊儒賓 v
1、詮釋的暴力:論傳統的政治倫理批評……………………………張隆溪 1
2、《毛詩序》在《詩經》解釋傳統的地位…………………………林慶彰 15
3、《詩經》詮釋傳統中之「風雅正變」說研究……………………張寶三 43
4、天人合一:興詩中的「道」………………………………………蕭麗華 87
5、從「興於詩」論李白詩詮釋的一個問題…………………………蔡 瑜 109
6、紅學索隱派的比附方法與觀點……………………………………郭玉雯 141
7、王國維〈紅樓夢評論〉與叔本華哲學─兼論西方理論與中國本文之間
的詮釋問題………………………………………………………………郭玉雯 213
8、王弼解釋學思想之特質……………………………………………陳榮灼 273
9、嚴遵、河上公、王弼三家《老子》注的解釋方法及其對道的理解
……………………………………………………………………………蔡振豐 295
10、「崇本舉末」與「崇本息末」:王弼對老子哲學的詮釋……王曉波 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