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刺客」,在歷代帝王心中,都是一根如鯁在喉的刺,游離於主流群體之外,來無影、去無蹤,身世成謎。雖然帶兵作戰非其所長,但他們往往視功名如雲煙,潛伏於陰影之中,秉持「一擊必殺」的信念,使敵人猝不及防,瞬間倒下;有時甚至令政局猛然翻轉,改變了一個時代。刺客生涯的悲劇性,讓他們走入風中的身影顯得如此決絕。相對於刺客生命來說,第一擊往往是最後的一擊,在生還無望的情況下,這也是以絕望換取另類希望的一擊。
魚腸劍─歷史上著名的兵器;「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荊軻;易水送別的高漸離;「士為知己者死」的豫讓;生存在市井之中如專諸、朱亥等屠狗輩,竟成為廟堂王侯的威脅,還有聶政姊弟二人的剛烈情義,譜出傳頌千古的名曲〈廣陵散〉……刺客們以自己的鮮血,在歷史上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歷史上未曾留名的刺客何其多,相信當您讀到這些風起雲湧的故事、窺見雙方人馬的攻守謀算時,一個個鮮活影象將重現在您腦海……
本書特色
● 作者以詼諧、現代的筆法,流暢完整地敘述事件始末,字裡行間亦細察刺殺計畫背後的心理學、政治學、行為學等,揭露那藏於歷史夾縫中,當權者祕而不宣的行刺真相。
● 隨文附加18幅精彩插圖,描繪暗殺事件發生時,局勢驟變的那一刻。
● 重新解讀各朝代暗殺事件的前因後果,探索刺客之所以在當時社會出現的原因及後續影響,是研究中國政治史不可錯過的一本書。
作者簡介:
張建偉,1974年生,籍貫遼寧,現居北京。1998年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後取得經濟法碩士學位。喜歡文學與寫作,曾經在各類期刊發表了大量文章,出版著作有《權威型領導》、《老字號的經營秘訣》、《隱形冠軍為什麼》等。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
輕鬆讀史
刺客,在歷代帝王心中,都是一根如鯁在喉的刺,存在歷史最隱蔽的一處。然而,即使如此,司馬遷還是在《史記》中,為這一瞬即逝的刺客們,寫下了〈刺客列傳〉,使這些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透出了原有的光芒。
魚腸劍─歷史上著名的兵器;「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荊軻;易水送別的高漸離;「士為知己者死」的豫讓;生存在市井之中如專諸、朱亥等屠狗輩,竟成為廟堂王侯的威脅,還有聶政姊弟二人的剛烈情義,譜出傳頌千古的名曲〈廣陵散〉,這些故事你或許聽說過,但卻無法說清楚,講明白。刺客們以自己的鮮血,在歷史上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些刺殺計畫背後的政治學、心理學、行為學、管理學、表演學、藝術學等,都富含重要的啟發意義,而其中許多環節,當然要以正史紀載做為依據,但本書作者以詼諧、現代的筆法,簡明的敘述鋪陳,帶領大家走進刺客歷史的大門,也提供了另類多樣的想法。此外,本書還請了位山人將刺殺瞬間的驚悚場面,繪成鮮活的圖畫(可惜當時沒留下照片),希望大家能以輕鬆的心情、多元的角度、嚴謹的思維親近歷史。
閱讀此書,除了增加歷史知識、提升文學素養、擴展視野、改善分析能力外,更實際的功能在於它能豐富自己言談的內容,在交友、謀職、求財時都能派上用場,讓自己顯得鶴立雞群、與眾不同!
在歷史的滾滾洪流中,無論是被刺者如劉邦、曹操、嘉靖,或行刺者如項莊、吉平、明宮女等,在當時一石激起千層浪的驚世之舉,到如今,亦已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或許,有些刺客已輪迴了數百次,每次投胎前都要喝上一碗「孟婆湯」,忘卻前世的人與事,但生命中積累下的善惡因緣卻總難以了結,讀者中若有投胎轉世的刺客,或覺得書中場景似曾相識,但期能在今生廣結善緣、化干戈為玉帛,讓刺客的故事永遠留在歷史中,讓理性誠信推展出歷史的新頁。
世界書局
二○一○年十二月四日
媒體推薦:輕鬆讀史
刺客,在歷代帝王心中,都是一根如鯁在喉的刺,存在歷史最隱蔽的一處。然而,即使如此,司馬遷還是在《史記》中,為這一瞬即逝的刺客們,寫下了〈刺客列傳〉,使這些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透出了原有的光芒。
魚腸劍─歷史上著名的兵器;「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荊軻;易水送別的高漸離;「士為知己者死」的豫讓;生存在市井之中如專諸、朱亥等屠狗輩,竟成為廟堂王侯的威脅,還有聶政姊弟二人的剛烈情義,譜出傳頌千古的名曲〈廣陵散〉,這些故事你或許聽說過,但卻無法說清楚,講明白。刺客們以...
章節試閱
聶政的那道背影,是嚴仲子永遠的痛
聶政告別嚴仲子那一天,離我們現在已經有兩千四百多年了,現在的人們已經無法知道當時嚴仲子目送勇士孤獨而去的背影時,也許他會暗讚自己的策略,即先以聶母生辰賀禮的名義送去了百金,然後再為聶政姊姊安排一個好的歸宿,從而輕易就讓聶政為自己賣命了。然而越是這樣,他越覺得這輩子他只有欠聶政的了。
在聶政的心目中,嚴仲子當然是位「深知」自己的朋友。為知己者獻身,雖殞身而不恤,也許正是專諸、聶政這一類刺客所追求的人生目標。可是嚴仲子是否真的是聶政的知己呢?一般人對此的看法都是持否定態度的,即嚴仲子自始至終都不過是在利用自己的名位和財富,去收買和欺騙聶政,以令其為自己賣命而已。假如他真是聶政的知己,聶政為其報仇並為掩護他而毀容自殺之後,他就應該挺身而出,為聶政揚名天下。可是他沒有,這件本該由他來完成的事,卻讓聶榮這一位女子完成了。從聶榮的那句「嗟乎,嚴仲子知吾弟」中,我們就可以感受到聶榮對嚴仲子這個偽君子深深的怨恨。
從專諸到豫讓再到聶政,這些刺客的身上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信奉「士為知己者死」。他們也都是這麼去做的,儘管在今人看來,他們的「知己」其實不過是在用金錢買他們的命,他們僅僅是「知己」們手中的一柄殺人之劍、復仇之刀。這一點,在專諸、聶政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而專諸、聶政都不是傻瓜,相信他們自己作為局中人,對此會看得更為透徹、清晰,那麼他們為什麼還要義無反顧地踏上這條不歸之路呢?
蒲松齡的《聊齋·田七郎》中說了這麼一個故事:富翁武承休由於得到一次奇夢的啟示而刻意與田七郎結交,贈送給他大量錢財。田母得知後斷然拒絕,告訴武承休她不想讓兒子為富人賣命。田母還告誡七郎:「受人知者分人憂,受人恩者急人難。富人報人以財,貧人報人以義。無故得重賂,不祥,恐將取死報子矣。」武承休聽說這番話之後,更感佩田母的賢明,千方百計與田七郎交上了朋友。但他凡有禮贈,七郎則必定回報。後來七郎狩獵與人爭執,失手殺人而被捕入獄,武承休慷慨解囊,拿出大量錢財為七郎上下打點,才保得七郎平安出獄。至此田母才同意兒子與武承休深交,因為此時七郎已受武家的再生之恩。從此,武承休但有所贈,七郎都受而不謝。不久武承休受到某御史之弟和縣宰的聯合陷害,身入牢獄,幾乎喪命,七郎刺殺御史之弟和縣宰後自刎而死,以報武承休的知遇之恩。田母的擔心終於成為現實。
也許這就是聶政的宿命,然而他畢竟沒有接受嚴仲子的黃金,所以對嚴仲子而言,聶政遠去的背影將是他永遠的痛,不僅要伴隨他到終生,而且兩千多年後還要受人的指責。
聶政的白虹貫日之舉
作為刺客,殺人天經地義,但似乎大都是以暗殺的手段來實現目標的,像專諸是偽裝成一個廚子,趁吳王僚沒有防備下的手,而失敗了的豫讓為了能夠接近趙襄子更是費盡心機,不惜毀容吞炭。而刺殺韓傀的聶政更像是一個衝鋒陷陣的將軍,他根本沒有進行什麼精心策劃,離別嚴仲子之後,他日夜兼程直接找到了韓傀的家裡,以一種勇士的行為要了韓傀的命。那一天,因為司馬遷的精彩記載,將永遠銘記在中國的歷史上。
中國古代是個崇拜劍的國家,出於對劍的崇拜,人們不僅製造出了許多名劍,而且獨創了許多奇妙的招式,在這些璀璨的劍術中有一招名叫「白虹貫日」,形容劍手出招迅速令人防不勝防,而這一招名字的來歷就是由聶政刺韓傀而來。那天聶政一個人來到了陽翟韓傀的府上,聶政推開門前盤問的衛士仗劍直入,看見正坐在屋裡不知道幹什麼的韓傀,他二話不說一個箭步躍上臺階,只一下,就刺死了韓傀。這一過程勢如疾風,快如閃電,竟將韓傀周身數百衛士視為無物。相府的衛士按說應該都是百裡挑一、千裡挑一的百戰之士,然而此時這些衛士明顯是被嚇蒙了,他們也曾經設計過好幾套「反恐」方案,比如預想到有人會偽裝混進相府、有人會夜間來,為這他們認真搜查每一個進入相府的人,夜間的戒備尤其森嚴,然而他們誰也沒有想到,會有人以這種最直接的方式來刺殺堂堂大韓國的相國,這不是刺殺,這簡直就是對整個大韓國的挑戰,是宣戰,雖然人只有一個,但此舉無異於狠狠地打了韓國相府衛士們一記耳光。
衛士們很快就從相國被殺中反應了過來,有人喊捉刺客,有人去關閉大門,隨後便圍攻聶政。而早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聶政則大呼酣戰,左衝右突,竟一連擊殺數十人,終於他也自知寡不敵眾,最後用劍劃了自己的臉,剜出自己的眼睛,然後在數百衛士的眼前切腹壯烈而死。他之所以劃臉剜眼,是不想讓人認出他,是為了保護他的姊姊和嚴仲子。韓國的衛士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勇士,都被這一幕驚呆了……然而這位勇士的死法太過震撼了,「自皮面決眼,自屠出腸」,《史記》中這短短的幾個字,竟似浸透了淋漓的鮮血。聶政以寡擊眾時展示出一個英勇武士的兇猛和剽悍,令人無比仰慕,而他毀容自殺時的冷酷決絕卻又令人不禁感到毛骨悚然。
剛烈姊姊,千古傳頌〈廣陵散〉
聶政毀容自殺了,他之所以這麼做,一方面是為了掩護嚴仲子,更主要的卻是為了保護已出嫁的姊姊聶榮不為自己刺殺韓相的事所牽累。聶榮趕到韓國,辨認出屍體果然是聶政的,伏屍痛哭,向來往行人說明刺客的身分:「其是吾弟與?嗟乎,嚴仲子知吾弟。」
圍觀的行人都很奇怪:「這人殘殺了我韓國的丞相,韓烈侯正懸賞千金追查他的姓名,他的親人恐怕也難逃重罰,夫人難道沒有聽說嗎?你怎麼敢在這兒呼名喚姓地認屍呢?」
聶榮:「我當然知道呀!他是為朋友去死了。我弟弟不過是一介屠夫,嚴仲子還那麼賞識他,他怎能不為知己效死命呀!他臨死還顧及我這個姊姊,所以自毀容貌生怕連累我,我現在哪能考慮自己的安危而讓弟弟的英名埋沒呀!」
說完,悲哀痛哭,大呼三聲:「天哪!」然後,死在聶政屍體之旁。
原本想要保護姊姊,沒想到最後反而促成了姊姊的死亡,這一點恐怕是大出聶政預料的,否則他也許就不會那麼急著為嚴仲子這個「知己」而死了。
聶政的那道背影,是嚴仲子永遠的痛
聶政告別嚴仲子那一天,離我們現在已經有兩千四百多年了,現在的人們已經無法知道當時嚴仲子目送勇士孤獨而去的背影時,也許他會暗讚自己的策略,即先以聶母生辰賀禮的名義送去了百金,然後再為聶政姊姊安排一個好的歸宿,從而輕易就讓聶政為自己賣命了。然而越是這樣,他越覺得這輩子他只有欠聶政的了。
在聶政的心目中,嚴仲子當然是位「深知」自己的朋友。為知己者獻身,雖殞身而不恤,也許正是專諸、聶政這一類刺客所追求的人生目標。可是嚴仲子是否真的是聶政的知己呢?一般人對此的看法都是持否...
作者序
刺客,永不回頭的過河小卒
從古至今,有一個特殊的群體或令人讚嘆,或遭人詛咒,但卻始終存在於人類社會的傳說之中,這就是刺客。來無影,去無蹤,攀簷牆,走斷壁—這是人們對刺客一種最富傳奇色彩的描述。
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刺客一直都是游離於這個世界之外,行蹤詭祕。
雖然兩軍對陣,橫刀立馬,百萬軍中斬上將非其所長,但他們往往在不經意間發揮令人震撼的作用,他們或潛伏於陰影之中,秉持「一擊必殺」的信念,伺機向喪失警惕的敵人發動最猛烈的攻擊;或在瞬間製造驚人的傷害,令毫無防備的敵人瞬間倒下。作為一名刺客,他們既讓人敬畏,也讓人嚮往。
但是,無論他們有多神祕,刺客畢竟也是人,同樣擁有和普通人一樣的喜、怒、哀、樂。冷酷、無情只是他們某種標誌性的狀態,那是他們的工作,更是他們的命。但他們心中並非是完全的荒漠,他們當中有人也會墜入愛河,有人也會善心大發。但不管他們以何種方式生活於世,最終都無法逃脫刺客的宿命。「做了過河卒子,只能拚命向前。」恰如高漸離易水河畔擊筑高歌送著摯友,荊軻就此一去不返。沒有哪一位王者會冒著生命危險去刺殺另一位王者,冒險的永遠是身邊的食客、市場的屠夫、行伍的亡命之徒。刺客就是那過河的卒子,要用自己卑賤的生命換回親人的一點前程、一點尊嚴、一段名垂青史的佳話。從理性的角度看,刺客的行為是盲目的。從中庸的角度看,刺客無異於異端。但在那些血淋淋的史實當中,我們卻深受震撼,震撼來源於崇高感,崇高感以痛感為基礎,而痛感就來源於刺客行為從一開始就已經注定的悲劇性。相對於刺客的生命來說,那第一擊往往就是最後的一擊,在生還無望的情況下,這也是絕望的一擊。
中國是個崇尚俠義精神的國度,俠義文化在幾千年的文化底蘊裡隱約可見,而在歷史上那些得以名垂千古的刺客們雖然身懷勇力,但卻不圖富貴、崇尚節義,他們或報知遇之恩而出生入死,或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奪取暴君奸臣的性命,雖殞身而不恤,歷代文人都曾為充滿俠義精神的刺客揮毫潑墨,最著名的當屬太史公的〈刺客列傳〉。然而,刺客在中國歷史上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流變過程,其社會屬性和精神風貌有很大的變化,由於當今的刺客和中國古代俠義刺客在精神人格和行為上已經相去甚遠,因此,當初那些人的行為往往為不了解實情的人們所誤會,甚至有人將他們與現代的恐怖分子聯繫起來。痛定思痛,筆者認為我們有義務去重新解讀中國古代的那些俠義刺客,以期探尋出他們在當時社會出現的特殊原因,這正是本書寫作的根本目的。
筆者在著墨書寫的時候,不經意將那些驚天動地的古代刺客們歸類到了一起:曹沫持匕首脅迫齊桓公退魯國失地;專諸魚腹藏劍,殺吳王僚,死於亂刀下;豫讓「士為知己者死」,毀容自殘刺殺趙襄子不得,刺衣後自殺;聶政刺韓國宰相俠累,殺侍衛數十人,暴屍街頭;荊軻「圖窮匕首見」,刺殺秦王政功虧一簣;張良博浪沙錘擊副車;項莊鴻門宴上舞劍,意在沛公……
雖然本書因篇幅所限,不能為你詳細解讀每一位刺客的精彩瞬間,但相信當你讀到它的時候,一個個鮮活的形象將重現在你的腦海中。
刺客,永不回頭的過河小卒
從古至今,有一個特殊的群體或令人讚嘆,或遭人詛咒,但卻始終存在於人類社會的傳說之中,這就是刺客。來無影,去無蹤,攀簷牆,走斷壁—這是人們對刺客一種最富傳奇色彩的描述。
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刺客一直都是游離於這個世界之外,行蹤詭祕。
雖然兩軍對陣,橫刀立馬,百萬軍中斬上將非其所長,但他們往往在不經意間發揮令人震撼的作用,他們或潛伏於陰影之中,秉持「一擊必殺」的信念,伺機向喪失警惕的敵人發動最猛烈的攻擊;或在瞬間製造驚人的傷害,令毫無防備的敵人瞬間倒下。作為一名刺客,他們既...
目錄
曹沫劫盟事件:開刺殺先例的老祖宗
專諸刺吳王僚:酒無好酒宴無好宴
要離刺慶忌:斷臂破家非常行刺
晉靈公與趙盾連環刺殺事件:機關算盡自喪命
豫讓刺趙襄子:士為知己者死
聶政刺韓傀:「白虹貫日」一招取勝
朱亥刺晉鄙: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
荊軻刺秦王:別易水壯士一去不復還
高漸離刺秦王:樂器變兇器明星成殺手
張良刺秦始皇:一擊不中飄然遠隱
項莊謀殺劉邦:鴻門宴上刀光劍影
馬何羅刺漢武帝:摔跤不敵刺殺告終
三門客刺孫策:一面鏡子要了小霸王的命
吉平謀殺曹操:防不勝防刺客反被刺客刺
甯令哥刺西夏元昊:為紅顏父子相殘
鄭虎臣刺賈似道:咎由自取為民除害
王著刺阿合馬:假傳旨意滅奸臣
明代宮女刺殺嘉靖:弱女子的驚人之舉
曹沫劫盟事件:開刺殺先例的老祖宗
專諸刺吳王僚:酒無好酒宴無好宴
要離刺慶忌:斷臂破家非常行刺
晉靈公與趙盾連環刺殺事件:機關算盡自喪命
豫讓刺趙襄子:士為知己者死
聶政刺韓傀:「白虹貫日」一招取勝
朱亥刺晉鄙: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
荊軻刺秦王:別易水壯士一去不復還
高漸離刺秦王:樂器變兇器明星成殺手
張良刺秦始皇:一擊不中飄然遠隱
項莊謀殺劉邦:鴻門宴上刀光劍影
馬何羅刺漢武帝:摔跤不敵刺殺告終
三門客刺孫策:一面鏡子要了小霸王的命
吉平謀殺曹操:防不勝防刺客反被刺客刺
甯令哥刺西夏元昊:為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