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史研究巔峰.集英社創社95週年紀念鉅獻★
人物如星,交織燦爛歷史星空
構築出籠罩全亞洲的歷史全景
穿越時空,踏入人類文明的黎明時刻!
從波斯高原到中原大地,從信仰的聖者到權力的締造者。
「亞洲人物史」第一卷《神話世界與古代帝國》為您帶來亞洲各地神話,和16+260+位影響深遠的歷史人物,重現古代亞洲的波瀾壯闊。
▍焦點人物傳記:
• 漢摩拉比:法典締造者如何奠定巴比倫的輝煌。
• 孔子與司馬遷:解讀中華思想與史學的脈絡。
• 佛陀與阿育王:見證印度大陸如何以仁慈與智慧改變世界信仰的版圖。
• 秦始皇:解密統一天下的鐵腕政策與驚世工程。
• 冒頓單于:冷酷強大的領袖如何運用智慧創建馬上傳奇。
• 王莽與曹操:一窺儒教王權的建立到亂世革新。
從古代帝王到宗教聖者,從思想家到史學家,這些人物如何塑造亞洲的文化根基?本書以深入淺出的評傳方式,帶領您走入他們的生活與抉擇,發現人性與時代如何交織出歷史的浪潮。
「亞洲人物史」首卷,探索亞洲歷史的開端,由神話、史詩到真實的歷史人物,呈現自西元前十八世紀起到第六世紀,古代帝國的成立與發展。在這個時期,城市、王權、國家在亞洲各地形成,從中出現整合廣大領域的帝國,奠定古典文化的基礎,並為各地域之後的歷史開展賦予方向。
書中涵蓋各類開創歷史的傳奇人物,儘管距離今天已有數千年之遙,但這些人物的思想與事跡,透過人們不斷地重述、解釋並附加意義,而持續與我們的世界產生連結。其影響力猶如古代神話般經久不衰,超越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不斷啟發我們對歷史與未來的想像。
【本卷主要人物】
漢摩拉比|大流士一世|耶穌|佛陀|阿育王|孔子|秦始皇|冒頓單于|司馬遷|王莽|曹操|迦膩色伽一世|頭羅曼|摩醯邏矩羅|憍陳如|婆羅納跋摩
▍叢書特色:
• 跨越地域,從東亞到西亞,涵蓋整個亞洲的歷史長河。
• 突出「交流」視角,深挖和平與衝突中的文化碰撞。
• 匯聚現代亞洲史研究權威,打造精緻的評傳與分析。
歷史不僅僅是故事,而是對人性的深刻關照。
開啟您對亞洲文明的全新理解。
作者簡介:
總監修
姜尚中
1950年出生於熊本縣,政治學者,東京大學榮譽教授、鎮西學院大學校長。著有多本著作,包括百萬暢銷書《煩惱的力量》、《馬克斯韋伯與近代》等。
作者
古井龍介
1975年生,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尼赫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科歷史學研究中心博士課程畢。博士學位專攻南亞古代、中古初期史。
(其他多位作者簡介收錄於本書中)
譯者簡介:
鄭天恩
臺大歷史所碩士畢,大隱於市、靜觀紅塵流轉的痴人一枚。曹雪芹與劉姥姥的愛慕者,目前正致力於如何將茄子做出雞肉味的祕訣。譯有《最後的帝國軍人》、《凱爾特.最初的歐洲》、《文明的海洋史觀》、《珍珠港》、《海上霸權》、《東方直布羅陀爭霸戰》、《諾門罕之夏》、《論點.東洋史學》、《論點.西洋史學》等。
章節試閱
第十一章 從傳統到革新――東漢末的混亂與「亂世奸雄」的登場
牧角悅子
前言
一九五四年,毛澤東(一八九三―一九七六年)在北戴河說,「曹操是奸臣」這種形象,是歷史上的冤罪。毛澤東也認為曹操是歷史上的英傑,將他的武略與詩才和自己相比擬。
說到曹操,就像「說曹操曹操到」這句中國至今仍然流傳的俗諺中可以感受到的那樣,總給人一種陰險、狡猾的王朝篡奪者印象。這主要是來自於明代撰寫的《三國演義》這部廣受人們喜愛的通俗娛樂小說所引出的形象。小說作為通俗讀物,必須要有明確的構圖;在主角劉備(玄德)與諸葛亮(孔明)為善、敵對角色曹操為惡的構圖下,《三國演義》廣受讀者所歡迎。
不過,將曹操邪惡形象進行一百八十度轉換的,其實並不只有毛澤東;被稱為近代文學之父的魯迅(一八八一―一九三六年),事實上在毛澤東之前,就已經對曹操的歷史革新性給予了肯定的評價。在〈魏晉風度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這篇標題很長的演講當中,魯迅給予在混沌時代中,開拓出嶄新價值觀的曹操高度評價。魯迅描述的不是大眾小說中作為反派角色的曹操,而是超越古老價值、開啟「清峻」、「通脫」風氣,身為時代改革者的曹操。
魯迅和毛澤東對曹操的重新評價,並非偶然。他們身處的近代,是中國在世界的重大價值變化中,從作為世界中心的「中華」,不得不變質成一個相對化「國家」的時期,也是個必須從根本否定作為中華思想骨幹、支撐跨越兩千年王朝統治基礎的儒教之時代。儒教在漢代占據了王朝統治的核心,雖然有各式各樣的變貌,但仍持續為王朝統治提供理念與政策。在意圖於中華之中,否定這種支撐中華王朝的儒教價值這點上,近代與曹操在立場上是相同的。在近代這一前所未見的價值轉換時期,毛澤東與魯迅兩位時代領袖,之所以會用深有同感的方式,回顧曹操在歷史上具備的意義,就是出於這個理由。
被稱為「非常之人、超世之豪傑」的曹操,在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文化中,究竟繼承了什麼,又革新了什麼?我在這裡就要以這點為中心,來看漢代確立的儒教價值與王朝統治之間的交織對立,並以東漢末年到三國、六朝的亂世樣貌為背景,來試著追溯曹操及其周遭人物,在傳統繼承與革新上的意義。
曹操(一五五―二二○年)
虛像與實像
當我們要談論曹操的一生時,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就是歷史上人物的實像與虛像。歷史上的人物是怎樣一號人物、過著怎樣的生涯,對這些事情又該怎樣評價?關於這點,其實並沒有絕對正確的標準可循。畢竟,談論這個人的既然是後世,那理所當然也會反映出談論之際的時代價值觀。
可是,像曹操這樣評價變化多端的人,其實也不多見,而且這些評價既不全是虛像,也不全是實像。比方說,陳壽(二三三―二九七年)的《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就稱曹操為「武帝」,從繼承漢朝的正式王朝魏國皇帝這個角度來談論他。這種基於正史《三國志》正統論的曹操形象,被繼承曹魏的司馬氏之晉、乃至六朝隋唐一路承襲下來。關於曹操如何承繼漢朝這件事,與王朝的正統性間經常密不可分。
相對於此,到了提倡新視角正統論的宋代,曹操的形象則產生了轉換。南宋以降,將三國中的劉備之蜀看成正統視角成為主流。南宋是受異族侵略、喪失北方統治權、被迫遷都到南方的國度,因此對於恢復北方失土,抱持著深刻的悲願。也正因此,他們和提倡漢朝復興、意圖恢復中原的蜀漢具有共通意識。在這以後,三國中正統的王朝就變成蜀,魏則變成妨礙蜀振興漢朝的不當存在,而率領魏的曹操,自然也變成了反派角色。
將個別人生在另一個維度中展開的過去人物形象,就像這樣,是在王朝的立場與正統性主張中誕生出來的。在北宋蘇軾(一○三六―一一○一年)的回想中,已經提到「聽三國故事的孩子們,每當聽到劉備活躍就大喝采,聽到劉備輸給曹操,就不甘心地哭泣」這樣的事情。接著在南宋以後,在歷史故事中扮演敵方角色的曹操,因為要強化其篡奪王朝者的形象,所以被形容得更加陰險、卑鄙與負面;到了小說《三國演義》,曹操更進一步被誇張地添加了許多凶狠險惡的軼聞進去。曹操的普遍印象,就這樣被固定成陰險狡猾的王朝篡奪者。
歷史人物的虛像與實像,都是伴隨某人主觀被加以談論、從而形成的「某某像」。既然如此,那我們就首先來注目曹操親口闡述的自身故事。這篇故事是出自《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中,建安十五年(二一○年)十二月(以下日期依照當時曆法)的〈己亥令〉。
那麼,就讓我們從頭說起吧。
一、掌握實權前夕的回想
二一○年(建安十五年)十二月,以霸者之姿將叛亂分子幾乎討伐一空的曹操,用自己的話語談論迄今為止的人生。被《三國志》裴松之注引用、刊載在《魏武故事》中的這篇文章,稱為「十二月己亥令」。
在這篇令中,曹操回顧自己一路走來的歷程,說自己的人生有八大轉機。以下就依循〈己亥令〉的記述,來追溯曹操自己所言、關於他的半生。
東漢時代「願為大將軍」的曹操
〈己亥令〉是這樣開場的:
孤始舉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巖穴知名之士,恐為海內人之所見凡愚,欲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譽,使世士明知之。
曹操一開始任官是二十歲時,當時他是以郎的身分,出任洛陽北部尉。他說,因為自己那時候還很年輕,所以只想當個郡守、好好奉公職守,獲得不負己任的名聲,這樣就夠了。接著他又說:
故在濟南,始除殘去穢,平心選舉,違迕諸常侍。以為彊豪所忿,恐致家禍,故以病還。
他從二十歲被推舉為孝廉,到擔任洛陽北部尉,乃至在濟南惹出禍端的背景,我後面會再詳述。到這裡為止,他談的是自己二十歲的出仕與挫折。接著他又繼續說:
去官之後,年紀尚少,顧視同歲中,年有五十,未名為老,內自圖之,從此卻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與同歲中始舉者等耳。故以四時歸鄉里,於譙東五十里築精舍,欲秋夏讀書,冬春射獵,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絕賓客往來之望。
這是他從檯面上隱退,躲在底層狩獵讀書、沉潛蟄居的時期。《易》的〈繫辭傳〉中說,「尺蠖之屈,以求信也(像尺蠖蟲一樣屈起身子,是為了等待下一次伸展)」;《易》的「乾」卦中也說,「潛龍勿用」(飛翔在天的龍,必定要經歷潛藏水底的時期),也就是說,王者必然都有雌伏的時期。就像這種隱藏內心的壯志般,時勢並不允許曹操繼續沉潛。不久他被徵召為都尉,又轉任典軍校尉。於是他立定了新的志向:
意遂更欲為國家討賊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將軍,然後題墓道,言「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對最初任官到潛伏鄉里、再到重新出仕擔任洛陽北部尉的曹操而言,東漢這個時代,是個立志完成被賦予的任務、為國家擔任將軍就已足夠的時期。說到征西將軍,是獨當一面的將軍,也是堅持捍衛王朝領土的重要職務。以將軍身分將功績流傳到後世,是此時期曹操的志向。
回顧掌握實權的過程
曹操接著繼續回想自己在東漢末年的動亂中,從與董卓、袁術、袁紹等陸續登場之群雄抗爭中脫穎而出,掌握軍事與統治實權的過程:
而遭值董卓之難,興舉義兵。是時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損,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與彊敵爭,倘更為禍始。故汴水之戰數千,後還到揚州,更募亦復不過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後領兗州,破降黃巾三十萬眾。
曹操雖然立志成為東漢的大將軍,但當時東漢王朝本身已經陷入風雨飄搖的境地。以黃巾之亂為開端的東漢衰退,經過董卓之亂成為定局,王朝中樞陷入徹底癱瘓,群雄四處割據。曹操在群雄中絕對算不上強而有力,兵力也處於壓倒性劣勢。即使如此,曹操仍作為反董卓的急先鋒,和董卓連番鏖戰。
接下來黃巾賊的平定,不只是曹操在軍事上的重大功績,他所俘虜的黃巾軍精銳,後來也成為人稱「青州兵」的曹操軍主力部隊,擔負重要任務。
又袁術僭號於九江,下皆稱臣,名門曰建號門,衣被皆為天子之制,兩婦預爭為皇后。志計已定,人有勸術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後孤討擒其四將,獲其人眾,遂使術窮亡解沮,發病而死。
當曹操把僭稱皇帝的袁術逼到破滅境地後,下一個敵對者是袁紹:
袁紹據河北,兵勢彊盛,孤自度勢,實不敵之,但計投死為國,以義滅身,足垂於後。幸而破紹,梟其二子。
曹操這樣述說了自己在東漢末年的動亂中,舉兵討伐董卓之亂、討滅袁術、袁紹,一躍成為亂世之雄的過程。
對一飛沖天的曹操而言,最大的敵人恐怕就是袁紹了吧!在軍事力量處於壓倒性劣勢的狀況中,曹操在官渡之戰取得勝利,成為掌握實權的一大轉機。官渡之戰的勝利,雖是源自於曹操在軍事戰略上的巧妙,但從這段自述中「投死為國,以義滅身」,也就是《論語》所謂「殺身成仁」以及《左傳》「立功」的揚名思想,可以看出曹操戰鬥的原動力之一,也是儒教的志向。因此他對王朝統治實權的掌握,絕對不只是為了實現狡猾的野心而已。
第十一章 從傳統到革新――東漢末的混亂與「亂世奸雄」的登場
牧角悅子
前言
一九五四年,毛澤東(一八九三―一九七六年)在北戴河說,「曹操是奸臣」這種形象,是歷史上的冤罪。毛澤東也認為曹操是歷史上的英傑,將他的武略與詩才和自己相比擬。
說到曹操,就像「說曹操曹操到」這句中國至今仍然流傳的俗諺中可以感受到的那樣,總給人一種陰險、狡猾的王朝篡奪者印象。這主要是來自於明代撰寫的《三國演義》這部廣受人們喜愛的通俗娛樂小說所引出的形象。小說作為通俗讀物,必須要有明確的構圖;在主角劉備(玄德)與諸葛亮(孔明)為...
作者序
編者的話
姜尚中
人之所以對歷史產生興趣,其根本乃是對人的關心。就像《史記》是以〈列傳〉為支柱一般,史家在史書中貫注全心全力的,也是評傳。於是,我們著眼於不論是誰都會自然抱持的好奇心,構想出這套由著名、無名人們的評傳積累而成、進行描述的《亞洲人物史》。作為討論對象的地域,包括了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也就是足以用「亞洲」一詞指涉的整體領域。我們集結了在現代亞洲史研究中具代表性的編輯委員,經過數年反覆協議,發掘出各領域的主人翁、副主人翁,以及圍繞在他們身邊人們的關聯性,從而形成充滿魅力的小宇宙。
當我們在選定人物之際,重視的關鍵要素是「交流」。所謂交流,不限於交易、宗教、思想、藝術傳播等和平友好的事物,也包括掠奪、侵略、戰爭等激烈衝突。我們在每一卷中,針對整個地域的人物群進行鉅細靡遺的配置,並以跨越各個小宇宙的方式,將之聯繫起來;從第一卷到最終卷,大致是按照時代順序安排。透過這樣的構成,我們讓一種堪稱與縱觀式地域史迥然相異的「亞洲通史」形象,自然而然地浮現出來。透過這項由承繼東洋史研究深厚基礎的人們合力進行的嘗試,我們期望相異文化圈、言語圈的讀者,都能有共享的一日到來。
序言
古井龍介
《亞洲人物史》第一卷、也就是本卷要處理的部分,是從歷史開端到古代帝國的成立、發展這個時代。簡單說,這是一個城市、王權、國家在亞洲各地形成,從中出現整合廣大領域的帝國,且與之相伴地,樹立了為各地域之後歷史展開賦予方向之古典文化的時代;我們要討論的,就是這樣一個時代誕生的各個人物,及其相關的事物。因為各地區經歷的歷史多樣性與時間差,所以作為對象的時代,從漢摩拉比王在美索不達米亞稱霸的西元前十八世紀上半葉,到匈奴系遊牧民阿爾孔人(Alchon)之王頭羅曼與摩醯邏矩羅陸續侵略南亞,遭到擊退的六世紀上半葉,跨越大概兩千三百年。
本卷在人物史之前,首先提示了各地域的神話。這些神話從可以回溯到西元前二十四世紀的美索不達米亞神話,到十八世紀開始編纂的《柬埔寨王家編年史》中所記載的柬埔寨建國神話,屬於歷經漫長的時間、在亞洲各地生活人們所創造出的各種神話之一角。
雖然有某種程度空間範圍的限定,卻拒絕時間軸上的固定,作為無限過去的神話,是在與歷史迥異的形式下,和過去展開對峙,或者也可說是過去的記憶。可是,神話不只是某個地域、某個時代生活人們的想像/創造產物,也反映了他(她)們的價值觀、面臨的現實,並背負了他們(她們)的願望,且必然會和歷史產生連結。這樣在歷史中誕生的神話,也會在接下去的時代、相異的脈絡下,被賦予嶄新的意義與形式,一再被喚起,並作為規範與前例,在後世的人們與歷史中,直到現在持續發揮各式各樣的影響力。
南亞史詩《羅摩衍那》的主角羅摩,在作為理想的國王模範,不斷被後代史料提及的同時,也被當成毗濕奴神的化身之一,成為印度教的神祇,受到熱烈的信仰。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六日,印度阿約提亞的巴布里清真寺,遭到主張「這是將羅摩誕生地建造的寺院加以破壞後,建築起來的寺院」的印度教民族主義者群體破壞,結果在各地引起了宗派間的暴力,造成眾多死傷的悲劇。這種與歷史之間的糾結,正是《亞洲人物史》之所以要提出神話的緣由。
本卷登場人物生活並成為其中一部分的時代與歷史變化洪流,是透過帝國,將一定地理範圍整合成一個地域,並為後續時代發展的文化,建構起基礎的過程。他(她)們在多樣的時間軸中,於各自所處的位置,或順流前行,或逆流而上,也有可能身陷其中。
透過發明出來的文字展開的紀錄,雖然可以將這些人的人生傳達給後世,但因為對文字與紀錄媒體,乃至於言語的態度差異,所以在各個地域中,紀錄留存的型態也有很大的差異。相對於將司馬遷的《史記》視為集大成與起點、擁有史書編纂傳統的中國各王朝,以及與希臘世界相鄰、獲得希羅多德紀錄的阿契美尼德波斯帝國,美索不達米亞各王朝的史料,是以國王留下的碑文與同時代各文件為主,古代南亞則有所不同,只剩下刻在石頭與金屬等高耐久性物質上的內容。故此,對同時代各人物的評傳,與作為集合、相關的人物史,其密度自然會產生出濃淡差異。另一方面,各人物間關係形成的網絡,也主要是停留在帝國整合下的特定地域內,從而無法跟超越這種局限、後來形成近代「亞洲」的空間認識與再定義這一形象相互連結。不過,以冒頓單于和迦膩色迦一世為代表的內亞遊牧集團的活動,已經開始將各地域連結起來,這點是必須留意的。
然而我們必須認知到各人物的相關還有另一個層面,那就是超越時代、類似於上述神話與歷史間糾葛的關係。他(她)的生活與共時性的連鎖,是深深鑲嵌在某個地域與時代中,且必須背負的事物。但是,作為歷史被紀錄下來的這些人的人生,經過不斷被賦予、附加意義與解釋,從而生成嶄新的人物形象,流傳到後世、產生影響力,並與喚起這種形象的後代人物間,形成嶄新的關係與連結。本卷登場人物中的周公旦即為這種人物形象,他被孔子形塑成理想的政治家後,又被王莽重新解釋其行為,當成王莽直到篡奪帝位、正當化獲得一連串實權的前例。
這種超越時代的人物關聯也超越了空間,從而讓與之相伴的人物形象,也變得多元且複雜。其中的典型,就是和孔子並列、思想對亞洲各地產生廣泛影響的佛陀。透過弟子們的紀錄、被認為是佛陀所講述的言論,不只是被賦予意義、附加解釋,還經過內容的擴張與創作,傳播到各地;與之相伴地,佛陀的人物形象,也在各個傳播所到之處被賦予新的姿態、性格,變得多元化,從而變成遠遠超越「某個時代誕生的人物」的事物。
超越時代的各人物相關,是會反覆產生的事物。這點從近代、甚至是現代,魯迅和毛澤東在曹操身上看到帶來新時代的合理性與革新性,尼赫魯在阿育王身上看到獨立國家印度的理想等本卷中舉出的幾個事例,可以清楚呈現出來。在這層意義上,包含本卷在內的《亞洲人物史》,或許也可以說是生活在現今時代的我輩執筆者,透過執筆評傳,各自和所處理的過去人物間產生連結關係的嘗試與運作吧!
我輩執筆者和對象之間產生了怎樣的關係與連結,又透過這種連結,描繪出怎樣的人物形象?若是能夠透過本卷讓讀者有所感受,且和過去的人物之間產生嶄新的關係連結,則為幸甚。
編者的話
姜尚中
人之所以對歷史產生興趣,其根本乃是對人的關心。就像《史記》是以〈列傳〉為支柱一般,史家在史書中貫注全心全力的,也是評傳。於是,我們著眼於不論是誰都會自然抱持的好奇心,構想出這套由著名、無名人們的評傳積累而成、進行描述的《亞洲人物史》。作為討論對象的地域,包括了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也就是足以用「亞洲」一詞指涉的整體領域。我們集結了在現代亞洲史研究中具代表性的編輯委員,經過數年反覆協議,發掘出各領域的主人翁、副主人翁,以及圍繞在他們身邊人們的關聯性,從而形成充滿魅力的小...
目錄
編者的話 姜尚中
序言 古井龍介
凡 例
亞洲各地的神話
西亞神話 月本昭男
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豐穰神話世界
印度神話 橫地優子
史詩與神話中的伴侶
中國神話 牧角悅子
中國古代史的重構
朝鮮神話 野崎充彥
檀 君——朝鮮史誕生出的民族神
日本神話 坂本 勝
從記紀神話到無文字時代古老層次的發掘——以大國主神話為中心
中亞神話 坂井弘紀
從突厥的口傳文藝談起
東南亞神話 北川香子
柬埔寨的建國神話
第一章 巴比倫王漢摩拉比的野心 柴田大輔
前 言
漢摩拉比(前一七九二—前一七五〇年在位)
薩姆希.阿多大王(約前一八三二—前一七七五年在位)
茲姆里.利姆(前一七七五—前一七六二年在位)
塔拉姆.庫比(前十九世紀)
其他人物
埃什南納的首長與國王/伊什麥.達干王/利姆.辛王/阿塔爾魯姆
第二章 完成阿契美尼德波斯帝國的國王 阿部拓兒
前 言
大流士一世(約前五五〇—前四八六年)
居魯士二世(前五五○年代初期?—前五三○年在位)
岡比西斯二世(前五三〇—前五二二年在位)
阿托撒(前五五〇—約前四七五年)
薛西斯(前四八六—前四六五年在位)
希羅多德(約前四八四—前四二○年代?)
克特西亞斯(約前四四〇年—?)
其他人物
瑣羅亞斯德/阿斯提阿格斯/克羅索斯/那波尼德/阿瑪西斯/岡比西斯二世的弟弟X/偽王Y/六名波斯貴族/西拉克斯/培列提美/阿塔佛涅斯/阿里斯塔格拉斯/馬多尼奧斯/大提士/大流士二世/帕瑞薩娣絲/阿爾塔薛西斯二世/大流士三世/亞歷山大三世(大帝)/阿爾沙克一世/米特拉達梯二世/阿爾達希爾一世/沙普爾一世/芝諾比婭/羅林森兄弟/穆罕默德.禮薩.巴勒維
第三章 拿撒勒的耶穌與信仰的耶穌基督 月本昭男
前 言
耶 穌(約前五—約二八年)
第四章 佛 陀——出現在「所有」與「再生產」社會中的覺者 馬場紀壽
前 言
佛 陀(約前四四八—約前三六八年/約前五六六—約前四八六年)
第五章 阿育王——一位帝王的生與死後生 古井龍介
前 言
阿育王(約前二六八—約前二三二年在位)
三慕達羅笈多(約三五〇—約三七五年在位)
詹姆斯.普林塞普(一七九九—一八四○年)
其他人物
頻毗娑羅/阿闍世/摩訶帕德摩難陀/亞歷山大三世(大帝)/旃陀羅笈多/塞琉古一世(勝利者)/麥加斯梯尼/賓頭娑羅/安條克二世「神」/托勒密二世「愛手足者」/安提柯二世「戈努斯人」/馬加斯/亞歷山大二世(伊庇魯斯王)/盧陀羅達摩一世/法顯/玄奘/菲魯茲沙阿.圖格里克/梁武帝/隋文帝/武則天/錢弘俶/尼赫魯/甘地
第六章 超越悠久時空的古代中國思想 湯淺邦弘
前 言
孔 子(前五五一—前四七九年)
老 子(生卒年不詳)
孟 子(約前三七〇年—?)
荀 子(前四世紀末—前三世紀後半)
墨 子(約前四八○—約前三九○年)
屈 原(約前三四三—約前二七七年)
其他人物
顏回/宰我/子夏/子貢/子思/子張/子游/子路/冉求/冉耕/冉雍/曾子/閔子騫/堯/舜/禹/周公旦/子產/莊子/商鞅/韓非子/公孫龍/孫子/吳起/鬼谷子/蘇秦/張儀/鄒衍/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
第七章 中國第一位皇帝的人性化肖像 鶴間和幸
前 言
秦始皇(前二五九—前二一○年)
呂不韋(?—前二三五年)
李 斯(?—前二○七年)
趙 高(?—前二〇七年)
項 羽(前二三二—前二〇二年)
劉 邦(前二五六—前一九五年)
其他人物
秦昭王(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成蟜/夏姬/帝太后/扶蘇/胡亥/子嬰/蔡澤/甘羅/昌平君/昌文君/嫪毐/韓非/鄭國/李信/王齮/麃公/楊端和/桓齮/羌瘣/騰(南陽假守騰/內史騰/南郡守騰)/李牧/龐煖/王翦/王賁/王離/蒙騖/蒙武/蒙恬/蒙毅/項燕/隗狀/王綰/馮劫/馮去疾/馮毋擇/徐市/盧生/章邯
第八章 遊牧國家的君主就是得這樣才行——既冷酷又寬大,還有敏銳的洞察力 林 俊雄
前 言
冒頓單于(?—前一七四年)
劉 邦(前二五六—前一九五年)
呂 后(前二四一?—前一八〇年)
韓王信(?—前一九六年)
中行說(生卒年不詳)
趙 信(生卒年不詳)
其他人物
張騫/范夫人/王昭君/盧綰/蘇武/衛律/李陵/李廣利
第九章 《史記》的通史與世界史的創造 藤田勝久
前 言
司馬遷(前一四五/前一三五—約前八七年)
漢武帝(劉徹,前一五六—前八七年)
司馬談(?—前一一〇年)
班 固(三二—九二年)
其他人物
希羅多德/漢文帝(劉恒)/賈誼/董仲舒/公孫弘/司馬相如/壺遂/李廣/衛青/霍去病/陸賈/路博德/楊僕/荀彘/李陵/任安/李廣利
第十章 儒教王權的誕生 渡邊義浩
前 言
王 莽(前四五—二三年)
董仲舒(約前一七六—約前一○四年)
劉 向(前七九—前八年)
劉 歆(約前三二—二三年)
漢光武帝(前六—五七年)
漢章帝(五八—八八年)
鄭 玄(一二七—二○○年)
其他人物
漢元帝/王政君/漢明帝/班超/甘英/班固/許慎/馬融/張角/張陵
第十一章 從傳統到革新——東漢末的混亂與「亂世奸雄」的登場 牧角悅子
前 言
曹 操(一五五—二二○年)
曹 丕(一八七—二二六年)
曹 植(一九二—二三二年)
其他人物
諸葛亮/孫權/劉備/關羽/曹騰/曹嵩/橋玄/孔融/禰衡/陳琳/王粲/司馬懿
第十二章 前伊斯蘭時代中亞勢力對南亞的入侵 宮本亮一
前 言
迦膩色伽一世(二世紀)
頭羅曼(生卒年不詳)、摩醯邏矩羅(生卒年不詳)
印度—斯基泰(約前一世紀—約一世紀中)
印度—帕提亞(一世紀前半—約二世紀初期)
丘就卻、Vima Takto、Vima Kadphises
百乘王朝(約前一世紀—三世紀)
寄多羅(四世紀末/五世紀初期—五世紀後半)
嚈 噠(五世紀中葉—六世紀中葉)
其他人物
馬鳴/韋蘇提婆/烏孫/狄奧多特/西薩特拉普/胡毗色伽/米南德一世/阿富汗/喀瓦德一世/匈尼特人/瞿折羅/沙普爾二世/柔然/塞建陀笈多/鮮卑/宋雲/旃陀羅笈多二世(超日王)/吐谷渾/納塞赫/捺塞/巴赫拉姆五世/哈拉吉/普拉卡夏達曼/雅修達曼/卑路斯一世/伊嗣俟二世
第十三章 東南亞的初期國家與印度化 青山 亨
前 言
趙 佗(?—前一三七年)
徵氏姊妹:徵側(?—四三年)、徵貳(?—四三年)
范師蔓、范旃、范尋、竺旃檀
憍陳如(生卒年不詳)
穆拉跋摩(約四○○年在位)
婆羅納跋摩(五世紀初期在位)
其他人物
驃族/孟族/漢武帝(劉徹)/士燮/奧理略/雍由調/康泰/朱應/占族/拔陀羅跋摩
作者簡介
圖片出處
編者的話 姜尚中
序言 古井龍介
凡 例
亞洲各地的神話
西亞神話 月本昭男
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豐穰神話世界
印度神話 橫地優子
史詩與神話中的伴侶
中國神話 牧角悅子
中國古代史的重構
朝鮮神話 野崎充彥
檀 君——朝鮮史誕生出的民族神
日本神話 坂本 勝
從記紀神話到無文字時代古老層次的發掘——以大國主神話為中心
中亞神話 坂井弘紀
從突厥的口傳文藝談起
東南亞神話 北川香子
柬埔寨的建國神話
第一章 巴比倫王漢摩拉比的野心 柴田大輔
前 言
漢摩拉比(前一七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