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個偉大的人注定是要到最後才有闡釋他的必要」(NA:574),寫下這句足以作為格言的聲明,不知道黑格爾想的是自己還是別人:但是無疑的這句話可以適用在他身上,闡釋的必要性直到現在仍然存在。黑格爾作為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對我們身處的時代持續產生影響;所以我們要了解自身,就必須去掌握他的思想,更新對他的理解。
本書在致力於將《精神現象學》的光照釋放出來,幫助那些第一次碰觸這本著作的人,可以在這個「迷宮」中找到些東西。因此我盡可能的使我的注釋簡單明瞭,盡可能的使之緊扣文本。當然如同黑格爾所預見的,圍繞在《精神現象學》旁已經形成豐富的詮釋傳統,特別是從三○年代開始,但是我因為篇幅和可讀性的緣故,不可能在細節中批判性的提及這些詮釋,所以我提供註解和進階閱讀作為補充。我也預設我的讀者主要會是使用英語的人,所以我提供的是標準版英譯本,當然必要的時候我會盡可能的予以修正(進一步的細節詳見參考書目)。
我在這個計畫上獲得許多人的協助。首先我要感謝Tim Crane 和Jo Wolff邀請我參與這個計畫(甚至願意等待我有餘裕)。還要特別感謝Sheffield大學的職員和研究生,他們參與《精神現象學》的讀書會,閱讀我的注釋草稿,讓我的思緒和寫作可以獲得澄清:Leif Wenar, Dominique Kuenzle, Mark Day, 和Kathryn Wilkinson在這方面特別幫助我許多。我也要特別感謝我那兩個《精神現象學》課程的修課學生,他們成為這本書的讀者接受度受試對象。還有一些人多次提供我批評和指教包括:Gary Browning, Matthew Festenstein, Terry Pinkard, Nicholas Walker, Robert Wokler, 和Heather Worden。我也要特別向草稿的讀者致意:Fred Beiser, Stephen Houlgate, Ken Westphal, 和Jo Wolff,他們提供很多建設性的建議和批評,幫助改善最後的成書(當然我們之間並沒有對與這裡出現的詮釋達到共識,因此他們無須對於本書的觀點負責)。最後是Routledge出版社提供編輯方面相當大的支持,Muna Khogali 和Tony Bruce全程都非常有效率的工作給我很大的幫助。
黑格爾可能預見他的著作具有引發闡釋的驅動力量;當然他也預見當中的危險,他在《精神現象學》的序言中曾經強調公正不阿的闡釋是何其的困難:
這個對於目的或結果的關注在於,對不同的思想家作出區別和判斷,相較於它看起實際上是輕鬆多的工作。與其說這樣的工作在涉入真正的議題,不如說這樣的活動永遠都會遠離超出;與其說這樣的工作在投入,不如說會當中失落,這種認識永遠會把握到新東西;本質上會被自身所佔據,而不會被真正的議題所佔據,不會對之屈服。也就是判斷事物具有實體的價值是相對容易的工作,理解它會是相對困難的工作,而在特定的描述中要融合判斷與理解會是當中最困難的工作。 (PS: 3)
作為曾經遭受過很多膚淺批判的思想家,黑格爾早已預料到人們寧願去攻擊他,而不會大費周章的去全面了解他;並且我在個人的經驗中也發現到,他是對的,的確在「所有事物當中最困難的」莫過於去作這個必須要作的注釋,也就是「在特定的描述中要融合判斷與理解」(並且,我的例子又是在一有限的範圍)。我很感謝我的家人(包括新成員在內),有他們的支持讓這個艱鉅的工作變得輕鬆許多。
作者和出版社感謝牛津大學出版社慷慨允許引用:G.W.F. Hegel, The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translated by A. V. Miller. Oxford University,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