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是現代詩的形象,而對語言反復地實驗與凝鍊,正是先鋒者突破慣性價值框限的前履之道。戰後臺灣現代詩的實驗,既含括圖像、音樂,亦將實驗指向於跨文類的整合經營,現代詩劇即在此脈絡中出現。
現代詩劇做為一複合文類,在現代詩與現代戲劇各依傳統交錯衡量中,發生了種種細密的延異現象。此一延異不斷延展了現代詩劇的可能,產生了案頭書寫詩劇文本、舞台展演詩劇文本。在創作者的「改編」作業以及「展演」實踐中,不斷吸納音樂家、舞蹈家、演員、影音設計者等參與詩劇之創作,拓展了「作者」的概念。另外,容納現代詩劇文本的界域也由案頭而舞台,復而擴張至多媒體影音傳媒與虛擬網路,並於塑造詩劇結構同時,也搭建了一時代一群體流轉的感覺結構。在詩人、創作者以及不斷加入的各類創作群體的興會想像中,現代詩劇產生了《創世紀‧詩劇專號》、楊牧《吳鳳》、周鼎〈一具空空的白〉、大荒《雷鋒塔》等案頭書寫詩劇文本,以及「詩的聲光」、「鬥鬧熱」、「影像詩2003」、「臺北詩歌節影像詩」等一系列詩劇展演文本。本書即透過發展論、知識系譜論、創作美學論、主題風格論,逐層考掘戰後臺灣現代詩劇此一繆斯與酒神的豐饒饗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