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摩登導言
一談到「摩登時代」,則不得不要回溯一八五一年的「水晶宮萬國博覽會」。當時,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統治下的盛世,就是透過這場世博會,以展示大英帝國的國威。不過,很多先進國家如德法荷比美等國也參與盛會,因此無疑是工業革命後的成績展示會。
自工業革命以來,鋼鐵和玻璃是兩種最先進的材料,而水晶宮會場正好派上用場。尤其是屋頂和四周鑲上一塊塊玻璃,太陽一照射,宮內大放光明。顯然,這種光輝燦爛的氣氛無疑是具體表現當時的啟蒙精神。同時,這種光明在西方人看來,透過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的發展,未來的世界將會越來越進步,而幸福的期望也可以實現。
水晶宮博覽會所展示的商品固然讓在場觀眾為之驚艷,但會中展示的英國產品卻受到各界人士的嚴厲批評,尤其是大量複製的工業產品早已缺乏藝術品味。如此一來,許多有志之士便提出設計宣言,並且以具體行動加以實踐。當時,貢獻最大的,應推「美術和工藝運動」的發起人威廉.莫里斯。他童年時,母親曾帶他參觀這場盛會,留下深刻的印象,不過,長大後,他撰文批判工業化生產,缺乏感性的創造力,並大力主張以手工代替機器,而且呼籲復甦中世紀哥特式的建築傳統。
一八七五年「新莫里斯商會」正式成立,並推出頗有中世紀趣味的設計作品,而且莫里斯更發表宣言指出,在公共建物、教堂、住宅裡,壁紙的裝飾和畫作的色彩應重視互相互的搭配,而建物的設計更應該像雕刻作品一樣。顯然,他將設計視為「綜合藝術」,並將社會、生活、藝術三者作一種統合。莫里斯的理念和實踐無疑是針對十九世紀的產業社會。當時,實證主義的精神大行其道,強調事實和計量的可能性。如此一來,人類生活已經失去整體性。他指出,在優質品味下,用心去設計日用品,是有助於改善生活,進而變革社會。他平時懷抱社會主義的理想,希望設計者、生產者、消費者三者之間建立一種有機的關係。他也否定機器生產,大力提倡手工製造,並要求大家要恢復中世紀的行會組織。
其實,他想要徹底改變資本主義的生產模式實在是不可能的。但莫里斯商會所設計的作品,在英國被視為是美術和工藝運動的具體實踐,其影響的層面是不容忽視的。除了英國國內,更延伸到十九世紀的「新藝術」,難怪心儀「新藝術」二十世紀法國小說家普魯斯特對於莫里斯的表現也推崇備至。
十九世紀末的「新藝術」大擧擴散後,純藝術和應用美術的界限也逐漸消失。此外,「新藝術」也強調藝術家不但要創作,還要致力於設計珠寶、壁紙、布料、家具以及桌上的擺飾。其實,塞爾特和中世紀的哥特式傳統以及十八世紀的洛可可也給「新藝術」灌輸不少養分。「新藝術」強調曲線和非對稱的美學,並凸顯植物與女性的意象,其背後的認識論就是抗拒直線式的機械化和傳統的男性中心主義,換言之,「新藝術」所表現的有機的曲線,令人聯想到植物的成長與動物的運動。
接著「裝飾藝術」也開始亮相。一提到「裝飾藝術」(ArtDeco),則要回顧一九二五年在巴黎舉辦的「裝飾暨工業美術博覽會」,參展項目包括流行服飾、纖維布料、家具、建築、玻璃藝術等。此後也確立法國藝術風格的優勢。「裝飾藝術」並非和世紀末的新藝術產生對立關係,而是一種延伸,這種藝術創作強調對稱、直線、非連續性。它不是一種藝術上的運動,而是一種創作和生活風格的趨勢。「裝飾藝術」的特色表現在服裝設計、纖維布料、家具、建築、玻璃藝術、人偶、豪華列車、郵輪等層面。
顯然,美術與工藝運動、新藝術、裝飾藝術就是摩登時代所展現的美學革命。一戰結束後,莫里斯的創作理念也影響包浩斯創辦人葛羅皮爾斯。莫里斯強調手工製作,但葛羅皮爾斯卻認為藝術家所設計的工業產品同樣具有美感。該學院訓練學生的宗旨在於結合理論與實踐,讓學生能夠生產兼具藝術和商業的產品。日後,包浩斯推出的產品也開始受到顧客的青睞。
從十九世紀末以來,歐洲女性開始享受悠哉而自在的時光。她們騎著自行車到處閒逛,手持獵槍進出森林打獵,偶爾打打高爾夫球、網球,冬天一到,則上山滑雪,而為了養生和生活樂趣,也會到海水浴場、溫泉區泡泡澡。一戰之後,「摩登女郎」正式亮相,她們除了熱愛露臂的圓筒裝,也雅好「若男風」:蓄著短髮、穿襯衫、打領帶。
這要歸功於法國設計師保羅.波瓦雷推出具劃時代意義的作品,因為他解放女性的身體,從而讓女性脫掉束縛內衣。如此一來,女體由S 型的曲線轉變為圓筒型。同時,他也凸出女體的胸部美,並將重力從腰部轉向肩部。一九二○年代,大眾消費社會開花結果,同時女性參政權得到承認。摩登女郎展露多采多姿的面貌,有的是未婚的單親媽媽,有的打扮像男孩子一樣,在派對中,則叼著香煙,而盡情載歌載舞之中,尤其喜歡查爾斯頓舞。此外,有些摩登女更進出股市,玩起金錢遊戲。
面對新時代的來臨,女裝更加日新月異。正如同法國設計師香奈兒指出,二十世紀一登場,女性開始進入職場,服裝應該以簡單、舒適、整潔為主要考量。顯然,她頗能掌握時代的風潮,為女性設計新服飾──短髮、小圓帽、直線風格、黑色套裝、短裙。總而言之,二十世紀一登場,波瓦雷解構高級訂製服,葬送束腹內衣,但香奈兒更進一步發揮,將摩登女郎形塑得淋漓盡致。
文學創作在二十世紀初期也有很多豐收,一談起現代小說,總會提到喬伊斯、維吉尼亞.吳爾芙、湯瑪斯.曼、普魯斯特等人。現代英國小說中,意識流技巧是最大的特色。在故事中,主角意識的流動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最後體會到過去想不通的事情,以達到靈悟(epiphany)的境界。例如,喬伊斯的《尤力西斯》、吳爾芙的《戴洛威夫人》和《燈塔行》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到這種書寫技巧。然而,英國作家毛姆當時被視為是通俗作家,擅長於說故事,同時受到市場的肯定,但二戰後,他的地位日漸提升,許多文評家開始為他平反,認為他的作品具有高度的文學價值。
歐洲作家展現創作的活力,但美國作家也不落人後。美國作家海明威為了自己的寫作生涯,他決定到巴黎發展。出發前,前輩作家安德森寫了一封介紹信,要他到巴黎跟葛珠.史坦見面。一九二三年三月,他到巴黎時,也擔任加拿大多倫多兩家報紙的特派員。在巴黎期間,他接受到葛珠的建議和鼓勵,開始撰寫小說,後來留下不少名作,如在《戰地春夢》、《鐘聲為誰而響》、《太陽照常升起》。葛珠曾經指出,她和海明威都屬於失落的一代
日本評論家海野弘指出,一九一八年,一戰結束後,法郎大為貶值,但美元卻不斷高漲,這對於美國人而言,到法國觀光十分划算。對於文人藝術家而言,美國依然相當保守,但巴黎則能夠大方地接納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創作不免需要飲酒助興,但到了一九二○年代末期,美國實施禁酒法,如此一來,一到巴黎,則可以過著悠哉自由的生活。這些美國觀光客住的是大飯店,內部有游泳池,餐廳,而他們搭乘的交通工具就是「海上大飯店」──豪華郵輪。然而,後來卻發生鐵達尼號郵輪的沉船悲劇。
除了文學創作外,舞蹈也同樣有傑出的表現。以大眾娛樂而言,如紅磨坊的康康舞吸引很多顧客前來觀賞,其中一位知名的觀眾就是羅特列克。他還為名舞者拉格綠畫出頗為傳神的海報,此後紅磨坊不但馳名遠近,而且留名青史。此外,一位來自美國的女舞者約瑟芬.貝克也在巴黎創造超高的人氣。這種些娛樂現象顯示大眾文化開始獲得民眾的認同。然而,現代舞也開始亮相,例如鄧肯和羅伊.芙勒更新傳統的舞蹈語言,並展現肉體之美。基於她們的前衛作風,也讓日後的現代舞開花結果。
到了一九二六年,戴姆勒-朋馳汽車公司創立後,德國汽車工業更邁向一個新里程碑。這家汽車公司就是生產大家耳熟能詳的賓士汽車,而背後的功臣就是朋馳和戴姆勒兩位工業家。當時,賓士汽車跟美國的福特汽車堪稱西方的兩大汽車品牌。顯然,汽車能夠讓歐美人士為之著迷,在於它可以帶領大家到郊外的綠野去享受陽光和清新的空氣,而這無疑是神話中的樂園。
森林和田園的魅力也讓一戰之後的德國掀起所謂的「裸體運動」。當時,身為敗戰國的德國,裸體運動一登場,不久便迅速擴展到全歐洲。歐洲人相信,沐浴在日光下,能夠促進身體健康,創造身體美,並可以培養自由思想的理想。透過森林浴的洗滌,加速體內的血液循環,增加紅血球,並強化全身的新陳代謝。顯然,他們身處森林,總會有「伊甸園」的至福感受,同時又彷彿回到希臘時代阿卡迪亞(Arcadia)的世界。這個世界是希臘田園詩所創造出來的,主角是牧羊人和牧羊女,每天時時吟唱詩歌,而且是遠離文明社會的紛擾和鬥爭。他們所主張的「全裸生活」,就是對於現代文明的批判。然而,這種運動在納粹上臺後,卻遭到查禁。
希特勒上臺後,歐洲開始動蕩不安,到了一九三九年,二戰爆發,摩登時代從此結束。不過,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的三○年代,現代都市生活風格的登場,在在展現摩登精神。除了時尚、文學、藝術外,加上種種新發明如海底電纜、照相機、收音機、電影、汽車、飛機、電話,不但改變世界的面貌,同時讓人回味無窮。
Flapper 摩登女
從十九世紀末以來,歐洲女性開始享受悠哉而自在的時光。她們騎著自行車到處閒逛,手持獵槍進出森林打獵,偶爾打打高爾夫球、網球,冬天一到,則上山滑雪,而為了養生,也會到海水浴場、溫泉泡泡澡。到了一戰期間,經濟跟時代產生巨變,女性開始面對各種新機會,因為歐洲掀起「總體戰」,男性到前線衝鋒陷陣,而女性則擔任後勤工作。這一來女性更有機會進出社會。一戰之後,摩登女郎正式亮相,她們除了熱愛露臂的圓筒裝,也雅好「若男風」:蓄短髮、穿襯衫、打領帶。
女性的日常生活和服飾會掀起這樣的大變化,是歷經一段長久的蛻變過程。回顧過去,女性一直身居家中,扮演宅女的角色。要談戀愛、相親每每需要透過舞會,這可從巴爾札克《兩個新嫁娘》的內容得到明證。然而,路易.拿破崙於一八五二年建立法蘭西第二帝國後,大力發展經濟,獎勵金融資本,同時提拔奧斯曼為賽納省長,啟動巴黎大改造。巴黎的新面貌亮相後,公園、劇院、百貨公司舉目可見。顯然,這也宣告大眾消費時代的到來,而女性開始走向戶外,除了當起閒逛者,也大力消費、血拼。
至於對岸的英國也不落人後。在牧師湯瑪斯.庫克正式開辦旅行社之後,因本身正派經營,信用良好,許多家長便大力鼓勵女兒參加旅行團。如此一來,女性開始走向戶外,足跡所及,從國內、歐陸、中東、延伸到世界的各個角落。根據多年的帶團經驗,庫克曾經指出,在旅遊的過程中女性所展現的活力一點也不亞於男性。
至於女性服飾依然受到束腹內衣的宰制。束腹內衣是鯨魚骨和布所縫製而成的,雖然可以取悅男性,但對於女體卻有不良的影響。十九世紀的女性雜誌有些文章指出,束腹內衣會導致女性種種疾病,如食欲不振、肺結核、消化不良、手腳冰冷、呼吸困難等。針對這些不良的影響,有些醫生也加以證實。當時在母親的強迫下,身為女兒不敢隨便拋棄束腹內衣。其實,這就是女性所認同維多利亞時代的男性價值觀:禮貌、貞潔、謹慎、節制,而束腹內衣也是一種具體的表現。
然而到了十九世紀中期,旅遊時代的來臨,到戶外可以呼吸新鮮的空氣,也有助於健康。當時,女性上山下鄉,她們的旅行箱裝的是輕便的衣著。這一來,束腹內衣便暫時被棄置不用。同時女性解放運動開始登場,美國的女性解放論者布魯姆夫人率先脫掉束腹內衣,日常的服裝是上衣開啟一排前扣,下半身則是寬鬆的燈籠褲。後來,英國的史黛拉也支持他的言行,並撰文批判這種內衣扭曲女體,影響身體健康和衛生。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二十世紀初期。法國設計師保羅.波瓦雷推出具劃時代意義的作品,因為他解放女性的身體,從而讓女性脫掉束縛內衣。如此一來,女體由S 型的曲線轉變為圓筒型。並將重力從腰部轉向肩部,其結果就如同行雲流水。此外在布料的使用上,他運用華麗的五顏六色,讓一件女裝的表面好像在演奏一首交響曲。這一來,女裝的面貌開始跟過去大異其趣。
一九二○年代,大眾消費社會開花結果,女性參政權得到認可。她們揮別過去那個育兒持家的年代,其結果豐滿的胸部、腰圍不再是主流,而是強調減肥、節食,以展現苗條而平胸的身材。摩登女郎展露多采多姿的面貌,有的是未婚的單親媽媽,有的打扮像男孩子一樣,一參加派對,則叼著香煙,盡情載歌載舞,尤其喜歡查爾斯頓舞。有些摩登女更進出股市,玩起金錢遊戲。
一九二二年,《男人婆》(La Garçonne)這本法文小說最能符合時代的脈動,上市之後,不久就成為暢銷七十五萬冊的火紅小說,而隔年英譯本也上市。作者維克托.瑪格麗特筆下的女主角莫妮克身為富家女,一開始是接受家中的傳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後來展現自己的獨立自主,離開未婚夫,選擇自由戀愛,甚至職業也是由自己決定。這種新女性的行事風格受到認同。
面對新時代的來臨,女裝的確日新月異。正如同法國設計師香奈兒指出,二十世紀一登場,女性開始進入職場,服裝應該以簡單、舒適、整潔為主要考量。顯然,她頗能掌握時代的風潮,為女性設計新服飾──短髮、小圓帽、直線風格、黑色套裝、短裙。總而言之,二十世紀一登場,波瓦雷解構高級訂製服,葬送束腹內衣,但香奈兒更進一步發揮,將摩登女郎形塑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