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歷史乃時間的累積,亦為個體與群體交互活動的總紀錄。在歷史舞台上,人物永遠是啟動風雲的主角,就近代中國史而言,吳鐵城先生(人稱鐵老)的一生,多采多姿,除了早年追隨中山先生革命之外,歷任黨、政、軍、警、外交諸要職,亦曾兼理僑務工作。凡是與他共事過的人,莫不稱道其豁達大度。他有磅礡的胸襟、堅強的意志、和藹可親的風度、軒昂奮發的氣宇和不恥下問的精神,令人永遠不能忘懷。這些讓人敬佩的人格特質,都是我們有待學習的最好榜樣。綜合他的貢獻和道德風範,列之為啟動風雲的人物,實當之無愧。
所憾者,有關鐵老的研究,華人世界無論兩岸三地都較為缺乏。他本人所預定口述的《吳鐵城回憶錄》,亦未能及身而完成,至今已逾半個世紀,空留篇目,徒使人感嘆不已!
一般而言,對一個歷史人物的研究,要能臻於成熟,必備下列三個條件:
一是有一套全集。
二是有一部資料詳瞻的年譜。
三是有數部公認具權威性的傳記。
就資料方面的準備來說,全集與年譜兩者更是不可或缺的。而能滿足這三個條件的最佳範例,當屬胡適無疑。
鐵老是華僑協會總會(前身是南洋華僑協會)的創會理事長,為了慶祝本會成立七十週年,亦為了重溫我們敬愛的吳鐵老在民國史上的重要地位,蒐集他的資料和研究他的思想事功,是我們後繼者責無旁貸的大任。有鑒於此,本會在民國101年5月12日,特與國史館合辦,舉行了為時一天的「吳鐵城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邀請劉維開、陳進金、陳立文、李盈慧、陳是呈等五位學者專家發表論文;李雲漢、陳鴻瑜兩位教授擔任評論,收在本書上篇的,便是研討會所獲致的初步成果。這些論文最大的特色,便是參考利用了國史館與黨史館的檔案材料,比之前各家回憶性質的文章具體而深入。
惟學術性的研究論文通常較為枯燥,可能令讀者看來乏味;我們也不願把鐵老描繪塑造成一個呆板而毫無生氣的人物,所以特別選錄了幾篇紀念性的回憶文章。這些文章多半在《僑協雜誌》刊登過,故收在下篇。合兩者而觀之,俱見鐵老乃是一個多麼生趣活潑的人物,栩栩如生,長留在人們的腦海中。
附錄一是本會委託李盈慧教授所撰的〈華僑協會總會七十年耕耘紀實〉,忠實地紀錄了本會一甲子又十年的成長過程。飲水思源,本會之有今天的規模,乃是歷任理事長,從創會的吳鐵城,到馬超俊、高信、張希哲、梅培德、伍世文諸先生,披荊斬棘,高瞻遠矚,勵精圖治的結果。
附錄二是鐵老民國廿九、三十年之交,考察南洋、宣慰僑胞的報告書,原文都十餘萬言,資料取得不易,收在本書的只是其中的一部份,亦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部份。讀者可當史料文獻參閱,亦見鐵老對僑務、黨務的用心。
除研討會外,本會同時舉辦了一次以吳鐵城先生為主角的照片展覽,承中央社與良友畫報社支持,共展出六十餘幀大幅珍貴歷史照片,我們選擇了其中較具代表性的十二張,置於本書的最前面,睹照片而思故人,希望讀者能藉此更增加對鐵老的深刻印象。
本書承陳秘書長鴻瑜策劃校讀、張國裕組長襄助編排,備極辛勞,在此一併致謝。又蒙秀威公司慨允出版,處理各項編印事務,亦應一敘。
華僑協會總會理事長
陳三井謹識 中華民國101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