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自1973年從德國學成歸國任教於台灣大學法律學系,並在大學部開設「經濟法導論」及研究所「經濟法專題研究」課程起,即開始傳播競爭法之理念及歐美相關法制之介紹。嗣後積極鼓吹及推動公平交易法之立法,及至1986年5月行政院送請立法院審議之「公平交易法草案」出爐,在有官方之草案條文版本後,隨即於當年9月開學之學期,開始以「公平交易法」為課程名稱,在大學部講授及評析當時之「公平交易法草案」,並於研究所「經濟法專題研究」課程,亦漸以公平交易法草案與外國法制之比較研究及討論為重點。1991年2月4日公平交易法完成立法並制定公布,並自1992年2月4日開始施行。當時即被政府借調服務於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簡稱公平會)擔任副主任委員,為使工商業界及大眾瞭解最新立法之公平交易法精神及規範內容,到各縣、市地方產業公會及工商團體宣導,為當時執法工作重點之一。因此當時作為重要文宣工具之「認識公平交易法」一書,即在公平會同仁們組成編輯小組通力合作下完成及出版,並以公平會執法實務上作成之處分及決議為其教材,闡明公平交易法之適用與實務運作,等於真實之現身說法,具有很大之宣導效果。因此,三年借調期滿後回校服務繼續授課「公平交易法」課程時,仍然向修課學生介紹及推薦「認識公平交易法」一書,認為對初學者而言,為一本能予讀者基本認識公平交易法規範內容及實務之入門書籍。也因此之故,個人在公平交易法之研究工作重點,向來亦多以特定議題之實務個案或比較大陸及外國法制以及修法動向之討論為主,並無撰寫「公平交易法」教科書之動念。然隨著實務之發展,行政法院相關公平交易法之裁判累積漸多,顯示事業不服公平會處分或決議之案例不少,尤其5度執行前行政院國家科委員會補助研究計畫「行政法院裁判之評析──公平交易法實務與行政法院裁判之評析」將公平交易法自1992年2月施行以來至2011年12月止之20年間所有行政法院相關裁判作整理、分類與評析;近三年又2度執行公平會委託研究報告「公平交易法國內重要案例分析──以聯合行為為例,公平交易委員會108年委託研究報告3」及「公平交易法國內重要案例分析──以獨占及其他(非聯合行為)限制競爭行為為中心,公平交易委員會109年委託研究報告6」將自1999年1月至2020年5月止近12年之相關裁判再為整理及評析後,發覺相關裁判撤銷公平會處分之案例漸有增多趨勢,此種發展,實不能忽視。以公平會處分及決議為內容之「認識公平交易法」,雖約每2年即有新增版本出刊,而能充分反映實務之最新發展及主管機關之執法。但行政主管機關認事用法所作成之處分或決議,是否正確適法,經司法機關之審理並予以維持者,始能確認。尤其晚近相關裁判撤銷公平會處分之案例漸增,愈感受「認識公平交易法」作為初學者之入門基本教材,已有不足,而以法院之相關裁判為教材之主要案例之教科書,應該更具有參考價值。且就學術立場而言,法院裁判之見解,尤其終審法院之見解因對外具有拘束力而有其權威性,但未必全部裁判都能真切符合法理而正確適用法律,其亦偶有出現違失者,則基於學術探求真理之立場,即應予批判,以期能為修正及改進,而使實務運作更能符合法理及精進發展。然此種對法院裁判所為之評析及批判,行政機關基於權力分立及制衡原則,必須完全尊重及遵守法院之裁判,因此,不可能也不應在其出版之刊物中出現,而此正是學者出書所當為並可為者。
法學教科書之任務,係使讀者能掌握法規形成之背景、立法理由及其蘊涵之法理精神,以及其立法目的及宗旨;能正確認識法規之體系架構、立法原則及規範內容,並進而能正確分析條文之結構、及其所規範行為之構成要件及法律效果,而能將之正確適用於具體發生之個案中。此種能力之養成及訓練,除就法規內容之文義及其法理予以闡明外,多研析實務上如何實際適用及運作,應為最直接有效之方法,故多舉實務案例予以解說並予以評述,應為教科書不可或缺之內容。本此認識,本書之論述架構及章節條文之解析,以及列舉案例,即本此原則,故分為序論及本論2編。「序論編」先說明公平交易法立法之起源背景及其理念與精神以及其憲法基礎、並敘述其立法經過及修法沿革,使讀者知其來龍去脈而得充分理解其規範精神及規範之理由與法理;「本論編」則就現行公平交易法之條文章節架構作體系化之整體論述後,再就其規範之主要內容,即限制競爭及不公平競爭之各種行為類型,依條文順序一一解說,並都舉實務案例予以論述及評析,以助讀者瞭解實務上如何適用。又所舉實務案例多以最高行政法院裁判為主者,蓋以其為終審法院,其見解較具權威性並有拘束力。而少部分則以公平會處分及決議為案例者,則多因當事人並無不服,而無相關之法院裁判所致,故即以之為實務案例。
本書完成之日,時值公平交易法施行將近30週年,而作者亦屆80老朽之年。回顧近50年來在競爭法領域之開拓、深耕,推動公平交易法之立法及修法,並見公平交易法實務之穩健發展,維護自由及公平競爭之秩序,調節社會之經濟活動,卓然有成,感到相當欣慰。學術生命之延續,必須有不斷之研究創作成果表現,本書建立在以往相關著作「企業與經濟法」、「公平交易法之理論與立法」、「公平交易法之釋論與實務」第一冊、第二冊、第三冊,以及國科會補助之研究計畫成果及公平會委託研究報告等之基礎上,配合新法規及補以新近實務案例而成,希望能予讀者對公平交易法有完整體系之認識及對個別法條規範之精神與結構能正確掌握,並因而能運用於實際之個案實務,而有助於競爭法理論及法理之落實,並使公平交易法實務有更良好之發展。
本書之付梓,對於元照出版公司協助出版、元照出版團隊對本書之編輯、校對及事項索引、案例索引之編排所付出之辛勞,謹表示衷心感謝。同時愛妻秀麗、女兒儒真、儒欣及義和團團員們數十年一直之愛護、照顧、協助及支持,並帶來無數之歡樂、榮耀與關懷,使人生充滿幸福與光彩,十分感恩並樂願謹將此書獻給她(他)們。
廖義男
2021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