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屬於早期的漢文譯典,上卷著重論述安般禪,下卷廣釋三十七品經,涉及的範圍幾乎包括小乘佛教的全部修持。由歷史的回顧,其思想的演化,體現了中國佛教發展的軌跡。在大小乘所宗奉的經典中,都把安般禪列在重要的修行項目中,然而能夠早在東漢末年傳入中國,並得到弘傳,當歸功於本經的譯介。
自晉宋之際到南北朝,隨著大量佛典譯本的刊行,擴展了國人對禪的視野,爾後禪法盛行。但在陏代之前,安般禪還時時被當作禪的代名詞使用,因而也成為禪宗史前期最主要的思潮。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3 項符合
安般守意經的圖書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本經屬於早期的漢文譯典,上卷著重論述安般禪,下卷廣釋三十七品經,涉及的範圍幾乎包括小乘佛教的全部修持。由歷史的回顧,其思想的演化,體現了中國佛教發展的軌跡。在大小乘所宗奉的經典中,都把安般禪列在重要的修行項目中,然而能夠早在東漢末年傳入中國,並得到弘傳,當歸功於本經的譯介。
自晉宋之際到南北朝,隨著大量佛典譯本的刊行,擴展了國人對禪的視野,爾後禪法盛行。但在陏代之前,安般禪還時時被當作禪的代名詞使用,因而也成為禪宗史前期最主要的思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