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唐朝名醫孫思邈曾說:「安生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由此可知,吃適宜的食物對於人類生存的重要性。食物取自於天然的最好,用蔬果來養生更佳;蔬果養生是在於飲食蔬果之道和如何利用蔬果飲食來調理身心,我們日常所吃的蔬果和中藥一樣,有著寒、熱、溫、涼的屬性和酸、苦、甘、辛、鹹五味的特性,不同的性味,自然對不同的疾病有著不一樣的養生效果。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所以食物除了溫飽外,可以補益精氣,如果能正確的調配,還有祛病的效果。「三分治,七分養」,寓治於養,利用日常蔬菜、水果來養生,不僅可以防病強身,對病情的恢復也有幫助,從而達到了保健的目的。
黃于芯醫師所編著的《蔬果養生健康DIY》一書,是以日常所吃的蔬果為主,魚、肉為次,搭配安全的中藥而烹飪的養生料理,不僅可以嚐到蔬果的美味,對於常見的疾病也有保健的效果,值得珍藏。
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名譽理事長 孫茂峰
【推薦序2】
自商朝以來,就有著「藥食同源」的觀念,許多的食物可以藥用,許多的中藥也可以食用,因為傳統的中藥和食物都來自於大自然,而且一般人認為「藥治不如食療」,宋代名醫陳直就說過:「以食治疾,勝於用藥」,食療是最健康、最安全的防病、祛病、養生的方式。
平日所食的蔬果,不僅是可以溫飽,「吃得對」還可以達到防病、保健、養生的目的,美國著名抗衰老專家霍華德•希爾說:「只有懂得怎麼吃,才能找到長壽之路的入口。」,明朝名醫李時珍也說過:「善食者善生,不善食者傷身。」
想用日常的蔬果來養生、保健、防病,就需要有一本書籍來指導,《蔬果養生健康DIY》正符合需要,葷素皆宜,值得參考。這本書是黃于芯醫師行醫經驗及平日自身養生飲食、教授養生料理的經驗撰寫而成的,讀者除了可以藉著食物的美味,達到幫助祛病、防病和保健、養生的目的外,還可以從本書中,學到一些常用中藥及水果的食用知識。這是一本實用的養生保健料理食譜,也是獲得知識的優良書籍。
彰化縣藥用植物學會理事長 張世良
【自序】
大家都知道吃水果、蔬菜,對身體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常常因為繁忙的工作,顧此失彼,更談不上用天然的食物來養生了!因此在三餐溫飽的同時,可以吃到水果、蔬菜,又可以養生保健,真是一舉數得;況且我們日常食用的水果、蔬菜,有很多可以供作藥用,譬如:龍眼、山藥、栗子、枇杷……既可食用,又可以藥用。用平日所吃的水果、蔬菜為主,魚、肉為次,加入適合的、性味較為平和的、安全的中藥,料理成飲品、粥、涼拌菜、湯,來預防一些平時常見的症狀,既可享受蔬果的美味,又可滋補養身,也可以達到養生保健的作用。
本書既是介紹養生保健的料理,所以不著重料理的刀工,或繁雜的烹飪技巧,或用過多的加工製品,主要以天然為主。料理的內容,是累積作者行醫經驗、平日養生飲食,及擔任救國團藥膳老師、勞動部職訓局創意養生料理老師的教學心得。這些料理有的保健功用相同,但讀者可依個人的體質、飲食偏好(葷或素),及不同季節的蔬果,從而選擇不同的料理方式。作者所學有限,尚請不吝指教。
但是蔬果養生保健效用緩慢,必需長期堅持才有效果。「安身之本必資於食,救疾之速必憑於藥」,養生保健是防病、祛病的輔助,當有病痛時,或病情並無改善,應迅速就醫,千萬不可諱疾忌醫。
黃于芯中醫診所院長 黃于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