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1 項符合
臺灣在地力:民國百年版套書(共六冊)的圖書 |
臺灣在地力:民國百年版套書(共六冊) 作者:資策會MIC 出版社: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 出版日期:2011-09-15 規格:25.5*18.2cm / 2154頁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臺灣在地力》套書共分為「縣市篇、北部篇、中部篇、南部篇、東部與離島篇,及368鄉鎮市區全表」等六冊。為使讀者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深入掌握每個縣市與鄉鎮市區的概況,本書具體呈現各地方之基本概述、國土與人口、就業與從業、產業、社會、金融財政、交通通訊、國民所得、氣候、資源與環境統計等11項主題,計1,068個欄位,182,000筆資料。並應用「在地力指數」之區域性綜合指標,描繪該地區產業、消費、文化、生活等面向與全國的相對狀態。且以多樣化的圖表呈現區域內的人口金字塔組成、三階人口變化、教育程度分布、自然地形、人口密度與工商立地、重要機關與交通路線共計2,550幅。
此外,《臺灣在地力》羅列各鄉鎮市區的特色排名,以協助讀者得以快速發掘各地區的特有樣貌。在內容特色上,為反應臺灣未來人口與經濟結構的變動,MIC自行推估2015年至2030年間之全國、縣市與鄉鎮市區人口組成結構,以利各界及早思考社會變遷趨勢的因應。本書除了縣市、鄉鎮市統計之外,地方所得、人口資料的建置更以村里為基本的統計單位,提供精準且完善的資訊給使用者,同時為五都改制前的臺灣,留下最後一張的圖像。
本書的特色有下列六項:
(一)統計單位包括縣市、鄉鎮市區,部分資料更以村里為單位,具有多重的解析度。
(二)針對各個鄉鎮市區進行人口預測推估,期能更加明確地揭露各地方未來區域發展差異性。
(三)統計項目的範疇除了人口、經濟以外,亦包括資源、環境等領域,符合各界對於永續與安全議題的需求。
(四)為縣市、鄉鎮市提供自然環境圖、交通路線與重要機關圖、人口密度與工商立地圖等三類主題地圖,加深使用者對各地方特徵的印象。
(五)以客觀的數據統計,針對關鍵的指標提供「臺灣在地力指數」分析,以真實傳達地方資源的多寡。
(六)資料庫整合各機關單位之公開資料外,並發函超過100封公文,請求未公開之資料,整合經濟部、內政部、交通部、財政部、教育部、農委會、研考會、文建會、勞委會、環保署、衛生署、行政院主計處、各縣市政府與MIC自建之氣候、文創等資料,來源多元,資料齊備。
緣起與特色
一、什麼是臺灣在地力?
臺灣在地力,顧名思義是指臺灣一地之人力、智力、物力與財力的集合。
國父孫中山先生曾經說過「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這四件事為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因此,如果能掌握臺灣的在地力,必可以助於一區域其人、地、物、貨配置上的最適化與效率的最佳化,達到國富民強的目標。
二、緣起與建置目的
掌握臺灣的在地力固然重要,但如何從各面向認知它卻是一件更基礎且困難的事情。由於缺乏整合的機制與平臺,臺灣的區域統計零散的分布於各中央機關與地方政府間,想要窺就一區域的全貌、跨區域的比較,與其表現相對於全國之評比皆不可得,在這樣的情境下,該如何掌握臺灣在地力呢?
跨行政單位、層級、領域與時間的資料庫建置是必要的。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肩負著政府智庫與產業顧問的角色。基於研究需求與任務使命,嘗試蒐集臺灣各縣市與鄉鎮市之統計數據,提供各界多元的資訊,以掌握各區域的優劣勢。同時藉由各鄉鎮市區之人口與所得推估,反映未來人口與經濟結構,以因應社會變遷的趨勢。除此之外,因產業創新條例於2010年4月16日通過,中央主管機關、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公民營事業或興辦產業人得規劃與執行地方開發計畫,其對地方之資源與特性需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此更突顯完整地方統計資料庫的重要性。歸結本書之建置目的有以下三項:
(一)協助內部研究團隊早期掌握地方潛在的機會與威脅,並提供建議。
(二)輔佐政府單位策略思考與執行地方區域行政規劃的工具。
(三)期能提供業界更完整的地方資訊,深化市場評估。
本書特色
「臺灣在地力」一共分為縣市、北部、中部、南部、東部與離島、全國鄉鎮市區全表等六冊。本書除了縣市、鄉鎮市統計之外,地方所得、人口資料的建置更以村里為基本的統計單位,提供精準且完善的資訊給使用者,同時為五都改制前的臺灣,留下最後一張的圖像。本書的特色有下列六項:
(一)統計單位包括縣市、鄉鎮市區,部分資料更以村里為單位,具有多重的解析度。
(二)針對各個鄉鎮市區進行人口預測推估,期能更加明確地揭露各地方未來區域發展差異性。
(三)統計項目的範疇除了人口、經濟以外,亦包括資源、環境等領域,符合各界對於永續與安全議題的需求。
(四)為縣市、鄉鎮市提供自然環境圖、交通路線與重要機關圖、人口密度與工商立地圖等三類主題地圖,加深使用者對各地方特徵的印象。
(五)以客觀的數據統計,針對關鍵的指標提供「臺灣在地力指數」分析,以真實傳達地方資源的多寡。
(六)資料庫整合各機關單位之公開資料外,並發函超過100封公文,請求未公開之資料,整合經濟部、內政部、交通部、財政部、教育部、農委會、研考會、文建會、勞委會、環保署、衛生署、行政院主計處、各縣市政府與MIC自建之氣候、文創等資料,來源多元,資料齊備。
本書規格
本書之內容與規格完善,提供使用者區域性、主題性查詢;資料之解析度從全國、縣市到鄉鎮市,且人口與所得更至於村里尺度;所建置的人口資料從1990年後的歷年人口變遷資料,到2030年之未來人口推計,鑑往知來且資料來源齊備;此外,並繪製自然環境圖、交通路線與重要機關圖、人口密度與工商立地圖,聚集精華於一圖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