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古江河》是許倬雲畢生智慧的結晶,也是他對中國文化發展問題的創新詮釋!
本書以江河流域的擴大比喻文化的進展,從中國文化發軔的地理空間開始談起,論及史前時期中國文化的多元發展與分合,然後再細述中國文化在不斷的衝突與融合中,一步步擴大進入世界體系的歷程。最後,全書以中國文化面對近代西方資本主義帝國壓力下的「百年蹣跚」為結束。
《萬古江河》近27萬言,涉及的內容極為豐富,有民俗生活、思想信仰、文學藝術、經濟社會的演變、科學技術的發展、文化的交流互動等,字裡行間既有高空鳥瞰式的宏觀洞見,又有具體日常生活的細微描寫。
更重要的是,本書不但擺脫了中國文化本位主義,也著重於庶民觀點及大區域文化的比較研究,每每以全球文化的高視點,來詮釋多元且複雜的中國文化發展歷程。其視野之開闊、思路之寬廣,實為相關著作中所僅見。
許倬雲耗時三年完成的這部大著作,雖是以精深學術為底子,但作者的文字風格極為暢達,也不直接引用史料原文,因此本書已跨越了歷史專業讀者群的範圍,非常適合一般讀者閱讀。作者在書中闡釋了上百個一般讀者想知道,但又不曉得到哪裡去問的文化議題,例如:台灣為什麼晚至近代才出現在中國歷史上、中古的老百姓吃些什麼、《金瓶梅》為什麼是有反叛精神的創作、長江文化和黃河文化有何差異、孔子的「仁」到底是什麼意思、中國為什麼沒有出現代西方的工業化……等。一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言:「今日的讀者不同於舊時,在這平民的時代,大率受過高中教育以上者,都可能對歷史有興趣。」──而本書,即是為這一代中國人所撰寫的歷史。
設計概念
1. 封面的古黃河圖,呼應作者的主軸概念
《萬古江河》的封面特別選用清初佚名的「黃河圖」,並以此圖將全書包覆起來,其意義在具體展現本書作者貫穿全書的主軸概念──以大江大河比喻中國文化發展的多變歷程。同時,封面頁刻意停格在黃河入海之處,正是為了呼應作者在「序」和「後言」中所提,中國文化在當今全球化過程中的處境與方向。
2. 絹絲長卷的質感,象徵中國文化的內蘊多采
本書封面的材質及印刷,除了要求印色精準之外,還特別做出有如絹絲畫般的光澤,甚至會隨著光線折射?不同的色彩。如此做法,一方面當然是為了呈現這幅黃河圖原本絹絲長卷的質感,但更重要的目的,是為了表現作者所言的中國文化特質──豐富多變、光采內蘊。
3. 特殊的書名字體及特文斷句,反映中國文化整體樣貌
《萬古江河》封面上的書名使用了極粗的黑體字,再配上以河流為主的柔性底圖,一者方正剛硬、一者彎曲柔軟,正好反映出中國文化特色:剛柔並存、兼容並蓄。此外,從封底延伸至書背的特文,參差的斷行排列方式,象徵主流文化之外許許多多無法開展、中途截斷的次要文化。
4. 序言及目錄編排,貫徹本書文化如江河的概念
序言及目錄的編排刻意延續封面河流的意象,將文字分上下兩組排列,中間的空白處則形成河流狀。如此一來,讀者在閱讀本書時,可由具象的黃河封面開始,接續到序言的「文字河流」,再進入到內文文字──作者筆下的中國文化長河。如此設計,最能貫徹作者用河流比喻中國文化發展的概念。
5. 平裝裝訂,讓讀者閱讀中體會文化「發展」
《萬古江河》未採用精裝或軟精裝,而選用了平裝裝訂。一本平裝書,讀者只要一頁一頁讀完一遍,其變舊、磨損的程度要超過精裝書。那《萬古江河》為何選用平裝?其背後的概念是試圖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同時也經歷或「見證」文化發展歷程:書籍從嶄新的絃麗與光采漸漸趨向陳舊與磨損,其過程一如世界任何地區、任何文化的發展一樣,都是由興而衰、由起而落,從光采絢麗走向平淡無奇。換言之,讀者讀平裝本的《萬古江河》時,書籍本身的變化,恰可與書中中國文化從「東亞天下的中心」到「百年蹣跚」的發展過程互為印證。
作者簡介
把嚴謹、精深的學術內容,能闡釋的舉重若輕,又能敘述的深入淺出,非大學者不能為。許倬雲這位國際著名歷史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就是這樣一位學貫中西歷史、識跨不同學科的大學者。
許倬雲1930年出生於江蘇無錫。他自1962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後,先後執教于臺灣大學、美國匹茨堡大學,其間多次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美國夏威夷大學、美國杜克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的講座教授,1986年,他榮任為美國人文學社榮譽會士。許倬雲著述等身,不但在中國文化史、社會史和中國上古史等領域有精深造詣,同時也嫻熟西方歷史,更善於運用社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治史,著有《求古編》、《Ancient China in Transition 》、《漢代農業》、《西周史》、《中國古代社會史論》等近四十部專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