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序
1994年,本校創辦人聖嚴法師(1930-2009)為提供中華佛學研究所之各種研究成果以及各種獎助或補助的佛學相關著作,給學術界與社會大眾參考使用,精選出版《中華佛學研究所論叢》(Series of the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簡稱SCIBS),希望能達到出版優良學術作品之目的外,更能鼓勵佛教研究風氣,希望由作者、讀者的互動中能培養更多有志於佛教學術研究的人才。同時,也藉由國際各佛學研究機構的出版品相互交流,進而提高國內佛教研究的國際學術地位。
因此,2007年,法鼓佛教學院延續中華佛學研究所26年辦學經驗而成立之後,也延續創辦人聖嚴法師的願望,將各種佛學研究與實踐修行成果、或研討會議論文集與研修論壇等,經過相關審查程序,依照不同性質或版型,分為《法鼓佛教學院論叢》(Dharma Drum Buddhist College Research Series,簡稱DDBC-RS)、《法鼓佛教學院譯叢》(Dharma Drum Buddhist College Translation Series,簡稱DDBC-TS)、《法鼓佛教學院特叢》(Dharma Drum Buddhist College Special Series,簡稱DDBC-SS)等類別。
2013年7月,原「財團法人法鼓人文社會學院」與「財團法人法鼓佛教學院」合併存續更名為「法鼓學校財團法人」。2014年8月,教育部通過兩校合併申請,校名為「法鼓文理學院」(Dharma Drum Institute of Liberal Arts,縮寫DILA)。原來「法鼓佛教學院」繼續以「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博士、碩士、學士班」的名義招生。原來「法鼓人文社會學院」則以「法鼓文理學院人文社會學群」的名義招生,將於2015年春季開始招收「生命教育」、「社區社群再造」、「社會企業與創新」、「環境與發展」等四個碩士學位學程學生。因此,原來的各類叢書,也更名為《法鼓文理學院論叢》(Dharma Drum Institute of Liberal Arts Research Series,簡稱DILA-RS)、《法鼓文理學院譯叢》(Dharma Drum Institute of Liberal Arts Translation Series,簡稱DILA-TS)、《法鼓文理學院特叢》(Dharma Drum Institute of Liberal Arts Special Series,簡稱DILA-SS),可以更多元的發展學術出版成果。
未來因應Web 2.0時代,如何繼續結合網際網路(Internet)與資訊數位化出版趨勢,經由網誌(Blog)、分享書籤(Sharing Tagging)、維基(Wiki)、和社群網絡(Social Network)等新功能,讓上述成果能更快分享(share)與互動(interactive),讓資訊內容可因使用者的參與(participation)而隨時產生,發展為更具互動性與分享性之開放性學術研究環境(或許可稱為Science 2.0),進而產生更豐富的數位人文資源,則是我們應該持續努力的目標。
惠敏
法鼓文理學院校長
2014年8月15日序於法鼓文理學院
前言
接續2012年之「佛教禪修傳統:起源與發展」(Buddhist Meditative Traditions: The Origins and their Development)國際研討會,法鼓文理學院於2014年10月25日至26日期間舉辦「佛教禪修傳統:比較與對話」(Buddhist Meditative Traditions: A Comparison and Dialogue)國際研討會,邀請來自德國、義大利、比利時、印度、日本、美國、及臺灣等15位學者,分為5個場次發表論文,從比較與對話的角度,研討不同佛教禪修傳統之議題。之後,再將其中7篇論文結集成書,出版流通,以保存與延續研討會的成果,非常感謝所有成就此殊勝因緣的所有朋友與同仁。
於2012年研討會論文集出版「緣起」,我有提到敝校從2007年起所推動禪修與腦神經科學之相關活動與研究計畫,以呼應本校佛教學系博士班所規畫「佛教禪修傳統與現代社會」之發展特色。因此,拙稿「唯識學與認知神經科學的對話」(2013年8月《人生》)曾提到「阿賴耶識與生命中樞(腦幹)」關係,藉此因緣再論述唯識學與「三重腦假說」的關係如下:
瑜伽行派之《瑜伽師地論》卷1主張:「心,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執受、異熟所攝阿賴耶識。」所謂「執受」,其卷76(《解深密經》的平行文獻):「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和合,增長廣大,依二執受。一者、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二者、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前者之「執持」有根身、令不變壞的作用,可能是與「滅盡定」的經驗有關,Schmithausen (1987:18) 則認為這是阿賴耶識學說的起點,因為其卷12:「問:滅盡定中,諸心心法並皆滅盡,云何說識不離於身?答:由不變壞諸色根中,有能執持轉識(prav?ttivij??na,現行識)種子阿賴耶識不滅盡故,後時彼法從此得生。」瑜伽行派從禪修者進入「心心法並皆滅盡的禪定」而身體不會變壞的現象,發現有此深層之具備執持作用的阿賴耶識。
從演化來看人類的腦結構,美國神經生理學家馬克林(Paul D. MacLean)於1990年曾出版《演化之三重腦》(The Triune Brain in Evolution),說明人類的腦:一、包含最深部的腦幹(brain stem),是生命中樞,掌管呼吸、心臟活動、體溫調節等維持生命功能,與約兩億年前的爬蟲類時代的演化有關。二、包圍腦幹的外側是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是情緒與記憶的中樞,掌管食欲、性欲以及憤怒、恐懼等情感,與約一億五千萬年前原始哺乳類的演化有關。三、覆蓋其上的是演化到靈長類才發達的大腦新皮質,是智能中樞,掌管理論性思考、判斷、說話等等高度智能活動。雖然,目前的學術界認為此假說有過度簡化哺乳類腦的演化過程,但是從廣義解釋角度,對於腦科學的入門學生,還是有助於掌握概要的學習價值。
其中,第一、掌管維持生命功能的「腦幹」可能與阿賴耶識「執受」有根身、令不變壞的作用有關。若根據Schmithausen (1987:72) 認為第二種「執受」以習氣的形式、呈現導致再生之負面的執受、執著世間的存有,第二、屬於食慾、性慾與記憶的中樞之「邊緣系統」也可能與阿賴耶識「執受」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有關。第三、大腦新皮質則是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現行識(prav?ttivij??na)有關,而阿賴耶識含藏六現行識的種子。未來,唯識學、禪修與認知神經科學仍然有許多可以對話、交流的議題,期待此類之心智科學研究在佛學、人文、社會、自然科學等跨領域研究能繼續發展,以提升人類的品質,增進社會福祉與世界和平。
惠敏
日本東京大學文學博士
法鼓文理學院校長
2016年3月20日
編者序
2012年法鼓文理學院舉辦了「佛教禪修傳統:起源與發展」。其結果,於兩年後出版了論文集。在2014年10月25、26日舉辦了「佛教禪修傳統:比較與對話」。同樣地,此次國際研討會的結果就是這本書的出版。此次也是兩天的研討會,一共發表了十四篇文章,而本書收錄了七篇。其中,討論的範圍有三篇是與印度佛教有關,有三篇與中國佛教有關,一篇則是橫跨印度與中國佛教。
本書所收錄的第一篇文章是德籍漢堡大學(Hamburg Univer-sity)教授,也是法鼓文理學院研究員無著法師(Bhikkhu Analayo)所寫的〈早期佛教文獻中的第二禪〉。無著法師是相當多產的學者,研究的範圍主要在於早期佛教,他不僅熟稔巴利經典,也能夠閱讀漢譯《阿含經》。他根據巴利經文與漢譯《阿含經》的相互比對研究,得出三點結論:(1) 二禪並不適合修習無常觀;(2) 在二禪中,行者聽不到聲音;(3) 二禪也是不適合覺知身體,因為在二禪中並無身體覺知。
本書的第二篇論文是由比利時根特大學(Ghent University)的巴得勝(Bart Dessein)教授所撰寫的〈禪修定心與頓悟:南、北方大眾部比較〉。巴得勝教授是阿毘曇方面的權威,特別對於說一切有部的教義。由於他對中文相當精通,這篇文章他運用了漢譯的《異部宗輪論》、《大毘婆沙論》和覺音論師的巴利語《論事》等資料來比較。在結論中,他提到大眾部可分為北方和南方。北方的大眾部主張頓悟,南方的大眾部主張阿羅漢有退,其實這些都是開啟了後來大乘佛教所討論的議題。
第三篇是由印度浦那大學(Pune University)巴利學系的系主任Mahesh Deokar的研究,題目為〈禪修中的性格分類〉。身為盲人學者,Deokar教授是把所研究的巴利經典默記在心,這對依賴閱讀大量文獻的學者,是很不容易的事。在這篇文章中,他以巴利文獻為主,特別是《清淨道論》,將禪修者分為許多種類,若能依照不同類型的人,有稍微不同的禪修方式,這對禪修會有相當的助益。
第四篇是由目前在耶魯大學的葛利尹(Eric Greene)教授所撰寫的〈窺見無表色:印度與中國佛教教義與禪修經驗〉。葛利尹教授主要是研究早期中國佛教的禪修理論,對於中文也是能說能讀。這篇主要是討論說一切有部教義中所主張的「無表色」,一般以為這只是教義上安立在色法中有「無表色」,但葛利尹教授論證說「無表色」的成立其實跟實際的禪修有關,而不只是阿毘曇哲學的討論而已。
第五篇是日本學者山部能宜(Nobuyoshi Yamabe)教授,他的題目是〈如何描述圖像中的觀想?MG. 17669和?x316觀經變相圖比較研究〉。山部教授相當活躍於國際學術界,在許多國際研討會都可看到他的論文發表。這次他運用了收藏於巴黎的居美博物館(Mus?e Guimet)的MG. 17669和收藏於俄羅斯聖比得堡的國家遺產博物館(State Hermitage Museum)的?x316。經由山部教授的比對,指出這兩部觀經變相圖相當類似,只是在細節上有所差別。同時,在《觀無量壽經》中所提的觀想部分,這兩部觀經變相圖並不具備有在禪修上觀想的功能。
第六篇文章是由國立臺北大學教授賴賢宗教授所撰寫的〈看話參禪之研究--淵源、途徑與主要類型〉,就如在摘要中所提到的,這篇文章主要是探討看話參禪之淵源、途徑和主要類型。探討看話參禪之淵源可追溯至五祖弘忍看一字、黃?之提倡趙州無字,以及雲門之一字襌。在所謂的主要類型,主要是討論宋代大慧宗杲之無字話頭、明代憨山大師之念佛是誰、元代高峰原妙之拖死屍是誰。
本書的最後一篇是本校辜琮瑜教授的文章,她的題目為〈中國禪宗詩偈於生命教育之應用初探〉。這篇文章是結合中國禪宗詩偈和生命教育兩個不同領域的對話,其中以中國禪宗詩偈中的觀念與修行方法做為核心內容,論述其如何通過現代化之詮釋與整理、轉化,形構對生命教育之應用與開展。
總之,承接著2012佛教禪修傳統,2014的國際研討會更往比較與對話的方向發展,提供了在佛教禪修方面的新研究。
莊國彬
法鼓文理學院副教授
201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