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充滿慈悲與智慧的長老善知識,
聽聞正法,生歡喜心,而信奉受行!
淨海法師的弘法步履,廣及世界各地,
他乘願行向十方,雲水自在,
期望無論東方或西方,都能實現美好的人間淨土。
本書精選法師筆耕半世紀的文章,
跟著長老學佛精進,身心安樂!
【佛學篇】介紹基礎佛法概論,並解析重要佛典、佛學作品。
【修行篇】涵蓋佛法的種種修行實踐,提供修行指南。
【道誼篇】緬懷與師長道友的道情法誼。
【雜文篇】包括書序、新聞感懷,及祝福開示等。
【初級佛學課程】12堂精要的基礎佛學教材。
★慈悲心的長養
諸佛菩薩愛護一切眾生,特別是佛陀的慈悲,在經典裡形容就如母親對待獨子的愛心一樣。世間上為人父母的人,特別是母親,對她唯一的孩子一定是非常地疼愛,照顧有加。諸佛菩薩對一切眾生的愛護,就如同自己的獨子一樣,這是一個很好的比喻。
在佛的弟子中,有一位比丘生了嚴重的皮膚病,身上長有膿瘡。在早期醫藥不發達時,或是貧窮的地區,衛生醫療條件差,膿泡生多了,如又不講究衛生,身體會生惡臭,味道很難聞。更可怕的,膿瘡很容易傳染。這位比丘生了膿瘡以後,與他同住的比丘們,都嫌棄他、遠避他,因為大家覺得這位比丘身上的味道太難聞了,都離開他而去。後來,佛陀知道了,覺得這位比丘非常地孤單,就親自去照顧這一位比丘,幫這位比丘燒熱水、洗擦身體、換洗袈裟,這位比丘後來病情轉重,最後佛陀為他說法,比丘安詳地去世了。
還有一個故事:有一位比丘,眼睛瞎了,他想穿針縫補衣服(袈裟),於是他叫道:「啊,哪一位同修可以來幫我穿針的?」正好當時佛陀走過他的身邊,佛陀就說:「我來幫你穿。」針穿好給了比丘後,佛陀為他說法。這位比丘一聽,認出是佛陀的聲音。立刻起立恭敬地說:「啊,您是佛陀,怎麼能為我穿針呢?」佛陀說:「因為你的眼睛不好,所以我應當幫你穿針的。」佛陀是多麼地偉大和慈悲啊!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慈悲心,但不像諸佛菩薩的慈悲心,那樣無限廣大,遍滿虛空法界。所以我們須要培養慈悲心,就像栽種培育樹木花草一樣,從種子、發芽、生莖,以至枝葉開花茂盛,每天都要細心照顧,才能茁壯起來。
關於慈悲心的長養,在《清淨道論》裡,有很好的解說,這裡節錄如下:
1. 對自己修慈悲心:培養慈悲心,先要對自己有慈悲心。《道論》云「我欲樂,不苦」,就是我希望得到快樂,沒有痛苦。我們人在世間都希望自己快樂,沒有痛苦,因為自己內心充滿了慈悲心,就會對別人「保持自己無怨、無害、無惱、有樂」;意為保持自己心中沒有怨恨,不傷害眾生,不惱怒眾生,而能施與眾生快樂。所以首先要對自己有慈悲心。
2. 對可愛者修慈悲心:對自己有慈悲心以後,要對可愛者修慈悲心,可以先從我們所愛的人,所尊敬的人,修習慈悲心,比如孝養父母,敬事師長,愛護妻子兒女,及家中的親戚等。以慈悲遍滿自己後,對自己可愛可喜可尊重恭敬的阿闍黎(阿闍黎即是自己親近的出家教師)或是高僧大德等人修習慈悲心,我們因受他們的引導,得以信佛皈依三寶,聽聞正法,如法修學。
3. 對一切人修慈悲心:慈悲心一天天長養擴大起來後,自然而然會對一切人有慈悲心,而且能令我們的心慢慢柔軟起來。佛說:眾生心性剛強,不易調伏,煩惱和知見都很重,貪念執著堅固,常對別人懷有敵意,這都是因為眾生的心不能柔軟所致。修學佛法,先要讓自己的心性柔軟調適,心中的瞋恚和憤怒就會消失。若不能使心柔軟,慈悲心是不易培養出來的。
4. 對怨敵修慈悲心:這個層次就更高了,當我們對自己、對親愛的人、對一般人都有慈悲心了,對自己的怨敵仇人,也要生起慈悲心。慈悲心生起後,就不會再對他們懷有怨恨,到這時候,心中充溢著慈悲,一切的瞋恚煩惱,都可以完全消失了。
5. 平等修慈悲心:眾生心性不同,對我們來說,世間有好人、壞人,有親人、有怨敵,但是諸佛菩薩,對一切眾生都能夠怨親平等,廣度眾生。不像一般凡夫,有關係的人、親愛的人,才去度化他們,而對我不友善、不懷好意的人,就不去度化。佛陀對一切眾生,大慈大悲,不分怨親,絕對平等,這稱為平等修慈悲心。
慈悲心修習長養以後,可以獲得種種功德利益,《清淨道論》提示說:慈悲心具足後,能觀察到眾生瞋恚的過失,及行忍辱的美德;一個有慈悲心的人,會受到他人的愛敬,睡眠安樂,心境安寧,對一切眾生都做有利益的事情。再者,修學佛法時,因有大慈悲心,堪忍一切大苦而容易成就,證悟菩提意樂堅固。
作者簡介:
淨海法師
一九三一年出生江蘇泰縣。九歲出家,十六歲寶華山受戒,後就讀武進天寧寺佛學院。
一九四九年到臺灣親近慈航法師,於彌勒內院修學十年。一九六○年赴泰國學習泰文及巴利文,受南傳比丘戒,住進泰寺僧團,並入朱拉隆功佛教大學攻讀。一九六九年轉赴日本,入東京立正大學研究,獲佛教學碩士學位。
一九七二年受邀赴紐約弘法,一九七八年抱著拓荒精神去到美國南部休士頓,與師友合創德州佛教會,先後興建佛光寺、玉佛寺及美洲菩提中心;不分任何宗派和種族,推行現代化多元性弘法活動。現任德州佛教會傳燈長老、德州佛教書院院長。著有《唯識第一課——大乘廣五蘊論略解》、《南傳佛教史》、《覺海觀覽》、《佛國留學紀實》、《佛教史叢談散集》、《西方各國佛教略史》等作品,並譯有《真理的語言──法句經》、《佛陀畫傳》等譯作。
章節試閱
【修學聖道四法】
自立法師!廣範法師!諸位居士!
我這次回中國大陸探親和訪問佛教之後,順道來菲律賓,是想探望這裡多年的老朋友。自立法師是我的學長,他非常地客氣,說機緣難得,希望我與大家結個法緣。我今天的講題是:「修學聖道四法」。
諸位居士信仰佛教,皈依三寶,奉行佛法,親近明師,都已經很久了,現在我講這個題目是希望與大家共勉。這修學聖道的四種方法,為佛陀開導我們奉行佛法的標準,做一個佛教徒,不論在家出家,都應當依這四種方法去實踐。這是出於《阿含經》和《大智度論》中,就是「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稱為「四預流支」,即四種進入聖者之流的修行次第。
一、親近善士
善士,一般稱為善知識,在佛法中有特別的意義。世界上的人,學問廣博,知識豐富,這是知識,被稱為知識分子。佛教說善知識除具有知識外,更要有高尚的德行,能引導人向善,增長善業。換句話說,善知識即是真正的良師益友,能幫助我們提高學問和道德。一個佛教徒如果常常親近善知識,足以影響我們終生的行為、學問、道德,以及修學佛法所獲得的成就。
經中稱讚善知識有很多功德,也有不同種類。一個善知識,應具備哪些重要條件呢?
1. 證德,證指修證,一個善知識對基本的戒、定、慧三學,必須有所修學,或有所成就;即使三學方面不能全部修證成就,也要有部分的修證。
2. 教德,善知識必須多聞博學,有高深智慧,通達經論,同時能導引人去惡行善,做人師範。
3. 通達正法,對佛陀所說的一切教義,都能通達了解,知道什麼是佛法和非佛法,分辨邪正。
4. 悲憫心,對眾生富有悲憫之心。
5. 成就辯才,善知識必須具有好的辯才,能方便善巧說法,度化眾生。
善知識具備以上五種功德,這樣的善知識是對佛法有所修證的,學問和道德有很高的成就。但是我們不能要求所有善知識,都具備這些條件。而我們親近善知識,也必須有親近善知識的態度,道德學問都好的,固然我們應當親近;如有些法師或居士,有一種長處或某些長處,亦可稱為善知識,只要能令我們受益,我們也應當要去親近和學習。
佛陀勸告我們,親近善知識,應當觀察他的長處,不要觀察他的過失,即所謂觀德不觀失,這是親近善知識首先應有的態度。其次,要順從善知識莫違逆,我們對善知識的教誨,要依教奉行,不要有違逆的行為,或生起不恭敬的心,因為對善知識沒有誠心敬意,在佛法中是不會得到利益的,也不能獲得善知識的真心教誨。所以對善知識應當恭敬、供養、侍奉,使善知識生歡喜心,而誨人不倦地教導。
二、聽聞正法
正法,就是正確的佛法,佛陀所說的一切法,如何才能了解呢?佛陀告訴我們,應當多聽聞和學習正法。這可從三方面講:
1. 從佛聽聞:這是指佛陀住世時代,在佛陀座下親從佛聞。但我們現在已經離佛久遠,沒有機緣親聆佛陀說法,但是佛陀的教法已經保存流傳下來,我們仍可以間接的方法聽聞到佛法。
2. 從佛弟子聽聞:佛法流傳二千五百多年,經歷代高僧大德弘揚,不斷傳承下來,不論出家在家佛弟子,我們要了解佛法,可以從高僧大德、或有修為的居士聽聞佛法,請教受益。
3. 從經典聽聞:除了從法師、居士聽聞佛法以外,只要我們讀過書,認識文字,也可以從閱讀研究佛教經典,獲得對佛法的了解。尤其現在印刷發達,佛書流通普遍,即使我們沒有機會多聽聞佛法,也可以從書本上去學習,研究探討,同樣可以獲得佛法的了解。
聞法可使我們增長智慧,祛除愚癡,所以經中多讚歎聞法的功德利益。
1. 多聞能知法:我們聽了佛法之後,可以分辨什麼是善法,什麼是惡法;善法可以去行,多多奉行,惡法不可以去做,絕對避免。
2. 多聞能滅罪:眾生由於有貪、瞋、癡等煩惱,而以身、口、意去作惡,如常聽聞佛法,祛除內心的惡念,身、口的惡行,而培養良好的行為。
3. 多聞捨無義:由於聽聞了正法,可以斷除種種無意義不善的事;如有些外道,修習沒有意義而無效果的苦行,或持邪戒,是自苦沒有益處,佛陀稱為無義。
4. 多聞得涅槃:學佛的目的,是希望能除去煩惱,解脫生死,證得涅槃;這是由於聞法後而修證,得到安穩的涅槃。
聽聞佛法以後,我們應當起種種觀想,佛在經中舉譬喻說,聽聞佛法如作醫想、藥想、治病想,因為每一個眾生,在身體上和心理上,會生種種的病,就要去看醫生,服藥治療,身心才能健康起來。如眾生有貪、瞋、癡、慢、疑、邪見等煩惱,極難制伏,障礙很大,唯有佛陀的法藥(教法)可以治療。
三、如理思惟
如理思惟,《大智度論》亦作如理作意。思和作意,都是五遍行心所之一,這兩種心理活動,是周遍運行,勝用很大。我們知道,世人讀書求知,目的在求得知識,將來在社會上有謀生技能,能夠學以致用。我們修學佛法也是一樣,聽聞了佛法以後,一定要依照佛法的道理(教義)去思惟,去研究探討,由思惟和研究而能分別抉擇善惡,然後去力行實踐,否則不會獲得佛法的利益。世界上能夠產生文化,物質文明,都是由於人類的思想引導出來。因此,思想正確才有好的結果,思想錯誤也會有壞的結果,所以佛法注重如理思惟,培養正知見,不起顛倒邪見。
怎樣如理思惟呢?佛陀告訴我們,首先要注意身、口、意三業的清淨。我們要做好事,一定要先有好的心念或善念,以慈悲心念為出發點。做壞事也是先有惡念才會去做,如果心中懷有貪欲、瞋恚、愚癡,結果所做出來的,一定是壞事。不正確的邪思惟,往往會引起社會動亂,人心不安,非常可怕。如何把握如理思惟,遠離顛倒邪見,這必須對佛陀所說的一切法,如四諦、緣起等法,應有如實的了知,深切的認識,明了善惡因果的道理。
四、法隨法行
法,指佛陀所說的一切教法,或最高的涅槃,都叫作法,即上面講的正法。隨法行,是隨順法義去奉行,就是聞法以後而依教奉行,叫作隨法行。佛陀所說的一切正法,是極好的道理,我們一定要隨著正法去實行,如佛陀教導我們去惡行善,我們依著去實行,這就是隨順正法;如果不去行善,反而作惡,就是違法,不隨順正法了。
法隨法行,依正法而隨順奉行。如前面說到的身、口、意三業清淨,就包含三種良好清淨的行為。一個修學佛法的人,要隨時注意謹慎三業,身不作惡行,口不造惡業,意不想惡事,三業就能清淨。親近明師,聽聞正法,如理思惟,隨順正法奉行,決定會獲得佛法的真實利益。
以上所講的修學聖道四法,是佛陀開導我們修學佛法最好的方法,而且是修學佛法進入聖者之流必須經過這四個步驟(四預流支)。雖然修學佛法的法門及方法很多,經論所說不一,而上面所說的修學聖道四法,是比較更正確的方法,所以今天提出來與大家共同探討,共結法緣。最後謝謝自立法師給我這個機會,謝謝大家來赴會,敬祝大家身心安樂,福慧增長!
【如何防護我們的心?】
一切法心為前導
佛陀所宣說的教法,是以有情為本,引導人們祛除痛苦,遠離無明煩惱,走向和平安樂和解脫自在的生活。在這種情形下,一是以理論為基礎,說明「是如何」,其次是依教奉行,「應如何做」。有情生命的相續,一切善惡因果業報,都由我們身心活動而造成。身心是相關的,身體是物質的一部分,心理為精神活動現象;但以佛法說,心才是人生社會動態的主導者,甚至強調「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般若經》說:「於一切法,心為善導,若能知心,種種世間皆由心。」中譯及南傳《法句經》同樣都說:「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汙意,或語或行業,是則苦隨彼,如輪隨獸足。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清淨意,或語或行業,是則樂隨彼,如影不離形。」
一切法因緣生,這是佛法基本的理論。由於因緣,而說善惡因果業報。因是一切法(事物)生起的主因或主要條件,緣是各種助力,業報為後來酬應感招的結果。業是行為或造作的意思,由人們的身、口、意發動出來。一切善惡業,善和不善或道德和不道德的行為,都可構成業,在行為造作以後,會有一種餘勢或影響力的反應,成為業的種子。當種子遇到緣時,會生起現行,得到果報時,一定是善因結善果,惡因感惡果,這是業力不滅的因果律。一切善惡以內心種子為因,產生出來的現行為果。除非我們不造因,如果我們造了,不論善惡,都會有結果,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這如農人耕耘一樣,播下什麼種子,就會獲得什麼結果。所以一切眾生,應多作善業,少造惡業。
我們內心許多種子又從何而來呢?依佛法說,是依六根(人的六種感覺系統)和緣取外面六塵(感覺所接觸的六種對象),其間生起六識(六種認識或了別作用),即眼識了別色塵(視覺),耳識了別聲塵(聽覺),鼻識了別香塵(嗅覺),舌識了別味塵(味覺),身識了別觸塵(觸覺),意識了別法塵(知覺)。當六識了別六塵時,如心生起攀緣貪著等,就是行為造作的開始,因的形成。
由行為形成的業,就它的性質說,可分為善業、惡業、不善不惡業三類。再就善業和惡業說,又分為十善業和十惡業,都是由我們身、口、意造成。十善業是身三善業: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四善業:即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意三善業:即不貪、不瞋、不癡。如不隨順十善,反之則為十惡業。既然一切善惡業由我們的行為造作而成,我們也可以設法控制和防謢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祛除種種不良習性。以下是幾則防護心意活動的方法。
淨心、謹言、慎行
《法句經》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佛陀殷切的教誡,勸人去惡行善,首重自心清淨(淨化),一切行為都會清淨;反之自心汙染,一切行為都會汙染。《雜阿含》卷十說:「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維摩詰經.佛國品》說:「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謹言慎行,是我們平常做人的基本道理,可以減少人我之間很多矛盾和衝突。學佛能常觀照淨心,謹言慎行,不為貪欲、仇恨、愚昧、不善法所汙染;而懷少欲、慈愛、友善、無惱,可保持心境安詳自在的狀態。
親近善士、遠離惡友
善士就是好人和良師益友,有時亦稱善知識,指有道德修養和有佛法智識的人。我們常親近善士,請益受教,受其熏陶,在潛移默化影響下,必定得益非淺,增長自己品德及知識。《摩訶止觀》卷四說,親近善知識或與其相處,能使安穩修道,相互策勵,能為善巧說法。當我們在親近善知識時,對善知識的教導,要依教奉行,具虔誠恭敬心,不可有違逆的行為。人在世間,除了親屬,平常認識和接近最多的人就是朋友了。常言說:人活在世上不能沒有朋友,不然就顯得太孤寂了。朋友中有益友和損友,這就要我們慎重選擇交往,與良友相交,則有進益,提昇自我素養;與損友接近,會影響我們走向墮落,養成不良習慣。所以我們要避免與損友交往,保持相距,甚至要設法遠離。南傳《吉祥經》中說:「遠離愚癡人,親近智慧者,……此真勝吉祥。」
善用和防護六根
我們人都具有六根(如前面所說六種官能感覺),天生是要用的,發揮功能,接觸認識外面的一切境界,如果六根不具,或身體上有殘障,那是多麼地痛苦和遺憾。當我們身體有病或官能產生障礙時,會設法保護醫治好,因為六根是我們認識外面世界的橋樑。但如果不能善於利用及防護六根,也會產生很多過失和罪惡,如不應該親近的人而親近,不應該觸對的事而觸對,則會增長我們貪欲、仇恨、愚昧,造成很多煩惱,受憂悲惱苦束縛而不得解脫。所以除了善用六根,發揮我們官能微妙的作用外,同時要防止放縱六根去造罪惡。經律中說,防護六根,如防六賊,盜取我們的功德法財,如堅固塹垣城,能總防護敵人,不犯殺、盜、淫、妄等諸律儀。善能防護六根的人,就能令身、口、意三業清淨,出生無盡功德。
持戒及不造十惡
佛陀所制的戒法,如在家信眾的五戒,甚至出家眾的具足戒,都有防非止惡的作用,能離苦得樂,鼓勵人上進,提高修行人的素質。戒法分止持門和作持門二類,止持門意指對殺、盜、淫、妄等惡法,要絕對禁止不可犯;作持門意指對修習諸善法,要隨順正法奉行。在佛法中修學,一定要嚴持戒法,善戒要遵行,惡戒要禁止,戒能使生活行為和內心淨化,使身、口、意三業清淨。能持淨戒,就不會造十惡業,而能常行十善業了。但眾生由於無明煩惱等常會現起,我們雖然受戒和持戒,有時不免有意或無意地仍會犯戒,甚至一再重犯,佛法中乃有懺悔一法,懷有慚愧心真誠發露懺悔,即能回復清淨,也就是戒經中說:「懺悔得清淨。」世間不是也讚勉能改過的人嗎?
【修學聖道四法】
自立法師!廣範法師!諸位居士!
我這次回中國大陸探親和訪問佛教之後,順道來菲律賓,是想探望這裡多年的老朋友。自立法師是我的學長,他非常地客氣,說機緣難得,希望我與大家結個法緣。我今天的講題是:「修學聖道四法」。
諸位居士信仰佛教,皈依三寶,奉行佛法,親近明師,都已經很久了,現在我講這個題目是希望與大家共勉。這修學聖道的四種方法,為佛陀開導我們奉行佛法的標準,做一個佛教徒,不論在家出家,都應當依這四種方法去實踐。這是出於《阿含經》和《大智度論》中,就是「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思...
作者序
我是一個出家人,很平凡的弘法者,平時並不歡喜多寫文章,因為自覺佛法的修養不足,又不具有文采,有些文章,是為了需要或一些佛教刊物索稿受逼迫而寫出來的。我曾形容自己寫文章時,有如土法搾油一樣,思緒遲緩,慢慢被壓搾出來的,十分辛苦。有時讀到他人的好文章時,就覺得自己寫得不好,感到滿意的很少。
現今我把過去多年的一些舊作收集起來,很多曾在我們美國德州佛教會創辦的《佛光法苑》雙月刊上登載過,或有些已編輯成書出版,供作弘法結緣之用。現在再經過幾次整理和修改,而訂名為《雲水十方—淨海法師佛教文集》,依內容性質大致分為:〈第一篇 佛學篇〉、〈第二篇 修行篇〉、〈第三篇 道誼篇〉、〈第四篇 雜文篇〉、〈第五篇 初級佛學課程〉。雖然分為五篇,也不是很嚴格的,沒有系統性和嚴密組織,但都是有關佛法和佛教的。
佛學篇:可說是研究佛法之學,常指側重於思想體系、源流、發展的論述。佛陀說法四十五年,主要開示為四聖諦、十二因緣、三法印、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四聖諦是四項聖者親證體悟的真理,一面顯示世間雜染的因果,一面顯示出世間解脫的道果。十二因緣是解說生死流轉的原因和過程,如逆觀十二緣起即可獲得生死解脫。三法印是印證佛法的真實性:一、諸行無常,一切世間有為法悉皆無常;二、諸法無我,有情生命的存在都從因緣和合而生起,無有自我獨立性;三、涅槃寂靜,取證涅槃境界。五蘊是分析有情身心的本質,就人類而言,是由色法和心法的積聚,才能形成一個生命體。十二處及十八界,是說明有情生命如何產生認識的作用。此外,也包括後世弟子、高僧大德、歷代學者的佛法論理著作。
修行篇:這涵蓋佛法種種修行實踐,可總括成戒、定、慧三學,詳細分為三十七道品,做為佛弟子日常修行的依據。修是熏修或學習;行是奉行、實踐,即對於佛法的教理不斷地熏修學習,信受奉行。三學是戒學、定學、慧學,是修學佛法的綱要。戒學為戒律,有防非止惡作用,律是僧團的規範;定學為禪定,能使身心安靜止息各種思慮;慧學為智慧,能做如理思惟,消除煩惱。戒能生定,定能發慧,三者不可缺一。三十七道品,可分為七類項目: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依三十七道品七個項目修學,都能使人達到證悟正覺,所以稱為道品。此外在《雜阿含.道品誦》中,還說到安般念、四不壞淨等。大乘佛教的修行,更要廣行六度和四攝法等。
道誼篇:道誼,是指道情法誼,僧人清淨的情誼。佛陀成正覺後,遊化人間,說法濟世度人,充分表現慈悲的情懷。出家人行菩薩道,應有「出世的精神,作入世事業」。我自幼出家,都在較大或很大的僧團中生活,很少離群獨居。在僧團中,上有長老上座,中有同參道友,下有青少年學僧。還有僧人與信眾之間,我都不善交往酬應,不是一個充滿活躍和具有魅力的人。早期師長和教過我讀書的老師,都認為我是一個鄉下的土孩子,笨笨傻傻的。總之,我在青少年時期,好像樣樣都不開竅。另一方面,因我生性直樸,我對與師友同學之間的共事合作,帶有幾分憧憬,而後來都經不起現實因緣的變化和阻礙,理想都未能實現;中老年後,漸趨向平淡,但待人誠懇基本保持不變。
雜文篇:雜文從字義來講,好像是一些無系統的文章集合在一起,敘述都為瑣碎之事,而歸為雜文之類。不過雜文也指:篇幅短小,內容多樣,筆調活潑,詞句雋永,指為精美的小品或散文。因我文化修養水準不高,沒有這個天分,只是隨緣寫的一些雜錄,但都與佛教有關的。
初級佛學課程:這是我於二○○二年春為本會德州佛教書院初級佛學班而編寫的一本小冊子,共有十二課。因為開班上課的人,大多是成年的知識分子,平時工作都很忙,所以教材宜於簡短精要,供短期或密集時間上課講授,介紹基本的佛法。經過本會德州佛教書院三次採用教學,德州台塑拉瓦卡本會分會、休士頓佛光山中美寺也試用為課本,都得到很好的效果。
以上四篇共收集長短文章約六十餘篇,加上《初級佛學課程》,彙編成這本書的內容。現在這本文集裡,多數是我自己所寫的,也有部分是我講說而由信眾們記錄下來的。總之,我沒有什麼創新之見,大多是沿襲先賢再做一次敘述而已。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的,德州佛教會會友劉向春、王欣欣二位居士,發心為我這本書修改潤色全文,法鼓文化編輯部為本書美化排版及精心校對,在這裡我要致以誠摯的感謝。(二○一八年二月二十日)
我是一個出家人,很平凡的弘法者,平時並不歡喜多寫文章,因為自覺佛法的修養不足,又不具有文采,有些文章,是為了需要或一些佛教刊物索稿受逼迫而寫出來的。我曾形容自己寫文章時,有如土法搾油一樣,思緒遲緩,慢慢被壓搾出來的,十分辛苦。有時讀到他人的好文章時,就覺得自己寫得不好,感到滿意的很少。
現今我把過去多年的一些舊作收集起來,很多曾在我們美國德州佛教會創辦的《佛光法苑》雙月刊上登載過,或有些已編輯成書出版,供作弘法結緣之用。現在再經過幾次整理和修改,而訂名為《雲水十方—淨海法師佛教文集》,依內容性質...
目錄
序
第一篇 佛學篇
佛出人間
四阿含經的宗趣及特質
《維摩詰經》的特色
怎樣修學佛法?
端正法、正法要、增上法
由六根作用說到臨終助念
修學聖道四法
佛法如良藥
佛法能起淨化人心的功用
知苦與滅苦
恭喜「法財」
自增上、世增上、法增上
知性的佛教
人間淨土的體現
生死不懼、惡業可怕
佛教的生死觀
佛教的財富觀
《往生淨土論頌》釋義
第二篇 修行篇
兼修難行道與易行道
如何修學菩薩?
五停心觀對治五種障礙
六和敬——和樂清淨的僧團
如何安定我們的身心?
如何防護我們的心?
談修行:讀經、持戒、坐禪
少欲知足
作福無厭
如何修學慈悲心?
何處適宜修行?
親近善知識的重要性
第三篇 道誼篇
慈師塔——慈師圓寂三週年紀念
憶念我與演公長老的一段因緣
德州佛教會二十週年紀念特刊獻詞
我與浩師學長
我與華嚴蓮社的因緣
達拉斯弘法記
阿根廷弘法之行
弘傳華嚴宗的華嚴蓮社
薪火不滅——敬悼印公導師
憶與仁公長老共住三年多
泉州一晤憶常師
《永惺法語錄》第二冊序
憶念永惺長老與德州佛教會的因緣
從民宅到梵宇
《尋思集》序
憶在美國佛教會時
第四篇 雜文篇
《佛陀畫傳》譯者的話
中英彩色《佛陀畫傳》中譯序
《佛陀畫傳》印地語序
《佛光法苑》的成長
《佛法在人間》的發刊詞
略談佛寺住持之沿革
評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摧毀佛像遺蹟
「九一一」恐怖事件
佛教的轉型及其演變
口出妙香
新年的話
皆大歡喜
消災祈福有作用嗎?
跨世紀的新年
福至心靈
新年的展望
傳統梵唄與現代佛曲
《佛光法苑》第二百期感言
第五篇 初級佛學課程
說明
第一課 教主——釋迦牟尼佛
第二課 禮敬三寶
第三課 五戒十善
第四課 四諦、八正道
第五課 蘊處界淺說
第六課 緣起法
第七課 三法印
第八課 業力的因果觀
第九課 菩薩行
第十課 禪定的修習
第十一課 三藏的結集
第十二課 佛教發展略史
序
第一篇 佛學篇
佛出人間
四阿含經的宗趣及特質
《維摩詰經》的特色
怎樣修學佛法?
端正法、正法要、增上法
由六根作用說到臨終助念
修學聖道四法
佛法如良藥
佛法能起淨化人心的功用
知苦與滅苦
恭喜「法財」
自增上、世增上、法增上
知性的佛教
人間淨土的體現
生死不懼、惡業可怕
佛教的生死觀
佛教的財富觀
《往生淨土論頌》釋義
第二篇 修行篇
兼修難行道與易行道
如何修學菩薩?
五停心觀對治五種障礙
六和敬——和樂清淨的僧團
如何安定我們的身心?
如何防護我們的心?
談修行:讀經、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