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見聞 ╳日本佛教評介」,聖嚴法師留日時期的傳記文學。
聖嚴法師於中年閉關後,毅然決心赴日求學,為漢傳僧侶取得留日博士學位的第一人。留學期間不但致力於研究佛學,更親自走訪當時日本重要的修行道場和團體,留下研究現代日本佛教的第一手珍貴史料。
本書為法師詳盡記錄之留學生活:堅持出家相、飲食問題、讀書寫作……,以及對日本佛教的深度觀察。
◆留日見聞——聖嚴法師
我到日本之後,由於生活緊迫,除了努力於語文及課業,尚得忙於炊洗採購,所以雖有幾家雜誌向我索稿,仍未能夠應命。不過,當我來日前夕,家師東初老人曾有一番訓示:盼我能效法顯、玄奘、義淨之西遊,或效空海、最澄、圓仁等之入唐。法顯之有《佛國記》,玄奘之有《大唐西域記》,義淨之有《南海寄歸內法傳》,均為印度歷史留下了珍貴的記載。空海返日而創真言宗,最澄東返建天台法幢;圓仁留下的著作,關於入唐記載的,以《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一書最有名,當他入唐之時,正值唐武宗破滅佛法,他在中國也險遭池魚之殃,他在這書之中,記載了許多為中國史書所未載的當時的史實。此外,圓仁又留下了《日本國承和五年入唐求法目錄》、《入唐新求聖教目錄》、《入唐記》、《入唐諸家傳考》等書,均為當時唐代的中國佛教,保存了極為珍貴的史料。
我來日本求法的年齡,正如義淨三藏西遊的年齡,但我豈敢和義淨三藏比較呢?在我的觀察,正如佛陀的預記,眾生的福慧質地—善根,去佛世愈遠,愈形澆薄,聖人不復出世,賢者亦難遭遇。生在今世的聖嚴,固由於略具少慧而為教界所重視,若生於隋、唐時代,求做智者、賢首、奘公、窺基等的入門弟子,恐怕尚不夠格哩!
雖然如此,我也不敢自棄,我既生於今世,且能成為中國的比丘,又有機會到了日本,我就不能沒有責任了。所以,當我來日之後,除了對於書本的學習,尤其更重於日本佛教現狀的關注。假如僅在書本上下工夫,則正如一位大德所說:「要學日本佛教的研究態度,及其已得成果的利用,不必留日,也可學好。」
因此,我在日本,凡是有關佛教的事物和現象,均愛蒐集和探問,在不損及日人的自尊心的限度內,日人也很樂意告訴我的。我雖沒有準備寫一部《入日求法巡禮記》,但我願意將蒐集到的資料彙集起來,逐篇地向國內報告。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1930〜2009年)
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
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更致力於國際弘化工作,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章節試閱
日本佛教的趨勢
我們知道,日本本身沒有自己的文化,日本如說也有自己的文化,那是從中國文化中吸取了養料之後的再度生長而成。但是,每一個民族,均有其民族的自尊心和自大觀,日本的大和民族也不例外。故當我國隋、唐時代,佛教初傳日本之際,保守派和革新派之間,也為對於佛教的迎拒問題而發生爭端。終由於新派勝利而將佛教的信仰和佛教的文化,盡量吸收和弘揚,甚至日本第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聖德太子,將佛法的精神,制定憲法,做為國民的基準。因此,佛教在日本,曾有好多個世紀為貴族所崇,亦為民間所奉。
在明治維新(百年)之前,未倡神佛分離之時,信神社神道的人也信佛教,縱然到了目前,仍有不少神社的信徒是兼信佛教的,可知,佛教文化之與日本的關係之深切了。也正因此,日本的佛教雖仰給於中國的輸入,進口之後,則已加入了日本的地域性的色彩,正如佛教由印度經西域至中國,到了中國又自成為中國型態的佛教一樣。日本佛教的日本化最顯著的,乃是親鸞的淨土真宗,特別是日蓮的日蓮宗。
可是,縱然有了日本化的佛教出現,佛教終究是由外國引入的。尤其當時的西洋科學文明的浪潮洶湧,中國的張之洞,提倡「中學西用」,主張廟產興學;日本的明治天皇,在技術上積極地採用西方的科學文明,在理念上則基於皇權至上的復古主義-日本的天皇便是立足於神道崇拜的基礎之上-所以站在以神社神道為國粹或國魂的立場,便來排擠佛教。
在此應當說明,日本的神社神道,不同於其他地方的神鬼信仰,在中國,諸如關公、岳王、玄天、媽祖、城隍、土地等的信仰,是對某些忠臣、義士、仁人、善人的崇仰,認為他們在生之日既能公正不欺,死了之後,必為英明的神靈。至於日本的神社神道,則類於中國的祖先崇拜,是由原始社會的社稷崇拜而來,他們以為大和民族是天照大神而來,天神下降而有大和民族的繁衍,本為神的子孫,死後復歸為神,祀於神社。日本人生時為人,死後進入神社即為神。所以,他們的神社即是祖祠,信神是信諸神,求神是求祖先的庇佑。
因此,有一位旅日二十來年的楊先生,曾經問我:「日本人的神社崇拜,在大祭日,都是人山人海,那些日本人跪在露地,往往通宵達旦,如醉如癡,究竟是什麼力量使得他們如此虔誠的呢?」我告訴他:「這就是日本人的民族精神所在,我國雖也講國魂和民族精神,但僅屬於抽象的,在日本是具體的一種神社神道的信仰,日本人相信他們的已成了神的民族英雄們及祖先們,永遠地保護他們。日本人信佛普遍而且虔誠,因為他們相信日本的諸神,都是佛菩薩的化身。」
可惜,自奈良時代(西元七○八-七八一年)以來,即漸次完成的神佛合一的化現思想,到了明治維新之世,便將之破壞了。一時間廢佛毀寺逐僧的風潮,幾乎要使佛教在日本消滅!
世事往往是相反適相成的,正所謂否極泰來,打擊愈嚴重,轉機的希望也愈強烈。打擊佛教的起因是為了迎接西方的技術文明,日本的佛教界也就面對現實,派了優秀的人才赴歐美考察,繼之以派遣學生到歐洲留學,學習歐美學者利用科學方法研究佛教的梵文及巴利文原典,並以語言學為工具,對大、小乘的佛典,做歷史的考據和比較。
日本的佛教徒,在歐美的社會中,知道了西洋近代文明中,已有法律規定和保障人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所以向明治天皇的維新政府提出,到了明治二十二年(西元一八八九年),便以憲法第二十八條,對信仰自由的事實,做了明文的規定。
但是,日本佛教在明治以前,雖有許多缺點,總還以佛法的修行及戒律的持守為本務,即使在家型態的淨土真宗和日蓮宗,也極端主張修持。然在明治以後,由於時代環境的轉變,引進了學術研究的新方法,遂漸漸地放鬆了修證實踐的工夫,而且形成一個正好相反的對比:研究風氣愈高,修行的風氣便愈低。直到現在,日本的佛教學者,無不直下承認,日本佛教無修行,縱然尚有真實的修行者,也是非常稀少了。
不過,請勿誤解,我並沒有說日本的佛教學者的信心不堅固,也沒有說他們的宗教情緒低落。相反地,我所見到的幾位名學者,例如東京大學印度哲學研究所的中村元博士,他也是淨土真宗的僧侶,當他引導我們參觀他們佛教青年會的禪堂之時,他首先坐下來端身靜觀,對於所奉的佛像也極恭敬。京都大學人文學科研究所的牧田諦亮博士,他是淨土宗的僧侶,到臺灣訪問時,每進寺院,均極虔敬地禮佛誦經。
大致上,他們都嚮往能有一個環境,讓他們真正地修行。但在日本這個工商業化的社會中,加上了各自的教職和寺職的擔任,已不容他們離開研究室而走入專門於禪修的環境了。說句老實話,今日的中國佛教,在修持和研究這兩方面,究竟選擇了哪一方面呢?修持的環境談不上,研究的風氣更談不上呀!甚至在宗教信念和宗教情緒方面,也有檢討的餘地。當然,在佛教生活的型態和實質上,我寧願喜歡中國的佛教,至少,我們的比丘尚未結婚、尚在茹素。
華僑皈依
再說另外兩位華僑居士的皈依因緣。與其說是我的接引,不如說是他們自己的佛緣成熟。當我尚未來日之前,毛正智居士就已看了多年的佛書,也是臺灣出版的《海潮音》及《菩提樹》兩種佛刊的長期讀者,所以當他從《菩提樹》的消息中,知我到了日本,立即寫信到立正大學佛教學研究室,把我找到,他在信中對我推崇備至,一則使我汗顏,同時也使我有「吾道不孤」之慰。他要我邀同在東京的留學僧尼,到他的鎌倉寓所應供,於是,我和淨海法師商妥,決定去鎌倉一行,並且約了慧定、空雲、妙智等三位尼法師,順道參拜了建長寺、圓覺寺和以大佛聞名的高德院、新建的大船觀音等佛教名勝之後,去到毛居士山間的寓所,他連忙打開久封的鐵柵正門,把我們讓進客廳奉茶。
經過交談,始知他雖看佛書,也知供養僧人,但尚不是三寶弟子。問他曾經親近過哪幾位高僧大德,他說:「正在等著大法師親近。」並且又說了一些似道非道、似佛非佛、亦道亦佛的道理,請我印證。他的書架上既有佛書也有道書,他信佛也信道,談起靜坐修持,便是大周天和小周天的觀念。同時告訴我,他在近幾年前曾以二千萬圓日幣,為他做牧師的小姐建了一座基督教堂。我將這些印象綜合起來,發覺他是一位宗教大同盟主義的信仰者了。所以,除了適可而止地談幾句佛法,不便和他辯論。由於我研究過比較宗教學,是以發覺我既懂佛也懂道,甚至還懂基督教,既知中國佛教,也知日本的佛教,故被認為是難得遇到的僧人了。因此,見了一面之後,對我更加敬仰,在他的信仰上也更進一步地接近了正信的佛教。
接著一連兩次,給我寫信,請我為他誦經錄音,他要隨著我的聲音學著誦經,第一次錄〈普門品〉及〈大悲咒〉、十小咒,第二次錄〈楞嚴咒〉。東京到鎌倉往回一趟,如果稍事逗留,即需半天的時間,我仍有求必應,或懇請淨海法師同往,或在我們的住處,請了五、六位留學的同道,錄音之後,由我送去。致有一位尼法師笑我:「毛居士又不是法師的弟子,他也不是真正的居士,怎麼如此熱心?這麼遠的路,這麼麻煩的事?」
其實,我有我的想法,人家既願接近我們,並且願學誦經,正是傳播佛種的好機會。何況毛居士每次問我,要他來或者我願去時,都是我願前往的。但不久之後畢竟成了三寶弟子。
毛居士曾任浙江上虞縣長及駐日本長崎總領事,當他皈依之前,約同他昔年的同僚鈕先生到我的住處相探,並決定皈依的日期之際,我便希望鈕先生也能到場觀禮。舉行儀式那天,請了淨海法師及另兩位尼法師同往鎌倉。儀式開始之前,鈕先生如約趕到,我便寫了兩份皈依詞,也取了正智及正慧兩個法名,鈕氏本係被邀觀禮,我也未說請他一同受皈依,但是,當我穿袍披衣,正襟端坐著把三皈的意義講解完了,他也自願跪下地去,誠懇地接受了皈依。
皈依儀式,極其簡單,不用引禮,不用唱誦,僅在正授三皈之前,念了三遍〈懺悔偈〉:「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皆懺悔。」接著正授三皈之時,一邊念誦三皈依文:「我某某,盡形壽皈依佛、法、僧,不再皈依天神外教、外教教義、外教教師。」一連三遍,做三次接受三皈戒體的觀想。再念:「皈依佛、法、僧竟。」最後誦三遍〈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先後不到十分鐘,就將這場佛事做完;但在這十分鐘的時間之內,由於參加者的注意力(心念),完全受佛事的威儀及懇切的語意所融攝,見他們那種恭敬虔誠的情形,絕非集體數十人皈依時所可相比。所以皈依完了,觀禮的淨海法師第一句便說:「簡單、莊嚴、隆重。」隨往的兩位尼法師也均有同感,甚至其中的一位,由於我這一皈依開示及儀式的感動而對我說:「今天我也不由自主地在內心重受了一次的皈依,感到遍體清涼。」
其實,我哪有這樣大的感化力,這完全是由於毛、鈕兩位居士的善根所感,也是由於同往幾位出家同道的德力加持。不過其中的主因是在毛正智居士。
同時,唯恐他們誤會,僅我一人是他們的皈依對象,所以一再強調,他們是皈依一切的三寶,一切僧尼都是他們的師父。故在皈依儀式終了,我未教他們頂禮我個人,而是請淨海法師等一同站到中間,接受他們平等的禮謝和供養。
日本佛教的趨勢
我們知道,日本本身沒有自己的文化,日本如說也有自己的文化,那是從中國文化中吸取了養料之後的再度生長而成。但是,每一個民族,均有其民族的自尊心和自大觀,日本的大和民族也不例外。故當我國隋、唐時代,佛教初傳日本之際,保守派和革新派之間,也為對於佛教的迎拒問題而發生爭端。終由於新派勝利而將佛教的信仰和佛教的文化,盡量吸收和弘揚,甚至日本第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聖德太子,將佛法的精神,制定憲法,做為國民的基準。因此,佛教在日本,曾有好多個世紀為貴族所崇,亦為民間所奉。
在明治維新(百年)之...
目錄
上篇 留學見聞
初到東京所見的日本佛教
留學日本一週年
我的留學生活
留日的見聞和觀感
留學僧.文學博士.佛教教育
比丘身分的海外學人
一位出家人的表白
從東洋到西洋
下篇 日本佛教評介
學術化的日本佛教
溫和活躍的日本在家佛教──立正佼成會
日本佛教的歷史方向
住在日本所知的國際佛教
日本的寺院和僧侶
東京的佛教大學
日本的印度學佛教學會
日本佛教之不同於中國佛教的諸問題
道教學會與道教學
日本的神祕宗教
日本宗教的過去和現在
上篇 留學見聞
初到東京所見的日本佛教
留學日本一週年
我的留學生活
留日的見聞和觀感
留學僧.文學博士.佛教教育
比丘身分的海外學人
一位出家人的表白
從東洋到西洋
下篇 日本佛教評介
學術化的日本佛教
溫和活躍的日本在家佛教──立正佼成會
日本佛教的歷史方向
住在日本所知的國際佛教
日本的寺院和僧侶
東京的佛教大學
日本的印度學佛教學會
日本佛教之不同於中國佛教的諸問題
道教學會與道教學
日本的神祕宗教
日本宗教的過去和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