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4 項符合

戒律學綱要 (四版)

的圖書
戒律學綱要 (四版) 戒律學綱要 (四版)

作者:聖嚴法師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2-06-09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戒律學綱要 (四版)

內容簡介

  ★戒律是佛子生活中唯一的防腐劑

  「我要試用淺顯的文字,將戒律的內容,配上若干時代的觀念,以比較通俗的姿態,來跟大家見面。我是試著做復活戒律的工作,而不是食古不化的說教。」

  「我的目的,雖求通俗,但在盡可能不使讀者厭煩的情形下,仍將戒律學上各種主要的問題,做了應做的介紹與疏導。」 ——聖嚴法師

  佛制戒律,不僅有防非止惡之用,還有眾善奉行的積極面;聖嚴法師因應現時七眾佛子的需求,以淺顯的文字,配合時代的觀念,將各種戒律的淵源、性質、意義與作用,做了詳盡又有系統的介紹。

  本書的敘述方式,不拘滯於條文的呆板死守,在思想上接通佛陀根本教義,在生活上著重戒律的精神,使活用於時代的文化領域。

  書中內容既有通俗性,也含研究性,更具實用性;所以除了具足戒及式叉戒,其餘各戒均收錄最切實、最適應於普遍要求的受戒儀軌;不論是已受各種戒法的佛子,或是即將受各種戒法的讀者,均能提供「因時制宜,因地制宜」之指引。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1930〜2009年)


  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十年後再次披剃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曾獲臺灣《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推動全面教育,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

  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並積極推展國際弘化工作,參與國際性會談,促進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致力世界和平。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目錄

序 竺摩長老
自序
第一篇 緒論
第一章 受戒學戒與持戒
第一節 受戒
第二節 學戒
第三節 持戒
第四節 以戒為師
第二章 戒律的傳承與弘揚
第一節 為什麼要有戒律
第二節 戒律的傳流
第三節 律部傳來中國的歷史
第四節 戒律在中國的弘揚
第五節 弘揚戒律的困難
第六節 培養學律的風氣

第二篇 信佛學佛的開始──皈依三寶
第一章 三寶及皈依
第一節 為何要皈依三寶
第二節 什麼是皈依三寶
第二章 皈依三寶的方法與利益
第一節 如何皈依三寶
第二節 皈依三寶的好處

第三篇 人間天上的護照──五戒十善
第一章 五戒及其內容
第一節 什麼是五戒
第二節 五戒的內容
第三節 殺生戒
第四節 偷盜戒
第五節 邪淫戒
第六節 妄語戒
第七節 飲酒戒
第八節 五戒配三業十善
第二章 求受五戒的方法及其功德
第一節 如何納受五戒
第二節 受持五戒的功德

第四篇 了生脫死的門徑──八關戒齋
第一章 八關戒齋及其內容
第一節 緒說
第二節 什麼是八關戒齋
第三節 為何要受八關戒齋
第四節 八關戒齋的內容
第二章 六齋日及其戒齋清淨
第一節 什麼是六齋日
第二節 怎樣算是戒齋清淨
第三章 八關戒齋的條件與受法
第一節 唯有人類可受戒
第二節 犯五逆破淨戒者不得戒
第三節 受持的時限
第四節 求受的方式
第五節 齋日的準備
第六節 如何納受戒體
第四章 受了八關戒齋以後
第一節 捨戒
第二節 稱呼
第三節 功德
第四節 普勸受持八關戒齋

第五篇 解脫之道的基礎──沙彌十戒與式叉六法
第一章 出家與出家的目的
第一節 何謂出家
第二節 出家的性質與作用
第三節 出家的目的
第二章 沙彌戒與沙彌的類別
第一節 何謂沙彌沙彌尼
第二節 沙彌十戒的內容
第三節 沙彌的等位與類別
第三章 沙彌投師與沙彌出家
第一節 何人能做沙彌之師
第二節 剃度沙彌的規矩
第三節 沙彌出家的儀式
第四章 沙彌受戒及其持犯威儀
第一節 受戒的次第
第二節 沙彌十戒的受戒儀式
第三節 沙彌戒的範圍與持犯
第四節 沙彌及沙彌尼的威儀
第五章 式叉摩尼的種種
第一節 什麼叫作式叉摩尼
第二節 式叉摩尼的年齡
第三節 什麼是式叉摩尼法
第四節 悔罪法

第六篇 通向涅槃的橋樑──比丘比丘尼戒綱要
緒說
第一章 比丘及比丘尼的起源
第一節 什麼叫作比丘比丘尼
第二節 比丘比丘尼的出現
第三節 中國最早的比丘與比丘尼
第二章 僧尼戒律的由來及種類
第一節 戒律的由來
第二節 比丘及比丘尼的身分是怎麼完成的
第三章 比丘比丘尼戒的內容及其同異
第一節 止持與作持
第二節 比丘戒有多少
第三節 比丘戒與比丘尼戒的同異
第四章 比丘及比丘尼的重要戒
第一節 哪些是重要戒
第二節 四棄法
第三節 十三僧殘法
第四節 摩觸異性戒
第五節 麤語戒
第六節 作媒戒
第七節 二不定法
第五章 羯磨法與懺悔法
第一節 什麼是羯磨法
第二節 羯磨法有幾種
第三節 懺悔法

第七篇 三世諸佛的搖籃──菩薩戒綱要
第一章 菩薩的層次與境界
第一節 何謂菩薩
第二節 菩薩的階位
第三節 五十二等的菩薩層次
第四節 階位層次的表解
第五節  菩薩行當如何
第二章 菩薩戒的內容與分別
第一節 何謂菩薩戒
第二節 菩薩戒的內容
第三節 菩薩戒的種類
第四節 菩薩戒的由來
第三章 菩薩戒的重戒與輕戒
第一節 何謂重戒與輕戒
第二節 重戒的內容
第三節 輕戒的內容
第四章 菩薩戒的授受與條件
第一節 最早的菩薩戒法
第二節 求受菩薩戒的條件
第三節 菩薩戒的師資問題
第五章 菩薩戒的秉受方法
第一節 秉受菩薩戒的種類
第二節 自誓受戒法
第三節 依師受戒法
第六章 受了菩薩戒之後
第一節 菩薩戒的持犯與得失
第二節 菩薩的悔過法
第三節 菩薩的說戒布薩

 
 

自序

  我能夠再度出家,是在重重的困難之下達成的,這要感激我現在的剃度恩師東公老人,他全心全力地幫助了我,也成就了我;而我能在從軍十年之後,仍然念念不忘出家身分的恢復,這要感激南亭長老,他自始至終地愛護著我,也鼓勵著我。

  正因為深深地感到,這一出家因緣的難能可貴,所以立志要做一個最低限度的清淨佛子;至於清淨的工夫,除了學戒持戒,就沒有更好的方法,因為戒律是佛子生活中唯一的防腐劑。這是我學習戒律的動機。

  本書的完成,我要感謝現居南洋的竺摩老人,他給了我很大的鼓勵:當我在南洋《無盡燈》發表了本書的〈緒論〉之後,便接到他老轉來的十元美金,並說將為那篇文章單印流通;接著又得到更進一步的慨諾,他說當我寫成戒律學的專著之時,若無出版的能力,他願資助印費。

  這是多麼可貴的鼓勵!於是,我就一直研究下來,也一直寫了下來。

  同時,這也是我的嘗試。因為,戒律是一門枯燥而又繁瑣的學問,以致近世以來,成了佛教的冷門,縱然有人研究,也多不脫古氣,多是照著古調再彈,致令一般的人,不得其門而入,甚至妄加批評。因此,我要試用淺顯的文字,將戒律的內容,配上若干時代的觀念,以比較通俗的姿態,來跟大家見面。我是試著做復活戒律的工作,而不是食古不化的說教。

  當然,我的目的,雖求通俗,但在盡可能不使讀者厭煩的情形下,仍將戒律學上各種主要的問題,做了應做的介紹與疏導。所以,本書也徵引了各部律典及古德註疏的重要資料,並且盡量註明出處,以便讀者做進一步的研究參考;唯恐讀者對於書中所引原文以及若干專有名詞的隔閡不解,故也適度地採用夾註說明。

  為了實際的要求,以及本書的篇幅所限,本書除了三皈、五戒、八戒、十戒等篇,寫得堪稱詳細,至於具足戒及菩薩戒,只是做了綱要性的介紹,這也就是本書書名的緣由;雖然如此,具足戒及菩薩戒,已經占了本書篇幅的五分之二以上。所以,看了本書之後,對於戒律學的知識,當可有一個具體的印象。

  本書的性質,是通俗的,是研究的,更是實用的。除了式叉摩尼戒及具足戒之外,其餘各戒,本書均錄有受戒的儀軌,並且是介紹最切實、最簡明、最能適應於普遍要求的受戒儀軌。至於各種戒律的淵源、性質、意義、作用,以及為何要受戒?如何來受戒?受戒之後又如何?那當更是本書應負的責任了。因此,本書的對象,既是已經受了各種戒法的佛子,也是那些準備要受各種戒法的讀者。

  從大體上說,本書受蕅益及弘一兩位大師的影響很多,但並沒有全走他們的路線,乃至也沒有完全站在南山宗的立場。因為從戒律學的本質上看,它是屬於整個佛教的,它該是全體佛子共同遵守的軌範,而不僅是某一宗派的專利品。

  雖然,本書有我個人的觀點,但我所談的問題,無不力求客觀,無不力求這些觀點是屬於讀者的要求,故也敢說,本書的內容,事事都有它的根據。

  不過,由於我的學程還淺,本書的貢獻,自也有限。本書的出版,如果尚有一些價值,那當歸功於三寶的恩德,以及師友的鼓勵;如有不良的後果,均該歸咎於著者的粗疏。倘蒙指教,感激不已。

  竺摩老人抱病為本書撰序,星雲法師的佛教文化服務處斥資為本書印行初版,十三年後天華公司為之重排新版,在此一併致其無上的謝意。

  聖嚴佛曆二五○九年元月二十五日序於朝元寺關房,一九七八年三月一日再版識於北投

推薦序

竺摩長老


  佛法在印度,早由空、有兩大思潮的激揚,而演成大乘性、相的兩大派系。傳來中國,到了黃金時代的隋、唐,大、小乘十宗的旗幟,也已很鮮明地豎立起來。各宗派的創立者雖從修證佛法的境界各自發揮其心得,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建立其不同的宗派。可是回到修持上來,則不歸於戒律,即歸於禪觀或淨土;而修禪觀或淨土行者,仍不能離開戒律,以戒律為修習一切善法的基礎。那麼,不論出家或在家佛徒,對於戒律都是一樣地需要,因全部佛法都是建築在戒律之上的。所謂:「一切眾律中,戒經為上最」、「佛說三藏教,毘奈耶為首。」這是為佛徒的鐵律,誰也不能否認的。《四十二章經》則說:「弟子去,離吾數千里,意念吾戒必得道。在吾左側,意在邪,終不得道。」有志修學佛法而於戒行有虧的,讀到佛陀這些教誡的經文,不能不毛骨悚然而思有以匡正了。

  佛律雖很謹嚴,條文也很繁瑣,但在今日真能「嚴淨毘尼,研究律藏」的人,又有幾多呢?不特束置高閣無人過問,就是能談戒律的人也必定是很有勇氣的,沒有勇氣就不敢談了。這原因或在戒律的性質太嚴肅,末世業障深重,持之不易,索性不持了,談也無益,索性不談了。近世佛門的大心之士,有鑑乎此種衰頹而散漫無章的情形,有發心出來提倡振興律學,也有認為律學有重新估價的需要。根據律部中的「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的理由,主張適宜時地環境的需求,可行者行,不可行或行不通的,不妨捨棄。

  其實這種思想也不始於今日,遠在二千五百年前,在阿難陀和大迦葉領導的教團中,早已發生爭論了。阿難在第一次結集經典後曾說:「佛將入滅時曾告我,大眾若欲棄小小戒,可隨意棄。」當時迦葉板起面孔反對道:「佛所未制,今不別制,佛所已制,不可少改。」據律部記載,當時還有一愚癡比丘說:「那老頭(佛)去世甚好!他在世時常拿戒律約束我們,這件不許做,那件不准行,如今我們可以極自由地為所欲為了!」迦葉聽了覺得痛心,也因此而發起結集律藏。

  本來戒法為四眾弟子的金科玉律,應守應行,理所當然,哪有討價還價的餘地?所謂「毘尼久住,正法久住」;可是在事實上,又有不然,不但在佛滅後的初期,諸大羅漢之間為了戒律的可捨與不捨問題,發生歧見,弄到教團的不協調;就是在佛陀時代,不是已有「六群比丘」及比丘尼出現了嗎?難道那時毘尼不住世嗎?不是正法住世時代嗎?這或者由於眾生的慧根深淺與向道之心有無而所使然:其慧根深而向道心堅切的,即能嚴持戒律;其慧根淺而向道心薄弱的,自然難得清淨了。或者以戒律太嚴肅,條文又繁瑣,使人望之生畏,感到不易堅持,或堅持亦難到底,無形中便鬆弛了。

  佛曆二五○五年春,我在星洲方便禁足期間,在《無盡燈》上讀到聖嚴法師作的〈受戒學戒與持戒〉及〈戒律的傳承與弘揚〉,覺其慧解敏穎,文筆犀利,所言切中時弊,深為感動。當時曾以《燈》刊讀者的名義略致薄敬。在那文末談到弘一律師嘗自檢驗,認為自己非但不夠比丘的資格,也不夠沙彌的資格,甚至連一個五戒滿分優婆塞的資格亦不夠。一個聞名持戒的律師,還不敢以滿分五戒淨人自居,可知戒條是如何地謹嚴難守了。明朝的紫柏大師,脅不著席四十餘年,猶以未能持微細戒,終不敢為人授沙彌戒和比丘戒,到不得已時也只為人授五戒。蓮池大師嘗自稱為「菩薩弟子」或「沙門」,不敢以比丘自居。蕅益大師閱過律藏之後作〈退戒緣起〉,認為一向所受的戒不合法,沒有做比丘資格,自稱「菩薩沙彌」,太虛大師亦有「比丘不是佛未成,但願稱我為菩薩」。從古今高賢的謹嚴處,知戒律是如何地嚴格,不易如法受持,但亦不能因持得不夠圓滿就不持,應量力求受,不逾繩墨,才不負弘揚戒律者的用心!

  自來在佛門中提倡戒律的人,以上座碩德為多,青年人來談戒律的倒不多見。今作者聖嚴法師,年輕志高,學富力強,從研究戒律而弘揚戒律,欲以戒律精神振興佛教,這不能不使人敬佩!他曾說過,寫作本書是受了蕅益大師與弘一大師的影響很多,但沒有全部走他們的路線,甚至也沒有全部站在南山宗的立場。可知他對戒律,是另有新的看法。看他的志趣,似走在弘一律師與太虛大師之間,而更接近後者的意趣。在生活上著重戒律的根本精神,不拘滯於條文的呆板死守,在思想上接通佛陀的根本教義,活用於時代的文化領域。這意趣正是時代的產物,把它盡量表達出來,培養佛教的時代精神,使每一個懷有整理僧制職志的新時代佛教青年,思想都能夠走向這一路線,匯成一條佛教新時代的文化洪流,那麼一切佛教的垃圾就不怕沖不開。他對晚近的教內同道,還曾慨然地說:「若標榜持戒,便成了孤獨古怪;若標榜學教,便成了放浪形骸;若標榜學禪與密,便成了神鬼模樣。」這也是一針見血之論,對於患了嚴重痲痺症的現代佛教內部,是不無晨鐘暮鼓的作用。他對佛教現狀既有如此深的了解與抱負,自然對振興律學另有最應時的立場與看法,而寫出來成為文字,自然也不同凡響了。

  作者再次來書問序於我,並提示本書的宗要是:「為了實際的要求,本書的內容既是通俗性的,也是研究性的,尤其是實用性的。所以除了具足戒及式叉戒之外,其餘各戒均錄有受戒儀軌,並且盡量介紹最切實、最簡明、最能適應於普遍要求的受戒儀軌。至於介紹各戒的性質、意義、淵源、作用以及為何受戒、如何受戒、受戒之後又如何,那自是本書應負的責任了。所以讀了本書之後,對於戒律當可得到一個具體的印象。」從這些話裡,可以看出本書的內容與價值。全書約有十九萬字,把七眾弟子個別的戒法描繪出來,雖然有他自己的見解,但每篇都是有所根據的。比如比丘、比丘尼戒,是本弘一律師之意而寫的,菩薩戒是綜合《瓔珞經》、《梵網經》、《瑜伽論》、《地持經》等經,及《梵網經》、《瑜伽論》各名家註疏的重要內容而寫的。我還認為本書的好處是引經據典,把七眾弟子的戒法,做簡明而有系統的敘述,使讀者得到不少的便利和切合實用。

  時丁末世,人性疏懶,已很少有人能向《大藏經》中去翻閱長篇累牘的眾多律部,因此身為七眾弟子的很多,真能了解七眾律儀皮毛的已很少,更談不到去做深刻的研究分析與敘述。那麼本書正適合現時的七眾佛徒的需要,若能人手一編,時加玩味,便知道自己學佛所應做的是些什麼事,同時也不負寫作者的一番美意。在律制鬆弛,佛法衰頹的今日,律學已成了冷門的學問,少人問津;而作者既專志攻修,又勤於寫作,所寫的又是熱情奔放,審理明晰,文筆通暢,適合一般口味的文章,求之於現代青年法師,真是異軍突起,希有難得。

  作者又曾在來信中,慨嘆自己不夠資格來談戒律,來寫戒律;就是我,更不敢也不配為這部神聖的律書作序,所以延擱到一年多也不想動筆。但感於作者的智慧與熱誠,屢屢來函說明他寫本書一氣呵成,不曾間斷,完全因第一篇緒論發表在《燈》刊得到我的鼓勵所致,因此使我對本書的完成,雖沒有居功之心,卻有歡喜之情,不能不寫這一篇不像樣的序文,來做隨喜功德的讚歎了!
 
佛紀二五○八年十月三十日竺摩寫於檳城三慧講堂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5989569
  • 叢書系列:智慧海系列
  • 規格:平裝 / 448頁 / 15 x 21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四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詛咒兔子
作者:鄭寶拉
出版社:寂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10-01
66折: $ 290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從怕學習到愛學習:名校和家長都肯定的自主自律學習
作者:張萌
出版社:方智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02-01
66折: $ 23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你不能選擇出身,但能活出想要的人生:大姐Selena寫給不甘現狀、不想放棄的你
作者:陳珮甄 Selena
出版社:圓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04-01
66折: $ 23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我要準時下班!(日劇《我要準時下班》原著小說)
作者:朱野歸子
出版社:采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09-26
66折: $ 231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在紙船中入眠(上)
作者:八田てき
出版社:尖端出版
出版日期:2024-12-10
$ 211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深夜食堂29
出版日期:2024-12-25
$ 189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你的宇宙訂單已到貨!小魔女九粒的顯化養成指南【1書+1手帳】
作者:九粒
出版社:方智出版
出版日期:2025-01-02
$ 402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兄妹之間想做的事(3)完
作者:葉乃はるか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09
$ 111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數位邏輯設計(第七版)
作者:黃慶璋、吳明順
出版社: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09
$ 315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生命中最大的寶藏就是你自己Stand by Yourself
作者:曾寶儀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4-10-31
$ 331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持續狩獵史萊姆三百年,不知不覺就練到LV MAX(16)
作者:森田季節
出版社:尖端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14
$ 198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麵包小偷5:熱呼呼的麵包車
作者:柴田啓子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24-12-26
$ 252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