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近年來,隨著加入WTO開放市場、新興工業國家的競爭,以及中國大陸磁吸效應影響,在台灣的製造業,對外面臨中國大陸與東南亞低價競爭,對內面臨生產要素不具比較利益的雙重威脅。本研究藉由「製造根留台灣」與「製造回流台灣」兩個研究取向,透過個案研究方法,建構出在台灣製造最恰當的形貌。生產要素一直是社會經濟活動中重要的元素,它建構了絕大部份的經濟行為理論。若由生產要素比較利益角度分析,若台灣能夠供應廠商製造所需生產要素,且這些生產要素具有比較利益或絕對利益的話,則廠商便會以台灣為主要生產中心,以取得台灣具有優勢的生產要素。在此種思維下,在台灣製造營運策略,便是利用與培育台灣具有比較利益的生產要素。同樣的,當台灣提供生產要素不具有比較利益時,廠商在理性決策下,勢必會將製造活動轉移至,具比較利益生產要素供應國。若廠商想將製造活動持續留在台灣,勢必藉由「管理」活動,在台灣創造出大於或等於海外生產據點的競爭優勢,如此該製造活動才會在台灣進行。整體而言,我們對在台灣製造歸結為兩個典型。第一,當台灣生產要素具有比較利益,且此要素具有不可移動性時。第二,藉由「管理」活動在台灣營造出大於或等於海外生產據點的競爭優勢。從上述在台灣製造典型發現與研究,本研究對政府與廠商提出以下數點建議:
(1)創造與維持台灣生產要素比較利益或絕對利益
(2)中小企業轉型為精品製造中心
(3)協助台灣群聚轉型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