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佛典中汲取佛陀的智慧綸音,將佛教思想予以當代詮釋,以佛法觀點,分析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並依佛法將「增進身心體健康」的原理與方法,具體列出四大要項:
一、以色法「四大」原理,說明人體的物質特性、結構內容與運作方式。
二、以「四大不調則身苦」,「四大調合則病癒」的平衡法則,解釋產生疾病的原因與維護健康的方法。
三、以「四念處」的修持原理,依姿勢的「四威儀」、身體的「四界觀」與呼吸的「持息念」,設計簡易具體的調身功法。
四、以「正念正知」原則,做為學習心法的要領。期能身心調柔,定慧圓滿。
作者簡介:
性廣法師
•台灣嘉義縣人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博士
•現任玄奘大學董事長、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專研中、印佛教禪學理論與修持原理
•主要著作有《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印順導師禪學思想研究》、《禪觀修持與人間關懷》、《燃燈引路─禪七開示路》、《圓頓止觀探微》、《佛教養生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古老佛典的當代詮釋
──《佛教養生學》序
釋昭慧
性廣法師在我的學生中,是最早期且最長期與我共事的好伙伴。打從民國七十七年,她就開始聽我講課;此後未久,因緣際會,我開始從事「抗議謗佛辱僧」的護教運動,她也就熱誠地一頭栽入護教工作,成為我的最佳助理。從那以後,我們分工合作,共同講授《成佛之道》長達三年。其後,無論是成立法界出版社,創辦關懷生命協會,還是建立弘誓學團,我們始終攜手合作,共度無數難關。
事實上,我們雖有佛法上的共同知見,志業上的共同焦點,但彼此在性格、生活或修行路線上,都是南轅北轍的。
性廣法師的專長是禪觀理論與個人修行,我的專長是倫理思維與公共議題。她可以為了禪修功課,在蒲團上「往死裡坐而不起於座」;我則可以為了公共事務,在電腦前「往死裡坐而不起於座」。她嚴守清淡飲食與早起早眠的好習慣,我則因工作型態而大都外食,並且經常熬夜趕工。我常笑稱:我是她的「養生學理論」裡,最壞的教學示範。
如今,這位「養生學的最壞示範」,竟得提筆上陣,幫她寫一篇序文。想來不禁莞爾!
** ** ** ** **
蜚聲國際的當代高僧帕奧禪師曾向學僧慨言:
「禪師就像一塊洗衣板,髒衣服在洗衣板上洗乾淨了,人就走了,只留下洗衣板與髒水。」
性廣法師,請不要看她重視「個人修行」,有時她的性格比我還傾向「利他主義」,她無時無刻不在關切師友、學生的修行功課、修行進度與身心狀況。無論是主持假日禪修會,還是主持各國、各道場的禪七,她總是十分嚴謹且全力以赴地領眾共修;每位學員向她小參,她也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長期下來,她的體力過度透支,因為,「禪師就像一塊洗衣板」,而她就這樣長期扮演著「洗衣板」的角色。
長期超負荷下來,她的健康狀況出了問題。原因很簡單,即便是發電廠要供應源源不絕的電流,也要有時間從容蓄電;洗衣板即便不沾髒水,也得讓它有保養修復期,否則容易折損。
於是,當性廣法師提出她的山居靜修計畫時,我十分開心並大力促成。我認為,她已在印順導師的思想薰陶下,累積了亮眼的禪學研究成果;已在帕奧禪師的悉心教導下,培養了甚深禪定的功力;已在十方師友的共同成全下,締結了指導禪觀的廣大法緣,這些波羅蜜具足之後,當務之急,就是修復過度勞損的色身,並且加強自己的禪觀修行。她是一個有修行功力的人,我期望她能在有生之年,將禪觀功力發揮到極致。
可問題是,她是一個熱心腸的修行人,看到師友或學員有種種病苦,她總會十分不忍,想要伸手拉人一把。因此,像她這樣太過「婆心」的修行人,我們只好強制她──不要常常見到大家,以免她見到了師友、學員的病苦,就會心生不忍,就會婆心開導,就又會因體力過度透支,而重蹈「健康亮紅燈」的覆轍。讓她此時山居靜修,對她而言才是「中道之行」。
但是,利他根性就是利他根性。即便是山居靜修,她對師友與學眾的關切也沒有減少,反倒是在修復色身且全心禪觀的過程中,她產生了對身與心更為敏銳的覺知力,並且深刻體會:用毅力撐持色身「往死裡坐」的苦修方式,不但會嚇退許多初學者,也容易帶來色身的恆久傷害。如何讓學眾「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修習禪法」,避免重蹈「色身勞損而一身是病」的覆轍,這是她近年來最為措心的焦點。
** ** ** ** **
而這份「不忍眾生苦」的慈悲心,恰是《佛教養生學》一書面世的增上勝緣。
本書依於佛法中,「四食」(生命之資益與長養)、「四大」(物質之組合與變化)與四念處(身心之安穩與解脫)的三大原理,交織、貫串而設計出操作簡易、效果奇佳的養生功法。所有的個人特見,都沒有脫離佛法的思維軌道,甚至是深入淺出而推陳出新,讓人在觀念上體會「身心健康」的因緣、效益,並活用「四念處」教學,設計養生功法,讓人祛除四大不調所引來的各種疾患,以減輕家庭、道場或社會負擔,並增強修道或度眾的體能。
佛陀說「四念處」是「一乘道」,古往今來,欲得解脫,欲證正覺,唯此一途,別無二致。「四念處」,可說就是「古仙人道」。也許有人會說,既已明載於經典,又何須作「當代詮釋」?這就錯了,我們都知道:偏寒體質須多進服熱性飲食;偏燥體質則反之,須多進用涼性飲食。這就是中醫藥學上的平衡原理,也是佛家所強調的「中道」對治。
然則在當代環境中,我們必須檢視修道體質與修道環境的古今差異,才能恰如其分地「對症下藥」。這就是依「四念處」作當代詮釋的重要性。例如,古印度佛教禪者多的是「步行」與「經行」的機會,即便沒有特別設計什麼運動,他們的運動量也是足夠的,而且比較沒有負能量殘留體內的問題。如今則是上下靠電梯,出門靠車行,用電腦,滑手機,幅射負能量積累到驚人程度,又沒有充分排濕、排汗、排遺的力道來代謝廢物。以前是糧食不夠,營養不良,如今則是營養過剩,造成消化與排泄系統的強大負擔。面對現代人的「文明病」,倘若只是將經典教言,一字不漏以照本宣科,往往無法善觀體質與情境的差異,恰如其分地「對症下藥」。待到種種四大不調的病緣現起,行者往往退失信心或是纏綿臥榻。
因此,性廣法師的「佛教養生學」理論與功法,恰恰就是「四念處」修行原理的當代詮釋,用來對治頭腦過動而體能下滑,以及久坐、精食、接收過多負能量等種種文明病,十分見效。
** ** ** ** **
我曾笑稱性廣法師,是唯識學所稱「五種種姓」中的「不定種姓」──利他心重,卻因過度利他而導致身體勞損,於是動極思靜;好樂禪觀,卻因覺知敏銳,體念眾生病苦,總不免悲心洋溢地「重返紅塵」。就這樣來回擺盪於解脫道與菩薩道之間。在她山居年餘之後,有一次我直言詢問:
選擇山居之後,妳對「人間佛教禪法」可還依然抱持信心?如果抱持信心,妳就要走出一條路來,證明這樣走下去,可以「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否則妳的禪境即便高妙,終究只是完成了「解脫道」的功課而已。
禪觀修行之後,這套功夫必須要在人間使得上力,才能叫做「人間佛教禪法」。如果在山上禪修時神清氣爽,下山來對應人事就面目全非,那就表示,這套功法終究只能用來面壁,見不得人──見人立即「破功」。
果然,性廣法師不負眾望,上山三年期間,專力修持禪觀以「自利」,復將禪觀體悟配合佛典智慧,活學活用以「利他」。這些隨緣說法的內容,受到學員很大的喜愛,印悅法師因此發心將聞法內容作了聽打記錄與初步潤稿,擬於本年五月「第十五屆印順學研討會」中,與筆者、悟殷法師共同發表新書。
我們還是要回到「純一滿淨、梵行清白」的一乘道,抓住「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要領。然則一切善法的修學,務必要在「身心健康」的基石之上,這樣才能貫通「從解脫道到菩薩道」的任督二脈──而這就是「佛教養生學」在佛法解行系統裡的重要性。
職是之故,性廣法師依於現量(經驗)與比量(推理),把她的修學體驗與教學心得,放在「教證」與「理證」的框架之下,成功地作出了古老佛典的當代詮釋,我為她在山居歲月,依然精勤於菩薩道,「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感到慶喜不已。因茲撰為序文,說明本書面世因緣如上。
一○六、四、廿五 於玄奘大學養息齋
名人推薦:古老佛典的當代詮釋
──《佛教養生學》序
釋昭慧
性廣法師在我的學生中,是最早期且最長期與我共事的好伙伴。打從民國七十七年,她就開始聽我講課;此後未久,因緣際會,我開始從事「抗議謗佛辱僧」的護教運動,她也就熱誠地一頭栽入護教工作,成為我的最佳助理。從那以後,我們分工合作,共同講授《成佛之道》長達三年。其後,無論是成立法界出版社,創辦關懷生命協會,還是建立弘誓學團,我們始終攜手合作,共度無數難關。
事實上,我們雖有佛法上的共同知見,志業上的共同焦點,但彼此在性格、生活或修行路線上,都是南轅北...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緒論
一切有情皆重視、寶愛自己的生命,這是跨物種、跨文化的共同現象。但在人類古今中外的眾多文化系統,對於生命現象,總會提出各具特色的種種看法。為了保全與延長生命,它們更是提出各種袪除疾病,增益健康的養生方法。每一種自成體系的學說,都是特定觀察角度的知識成果。
例如:當代西方醫學主要奠基於人體解剖,認為人之所以生病,除了源自外力傷害,還有內部的運轉障礙──身體的細胞、組織,或體內器官發生了病變。病變的外來因素,是細菌或病毒的入侵;病變的內在原因,則是系統或臟器產生故障。
西醫認為:為了維持健康,治療疾病,對外,環境要予以清潔、消毒,對內,則是滅除細菌、病毒。
中醫體系另有一套理論,它是以陰陽與五行的理論系統,對應身體經絡穴脈的運行位置來洞察人體,治療疾病。
而佛法看待疾病,又另有迥異於中、西醫的一套體系性學說。它依於「四大」與「四食」原理,歸納出「四大不調則病」的結論,洞察物質(佛家名為「色法」)以地、水、火、風「四界」組成的基本特性,指出:四者之一(或之二、之三)倘若增盛或是減弱,這就構成了「四大不調」的失衡現象,輕則致病,重則死亡。
一般的印象,認為佛法多偏向心識層面的說明,並且以不執著與超越現況作為修行的目標,比較少談到色身調理的部份。其實,佛法以有情為中心,有情生命是心識作用(名法)與物質成素(色法)共同組成的複合體,也就是因緣聚集的「一合相」。名法(精神)與色法(物質)相互交感、彼此影響;而身體的種種造作,往往源自心理的驅策,因此佛陀揭示「心為主導」的生命關鍵。既以心為主導,「淨心」自然成為修行重點,故佛典多著重講心苦和生死大苦,較少提及身苦的內容,以及解除與改善之道。
此外,於律典中,佛陀所示治病法或調身法,雖以「四大」而作說明,但多著眼於飲食問題。容或古人因多勞動、多步行而筋骨強健,其疾患大都因於營養不足或傳染病,並無久坐少動、食品安全、環境污染、幅射傷害等等當代人之「文明病」。
維護身體健康是個人的「根本義務」,更是修行的基礎。修行強調「超越」,然而,「超越」必須要在「身心健康」的生命基礎上;否則身與心受到痛苦的束縛,我們很難學習超越之道。有了健康的體魄與心靈,才能任事荷重,帶給別人快樂,這才能夠稱得上是「自利、利他」;如果身心都不健康,自己都充滿著憂苦,如何帶給眾生幸福快樂?如果我們都已成為別人的負擔,別人如何能夠在我們身上獲得幸福與快樂的源泉呢?故古德云:「身為道器,身安即道隆」,反之,道器不成,何以辦道?眾生的特性是貪生畏死,趨樂避苦,四聖諦總結佛法綱要,首先談的就是苦聖諦。由於佛法多談苦,很多人就誤解佛教是悲觀的。其實,佛法談人生是苦,只是將人生無可避免且必須面對的現象作一客觀揭露,好讓人們了解生命中「苦」的現象與根源,希望人們透過智慧的觀察,解決生命的困境與問題,最終達到「離苦得樂」 、「度一切苦厄」 的目的。
有關生命苦厄的內容,經典中總結為「八苦」,即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與五蘊熾盛苦。八苦還可歸納為三類:一、身苦──肉體層面的種種苦感,二、心苦──精神層面的種種苦感,三、生死之苦──生死流轉於時空中,所產生的輪迴之苦。因此,肉體的衰老與疾病,是佛法關懷救度的內容,身體健康,則是離苦得樂的目標之一。
中國傳統宗教或武術的各大流派,大都重視養生,特別是道家強調性命雙修,其性功是修心養性,命功則是具體的動作、功法。跨宗教間還有相互參照的現象,例如「六字訣」,它是一套兼具養生和治病功能,且符合中醫經絡學原理的吐納功法。原創者是道教的陶弘景,佛教的天台祖師智顗,也採用它作為養生與治病良方。又如《易筋經》,是融合佛教、禪學、武術和醫學的佛教養生功法。
有關獲得身體健康的觀念與方法,佛經中亦有論及,本書擬從「佛典當代詮釋」的角度,從經典中引述與「養生」或「治病」相關的內容,放在「當代」的時空脈絡裡,依佛法觀點論述「增進身體健康」的方法,希望能增益人類福祉。
書名之所以貫以「佛教」──「佛教養生學」,是因為它具有佛教思想與文化的特徵,無論是基礎的學理、解說的元素、指導的原則與病理的解析,都表現出佛教思想與文化的特色。其中,學理基礎的內容,是諸法共相之三法印,一一法自相之「法性、法住、法界」;而解說的元素,是色法四界,益生四食;指導的原則是四法、十如是;而病理的解析,則一一根據四大正反原理而作說明。佛法看待宇宙萬物,是從表象透視到有為法的核心特質,分析精微、直探本源,所提出的解決方法,有切中要害、斷除病根的力道。
至於調身平衡的養生功法,則是活用「身念處」的修行概念:
一、以色法「四大」原理,說明人體的物質特性、結構內容與運作的原理。
二、以佛經所說:「四大不調則身苦」,「四大調合則病癒」的平衡法則,解釋產生疾病的原因與維護健康的方法。
三、以佛教「身念處」中,姿勢的「四威儀」、呼吸的「持息念」與色身的「四界觀」,設計簡易具體的調身功法 。
四、以禪修的「正念正知」原則,做為學習心法,期能身心調柔,進修定慧。
這一套佛教養生健身法,有清晰明確的理論基礎,有簡要易學的實作功法,更有顯著全面的調理效果。因應各人的不同需求,可以提供三方面的幫助。首先,幫助人增進健康:現代生活多靜少動,身體多有淤滯僵硬的狀況,此一養生健身法,有效化解痠痛,提昇體能,療病健身。其二,幫助禪觀行者增進禪力:其中「四界調柔法」(「柔胯鬆肩」功法),能直接、快速而有效地解除身體長時久坐的不適,使身心輕安,有益於止觀修行。其三,幫助菩薩行者增進堪能力:修學威儀將使人敬重,調柔四界則耐力增強,對於利生志業的推動,非常有幫助。
色身的種種造作,其根源性驅策力來自心理活動;心念是無形的運作,色法是有形的呈現,有形的呈現是無形運作的結果,「心種種則色種種」 ,心念運作感應色身呈現這樣的樣貌、狀態。既然心是根源,那麼,依佛法談養生、健身,除了姿勢與功法外,當然就要談及「養心」之道。如何調柔心念,使其清淨、專注、安靜、敏銳、慈悲?這是養生不可忽視的重點。但是「養心」部分,由於筆者曾多所著墨,讀者若有興趣,可參見筆者所著專書, 為節篇幅,茲不重贅。
第一章 緒論
一切有情皆重視、寶愛自己的生命,這是跨物種、跨文化的共同現象。但在人類古今中外的眾多文化系統,對於生命現象,總會提出各具特色的種種看法。為了保全與延長生命,它們更是提出各種袪除疾病,增益健康的養生方法。每一種自成體系的學說,都是特定觀察角度的知識成果。
例如:當代西方醫學主要奠基於人體解剖,認為人之所以生病,除了源自外力傷害,還有內部的運轉障礙──身體的細胞、組織,或體內器官發生了病變。病變的外來因素,是細菌或病毒的入侵;病變的內在原因,則是系統或臟器產生故障。
西醫認為:為了維持...
作者序
自序
《中阿含經》提及,有四種行道:樂行道速通行,樂行道遲通行,苦行道速通行,苦行道遲通行。 其中苦樂的關鍵,在於定力之有無;快慢的關鍵,在於智慧之強弱。
聲聞解脫道中有這四種行道,大乘菩薩道亦有易行道和難行道、正常道和方便道的差別。龍樹菩薩曾提及:「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易行道開展出信願修行的方便法門,難行道則是以大悲心為主,依於般若方便慧,行菩薩道以圓成佛果。
以行道來說,不論是自修或是攝眾,如果能夠具足定力,以定力進行慧觀,這樣的修行是比較輕鬆愉悅的;如果定力不足,如乾觀者、純觀行者,由於定力不足,較難以定力輔助觀慧,較之止觀兼修、定慧並濟的行者,需要花費更多的心力。
** ** ** ** **
筆者在推廣佛法並進行禪修教學的過程中,首先遇到的是對佛法沒有概念的人,這些人懷著對三寶的歡喜心、或是希求現世快樂的增上生心,以此因緣來接觸佛法。他們參加禪修活動,希望從中獲得佛法的效益,然而首先面對的門檻,就是腿痛而不耐久坐。這使許多人往往半途放棄禪修。這些人大都希望能以「快樂、健康、輕鬆」的方式修行。
於是在禪修教學的過程中,筆者時常思考,要如何讓初學者克服腿痛的障礙而歡喜禪修。在多方體驗與觀察中發現:「身體健康」,是樂行道中遲速通行的修行基礎。為此,筆者從佛法的角度,探討「身體健康」的要領與方法。
就筆者個人過往的經驗而言,「往死裡坐」的禪修進程,確乎有大精進力,可說是將「身體健康」置之度外。如此心無旁騖以專注禪觀,自然可在初禪以後,自動阻斷身體所傳達的疼痛訊息,而僅剩喜、樂、捨受。但是長此以往,難免還是在色身留下了些許姿勢不當、氣瘀血滯所導致的傷害。更遑論那些毫無禪悅法喜的初學者,一味要求他們面對各種疼痛而置之不理,其實是會讓許多初學者「打退堂鼓」的。
佛陀是「大醫王」,佛法能治一切病。這「一切病」,包含心病與生死之病。而在身病方面,除了交給專業醫師(如耆婆)之外,佛經中也提及致病與痊癒的原理:四大不調則生病,四大調和則病癒。因此面對身病,可以透過適當地調和並平衡「四大」的方法,而獲得改善病情乃至疾病痊癒的良好效果。
為了激發初學者禪修的興趣,減低他們「打退堂鼓」的比例,筆者開始將教學的注意力放在「樂通行」之道,並針對當代人「久坐少站」、「多靜少動」之病,設計了一些較諸「經行」更具有對治性的功法,讓禪修者的「四大」獲致調和、平衡,這樣不但能增強體能,獲致健康,更重要的是,這樣柔練筋骨、強健肌力、打通瘀塞的功法,恰恰可以拉長禪坐的時間,讓初學者改善「入座未久,立即腰酸背痛、腳酸腿麻」的現象,因其「安耐久坐」而增長了修學禪法的信心與喜悅。
** ** ** ** **
色法有四種成因,即是食生色、時節生色、心生色與業生色。依據此一原理,心念、業力、飲食與溫度、氣候都是影響色法的因素。顯然,由果推因,若要讓色身健康,必須從源頭改善其「四種成因」。
其中業生色,這是依過往的業力所呈現的異熟報體。基因既已選定,那麼,異熟果在一期生命中,獲致改善的機會不大。
在食生色方面,佛經中有「四食」的教說,飲食只是其中之一。它雖然是維持生命的必需品,但若太過著重在飲食,則張羅飲食的物力與心力,將會形成無底洞。這涉及採買、洗滌、切割、烹調、食用的每一階段。
以食物而言,最好是攝取生機無限的食物。但是當今普羅大眾所接觸的,大都是噴灑過農藥的食物,或是添加化學成分的食品。有機食物的取得,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是較為昂貴且不易取得的。再者,僧團在飲食上受信眾供養,依律對於飲食必須無所揀擇,隨遇而安,怎麼可能將信施擱置一旁,另行採購?基於以上這些考量,本書雖亦提及「如何攝取飲食」的基本概念,卻不擬詳述「如何依飲食以養生」。
至於時節生色,除了與氣候、溫度有關,也與個人的生活作息有關。作息可以是一日的作息,也可以是一年的作息;一年有四季,一天有日夜。作息應依時序以調節身體,也就是生活起居、休息作務,都要定下良好的秩序,但這部分應由個人定序,以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而氣候與溫度來自環境,也不可能依於主觀意願來加以改變,因此不在本書論述範圍。
最後,就心生色法而言,透過禪修可以鍛鍊心念,讓心念清淨、柔軟、善良、慈悲。而色心互依,清淨、柔軟、善良、慈悲的意念,當然可以增進身體健康。但是由於筆者在過往的許多專書與論文中,就此已多所論述,茲不重贅。
要讓身體健康,除了以上色法四成因外,從佛典的「四念處」教學中,可依身念處的廣義修學,而正念正知身體的姿勢,並可察覺姿勢對身體健康的鉅大影響。基於以上考量,本書除了廣述「四大調和」與「四大平衡」之道,另將重點放在「正確姿勢」的解析與「健身功法」的述介。
** ** ** ** **
中國傳統宗教或武術的各大流派,大都重視養生,例如「六字訣」,它是一套兼具養生和治病功能,且符合中醫經絡學原理的吐納功法。原創者是道教的陶弘景,佛教的天台祖師智顗,也採用它作為養生與治病良方。又如《易筋經》,是融合佛學、禪學、武術和醫學的佛教養生功法。總的來說,中國佛教的養生方法,雖以四大作為學理依據,但詮釋與發揮不多,反倒大都融合中國傳統醫學觀念。
本書以地、水、火、風四大的調和與平衡,作為色身調理的學理依據,並加以詮釋分析,主要考量有三點:
一、印度文化中多談及地、水、火、風四大元素。佛法是在回應印度當時共同文化的基礎上,進一步解析色法緣生緣滅的法則。色法既是因緣所生法,色身的疾病就不是恆常不變的「實法」。疾病依因待緣而生,只要對治妥當,自可依因待緣而滅。
二、在禪者的甚深觀照中,的確可以看到四大特性在排列組合中的千變萬化,並且窺見四大不調與四大調和所產生的色身差異。既然如此,吾人自可朝向「調和四大以獲取平衡」的階段性目標邁進,在身體健康的基礎條件下,修學樂遲通行或樂速通行的種種法門。
三、以現代的語言來加以理解:「地大」是物質的「密度」,「水大」是物質的「黏度」,「火大」是物質的「溫度」,「風大」是物質運動的「速度」。溫度高一點,肌肉就比較柔軟,溫度低一點,肌肉就比較僵硬;水份多一點,皮膚就較為柔軟,水份少一點,皮膚就較為乾澀。
這四種物質特性,可以說是國、高中基本的物理常識,易於理解。居家養生、自我調理與預防保健,如果能夠與一般國民的基礎知識接軌,較能廣為推行與運用。
** ** ** ** **
養生之道,照理應兼顧色法構成的四種要素,但是基於前述考量,在本書中,筆者將論述的重點放在「姿勢」與「功法」。養身第一功就是姿勢。一天二十四小時中,無論是白天的行、住(站)、坐,還是晚上的臥,牽涉的都是姿勢,因此姿勢影響健康至鉅。但是姿勢常被業生色與心生色的慣性制約,在日常作務中,我們並不太能夠維持標準姿勢。
依筆者自修與帶領學眾共修的經驗,真正最好、最徹底的姿勢調整,要在禪修中進行。原因是,那時正念正知的力道增強,可以對既有姿勢作微細、精準的觀察,可以進行徹底擺脫慣性的強力矯治──特別是依「身念處」而觀身威儀。也因此,本書提出的其中一個「養生」要領,就是「調整姿勢,令其端正」。端正的姿勢最省力也最健康。
此外,本書雖亦談到端正姿勢的要領,但是教學重點反而放在「功法」,原因是,在筆者的教學經驗中,功法是學員較能夠自行操作的,姿勢卻須有人不斷從旁提醒,或是在禪修的內觀之中,精準地予以調整。
** ** ** ** **
身體健康是人類共同的需求,超越種族、文化、宗教與派別,樂行道不但回應了人類共同的願望,也呼應於當來下生彌勒佛的度化時空。
佛典中提到:釋迦佛陀入涅槃後,下一尊佛陀誕生的時空,將是彌勒佛世。彌勒佛於因地中的菩薩行,即以「樂行」為特色,彌勒佛下生時,眾生界將只有生、老、死,但可無病而免除病苦。想得無病,必須懂得鍛練自己,讓生命遠離疾病的格局,吾人何妨歡喜、快樂地進行身心準備,以便和彌勒成佛的時空接軌。
再者,筆者之所以提倡「人間佛教禪法」,是受到印順導師的思想啟發,在「契理」之外還重視「契機」。當時空背景轉變之後,人們面對的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需求,也就會有相對的調整。因應於此時、此地、此人,不妨提出適應當代人的禪修善巧。如果要問「人間佛教禪法」的具體內容為何,它將是一個進行式,在解脫道與菩薩道的定慧基礎上,因應眾生的普遍或特殊情境,而提出相對應的善巧方便。有鑑於此,筆者這些年在推廣「人間佛教禪法」時,開始把「健康」也納入考量,設計出簡易好懂、易於實踐、助益健康之效益較大的功法,作為禪觀教學乃至接引民眾進入佛門的善巧方便。
這項功法,是依「四大調和則身體健康」的佛法理論為基礎,依據筆者在禪修中的覺知、體悟,反覆揣摩而設計出來的。最初設計時,調身功法的著力處,在身體重要的關節部位,如四大關節之雙肩雙胯,四個末稍之雙掌雙腳。
早期筆者所設計的鬆肩法,初階是上下拉肩、內外擴肩二式,進階則練前後交叉轉肩、掄旋雙肩。但在推廣過程中,發現現代人上下靠電梯,出門靠車行,久坐桌前思考、寫作,習慣於前面胸腹出力,壓迫到臟腑,使臟腑不得不成為身體的支撐力量,卒致功能失調。其次,背部的後腦、後頸、後肩胛、後背、後臀,則因不會適當使用肌肉,又無法正確分散力量,於是僵硬、疼痛,或是無力、萎縮。所以近來為了對治當代人的普遍毛病,筆者又將鬆肩法改為側起臂鬆肩法,加強鍛鍊背部肌力,使它能有力量來支撐身體,而前面不該出力的胸腹則予以放鬆,不要用它作為支撐點,這樣一來,身體各部位就能各司其職,充分發揮功能。
這套功法的施設與完成,有「觀身如身」與「正念正知」的指導原則,有因應時代需求的特殊設計,這絕非古時的練功方法不好,而是依於當代人的姿勢弱點,進行強而有效的對治。
** ** ** ** **
本書之完成,應感謝許多默默扶持、護念、協助筆者的師友。首先要感謝筆者的業師昭慧法師,筆者身為佛教弘誓學院的院長與住持,卻因近年在山中靜修,鮮少回到弘誓學團,這期間都仰仗法師制定學院運作的大方向,引領學眾共住共事,撐起教育、文化與僧團生活的如來家業。
其次要感謝學團監院明一法師與諸學眾,以及高峰禪林的各位學眾,由於他們撐起了兩頭的道場作務,讓筆者有更多的時間能夠專精禪思,也能夠更加專注地思索、體驗並檢核一些讓現代人的身體更為健康,讓禪修者「樂速通行」或「樂遲通行」的方便法門。
在這套功法的施設過程中,要感謝跟隨筆者一同共修的同學,在教學的互動過程中,他們共同實踐著筆者所教導的方法與技巧,透過提問與反饋,讓筆者針對他們的需求而不斷反思,尋求更好的解決之道。
必須提到出版本書的工作團隊:擔任設計、編校、圖片繪製與影像拍攝的明一、傳法、印悅、心皓、德平法師、黃秀娥、張俊誠、陳曉萍等居士,特別是在成書的最後階段,拔刀相助以進行電腦繪圖的龍岡公司趙鈞震居士。還有,為了本書的出版,而長期將講學內容予以騰稿、校對的法融、堅明法師、潘鳴珮、吳文山、林璧珠、林碧津、鄭靜明、陳晏蓉、孫惠珠等諸位居士。
最後,必須一提本書的前身──「東方宗教養生學」磨課師課程。昭慧法師與筆者已於民國一○三年期間,於玄奘大學將它錄製完成。這套課程獲得教育部補助五十萬元,至今已透過磨課師學習平台而傳佈全球,線上修學者約計●●●●人,甚獲各方佳評。該項課程的大部分講學內容,業已納入本書。其中有一部分是昭慧法師的講記。法師慨然授權,並且堅持「不須掛名」,充分授權筆者大幅改寫,以符合專書的學術規格。
感謝玄奘大學教發中心高旭繁前主任與謝明勳組長,及其領導的磨課師課程製作團隊,他們澆灌了很多的心血,讓昭慧法師與筆者得以熟悉「磨課師」教學的遊戲規則,順利製訂教學企畫。高主任與謝組長還費心整合跨院系的專才,因此得以全面進行課程錄影、影片後製、教學內容上傳數位平台與後續的跨校(跨國)簽約、推廣工程。
除了主管、教師與職員,還有許多學生共襄盛舉,此中特別要提到「小兵立大功」的宗教系天才學生吳紹甫同學,他從頭至尾悉心投入,一手製作趣味短宣,並進行時日漫長的影音後製工作。不但如此,他還與林立同學通力合作,於影片中加入生動的旁白、活潑的動畫,讓這部略帶嚴肅的教學影片,平添許多青春歡樂的氣息。
磨課師教學的錄影與後製過程中,還有幾位學生必須一提:召集居士們協力合作「跑龍套」的張莉筠居士、製作powerpoint教材的吳桂伶居士、收集學員學習功法案例的道融、智音法師、歐思怡、李堂光等諸位居士。
從推出磨課師教學到出版本書,幸賴以上諸位師友大力扶持,才能完整呈現筆者教學與研究的成果。因此於書序之末,特別向師友們敬表無限感恩!
自序
《中阿含經》提及,有四種行道:樂行道速通行,樂行道遲通行,苦行道速通行,苦行道遲通行。 其中苦樂的關鍵,在於定力之有無;快慢的關鍵,在於智慧之強弱。
聲聞解脫道中有這四種行道,大乘菩薩道亦有易行道和難行道、正常道和方便道的差別。龍樹菩薩曾提及:「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易行道開展出信願修行的方便法門,難行道則是以大悲心為主,依於般若方便慧,行菩薩道以圓成佛果。
以行道來說,不論是自修或是攝眾,...
目錄
目次
昭 序 i
自 序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人生五論 9
第一節 度一切苦厄 9
第二節 生命的五大面向 13
一、總述人生五論/13
二、別述生命五面向/15
(一)養生──「生命延續」的要領/15
(二)善生──「生活品質」的要件/19
1. 依四具足得現世樂/19
2. 依四具足得後世樂/23
(三)利生──「與樂拔苦」的心行/29
(四)往生──「生死方向」的掌握/31
(五)無生──「涅槃還滅」的歸趨/35
第三章 物質的原理 41
第一節 物質的四種特性 42
第二節 色身構作的四個成因 48
第三節 生命延續的四大要素 58
第四節 疾病成因 65
一、四大不調則病生/65
二、四大調和則病癒/68
三、西醫、中醫與佛法的治病特色/70
第四章 健身基礎:姿勢──四儀正姿法 75
第一節 援引身念處 75
第二節 良好姿勢之四大判準 79
一、真理判準/80
二、倫理判準/82
三、美感判準/84
四、效益判準/86
五、主觀需求與客觀情境/88
第三節 正姿要領 92
一、身體分區與姿勢/95
(一)身體三區/95
(二)三區六項調整/96
1. 上區頭部六項調整/98
2. 中區胸部六項調整/101
3. 下區腹部六項調整/108
4. 小結/112
二、運作準則/114
(一)結構三要件/115
1. 骨骼/115
2. 肌肉/116
3. 關節/117
(二)調校平衡中線/118
(三)分散重量、降低重心/123
三、三方平衡/124
四、三階進展/126
第五章 健身加行:養生功法──柔胯鬆肩 129
第一節 禪修型運動 129
第二節 觸食的效益 132
第三節 功法設計原則 136
一、身精簡原則/136
二、自助原則/138
三、不擾他原則/141
四、驗證原則/142
第四節 功法操作要點 144
第五節 功法具體內容 148
一、柔胯法/151
(一)初階正向柔胯法/151
(二)進階屈蹲強胯功法/154
二、鬆肩法/157
(一)動作分解/158
1. 初階側起臂鬆肩法/158
2. 進階展臂開胸鬆肩法/160
(二)鬆肩要領/161
三、其他/161
(一)緩行快走法/161
1. 緩行法/161
2. 快走法/163
(二)蹬腳撐掌/164
(三)靜立/165
(四)登階/166
第六節 量化基數 166
第七節 練習要領 168
第八節 小結 172
第六章 功效總匯 177
第一節 成果反映:息相──四相養息法 177
一、風、喘、氣、息/180
二、正念、正知,於身念住/181
三、調息要領/182
四、念息效益/185
第二節 教學設計與效益檢核 187
一、教學設計之原初考量/187
二、系統理論與臨床症狀之參照解讀/189
第三節 個案成效舉隅 196
一、四大調和之效益檢核/196
二、學員個案之現身說法/199
(一)緩腎病症候群/199
(二)胃食道逆流/202
(三)肌肉疼痛/205
(四)梅尼爾氏症/208
(五)心臟動脈剝離/210
三、以四大原理作通案解析/212
第七章 結論 219
一、功法優點/219
(一)有法理依據/219
(二)有操作方法/220
(三)有具體效果/223
(四)簡便易學/223
(五)全面調理/224
(六)可淺可深/225
二、眾緣成就/226
三、要領匯總/227
參考文獻 229
目次
昭 序 i
自 序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人生五論 9
第一節 度一切苦厄 9
第二節 生命的五大面向 13
一、總述人生五論/13
二、別述生命五面向/15
(一)養生──「生命延續」的要領/15
(二)善生──「生活品質」的要件/19
1. 依四具足得現世樂/19
2. 依四具足得後世樂/23
(三)利生──「與樂拔苦」的心行/29
(四)往生──「生死方向」的掌握/31
(五)無生──「涅槃還滅」的歸趨/35
第三章 物質的原理 41
第一節 物質的四種特性 42
第二節 色身構作的四個成因 48
第三節 生命延續的四大要素 58
第四節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