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香港史研究興起之前,很多本地早期事蹟主要靠掌故保存下來。所謂「掌故」,是指關於歷史人物、社會風俗以及典章制度等的故實或傳聞。記載掌故的文章,或在報刊上發表,或見於文集、傳記、回憶錄中,是研究歷史不可或缺的參考材料之一。至於掌故是否全部確鑿可信,則有賴歷史學家進一步的考索和印證。
本地報紙的副刊,向以內容豐盛見稱,不乏佳作,造就了多位作家、小說家甚至專家學者。以掌故名家的亦復不少,當中的表表者是魯金,譽為香港掌故大家,是實至名歸的。著述繁富,時至今日仍有可供閱讀和參考的價值。
著名報人和作家
魯金(1924–1995),原名梁濤,祖籍廣東省雲浮市新興縣,生於澳門。以筆名魯金為人所熟知,其他筆名包括魯言、夏歷、魯佳方、老街方、三繞、夏秋冬等。從事新聞事業逾半個世紀,早年曾經在省、港、澳及戰時的韶關各大報章擔任編輯和撰述工作;抗日戰爭勝利後,定居香港。魯金長期留意香港史事,對人物掌故和時代變遷瞭如指掌,寫成多篇文章,部分輯成專書。他為廣角鏡出版社編著《香港掌故》,總共出版了十三集;又為三聯書店主編「古今香港系列」叢書,當中有幾種是他自己的作品。1992年,為市政局編寫《香港街道命名考源》和《九龍街道命名考源》。
主編「古今香港系列」
1988年,三聯書店開始出版由梁濤主編的「古今香港系列」,是認識香港百多年來歷史進程和社會發展的一套重要叢書,備受注意,廣泛流傳。當中《港人生活望後鏡》、《粵曲歌壇話滄桑》和《九龍城寨史話》都署「魯金著」,是他比較重要的專書,視為代表作,似亦未嘗不可。《港人生活望後鏡》介紹了昔日香港流行的生活方式和習俗,包括飲食、時裝、娛樂、中藥等行業,及曾經流行一時的俗語等。《粵曲歌壇話滄桑》系統地敘述粵曲歌壇不同階段的發展,及早期粵曲歌伶、名曲玩家的生平逸事。《九龍城寨史話》搜集了大量歷史材料,並進行實地考察,是了解九龍城寨的基礎讀物。
講述港九各個地區街道的故事,魯金亦優以為之。《香港中區街道故事》和《香港東區街道故事》,均署「夏歷著」,街名來歷及相關事蹟,娓娓道來,除非是老街坊,否則是未必知道的。後來三聯書店編印「香港文庫.新古今香港系列」,除重印《香港中區街道故事》、《香港東區街道故事》外,增出《香港西區街道故事》、《九龍街道故事》、《新界及離島街道故事》,均署名「魯金」。港九、新界齊備,魯金走遍全港是名不虛傳的。
編著《香港掌故》
1977至1991年,廣角鏡出版社出版了《香港掌故》十三集,前三集都是魯金的文章,總共四十三篇。當中有不少文章講述香港的百年發展,如第一集的〈百年來香港幣制沿革〉、〈百年來港澳交通史〉,第二集的〈百年來香港中文報紙版面的變遷〉,第三集的〈百年來香港新年習俗沿革〉和〈百多年來省港關係發展史話〉。
魯金講掌故,比較重視歷史脈絡和時代變遷,例如第一集就有〈香港食水供應史〉、〈香港稅收史話〉、〈香港海盜史略〉、〈香港嚴重的風災史〉等,第二集有〈香港的貪污與反貪污史〉和〈馬年談香港賽馬史〉,第三集有〈香港和中國邊界交通史〉和〈百多年來省港關係發展史話〉。也有關於重要歷史事件的,包括〈五十年前的香港大罷工〉、〈香港淪陷與香港重光〉之類。
第四集起,每集只有一至四五篇署名「魯言」的文章,重要的有〈耆英在香港〉(第四集)、〈香港華人社團的發展史——三易其名的香港中華總商會〉(第五集)、〈香港清末民初武術發展史話〉(第十一集)等。十三集合共有署名「魯言」的文章六十多篇,內容包羅萬有,謂為百科全書式的香港掌故家,亦曰得宜。第二集中〈關於處理香港歷史資料的態度問題〉,頗可注意;第六集中有吳志森的〈魯言先生談《香港掌故》〉,有助加深了解。
其他著作與文獻材料
魯金還有幾種著作。1978年廣角鏡出版社出版《香港賭博史》;1990年代次文化堂出版包括:一、《香港廟趣》;二、《妙言廟宇》;三、《香江舊語:老派廣東話與香港民生關係概說》;四、《魯金札記:中國民間羅漢小史》。
總的來說,魯金掌故之所以有分量和特色,主要有幾個原因:第一,有新聞觸角和歷史眼光,而且能夠兩者兼顧;第二,文獻材料加上實際考察,既能互補又有互動;第三,香港事物配合中外發展,洞悉時代環境的變遷。鄭明仁在《香港文壇回味錄》(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22)中,稱魯金為「香港掌故之王」。
香港中央圖書館香港文學資料室設有「魯金文庫特藏」,從中可見魯金生前收藏的書刊、文獻和剪報材料等,這對於研究一個作家的生平與著作,是十分珍貴和有用的。隨著魯金大量作品的重印及整理結集,他在本地掌故方面所作出的努力與貢獻,相信可以得到更多肯定,亦有助於香港研究的深化和發展。
周佳榮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榮休教授
202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