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似水流年
深港之根三萬年 12
咸頭嶺遺址 16
南頭千年築城史 21
寶安縣名漂流記 25
「羅溪」「滘水」「深圳河」 29
「深圳」之名源考 35
從寶安縣到深圳市 40
第二章 順流逆流
中西文明的三岔河口 46
紫禁城裏的「孤家寡人」 50
歐洲人來敲門了 54
葡萄牙人與朝貢貿易 58
明朝版「師夷長技」 61
澳門詠嘆調 66
汪柏受賄徇私之辯 69
第三章 香港變奏
文明升降機 78
英國人告御狀 82
馬戛爾尼失敗之行 86
舟山與香港 90
強行登陸尖沙咀 94
深圳河之名的由來 99
第四章 革命「首章」
塵封的新界人民抗英戰 108
「九龍寨城」,半部香港史 111
甲午慘敗,洋務夭折 117
「百日維新」,虎頭蛇尾 122
從「醫人」到「醫國」 125
從變法者到保皇黨 127
一部革命史,首章是香港 131
第五章 羅湖橋上
百年廣九綫 140
風雨羅湖橋 144
省港風雲錄 148
深圳河畔同胞情 151
鐵甲車隊的紅色基因 155
香港續寫新篇章 158
「大埔淑女號」 162
第六章 烽火連天
十四個月的大轟炸 166
「沙頭角孤軍」 169
文化名人大營救 174
蔣介石一退再退 179
保持香港繁榮穩定 186
羅湖橋,兩種制度的交接口 191
第七章 血濃於水
小球推動大球 198
廣九直通車退休 203
「三趟快車」串起親情 205
深圳河畔,口岸林立 210
東江之源,血濃於水 214
東江之水越山來 218
第八章 紫荊花開
「一國兩制」構想解決香港問題 224
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 228
港島夜雨,紫荊花開 232
對決金融大鰐索羅斯 236
1998年金融保衛戰 241
第九章 一河同源
一河兩岸,同村同宗 248
明月何曾是兩鄉 252
深圳河口,收放不易 257
1960年代深圳初試開放 260
內參大膽,特區初見 263
一河之隔,兩個世界 264
第十章 潮湧南海
改革開放,終成共識 272
經濟特區的孕育 277
袁庚與「蛇口模式」 281
富國強兵,輪船招商局 283
涉江浮海,半為招商 288
上海灘—香港島—深圳灣 294
第十一章 「蛇口模式」
特區「開山第一炮」 302
第一代標杆企業 306
蛇口模式,希望之窗 312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315
開往南方的列車 319
一眼入腦,一見傾心 323
第十二章 東方風來
1984年:厚重無比的題詞 332
1992年:春風去復來 335
東方風來,南國春早 337
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 342
從畫像到銅像 348
第十三章 重逢有時
維港兩岸,華人星火 356
風雨過後,彩虹將至 361
潮起潮落,香港有幸 366
近水樓台,相逢有期 370
心之所向,無問西東 374
東方之珠,閃耀有時 381
第十四章 河海同輝
小河彎彎,大有文章 392
暴雨鬆動談判僵局 397
深港攜手,聯合治河 403
文氏血脈,澤被深港 407
河套牽手,展翅高飛 412
深度合作,前海開篇 416
第十五章 灣區之光
一塊前海石,激起千層浪 424
灘塗上建起「人本水城」 429
「南方大港」,百年夢圓 434
河套地區的共同開發 439
「大灣區」,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443
以河為名,向海而生 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