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馮珍今「字旅相逢」系列至今已出版到第四本。猶記得第一本副題稱作「香港文化人訪談錄」,有幸被選為訪談對象,我們暢談了整個下午,頗有「相逢恨晚」之感。後來再讀她的文化人訪談續集、三集,發覺她有着引導對方侃侃而談數個小時不倦的能力。這敢情由於她對文化藝術的涉獵寬廣,訪談前準備充分,而在現場能製造和諧良好的氣氛讓對方可以暢所欲言。
若以拍電影相比,因着題材和角色人物的限制,加上許勝不許敗的心理壓力,拍續集總是困難好多。然而《字旅憶相逢》她寫得興致勃勃,我看得情味盎然,毫不覺得有重覆套路。可見與文化藝術有關的題材人物多的是,只爭在如何寫得有意義又有可讀性。平時我們看到的人物訪問大都是浮光掠影,或是就一兩個議題「追擊」,只求爭取賣點。與此相對,珍今的訪談有如新知偶遇、或舊友重逢般談得興奮、談個痛快;或採取全知俯瞰,或經由主觀透視,把受訪人物活現起來。如此誠心為人物造像的報道,自然會引起閱讀興趣,也讓更多的文化人樂意接受詳訪。
「字旅相逢」系列訪談這一集已包括了一些建築師、天文學家、設計師,專業範圍擴闊了,日後亦不妨嘗試把訪談伸向有專長成就的不同階層人物。今時今日,我們需要更多看後令人奮發的「香港人的故事」。
羅卡
甲辰年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