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香港人做事講求效益,同樣的成果,能少花一點時間,總不願多費工夫。這確是在商業社會的生存之道,只是學習知識若一味追求簡捷,聰明過人者一時或可應付考試,卻也易於遺忘,最終也不見得「符合成本效益」。中學一位老師曾說,一件事,接收越多有關的細節,越能記住。按自己學習歷史的經驗,也的確如此,情節豐富的倒最容易熟記。
本書通過故事交代語文知識,看似是把幾十字足夠說明的要點化簡為繁去鋪陳,或以為多此一舉。但對孩童而言,把死板的知識融入充滿趣味的故事當中,他們甚至不必強迫自己集中記憶,就已把包含語文知識的情節深印腦中。而且,語文要掌握純熟,不得不靠長期的浸淫,對孩童而言,多讀一些有情節的故事,掌握語感,培養興趣,助益又不止於學習漢字部首而已。
書中的故事,情節諧趣,兼具教育意義,作者語文教學的理論知識和實踐體會稍有不足,恐怕難以勝任。本書作者任教多年,經驗豐富,深明此道,也不吝為孩子花心思創作故事,如今這冊已是第九、十部作品,細細品味,當有所得。
陳天浩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哲學博士
作者自序
守其初心,始終不變
從事語文教育工作十多年,我一直以來都堅持著一個信念——把學習語文變成一件有趣的事,讓孩子愛上語文,愛上閱讀,在2015年,我開展了《看故事學語文》這個系列,嘗試透過簡單、輕鬆的故事介紹不同的語文知識。一直以來,得到很多小讀者的支持,心裏很是感恩,眨眼間,這次出版的已經是第九及第十冊了。
2020年是很特別的一年,疫情肆虐,學校停課,興趣班也停了,孩子的學習模式有一個前所未有的改變,每天足不出戶,在家中上網課;作為老師,工作上也有重大的挑戰,學習新的技術,面對新的教學模式,對我來說,這可是我工作生涯中最艱辛的一年,身為兩孩之母,既要照顧家庭,又要上班,還要在夜闌人靜時抽空寫書,真是好不容易。然而,忙碌的生活動沒有動搖我為孩子寫書的堅持,我依然熱衷於找尋寫作的新點子。
「識字」和「認字」是孩子學習語文的重要一環,而「部首識字」,是中文識字教學策略中常見的方法。大約有80%的中文字是形聲字,其特色是一邊表形(部首/形旁),一邊表音(聲旁)。我們可以從聲旁猜出讀音,也可以從部首大概瞭解字義。形旁部首對認識中文字提供了重要的提示作用,有助孩子記憶字形、理解字詞和學習新的詞彙。然而,在學習中文字的過程中,孩子會對一些形近的部首感到混淆,造成寫錯字的情況,影響學習成效。有見及此,我決定撰寫《看故事學部首》兩冊,選取了幾個常用及容易混淆的部首,以故事形式讓孩子辨認近似部首及學習其意思,加深印象。
最近,香港某團體就「市民閱讀習慣」做了一項調查,結果是七成五受訪者有紙本閱讀習慣,較上年升近一成,閔讀時間也增加近一成。在疫情影響下,人選擇了回歸閱讀,用讀書來充實生活,追求心靈安定。我相信閱讀是終身學習的基礎,疫情讓大家不能「走萬里路」,卻無阻大家「讀萬卷書」,希望小讀者們繼續享受閱讀,並從閱讀中有所得着。
方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