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數千年來,中藥為我國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因此也被尊稱為「國藥」。中藥不僅用於治療疾病,還可應用於防病強身。中藥與食物配合運用,則可在防病治病、強身健體等方面更好地發揮作用,這種配合被稱之為藥膳食療。
《黃帝內經》曾指出:「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其意是:藥物是用以強攻治病的,而調養身體則需靠食療。因此,如果食療效果不理想,則可用藥物配合食物以成藥膳食療,可發揮兩者的優勢。
中醫藥膳食療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通過中藥與食物的配合應用,以達到調和氣血、平衡陰陽、防治疾病丶健身延年的目的。
全國名老中醫周仲瑛曾指出:「藥食同源,寓治於養,這是中醫藥學治病的特色和優勢。」
近年來,隨着物質生活的富裕、生活質素的提高,現代人們對飲食與強身健體、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的認識及要求也有所提高,致使中醫藥膳食療得到廣泛的應用以及有較大的發展。
中醫藥膳食療歷來是中醫調養身體及治療疾病的手段,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在群眾中享有較高的威信,所以深受廣大家庭的重視。本書選用藥膳食療中常用的16種中藥,對其應用及機理進行多角度分析,以供讀者家中烹飪時參考選用。
中醫藥膳食療不僅對一些常見病、多發病有治療作用,而且對一些疑難病症也有比較理想的療效,像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或緩解一些症狀,減輕病人的痛苦。特別是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療和身體保養,因其病程較長,患者長期服藥難以堅持,而且用藥過久易傷正氣,若用藥膳食療,病人樂於接受,故藥膳食療亦常作為慢性病患者的主要治療措施之一。但對一些病情較急、病邪較重的疾病,如大多數急性感染性疾病或慢性病的急性發作期等,藥膳食療僅為輔助治療手段。
張群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