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對於普通大眾而言,“吃”看似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然而要想吃得安全、健康就不是那麼簡單了。為什麼這樣說呢?任何一種食物,從挑選食材、製作到端上餐桌往往會受到許多天然或人為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的好壞直接關係到食物品質的高低,人們吃得好與不好是受這些因素影響的。近年來,食品安全與健康問題逐漸成為關注的焦點,大眾對於“吃”也不僅僅停留在追求口感上了,而是會更加注重其來源及營養功效。
蔬菜、水果有沒有噴灑農藥?雞鴨魚肉是否暗藏有害的激素?米麵糧油會不會摻假、摻毒?怎樣保持食物的新鮮度?如何降低食物的有害成分?什麼樣的食物搭配在一起食用更有益健康?
這些都是與選購、保存、清洗、烹飪、食用等息息相關的內容,只有弄清這些問題,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自己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對於許多人來說,畢竟不是食物的生產者,因此無法從源頭上把握食物的安全性,所以在與食物接觸的時候,需要多留心,多花心思。
為了使廣大讀者能夠輕鬆、有效地掌握食物的安全與健康,本書在選購方面採取了對比與圖解的方式,幫助大家輕鬆辨別食物的好壞。也從清洗、烹飪、健康吃法以及營養分析等方面為大家詳解食物健康和安全知識,並搭配了不同的小貼士,令內容更加完整。我所希望的是,這本書能讓大家吃的每一口食物都安全、營養、美味,能為大家創造安全、健康的飲食生活,願大家能從閱讀中一生受益。
在開始看這本書前,請大家先思考一個問題:你吃的食物如何?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物是生命之源,然而這一源泉為提供的並不只是延續生命的物質,還有危害生命的毒物!這些毒物來自許多方面,既有大自然的塵埃、細菌,食物腐壞,疾病,也有農藥、化肥、生長激素、添加劑等化學品。有些毒物是可以通過清洗、加熱等方式清除的,但有些毒物卻深入到了食物內部,為人們的健康埋下了巨大安全隱患。要想減少這些飲食安全隱患,那就要從日常最容易接觸食物的方面做起,而在日常生活中,與食物距離最近的時候當屬選購、保存、清洗、烹飪和食用了,只要在這些方面中時刻不忘安全和健康,那飲食安全隱患自然會隨之減少。本書專門從上述這些方面入手,詳細講解了如何挑選、保存新鮮又安全的食材,同時告訴大家如何用科學、健康的方法料理食材,幫助大家達到買得放心,吃得安心的目的。
本書以乾貨為主題,分為5部分,內容涵蓋五穀雜糧、乾蔬、乾果、海鮮乾貨以及調味品乾貨,都是生活中常見的。書中採用壞對比以及圖文分析的方式,告訴大家選購好食材的方法,為大家提供適合現代家庭實用的保存技巧,同時又從清洗、泡發、烹飪、營養等不同的角度對乾貨作全面的、健康的講解。
此外,本書還從乾貨的細微之處入手補充了一些溫馨TIPS,比如搭配食用等,意在幫助大家能更加安全、健康地食用乾貨。
本書內容詳細全面,技巧簡單實用,插圖恰當精美,皆在為大家帶來不一樣的閱讀感受,讓讀者能從中獲得知識並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提到乾貨大家似乎很陌生,其實它就是我們熟悉的“陌生人”,只有我們全面地瞭解它,才能收穫到安全和健康。真心希望本書能成為你家中的飲食安全和健康指南,為家庭成員的健康保駕護航。
最後,我要感謝以下朋友,他們有的為本書提供了資料,有的參與了部分小節的編寫,有的為我審核了相關數據,感謝他們的辛勤工作,他們是:陳計華、陳梅、陳偉華、張紅英、劉曉豔、楊文泉、陳楠、張猛、胡瑋、邢立方、杜浩、王俊江、張淑環、王麗、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