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黃帝問岐伯:“我聽說上古時代的人,年齡都超過了百歲,但行動沒有衰老的跡象;現在的人,年齡到五十歲,動作就顯得衰老了,這是時代不同的緣故,還是人們違背了養生之道的緣故呢?”岐伯回答:“上古時代的人,大都懂得養生之道,取法天地陰陽的變化規律,用保養精氣的方法來調和,飲食有節制,起居有規律,不過分勞作,所以形體和精神能夠協調統一,享盡自然的壽命,度過百歲才離開世間。現在的人就不同了,把濃酒當作甘泉無節制地貪飲,把任意妄為當作生活的常態,醉後還勉強行房,縱情聲色,以致精氣衰竭,真氣耗散。不懂得保持精氣的盈滿,不明白節省精神,一味追求感官快樂,違背了生命的真正樂趣,起居沒有規律,所以五十歲左右就衰老了。”
【點評】“古今”原本是一對時間範疇,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更是一對價值範疇。人是追求理想的動物,人類之所以追求理想皆因為現實之不如人意,現實即“今”。今天的人類往往把理想投射到未來,而中國古人則相反,大多數的學派把理想投射於過去,即“古”。所以,我們閱讀古籍,見到古人崇古的話語不能簡單地認為古人都是復古主義者。古者,即理想的狀態或標準之意。《內經》認為人的天年,即自然賦予人的壽命之限應該是百歲,而當時的普遍情形是“半百而動作皆衰”了,這種情況的出現是時代變化所致,還是人事之失呢?岐伯認為出現這種情況不是時代變化的原因而是自身養生失當造成的。這裡岐伯提出了養生必須遵守的幾條基本原則——“法於陰陽,知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做到了這些就叫做“知道者”。“知道”這個詞,是我們每個人幾乎天天都用的詞,人們並沒有覺得有什麼深意,僅僅表示自己明白別人所說的道理或者要求自己所做的事情等。可是在古代一般人絕不敢自稱是“知道者”。“知道(dao)”在現代漢語是一個詞,是從古漢語的片語“知道(dào)”發展而來。古漢語“知道(dào)”是動賓片語,“知”是動詞,瞭解、明白;“道”是“知”的內容;而現代漢語的“知道(dao)”一詞中,“道”實際上已經虛化了,意思只是“知”而已。這樣的例子非常多,如“睡覺”,“睡”是入睡,“覺”是醒來,在現代漢語中,“覺”虛化了。再如“休息”,“休”是修養,“息”是生息,意思正相反,修養是生息的條件;在現代漢語中,“息”實際上也虛化了。這是我們閱讀古籍必須瞭解的;否則,就不能準確理解。那麼“知道”的“道”是什麼?這絕非三言兩語可以說明。人們常說“千言萬語說不盡一個道”,可以說中國文化就是關於“道”的文化。說起“道”,人們往往想起道家、道教,似乎只有道家、道教談道。其實,整個中國文化都談道。儒有儒道,佛有佛道,兵有兵道,商有商道,醫有醫道,等等。《內經》就把醫稱為“道”或“醫道”,而不是像現在稱為“醫學”。道,從造字來說是由“首”即“頭”和“辵”(chuò,急行)構成。《說文解字》:“道,所行,道也。從辵,從首,一達之謂道。”“道”的本意就是行走,是動詞。世界上原本沒有路,是人走出來的,所以“道”就由動詞演變為名詞,意指道路。前人走出來之後,後人就可以跟從,而不需要再去開道,因為這樣最節約人們做事的成本,所以“道”又有規則、法則、準則,以至規律等意思。古人發現世界上普遍存在著道,其大概曰:天道、地道、人道。老子概括出“道”這個最普遍的概念,作為其哲學的起點和最高範疇。在老子哲學中,道有兩個基本意思:第一,創生宇宙萬物的本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老子•二十五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子•四十二章》)。第二,宇宙萬物所遵循的基本法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內經》中的“道”是從老子繼承發展而來,主要指天地自然之道和養生之道。《素問•氣交變大論》:“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所以,“知道者”絕不是一般人所敢承當的。在《內經》看來,“知道者”就是聖人。“道者,聖人行之,愚者背之”(《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雖然完全的“知道”、“行道”難以實現,但我們總可以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只要我們“知道”、“行道”,於我們的生命就會有所獲益。 “法於陰陽”,可以說是古人生活、行動的根本準則,也是中醫學養生防病的根本原則。法,做動詞,是取法、效法之意。“陰陽”是中國文化和中醫學最核心的範疇之一。陰陽的本意指背陰和向陽,引申後上升為哲學範疇,可以標誌世界上一切相互對立或對待的事物或現象,是分類和認識事物的最基本範疇。從本源論或本體論來說,古人認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由“道”或“氣”化生而來。如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到了宋代的周敦頤更提出了“無極太極陰陽五行萬物”的具體模式。“道”、“無極”、“太極”這些概念如果不作學術上的詳細辨析,簡單地都可以理解為“氣”或者“元氣”。在古人看來,宇宙中的根本存在是氣或元氣,氣或元氣由於自身具有的動靜本性分化出陰陽二氣,陰陽二氣分化成五行之氣,五行化生出萬物。這其中陰陽、五行是非常重要的,陰陽、五行作為氣化生萬物的中間狀態決定著萬物的存在和發展狀況。《內經》也是把陰陽五行看成是化生世界萬物的前提,並把陰陽五行模式作為認識世界的基本框架。陰陽對應著世界萬物的萬象,在自然界最主要的表現為從一天的晝夜到一年的四季寒熱溫涼等的陰陽轉化。人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作為氣化陰陽的產物,其生命過程及規律必然是和天地陰陽一致的,必然要順應這一規律,這是人類生存和養生的基本規律,不可違逆,否則必將受到懲罰。這應該是“法於陰陽”的基本內涵。張介賓《類經》雲:“天以陰陽而化生萬物,人以陰陽而榮養一身。陰陽之道,順之則生,逆之則死。故知道者,必法則於天地。”“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看起來很簡單的三句話,其實也是養生的重要原則。人的生存是以從食物和飲料中獲得營養物質為前提的,斷絕食飲的供給經過一定時間就會死亡,這是一個普遍的真理。《靈樞•平人絕穀》雲:“人絕水穀七日死。”但是另一方面,過量的飲食也會導致疾病甚至死亡。飲食過量致病並不少見,如節日親人朋友聚餐往往因暴飲暴食而致病,或者遇到自己特別喜愛的東西貪多而致病。過食致死的,如長期饑餓的人突然得到食物,暴食而亡;或者身體有宿疾,因過食而引致舊疾發作而亡。當然,這種情況發病較明顯,一般人能夠注意,在人群中並不多見。還有一種情況則更為隱蔽,而且危害更大,又往往不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很多人長期飲食過量,由於這種過量達不到暴飲暴食的程度,不易引起本人注意,但長期過食,超過了人體的消化吸收能力,多餘的物質不能排除,導致肥胖。從中醫學來說,濁氣積聚體內,清濁相干,影響氣血對人體的溫煦濡養功能而最終致病。人的生存一方面要以食飲為基礎,另一方面食飲又要適度,既不能不足,也不能過度,這就是“食飲有節”。“食飲有節”就是儒家宣導的中庸之道在養生上的體現。孔子認為無論做什麼,都不能“過”和“不及”,“過”和“不及”雖然表面上完全相反,但在實質上都違反了中道,所以造成的結果是一樣的,即“過猶不及”。因此,只有“中庸”才是最高的“至德”。《內經》也認為“有餘”和“不足”都是病態,只有中道才是最好的。在食飲上,我們特別要注意不能過度。因為食飲的不足往往是食物來源受限,是客觀條件造成的,與人的主觀因素關係不大;而由於人自身的貪欲,在食物充足的條件下,往往容易過度,所以,《內經》特別要求人們要“食飲有節”。正如《素問•痹論》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起居有常”,“起”指勞作活動,“居”指安居休息,人的日常起居必須遵循一定的常規。起居是人生的兩種相反狀態,“起”屬於陽,“居”屬於陰。自然界的陰陽是按照一定的規律交替轉化的;同樣,人的起居也必須有常規。人的正常生命活動是依賴於氣血及精氣神發揮正常的功能活動來保證的,而氣血及精氣神有著自身的陰陽變化節律,人有規律的起居才能使氣血及精氣神得到涵養和補充,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氣血及精氣神在人體生命活動中發揮功用。俗話所說“會休息的人,才會工作”,古語“文武之道,一張一弛”,說的是一個道理。“起居有常”看起來很簡單,但真正實行起來,特別是長期堅持又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特別是在當今,人們很難做到像古人那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很多人習慣於晚睡晚起,這非常不好,長此以往于健康有很大的損害。因為人類作為自然界的產物,其生命節律與自然的節律是一致的,人不能違逆自然規律,長期違逆的結果只能是損害健康,所以聰明人應該“知道”並且循道而行,人應該聽自然的話。人一方面是天之驕子,萬物之靈;另一方面,只有人類需要勞作才能滿足自身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但勞作也要有常規,任意妄為也會損害精氣神,所以《內經》要求人們“不妄作勞”。《內經》認為做到了“法於陰陽,知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就“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形與神俱”是生命存在的前提,形神分離則意味著生命的結束;所以養生就是要維護形與神,具體說是形與精、氣、神的和諧統一狀態。這樣才能“終天年”,“盡百歲”。在古人看來,百歲是上天賦予人的壽限,能夠活到百歲才算合格。古人認為,人是天地之氣化生,天地是人的大父母。所以人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像愛護眼睛一樣保養好自己的身體,百年之後才有顏面回到天地大父母的懷抱中。《內經》主要提到了導致“半百而衰”的主要原因是“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和“起居無節”幾個方面。
“以酒為漿”是說過量飲酒沒有節制。在中醫看來,酒是水穀之悍氣,性熱傷陰,酒能亂性,所以酒不能像水一樣大量飲用。孔子對酒的態度是“唯酒無量”,但緊接著是“不及亂”;所以並非真的“唯酒無量”,而是以不亂性為前提。孔子常說“不為酒困”,所以古代制定了“酒禮”,目的就是一方面發揮酒對人在生理上的益處和溝通人心,聯繫情感的社會功能;另一方面又避免醉酒帶來的傷害。
“以妄為常”是“不妄作勞”的反面,是行為沒有常規,屬於不易引起人們注意、常常易犯的毛病。這裡說的“行為沒有常規”不是違背了社會規範,做出有違道德的事情,相反主要是指違背了養生之道的自然規律。
“醉以入房”是說過度的房事傷害健康。對於房事與健康的關係問題,傳統中醫學非常重視。從生物學意義說,房事是生殖的前提,而生殖在中醫學看來是父母精血結合的結果。精血是人體極其寶貴的物質,過度的外泄會使真精元氣耗傷而損害健康,所以古人對房事有嚴格的要求。傳統中醫學把房事過度看成是致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養生應該注意的大問題。這裡把醉酒和房事並提是因為古人平時一般能夠注意節制房事,而在醉酒後往往把持不住,所以傳統中酒色並提,對於沉迷於此者稱為“酒色之徒”,以警示世人節制。《內經》告誡世人要懂得保養精氣使之盈滿,時時駕馭自己的精神,而不能只知道追求感官的快樂,以致半百而衰。
【原文】乃問于天師曰ꨁ:“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ꨂ,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ꨃ,法於陰陽ꨄ,知於術數ꨅ,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ꨆ,而盡終其天年ꨇ,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ꨈ。不知持滿,不時禦神ꨉ,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注釋】ꨁ天師:黃帝對岐伯的尊稱。ꨂ春秋:指人的年齡。ꨃ知道:懂得養生的道理。ꨄ法:取法,效法。陰陽:天地變化的規律。ꨅ術數:古代稱各種技術為術數,包括類似於今天的科學技術及各種技藝等方面的內容。因為在“術”中有“數”的規定,故稱“術數”。如在彈琴的技藝中就要掌握一定的數量關係。這裡指調養精氣的養生方法。ꨆ形與神俱:形體與精神活動一致。形神是中國哲學及中國醫學的重要範疇。古人認為人是形與神的統一體,形體來源於地的陰氣,精神來源於天的陽氣,二者結合化生為人,二者的分離就是人的死亡。因此,養生的要義就是要保證形與神的統一。ꨇ天年:人的自然壽命。ꨈ精:精氣。真:真氣。《黃帝內經》繼承了道家精氣論自然觀,認為包括人在內的萬物由精氣所化生,養生之道重在保養真精。《老子•二十一章》雲:“道之為物,惟恍惟惚。……其中有精,其精甚真。”ꨉ禦神:控制精神過度思慮,以免過度消耗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