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環繞漢語神學運動從開始以來的一個核心爭議而展開,從敘事向度,並站在現代中西傳統文化交流的視野中,對「漢語神學的社群性身分」作出積極的回應。作者指出,漢語神學運動已演化出一種類似儒教的擴散式社群以至公共信仰,它沒有像制度式宗教般產生明顯的教士制度,卻依存於既有的學術、教育、文化等建制中。一方面,它固然欠缺一般社團組織的群體能量;但另方面,在中國大陸當下公民社會尚未健全發展的情況下,卻又能超脫一些宗教制度上的藩籬,而成為公共學術文化領域裡的一股新興話語力量,並參與到中國文化的現代轉型過程中。中國文化會否把這種學人間的公共信仰納入其現代轉型中之有機組體內,而基督宗教又會否願意視此為其大公傳統中的嶄新一員,以至引發傳統變遷和身份在塑形議題,是當代中國知識份子的一個重要思想掙扎。
作者簡介
林子淳
英國劍橋大學哲學博士,現任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學術及出版主任、研究員,並於多所大學及神學院兼任教席。專著及編著有《多元性漢語神學詮釋》、《漢語基督教經學芻議》、《哈貝馬斯與漢語神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