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序
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不同社會都出現學業上「女優於男」的言論。先是英語國家如英國、美國、澳洲等,然後中國以至香港都有類似說法。值得留意的是,說這些話的人不曾為女性「終於出頭」而欣喜,反而對「男生失利」的零碎表徵表達出一種擔憂甚至危急的情緒,彷彿兩性之爭(sex war)已成為社會上其中一個主要矛盾。
其實只要細心思考和觀察,我們就會見到兩性之爭的看法過分簡化社會現實,忽略性別本身的複雜性和性別以外的重要因素,例如階級所扮演的角色。我們應該問:所謂「女優於男」是指甚麼?是哪一個階級的男性在學業成績上輸給女性?曝光率甚高的「成功女生」究竟來自甚麼家庭背景?同一類家庭背景的男生又是否輸給女生?來自勞工階層背景的男生,比較他們的上一代,其就業出路有否改變?是甚麼宏觀因素令勞工階層男生的出路收窄了?同樣,來自勞工階層的女生,她們的學業狀況如何?她們的出路又如何?最有趣的,是為甚麼社會的目光都聚焦到精英女生身上,從而又推論到男性(不止是男孩子)出現失敗的危機?還有更根本的問題是:男生和女生是如何成長的?學校除了傳遞知識外,它們又怎樣塑造和影響男女生的性/別身份?社會主流的、關於男性和女性氣質的想法,如何模塑或扭曲男、女孩子的成長和機會?
本書嘗試解答以上的問題。我們的前提是要討論社會問題—無論是階級或性別—「想當然」的態度是不可取的,必須有具體的研究和全面而細緻的論證才可以達致客觀而確切的理解。本書所有文章都建基於實證研究,包括學校生活的參與研究(亦稱「族誌學」研究 [ethnography])、深度訪談、歷史文獻考察和文本分析等,而作者都把研究所得的數據或例證,不厭其煩地利用既有學術理念來提煉和作深入的分析,俾能清楚地呈現本土性別與教育的狀況,和提出進一步的思考。
本書分為三個主要部分。第一部分「女生的校園經驗」,由兩篇文章組成。蘇欽華的文章〈勝利女神向「她」微笑?—解構女生力量與「自選人生」的階級迷思〉,把「女優於男」的論述連繫到晚期資本主義社會所產生的種種階級和性別的不安,並且通過與幾位傳統名女校「精英」女生的深度訪談,揭開「成功女生」背後的家庭和個人籌劃,以及階級因素在這所產生的作用和矛盾。另一篇文章—李泳萱的〈異性戀論述與女性氣質—香港初中女生之校園經驗〉,採取不同的視角,深入研究勞工階層、就讀第二組別(band 2)的女生,呈現她們的身體和情欲如何受到社會主流的「異性戀」論述所限制和塑造,但她們同時又如何抗拒成人社會加諸女生身上的期望和要求。
第二部分「男人是如何造成的?」把視角轉移到男生身上,但與前一部分相同的,是仍然重視對階級和社會主流性別論述(主要是異性戀論述)所產生的重大作用。潘宇軒〈做個像樣的男仔─初中男生陽剛氣質的建構及其影響〉一文,清晰而翔實地描繪處於低社經地位、入讀「第三組別」(band 3)的初中男生如何建立自己獨特的男性氣質。陳卓倫的文章〈孤獨上路─香港「直佬」的90年代成長寫照〉則通過對年輕成年男性的深入訪談,呈現在異性戀男性的性成長過程中,如何充斥孤獨和矛盾的情緒,文章的討論引發我們反思學校性教育的不足。與此呈強烈對比的,是陳偉文的〈一位男性的「小姐」─開發另類男性氣質的空間〉,通過一位具女性氣質高中男生的深入描繪,作者希望開拓一個較寬闊的空間,讓多元的性別氣質可以自由地呈現。
第三部分由四篇文章組成,在較宏觀的社會和歷史視野中檢視性別和教育的關係。陳潔華〈豈只「女多男少」:審視殖民香港時期教師行業女性化的現象(1841-1970)〉一文,檢視殖民時期香港教師行業在一百多年間逐漸女性化這個歷史趨勢,指出背後的政治和經濟的成因,和中間複雜的性別政治。梁敏兒也是採取一個歷史角度,比較上世紀70年代與千禧年後出版的兩套兒童文學選集,指出兩者在性別氣質呈現方面的差異。這種差異,側面反映出香港社會對性別及性別氣質─特別是男生─的看法的確有明顯的改變。在第三篇文章─〈香港教師性別認同研究對學生在通識科性別身份建構的一些啟示〉中,作者陸方鈺儀引用幾位教師對自己性別身份的反省,帶領我們思考在新高中課程的通識科,可以怎樣思考性別的複雜性。最後一篇文章〈男孩子的教育沒有前途?─從歷史和社會發展角度檢視「男生失利」的論述〉則帶有總結的意味。作者嘗試從歷史和社會發展(主要是資本主義後期發展)的脈絡中,找尋今天「男生失利」論述的根源。
本書希望引入實證研究和理論基礎的視角,使日益熾熱的、有關性別與教育關係的討論得以深化,尤其能注意到兩者的社會和歷史脈絡。本書的讀者對象包括關注性別、個人成長與教育問題的家長、教育界人士、大專師生和一般社會大眾。
陳潔華、蔡寶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