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此本歌謠集係透過七次零星採訪所得,之前已出版了黃張阿甜、簡素月歌謠專輯各一本,剩餘歌謠又彙整出此本歌謠合輯(黃學寬、黃張阿甜、簡素月、邱劉送、莊阿碧、李石信等六位耆老)。後續仍有故事部分尚待結集出版。本專輯的受訪耆老講述內容豐富多樣,我與蕭威源小姐於採訪後迅速整理,並就不明瞭處再做密集式訪談求證,獲得耆老的熱情回應。尤其是黃學寬、黃張阿甜夫婦更是努力地自行回想紀錄,留下了不少礦坑工作、地震等膾炙人口的民間歌謠。
自民國87年11月初調回文化局任職,開始「兼辦」民間文學採集整理出版業務,以一個不知何謂「民間文學」的門外漢,要來推動此項工作。開始收集相關資料,閱讀相關文獻,陸續研讀其他縣市所出版的民間文學集30多本。在兩個月內利用公餘之暇,努力消化吸收,企圖整理出此案執行的端倪。此項工作執行甫滿六年(87.11~93.11),期間歷經了茫然、衝刺、推廣(辦理採集人員培訓研習會、工作說明會、耆老演唱會、導讀研習會、相褒歌謠演唱會、頒獎會…等等)、撒網、收割、加工、出版等各階段。而我為了規劃全案之執行方式,初期二年多,也自行利用例假日積極投入田野調查採訪工作。在一切經費尚未明朗前,就和幾個有使命感的夥伴,開始與時間賽跑,憑藉的只是一份單純愛護鄉土、保存文化的心,同時也是被深居簡出的耆老們所講述的優美歌謠、豐富故事、饒富哲理與趣味的俗諺俚語所感動。此六年來能蒐集到豐碩的成果,要感謝所有參與田調採訪工作的夥伴,以及長期關心、支持、鼓勵我的專家長輩們;有胡萬川教授、陳素主小姐、劉醇鑫老師、許金用校長、簡松興老師、姜通男老師、古國順老師…等等。僅此致上我最深的感謝。
在此要特別對蕭威源小姐致上最深的感謝與敬意。她這六年來持續支持、熱情地參與此項田野調查採訪工作,以最單純負責的態度,對所得資料予以篩選比對,註記重複者、補記缺漏者,認真追查提問以獲得完整的第一手的資料。在文化局經費有限下,僅有蕭小姐從不計較仍然持續無阻的進行零星採訪工作,足跡遍及桃園市、蘆竹鄉、大溪鎮、八德市。所得數量驚人,佔所有數量三分之一以上。因為她認為如果等待逐年編列有限的經費,才慢慢的進行採訪,則寶貴的民間文學資產已隨耆老凋零而消逝於無蹤。除了感激之外,期望她能以多年的經驗,繼續協助文化局進行田調資料的分類整理建檔工作,以利逐年分批出版,將桃園縣寶貴的文化資產一一保存,感謝之餘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