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緣起
現今公民社會發展過程中,全球聲音與在地聲音彼此激盪,因此,了解其他文化、族群、自我形象的認知情形,對於健全政治經濟主體性極為重要,除了政治角力因素,文化研究者作為社會各群體溝通橋樑,面對的關鍵課題極可能為,這些長期被塑造出的、積累的「刻板印象」(「標籤」)與該民族文化之真實歷史形象,常顯現出巨大的差異。
上世紀二○年代「聯俄容共」留學蘇俄世代都進入歷史,倡言「反共抗俄」及《蘇俄在中國》爭取「中國正統」的五○至六○年代話語煙消雲散,長久處於「美利堅治世」(Pax Americana)的臺灣,習於美國主導的價值觀, 即使蘇聯1991 年解體前夕政府決定應變東歐變局,解除東歐國家交往禁令開放觀光、留學,迄今卻仍有不少國人的言語還呈現對其過去的想像,還以「蘇聯」指涉現代俄羅斯。因此,要完整呈現給臺灣社會「俄羅斯真實」,憑藉俄羅斯成功舉行「世足」或其他國際活動,要一時扭轉「戰鬥民族」刻板印象,是相當不容易的。
政治大學圖書館致力於臺灣知識分子的生命經驗介紹,當代人文社會思潮、文學與東亞文化跨區域互動探索,極富啟發思想價值,有鑑於此,類似研究再加上「俄羅斯註解」應特具意義。
一、
2017 年10 月20 日舉行政治大學數位史料與研究論壇(解析「蘇聯文明」:臺灣─俄羅斯相互想像與真實),成果體現於本書《真實與想像:百年臺俄關係掠影》,概念上,並非純粹意味,文本接受者對於真相接收、理解僅是浮光掠影,而是,針對百年殖民政權輪替過程、族群與主體性建立過程,湧現觀念矛盾與錯亂,許多問題至今仍待各別梳理,過去「反共抗俄」留遺的問題,如「陶甫斯號油輪事件」,至今在俄羅斯、烏克蘭媒體及歷史探討,仍然塵埃未定,而其中遭滯留臺灣,被政府炮製為投奔自由的「反共義士」烏克蘭人,其中還領到中華民國身分證,或許,有權主張同樣為「轉型正義」受害者。
二、
在日據時期,臺灣人對俄羅斯接觸應始於舊俄文學日譯,多限於精神或思想層面,左翼作家楊逵、呂赫若、吳新榮等取法中國左翼文學先鋒魯迅等是出自於抵抗殖民統治壓迫意識,舊俄寫實作家高爾基在《臺灣新文學》佔顯明位置,1928 年成立於上海法租界的臺灣共產黨與蘇聯「共產國際」有聯繫,傳奇臺灣女性謝雪紅曾赴莫斯科,停駐數月,相關史料如雪泥鴻爪,就像我童年記憶一樣,割稻工人在酒酣耳熱之際,唱日本軍歌,講滿洲國、蘇聯人,這是小人物民間的「蘇聯經驗」,日治時期,臺灣知識分子對社會主義思想與蘇聯政權想像,是天真想像多於真實,這些想像在國民政府來臺後,就受到官方壓抑,漸遭遺忘。
三、
上世紀二○年代,孫中山先生曾同情列寧成功奪權革命,指「民生主義就是共產主義」,決定「聯俄容共」主張,蔣介石在孫中山先生身邊,也曾表露左派面目,1923 年秋季,奉孫總理囑咐到蘇聯考察軍政事務,蘇聯革命軍委員會副主席陸祖塔克(Я.Э. Рудзутак)出面接待提到「蘇聯社會主義革命與中國國民革命精神相似」,蔣介石回應時補充:國民黨「永遠將俄國共產黨視為親姐妹」。隔年在蘇聯顧問協助黃埔軍校成立,之後,許多國共黨兩黨青年(劉少奇、蔣經國、谷正綱、卜道明、孟十還等)踏上學習莫斯科道路,抗日戰爭與剿共期間,重慶時期政府還是重用些蘇聯軍事顧問。
四、
臺灣俄羅斯學研究,大底濫觴於1950 年代後期,學俄文前輩說,因1954 年「陶甫斯號事件」,政府需培養俄語人才,1957 年政治大學在東方語文學系開設俄文組,創系主任孟十還曾活躍於上海黎烈文主編《譯文》,與魯迅合作翻譯果戈理文集,在臺灣戒嚴體制和「反共抗俄」大纛下,他的心境似乎藉由契訶夫短篇故事〈苦惱〉傳達給課堂學生,學生要學「假想敵」艱難語言很茫然,有趣的是,有位張學長不知哪來勇氣,寄俄文信給蔣方良女士,盼望能用俄文報效國家,結果出乎意料,竟然獲得正面回應,張學長之後被安排到當時領袖智庫──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當編譯,此事蔚為東語系傳奇。
在冷戰對抗時期,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遠離塵囂,蘇聯研究因擁有俄文出版史料,扮演角色在外界或許神祕,時勢變化,藏書與凋零的研究人員漸被社會遺忘,對國研中心研究人員走上孤寂道路,藉此機會,對奉獻俄羅斯研究、獎掖後進的前輩孫桂籍先生致上崇高敬意。
五、
感謝政治大學圖書館承辦數位史料與研究論壇(解析「蘇聯文明」:臺灣─俄羅斯相互想像與真實),同仁規劃近代俄羅斯歷史、文明、文化、政治人物展覽空間,讓屬於俄羅斯的知識親近又具真實感。論壇特別邀請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歷史、考古、民族學研究所貴賓,傅樂吉教授擔任主講,傅教授從俄羅斯宏觀視角論述俄臺關係歷史與願景,演講並不遺漏「陶甫斯油輪劫持事件」,此一臺灣、俄羅斯有史以來最明顯的對立為臺俄未來關係蒙上陰霾,情節當還搬上蘇聯戲院銀幕,也大為賣座;接著是圍繞論壇主題的座談會參與者為淡江大學俄國語文學系教授彼薩列夫、政治大學斯語系陳美芬教授及詩人暨文化評論家李敏勇先生,在主持人政治大學俄羅斯所所長魏百谷老師巧妙穿針引線下,聽者不難體悟,俄羅斯國家體制、俄國文化藝術、文學思想,作為國家精神傳承是一體的。
本書收入政大斯拉夫語文學系教授莉托斯卡、及賴盈銓與捷米多夫論文,莉托斯卡,從冷戰時期媒體所映現臺俄彼此互相想像,運用冷戰時期蘇聯大眾漫畫雜誌插圖,剖析「臺灣形象」的特色與因素,或多或少,這「臺灣形象」,係當時蘇聯社會與政權配上「北京眼鏡」得來的。
捷米多夫從俄語千年歷史角度解析蘇聯時代「木頭式」俄語,它呈現官方思維與民間意識疏離關係,賴盈銓指出「自由俄羅斯」、「自由中國」與蘇聯及共產中國互為「他者」如何產生精神結盟,在某種意義上,1982 年遭蘇聯政權放逐的作家諾貝爾文學桂冠、「俄羅斯良心」索忍尼辛應吳三連文藝基金會邀請來臺訪問並在臺北中山堂發表「給自由中國」演說,不只給在戒嚴統治卻「反共」的中華民國臺灣,因美國宣布斷交驚魂未定,最適時溫暖,索氏演講詞恰恰融入官方「三不」政策、「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反共教育體系中,成為中學國文教材,無怪乎,高中「三民主義」教科書出現索忍尼辛呼籲蘇共「拋棄共產主義臭汗衫」,官方特別利用索忍尼辛旋風訪臺,再次掀起反共熱潮,師大公民訓育系曹世昌主持「索忍尼辛『給自由中國』演講詞閱讀心得問卷調查」研究,即為例證,曹教授特別建議,將索忍尼辛演講詞列為「國父思想」基本教材,「相機實施反共機會教育,以加強學生同仇敵愾之氣」,當時圍繞在索翁訪臺的評論與迴響,林林總總,且洋溢激情,堪稱臺灣五、六○年代「反共文學」的「餘音」。
在二十世紀資本主義社會與社會主義陣營對抗歲月,索忍尼辛以世界作家如椽之筆,以「聖喬治」精神,呼喊他從「毒龍肚子裡」出來的經驗,他的「給自由中國」演講詞與蔣介石(或陶希聖執筆)的《蘇俄在中國》,雖然彼此有「互文性」,然而,後者的原撰者與本文內容,及當初擬進行國際宣傳方法與目的,都值得重新檢視,尤其,索忍尼辛訪臺演講詞將蔣介石形象與俄國大革命白軍領袖弗蘭哥爾將軍對比,使蔣介石的形象添加當代俄國文學元素,因為,蘇聯另一海外異議作家阿克薛諾夫的《克里米亞島》在美國出版,除了暗中較勁之外,演講全文與刊於俄文《新世界》(2000, № 12)訪臺回憶,多少具「時空穿越」(anachronism)特質,另一方面,有警示臺灣恐遭「覆滅」(обреченность)之意,因此,本書藉文獻選輯重新刊登,也許,略申索翁百年誕辰(1918-2018) 紀念之心意,主要凸顯當時「微妙」政治社會情境。
1917 年列寧領導的「十月政變」,其結果是,「紅色車輪」掀天揭地席捲歐亞大陸,十九世紀中葉歐洲社會主義思潮、學術理論轉化為暴力血腥革命行動,如果按照馬克思主義論述,農業為立國根本的俄羅斯,其工業生產落後絕無實施社會主義革命條件,此時,體察當時社會劇變的俄羅斯,承載文化傳統的農村及其滄桑,就成為有意義的觀察視角。
本論壇發表人洪美蘭老師〈蘇聯農業社會主義化之現代啟示〉與李惠珠老師〈當「瓦罐」碰上「鐵罐」──從葉賽寧的視角看蘇聯文明肇始〉,他們各自由社經體制及詩人的創作與生命層面出發,洪美蘭老師理性的理論分析蘇聯農業經濟共產化、集體化,如何在遠離其初衷的情況下澈底地失敗,李惠珠老師則藉農民詩人葉賽寧詩人創作,體現對離逝母親般的鄉村──古老俄羅斯之絕望,其感受完全融入最後生命與詩魂中,兩者可以同時見證時代教訓與俄羅斯人民悲劇。
〈「落葉生根」抑「護花春泥」?試探臺灣「白俄」的離散經驗(1949-1989)(以《武昌街一段七號》及《一個俄國家族史》回憶錄為例)〉,文章特別關注臺灣知名「白俄」最後命運,此外「明星咖啡」的故事不只是臺灣文學地標,像簡錦錐老闆的俠骨義膽,成就臺灣「文化越界」閃耀篇章,讓俄僑文化成為在地生活的養分。
最後,感謝魏百谷老師的論文,及時提供臺俄關係新穎而完整數據,與傅樂吉老師文章相輝映,從最務實的經貿層面,分析雙邊發展的趨勢與潛能。
結語、俄羅斯 如此近,如此可能
2017 年12 月24 日耶誕節夜,應邀赴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講學,我深感臺灣四時如春,高溫常令人慵懶而缺乏真實感,由花蓮海岸線俯瞰太平洋,無比寧靜與自由,北太平洋的寒風卻令人清醒,不禁低迴:「政治使人分離,文化則凝聚人心,也是鑑照人群、自我使命的曙光」,一時興起仿賴和古詩:
初訪海參崴,
寒夜雪地迷。
不知曙光近,
猶自望星稀。
經歷殖民與類殖民的戒嚴生活體制,臺灣整體文化特性,企業精英施振榮先生比擬為「半盲文化」,他針砭企業文化時直指臺灣人,就是只「重視短期利益和顯性價值」,並非虛言,然而,面對全球化經濟與網絡時代,文化生態丕變,「俄羅斯是巨大存在」(詩人李敏勇先生語),但不全盡然是「他者」,接觸臺北愛樂電臺或其它網路媒體,不禁發覺,俄羅斯是如此親近,如此可能,偉大文學、音樂、藝術作為思想精神表現,永遠存在著一股支配宇宙的力量,令閱聽人產生心靈激盪與共鳴。
過去,部分由於「偏聽」、「誤讀」,臺灣與俄羅斯錯失彼此互相學習的功課,俄國人對臺灣人的堅韌所知有限,無可厚非,我們可以從民族多元的俄羅斯汲取生活智慧,無論是廣漠如海的貝加爾湖、壯闊的伏爾加河、卡爾梅克草原旺盛生命力,本書以「掠影」自況,多少也尋求在美感之外,見證更令人沉澱深省的事理本質,深盼,臺俄人民未來互動會多些美好故事!
2018.08.22. 於 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學系
賴盈銓 謹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