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醫楊力匯集45年心腦血管研究&從醫臨床經驗 重磅巨作 \\\\
明明很健康、有運動習慣,為什麼會秒殺「猝死」?
80%的心臟病可以預防,「養心」是最有效的養生法
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心肌梗塞……out!
66個養心對症穴位X 26個養心小叮嚀 X49帖楊力驗方X47道養心食譜每26分鐘奪走一條命!現代人「三高」,嚴重破壞心臟,讓心腦血管病早發、高發,也讓壽命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中醫的心包括了西醫的心與大腦的功能,心的功能影響的是身體五臟的運作,且壓力大、心神不寧、失眠都是與心相關,百病由心生,透過中醫養心安神是最好的養生開始。如果你是久坐不動者、飲食太油膩者、吸菸者、肥胖者、酗酒者等五大心臟高危險群,跟著楊力中醫教授一起控三高,保護心臟,遠離心血管疾病。
◆中西醫「心」大不同
西醫,心是一種形態器官─心位於胸部左下方,約為人的拳頭大小。中醫,心是一種功能系統─心是主宰人體生命活動、協調五臟六腑生理功能。中醫的心是皇帝,西醫的心乃在外征戰的大將軍。皇帝雖不在戰場上,但他的指示卻無處不在,一個命令便能夠決定戰場的進與退、戰與和,也就是說,中醫學中的心一旦功能失調,整個身體就會出現異常。
◆ 心腦相通, 心通則腦明
思考依靠大腦,心臟透過血液,把營養物質運輸到大腦,保證它正常工作。當我們感到頭暈、頭痛,有時可能是供血不足,頭腦自然不清醒。所以要想頭腦清晰,需要強大的心來幫忙,養心即護腦。(((養心補腦小撇步)))手梳頭──先用手略微用力揉後頸,使新鮮氣血往頭部流動,再用手指從額頭向後腦勺梳頭,每天用手指梳頭10~15 分鐘就可以了。
◆身體小信號,是心臟生病的重要警告
1.嘴唇色紫:血瘀氣滯、心臟病 2.呼吸急促:心臟缺血的徵兆
3.劇烈牙痛:心絞痛示警 4.左肩疼痛:可能是冠心病
5.兩臂血壓差:心腦血管疾病的「預警器」 6.手指和腳趾末端粗大:心臟缺氧
7.下肢水腫:心臟衰竭徵兆 8.突然出冷汗:注意心腦梗塞
9.扁桃腺發炎:可能引發心肌炎、風心病 10.無法控制的流口水:中風的前期表現
◆中醫養心大法
☉心情鬱悶,全身經絡也會瘀堵─
壓力勞累加上生活習慣不良,一些人壯年發生心源性猝死,是什麼原因造成呢?簡單地說,就是過勞導致的心氣不足。許多人到了40 歲之後,就覺得疲勞而力不從心,這就是心氣不足的表現,所以養心氣是非常重要。心臟不好的人,情緒激動時心氣易渙散,容易導致心臟病突發及血壓升高。中醫認為酸味具有收斂作用,能有效阻止心氣太過渙散,保護心臟,防止心臟病突發。當人感到疲乏時,建議小憩片刻,順應自然靜心養氣。
☉順應四時養心調神─
春夏秋冬,養心的方法也不一樣。春季人體肝氣較旺,可多食用蔬果,如菠菜、蘋果、紅棗等。幫心臟排毒可以喝蓮心茶、吃苦瓜、綠豆湯來排毒。夏季夏天容易上火,可吃同時具有清熱去火、生津潤燥等功效,如苦瓜、生菜、苦菜等。入秋後天涼了,容易口乾舌燥、鼻出血;喉嚨也癢癢的,頻頻乾咳,時應該多吃山藥、銀耳、蓮子、豬蹄、藕、梨等食物。冬天寒冷,人體陽氣不足,陰氣最盛。所以在飲食上要選擇一些滋補陽氣的食物, 如羊肉、韭菜、糯米、紅棗、桂圓、花生、山藥、核桃等。
☉一粥一飯就能養心─
養心首選紅色或苦味的食材,養心重在調節飲食在顏色中,心與紅色相對,紅色食物具有補血養心、消除血管內瘀血的作用,多吃可以安定心神,如番茄、紅豆、蘋果、山楂等。五味之中,心與苦味相對。味苦的食物具有清瀉心火的功能,如苦瓜、萵筍……等
蓮子紅豆花生粥─蓮子清心醒脾,安神明目;紅豆可補心血;花生能養血止血,有益心血管;紅糖則是補氣血的好食材。功效。
▲木耳紅棗湯─木耳補血活血、益胃潤燥;紅棗可補血養顏。
▲胡蘿蔔燒牛腩─牛肉具有補中益氣、強健筋骨、滋養脾胃的功效,搭配胡蘿蔔適量食用,更有補脾養心的作用。
▲歸參豬心湯─當歸益氣活血,黨參補脾益氣,豬心養血安神,一同食用有養心安神的功效。
☉養心重在穴位調理─
保證心這個君主,能夠正常發揮功能的有兩條經絡,一個是心經,一個是心包經。時常按揉這兩條經絡的穴位,能夠發揮養心安神、防治心臟病的功效。
★溫馨提醒:書內藥物驗方、處方等僅為廣大讀者提供參考,具體用藥時,要經過醫師診斷,並根據自身情況,謹遵醫囑。
作者簡介:
楊力
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博士生指導教授、中醫養生專家。從事中醫研究 45 年,主攻心腦血管病。近10 年來,楊教授的數千場公益講座深受聽眾喜愛。楊教授著作累計字數已達 2000 餘萬字,其中學術著作有《周易與中醫學》《中醫運氣學》《中醫疾病預測學》等,奠定了她在中醫學術界的地位;養生科普作品有《濕寒虛熱五招搞定》、《排子宮的寒》、《補身體的虛》、《血管決定心腦健康》、《教你活到 100 歲》、《五穀雜糧養生粥》……等。
─中國醫易學創始人
─中醫心血管病專家
─易經養生法開創者
─中國象數科學提出者
─中醫疾病預測學創始人
─北京周易研究會會長
推薦序
保護心臟健康,刻不容緩!
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已有「疾心」的記載,2500 年前的《黃帝內經》也提到了心血管的主要疾病,在在說明此項痼疾已經猖獗幾千年,它一直在折磨廣大民眾的健康。
當今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比癌症還要可怕的第一殺手,無數人因之喪命。世界衛生組織更將其列為「公共衛生的頭號敵人」,尤其冠心病被直指是「首要戰犯」。心臟在生命中的重要
性如《黃帝內經》所說 :「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所以,人人都要行動起來,保護好自己的心臟。
「三高」,即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是破壞心血管的主要元凶。現在人們的生活水準提升,吃得好,三高越來越高,心血管疾病也越來越嚴重,特別是有年輕化的趨勢,讓人堪憂。
而且當今的心理壓力,同樣讓心血管不堪重負,因此養心護心迫在眉睫。
本書從人的心臟功能,各種心臟疾病的演變及中醫的治療、預防、保養等方面,完整地做了深刻論述,還列舉各種臨床經驗證明確有療效的楊力驗方。內容通俗易懂,既是一部難得的
醫學專著,又是一部養護心臟的科普著作,希望能提供大家對「心」有全方位的認知和啟示,並分享至有需要、有興趣的讀者手中。
第一篇中醫的心臟
●同樣一顆「心」,含義大不同。
我們平常說的心臟病,多指心臟此一實體器官而言。在西醫中,心是一種形態器官,有跡可循。從解剖學上講,心位於胸部左下方,在乳頭附近,約為人的拳頭大小。而中醫認為,心不是一個獨立的形態器官,在解剖學上也找不出一個具體的位置,反倒是一種功能器官。正所謂「(心)主血脈、藏神志,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心可主宰人體生命活動、協調五臟六腑生理功能。
西醫學中的心有形有用,而中醫學中的心無形有用;前者的心可見,後者的心不可見,卻又貫穿於生命活動始終。我們可以這樣比喻:中醫的心是皇帝,西醫的心乃在外征戰的大將軍。皇帝雖不在戰場上,但他的指示卻無處不在,一個命令便能夠決定戰場的進與退、戰與和,也就是說,中醫學中的心一旦功能失調,整個身體就會出現異常。
雖然將軍在戰場上的一個決定,也能影響整個戰局的勝與敗,但他和其他戰士一樣,乃征戰的主體部分,是開疆拓土的功臣。相對而言,西醫的大腦才是靈魂所在之處,更像一國之君,而且有跡可循,是身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見,中醫學的心包括了西醫的心與大腦的功能。
二、心主神明:主宰人體生命活動
中醫的心不單單是心臟這個器官本身,還指人體的感覺、精神等。
⊙心:人體生理和心理活動的總指揮
心主神,主,就是管理。而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神,是指我們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如形象以及臉色、眼神、言語、應答、肢體活動等,都包含在內。換句話說,凡是表現於外的「形徵」,都是生命活動的外在反映,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神氣」。《黃帝內經》云:「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指的即是這種廣義的神。
狹義的神,乃心所主之神志,是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它不僅是人體生理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定條件下,還能影響其他各方面的協調平衡。
在臟腑生理活動中,心就像一個「指揮調度中心」,心神正常,則各臟腑協調合作,健康有序;若心不藏神,「指揮調度」不力,就會出現精神意識和思維的異常,遂表現為失眠、多夢、神志不寧,或反應遲鈍、精神不振、健忘等臨床症狀。
在心理活動中,中醫認為心臟勤奮工作,承受外界的各種壓力。心承受力強的人,則心胸豁達、堅強樂觀,碰到「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困境,也能積極應對,最終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心承受力弱的人,則容易出現心悸、心慌、心煩、失眠多夢、精神不振,甚則癲狂、意識模糊等異常表現。
神志疾病發作初期,多隱藏於內心深處,不影響正常生活,平日外人不易察覺,只是會時而感嘆,或開心,或鬱悶;嚴重時可能出現茶飯不思、寢食難安,影響正常作息。
當然,人的精神、精力充沛,心情舒暢,也利於心臟功能的發揮,且有養心的作用。曾有報導提及,原本性情溫和的人做了心臟移植手術後,性格大變,反倒成了暴躁易怒之人。美國醫學家阿拉特拉斯博士也說:「心臟實際上是一種具有思維能力的智慧臟器。」
西醫認為大腦才是人體心理活動的主宰,思考、記憶一「腦」包辦。但中醫認為大腦也需要心神來輔助,沒有心神,又怎能思考和學習呢?
☉為什麼要養心安神
前面說過心主神明,心是五臟六腑之主,主管人的精神活動,所謂「主明則下安,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所以養心安神,對保持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道家養生有一個三丹田學說,認為腦部是上丹田,乃精髓的聚集處;心為中丹田,是神明的聚集處;少腹(小腹)為下丹田,是精氣的聚集處。
中國是個農業文明古國,對土地的認識極深,認為田是用來耕耘播種的,撒下種子就能夠生長發芽。丹田即是能生發出精、氣、神的地方。氣生於下丹田,神生於中丹田,精生於上丹田,中丹田還是精、氣、神三個能量的轉換之所。
道家非常重視三丹田養生,尤其是中丹田心神的保養,認為真正的長壽是達到「心神相守」。用現代語言解釋,就是長壽要有品質。道家養心神的方法便是靜坐,透過練習,讓心神安寧(靜坐的具體方法見下圖)。
醫學研究發現,心神安定時,人的腦波非常穩定且有節律;此外,靜坐還可以減少能量消耗,緩解疲勞。所以我們可以試著每天靜坐10分鐘,讓自己心神安定。
第一要金剛跏趺坐
第二要手持定印
第三要身直(脊椎直)
第四要兩肩平衡、放開
第五要微收下頷、自然呼吸
第六要舌頂上顎
第七要眼睛直視前方
[養心小叮嚀]一個人的氣色好壞和心臟有關
心臟功能差的人,往往精神萎靡、面無血色,就像秋天的枯草,毫無生機;心臟功能強的人,常常面色紅潤、神清氣爽,好似春天的草木,蓬勃發展。所以說心臟不光主血,還藏神,心明則神明,人體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刻不容緩!
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已有「疾心」的記載,2500 年前的《黃帝內經》也提到了心血管的主要疾病,在在說明此項痼疾已經猖獗幾千年,它一直在折磨廣大民眾的健康。
當今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比癌症還要可怕的第一殺手,無數人因之喪命。世界衛生組織更將其列為「公共衛生的頭號敵人」,尤其冠心病被直指是「首要戰犯」。心臟在生命中的重要
性如《黃帝內經》所說 :「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所以,人人都要行動起來,保護好自己的心臟。
「三高」,即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是破壞心血管...
目錄
第一篇 中醫的心臟
導讀/同樣一顆“心”,含義大不同
第一章 心為人體的君主
第二章 心與臟腑命運相關
第三章 心與五官息息相關
第四章 這些身體小信號,是心臟有病的警告
第五章 心臟病“偏愛”這些人
第二篇 中醫養心大法
導讀/中醫如何養心
第一章 心主神明,養心先養神
第二章 順應四時養心調神
第三章 養心就在日常起居
第四章 一粥一飯就能養心
第五章 人體自帶養心妙藥——經絡穴位養心
第六章中醫傳統功法養心
第一篇 中醫的心臟
導讀/同樣一顆“心”,含義大不同
第一章 心為人體的君主
第二章 心與臟腑命運相關
第三章 心與五官息息相關
第四章 這些身體小信號,是心臟有病的警告
第五章 心臟病“偏愛”這些人
第二篇 中醫養心大法
導讀/中醫如何養心
第一章 心主神明,養心先養神
第二章 順應四時養心調神
第三章 養心就在日常起居
第四章 一粥一飯就能養心
第五章 人體自帶養心妙藥——經絡穴位養心
第六章中醫傳統功法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