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名稱:八月砲火:資訊誤判如何釀成世界大戰【暢銷經典60週年紀念版】
上位者信誓旦旦、軍事將領枕戈待旦,世界再度一腳踩進災難。 穩操勝券的入侵計畫,為何淪為生靈塗炭的多年血戰? 沒有不可避免的戰爭,只有不斷犯錯的人類! 本書提醒我不要重蹈覆轍。────美國總統甘迺迪
世局越動盪,越需要冷靜地閱讀:還原一次大戰爆發的關鍵月份,重現決策過程的警世之作。 ★連續42週攻占《紐約時報》暢銷榜
★普立茲獎最佳非虛構寫作 ★美國現代圖書館百大好書
「葉子還未從樹上落下前,你們就會回家了。」──德國皇帝威廉二世
「全歐洲的燈火正在熄滅,我們有生之年都不會見到它們再亮起。」──英國外相格雷爵士
君王、將領、外交官機關算盡,卻陷入一場誰也不願發生的戰爭!
俄國人、德國人、法國人、英國人,誰才是導致災難的「總加速師」?
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是人類歷史上的重大災難,導致全球超過三千萬軍民傷亡、多個歷史悠久的大帝國滅亡,甚至還埋下了另一場大戰的種子。這場悲劇為什麼會發生?為何會發生在以高度文明發展自豪的歐洲?這正是美國歷史學家芭芭拉‧塔克曼希望解答的課題。
塔克曼以自己最擅長的故事筆法,還原一次大戰爆發的頭一個月。她細緻捕捉當時歐洲列強的外交風雲如何導致衝突局勢升溫,生動描繪了各國領導人、外交官與軍事將領的性格與野望,包括夢想著改變現狀的德皇威廉、悲劇源頭的奧匈皇儲斐迪南大公、貌似耶誕老人的法軍總司令霞飛等。塔克曼追溯了導致戰爭爆發的每一步,揭露有著完美計畫的各國政軍高層,怎麼會深陷無人樂見的戰爭泥淖而無法抽身,最終釀成綿延多年的血腥戰火。在她筆下,一戰首月的複雜歐洲政局變成了一齣劇力萬鈞的戲碼,演員們機關算盡,卻無人料想到自己是在把世界推向戰爭的深淵。
《八月砲火》成書於一九六二年,出版後立即造成轟動,除了一舉摘下當年的普立茲獎最佳非虛構寫作獎,更備受時任美國總統甘迺迪的推崇。那年正好爆發古巴飛彈危機,美蘇核戰一觸即發,山雨欲來的氛圍宛如本書所描繪的一戰前夕。甘迺迪總統要閣員與將領都熟讀此書,稱讚此書幫助他化解了古巴飛彈危機,在最後一刻避免了災難重演。
今年是本書出版的六十週年,世界再度走到了全面衝突的邊緣。越來越多人開始擔心遠方的俄烏戰火會不會持續升級,擔心原本幾乎不可能發生的核戰危機,或是擔心下一場大戰會不會即將來臨。世局越緊張,越需要冷靜以對的力量。我們有必要重回上個世紀的過往,學習世界大戰爆發的歷史教訓。兩度普立茲獎得主芭芭拉.塔克曼的這本《八月砲火》,不僅是認識一次大戰的絕佳起點,更是動盪年代下值得讀者細細品嘗的經典。
作者簡介:
芭芭拉‧塔克曼(Barbara W. Tuchman, 1912-1989) 美國著名歷史作家,兩度普立茲獎得主。 外交世家出身,父親為銀行家與雜誌發行人,外公則在一戰期間擔任美國駐鄂圖曼大使。早年曾隨家人前往中國、日本、內戰時期的西班牙,從事研究與採訪工作,之後開始定期撰寫歷史作品。 塔克曼文筆優美,擅長以小說筆法捕捉重大戰爭與外交事件的前因後果,被《華爾街日報》譽為「大眾歷史的女豪傑」。以《八月砲火》與《史迪威與美國在中國的經驗》兩度贏得普立茲獎,又以《遠方之鏡》贏得美國國家圖書獎。
譯者簡介:
顧淑馨 臺大歷史系畢業,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曾任職中國廣播公司、聯合報系及美國在台協會文化新聞組。現專職翻譯出版已二十餘年,主要譯作包括《大外交》(合譯)、《後資本主義社會》、《季辛吉:理想主義者》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美國現代圖書館百大非虛構作品 ★普立茲獎最佳非虛構類作品 ★美國總統甘迺迪、哈佛大學著名漢學家費正清、戰地記者威廉‧夏伊勒、普立茲獎得主羅伯‧馬西|齊聲推薦 【推薦序】郭重興|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社長 【好讀推薦】 Seayu | 即食歷史版主、歷史普及作家 王 立|「王立第二戰研所」版主 李志德|新聞工作者 沈榮欽|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 張宇韶|台灣韜略策進學會副理事長 陳雨航|作家 顏擇雅|作家 【在地好評】 ★王立,「王立第二戰研所」版主: 「芭芭拉.塔克曼所作的《八月砲火》,可說是上個世紀最佳的戰史文學之一,由廣場出版的重譯版,在此跟各位推薦。戰爭是人類活動中最龐大也是最血腥的,我們卻對戰爭的發生所知不多,一般人想像中是由國家菁英所謀測、完美無缺的計畫所進行。但有幾人知道,菁英在戰爭前的表現與市井小民無異,計畫越是完美就越難執行,災難就是由這些普通人,在自信與不知所措下推動。本書推薦給所有人,來了解平凡的人如何製造危機,又在平凡中解決。」 ★李志德,新聞工作者: 「從德軍屍體在比利時堡壘堆積成的高牆,到德皇批註電報的短語。芭芭拉.塔克曼的筆下,檔案重新充實為故事。讀者得以重新注視歷史裡的『人』,不管我們喜不喜歡他們的長相。」 ★張宇韶,台灣韜略策進學會副理事長: 「面對當下美中關係與台海的詭譎情勢,描述古巴飛彈危機的經典電影《驚爆十三天》有一幕讓人印象深刻。片中,甘迺迪提及史學家芭芭拉・塔克曼(Barbara W. Tuchman)的經典著作《八月炮火》。他認為一次世界大戰之所以造成數百萬士兵死亡,源自於雙方固執的決策經驗。 芭芭拉・塔克曼在書中分析,十九世紀後期各國基於現實主義邏輯下施以一系列權力平衡、祕密外交與軍備競賽所累積的「安全困境」,使得大戰爆發前夕列強之間擁有高度的不信任感,導致接連的決策錯誤造成連鎖性的骨牌效應與「騎虎難下」的災難。對照中國近期多次的軍機與軍艦繞台,引發台海的危機局勢,為免北京誤判情勢,把『戰爭邊緣策略』弄假成真,華府必須傳達清晰的訊號構成實質的嚇阻作用。」 【外媒好評】 「證明歷史專業著作也能比肩文學。」──《紐約時報》 「示範如何將歷史寫得栩栩如生。」──瑪格蕾特‧麥克米蘭,《歷史的運用與濫用》作者 「精采程度正如溫斯頓.邱吉爾的名言所說:『戲劇也無法比擬。』」──《新聞周刊》 「敘事宏偉,條理講究,措辭優雅,節奏精妙。比小說更精彩!」──《芝加哥論壇報》 「敘事躍然於紙上,人物刻劃優秀。」──《華爾街日報》 「史家技藝的傑作。」──《衛報》 「光彩奪目。」──馬克斯‧黑斯廷斯,《越南啟示錄》作者
名人推薦:★美國現代圖書館百大非虛構作品 ★普立茲獎最佳非虛構類作品 ★美國總統甘迺迪、哈佛大學著名漢學家費正清、戰地記者威廉‧夏伊勒、普立茲獎得主羅伯‧馬西|齊聲推薦 【推薦序】郭重興|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社長 【好讀推薦】 Seayu | 即食歷史版主、歷史普及作家 王 立|「王立第二戰研所」版主 李志德|新聞工作者 沈榮欽|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 張宇韶|台灣韜略策進學會副理事長 陳雨航|作家 顏擇雅|作家 【在地好評】 ★王立,「王立第二戰研所」版主: 「芭芭拉.塔克曼所作的《八月砲火》,可說是上個...
章節試閱
一九一○年五月某日上午,英王愛德華七世(Edward VII)的喪禮場面壯觀至極。多達九位國王為他送行,使身穿黑衣、噤聲恭敬等候的群眾,忍不住發出讚嘆之聲。只見紅、藍、綠、紫色,三位一排,排成三列的國王們,騎馬邁出王宮大門,羽飾頭盔、金黃穗帶、深紅肩帶、鑲珠寶的勛章,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在他們之後是五位繼承人,四十位王親國戚,七位王后(四位遺孀、三位在位者),再來是眾多非君主國家的特使。七十國代表齊聚一堂,冠蓋雲集的程度堪稱史上之最,同時也是最後一次如此盛大的喪禮。送葬隊伍離開王宮時,大笨鐘低沉的鐘聲響了九下。但在歷史的刻度上,此時的舊世界已是夕陽西下,落日餘輝的榮光再也難見。 長長的隊伍沿官府大道、林蔭大道、皮卡迪利街、海德公園,前往帕丁頓車站,遺體將由火車載運到溫莎城堡下葬。皇家騎兵樂隊演奏《掃羅》 的〈送葬進行曲〉(Dead March)。人們自行進者緩慢的步伐和莊嚴的哀樂中,感受到終點已至。艾雪在喪禮後的日記裡寫道:「過去從未有如此的訣別。所有指引我們生命道路的舊浮標,似乎都被一掃而空。」 ... 入侵開始一小時後,人在布魯塞爾的艾伯特國王已穿好樸素的戰鬥軍服,策馬去見國會。一小隊人馬快步來到皇家路,領頭的是一輛敞篷馬車,坐著王后和三名子女,接著還有兩輛馬車,後面則是國王策馬獨行。沿途房舍裝飾著旗幟和花卉,興奮的人民擠滿街頭。陌生人互相握手,又哭又笑,如某人回憶,大家都覺得「因共同的愛與恨而與同胞團結在一起」。一波波歡呼迎向國王,彷彿同仇敵愾的人民想要說,他是國家的象徵,也是人民捍衛獨立的意志象徵。連奧地利公使也在拭淚,彷彿忘記自己該離開。他與其他外交官從國會的窗戶看著外頭那一行人。 在國會廳堂,議員、訪客、王后和大臣都坐定後,國王獨自走進來,有條不紊地把帽子和手套丟在講台上,開始用略微不穩的聲音講話。他提及一八三○年會議締造了獨立的比利時,當他問道:「各位,你們是否義無反顧地決定,維持祖先神聖賜予的完好無缺?」議員們不由自主地站起來,大喊:「是!是!是!」 美國公使威洛克在日記中描述那一幕,說他如何看著國王年僅十二歲的繼承人,穿著海軍服,滿臉專注地聆聽,雙眼緊盯著父王。威洛克暗想:「那孩子心中會怎麼想?」宛若窺見了未來一般,威洛克接著自問:「這一幕日後還會不會回到他眼前?在何時?以何種方式?在什麼情況下?」這位穿海軍服的繼承人正是利奧波德三世,他會在一九四○年向再次來犯的德國投降。 演講完畢,街頭的熱情轉為語無倫次的狂喜。向來被蔑視的軍隊成為英雄。人民高喊:「打倒德國人!刺殺者死!比利時獨立萬歲!」國王離去後,群眾改為陸軍大臣歡呼。出於職位特性,陸軍大臣通常都是政府中最不受歡迎的人。站在陽台上的首相布洛克維爾,受當天所有在布魯塞爾的人熱烈情緒所感動,一向老成持重的他也落下了眼淚。 ... 同一天在巴黎,法國士兵穿著紅長褲,大下擺、角落往後扣的藏青色外套。他們行經街頭時,高唱著: 亞爾薩斯和洛林 我們為亞爾薩斯而戰 噢,噢,噢,噢! 最後一個「噢」,以勝利的呼聲結束。特別受人歡迎的獨臂將軍巴奧,披戴著一八七○年老兵的綠黑色飾帶騎馬經過。穿胸甲的騎兵團,金屬胸甲閃閃發光,頭盔上垂下黑色長毛馬尾,卻絲毫沒有時代違和之感。在他們之後是裝著飛機的巨大條板箱及帶輪子的平台,上面載著法國的驕傲:狹長漆灰的七五野戰砲。人員、馬匹、武器、設備,一整天川流不息地經過巴黎北站和東站的寬大拱門。 各大道不見車輛,只有一隊隊志願軍走過,手持宣示其目標的旗幟和布條:「盧森堡絕不會是德國的!」「羅馬尼亞為拉丁民族之母奮起」「義大利自由就靠法國之血」「法國相親相愛的姐妹西班牙」「英國助法志願軍」「熱愛法國希臘人」「巴黎北歐人」「支持法國斯拉夫民族」「拉丁美洲人民支持拉美文化之母」。當「亞爾薩斯人回家」的布條經過,引來高喊與歡呼。 在參議院和國民議會聯席會議上,總理維維尼亞臉色死白,看似身心俱疲,他突破自我熱情及辯才發表的演講,就像那天所有人的演講一樣,被譽為其職涯中講得最好的一次。他公事包裡帶著《法俄條約》的文件,但當天沒有人質詢此約。當他宣布義大利「以拉丁智慧擁有的清晰洞見」宣告中立,國會掀起狂歡喝釆。一如預期,三國同盟的第三位成員在考驗來臨時,以奧地利攻擊塞爾維亞是侵略行動為由選擇旁觀,免除了條約義務,也解除了法國南部邊界的防禦需求。義大利的中立,使法國能再調動四個師共計八萬人北上支援。 維維尼亞講完後,總統彭加勒因職位不可親自出席國會,演說改由他人代讀,全體聽眾肅立。彭加勒寫道,自由、正義與理性的普世價值,正改變傳統的三位一體,成為法國的特色。同情與善意紛紛自人稱「文明」世界的四面八方湧入。宣讀演講稿的同時,霞飛「十足鎮定且充分自信地」在遠赴前線支前來向總統辭行。 ... 柏林大雨滂沱,國會議員齊集,聆聽德皇在皇座上的演說。他們先來與首相開預備會議,只聽得國會窗下一隊隊騎兵匆匆經過閃亮的街道,馬蹄聲達達不停地敲著人行道。各黨領袖與貝特曼首相開會的廳室裝飾著一大幅畫,展現令人滿意的場面:德皇威廉一世光榮地踩著法國國旗。畫中他與俾斯麥及老毛奇一起策馬騎在色當戰場上,前景是一名德國士兵在德皇坐騎蹄下,拉開法國國旗。貝特曼對國會議員的團結表示關切,力勸他們做出「一致」決議。自由黨發言人順從地回答:「閣下,我們會意見一致。」埃茨貝格爾是軍事委員會報告起草人,也是首相的親近助理,被認為是直達天聽、無所不知。他穿梭於其他議員中,向他們保證,「下週一此時」塞爾維亞人將被擊敗,一切都將順利進行。 議員們在大教堂做完禮拜,集體前往皇宮。皇宮各入口有守衛和圍繩,經過四階段查驗證件,這些民意代表終於坐進白廳(Weisser Saal)。德皇在幾位將軍陪同下,靜靜地走進來,坐上皇座。貝特曼穿著龍騎兵衛隊制服,從皇家公事包取出講稿,呈給德皇。德皇起身,在首相身旁顯得矮小,他頭戴頭盔,一手放在劍柄上,唸起了講稿。他的宣示隻字未提比利時:「我們以清楚的良心與乾淨的手拔劍。」戰爭是塞爾維亞在俄國支持下所挑起。當他說到俄國的惡行,引起滿堂唬唬大叫和「可恥!」的呼聲。德皇唸完講稿後,提高音量宣布:「從今天起我不承認政黨,只承認德國人!」他呼籲各黨領袖,同意者請上前與他握手。在「群情激昂」中,他們都去握手,在場其他人爆出歡呼,不斷狂熱喊叫。 議員們下午三點再度齊聚國會,聽首相演說,並執行所餘義務:投票通過戰爭借款,然後散會。社會民主黨同意使投票一致通過,然後把履行國會責任的最後時刻用於焦急磋商,以決定該黨是否要歡呼「偉大的德皇」。最後該黨決定歡呼「偉大的德皇、人民與國家」,圓滿解決問題。 貝特曼起身講話時,大家都很期待他對比利時會有什麼說法。一年前外相雅戈曾向國會程序委員會祕密會議保證,德國絕不會違犯比利時。當時的陸軍部長赫林根(Heeringen)將軍承諾,一旦發生戰爭,只要敵人尊重比利時中立,最高指揮部也會尊重。議員們不知道的是,八月四日當天早上德軍早已侵入比國。他們知道最後通牒,但全然不知比國的回應。德國政府從未公布,為了製造比利時默認的印象,以非法化比國的武裝反抗。 貝特曼告訴緊張的聽眾:「我軍已占領盧森堡,或許已進入比利時」──這「或許」實際上已過了八小時(他的話引發騷動)。法國的確曾向比國保證尊重其中立,但「我們知道法國已準備侵入比利時」,而「我們無法等待」。他勢必要這麼說:此事有其軍事必要性,「必要性不受法律所限」。 至此部分聽眾還好端端地聽他說,包括鄙視他的右派和不信任他的左派。但他下一句話則引起大騷動:「我們侵入比利時違反國際法,但我可以公開說,一旦軍事目標達成,我們犯的錯便會立即糾正過來。」鐵必制認為這是德國政治人物史上最大的失言,但自由黨領袖豪斯曼(Conrad Haussman)認為這是演講最棒的部分。公開承認侵略行動「是我方不對」,洗刷了豪斯曼與左派議員們的內疚,他們大聲向首相致上「做的好!」貝特曼最後的驚人之語,在他備受懷念的金句之日結束前,又加上一句使他不朽的名言:無論是誰,只要像德國人一樣受到如此嚴重的威脅,腦中唯一能想的便是如何「披荊斬棘,找到出路」。 五十億馬克的戰爭借款獲得國會一致通過,之後國會決議休會四個月(或在整場戰爭期間都休會)。貝特曼的結語,帶有著角鬥士向羅馬皇帝致敬的決絕:「不論勝算如何,一九一四年八月四日將永遠是德國最偉大的日子之一!」 當晚七時,許多人焦急等待已久的英國回覆終於塵埃落定。那天早上英國政府終於下定決心,發出最後通牒。對德國人來說,在義大利叛離後,英國這「背叛」行動堪稱最後的遺棄,使敵人再增一個。許多憤怒的德國人立即變成咆哮的暴民,在其後一小時裡用石頭猛砸英國大使館的所有窗戶。英國一夕之間成為最可恨的敵人,「種族背叛!」是最常聽到的仇恨口號。德皇悲嘆:「想想喬治和尼基居然欺騙我!要是外祖母還在,她絕不會允許這種事發生。」此話堪稱他對一戰的所有評論中最膚淺的一句。 德國人忘不了英國背信棄義。他們無法相信英國人不只會為爭取婦女參政權而詰問首相或公然反抗警察,居然還墮落到要打仗。畢竟英國雖然疆域廣袤,國力強大,但已逐漸老去。德國人對英國的觀感,如同西哥德人對羅馬帝國晚期的羅馬人,是輕視加上後進者的自卑。鐵必制抱怨,英國人以為可以「把我們當葡萄牙看待」。 英國的背叛加深德國人的無依靠感,使他們意識到自己是無人愛戴的國家。一八六○年被法國併吞的尼斯(Nice),怎會處之泰然,幾年內就忘了曾隸屬義大利?五十萬亞爾薩斯人又為何寧可離開祖國,也不要接受德國統治?皇太子曾在旅行時提到:「我國在各地都不太受愛戴,甚至經常遭憎恨。」 當群眾在威廉路大聲吼叫要求報復時,沮喪的左派議員聚集於咖啡館,齊聲抱怨。有一人說:「全世界都起來對抗我們。德國精神在世上有三大敵人:拉丁人、斯拉夫人、盎格魯撒克遜人,現在他們聯合起來對抗我們。」 另一人說:「我國外交失敗,只剩奧地利一個友邦,而且我們還必須支援它。」 第三人起言安慰:「往好處想,仗不會打很久。四個月內應該就能贏來和平,畢竟我們在經濟上和財政上都撐不了超過四個月。」 又有人說:「還可以寄望土耳其人和日本人。」 其實前一晚各咖啡館已有傳言,用餐者也聽見遠處街頭的歡呼聲。當時有人在日記中寫下:「聲音逐漸靠近。人們側耳傾聽,然後躍起。歡呼聲更加響亮,在波茨坦廣場迴盪,像吹起暴風一般。用餐者放下食物,跑出餐廳。我追隨人流:發生了什麼事?『日本對俄宣戰!』人們大喊。萬歲!萬歲!歡聲雷動。人們互相擁抱。『日本萬歲!萬歲!萬歲!』無盡的歡欣鼓舞。然後有人大喊:『到日本大使館!』群眾連忙移動,帶著所有人一起,包圍了日本大使館。『日本萬歲!日本萬歲!』人群激情高喊,直到日本大使終於現身,滿臉疑惑,結結巴巴地為這似乎受之有愧的意外致敬道謝。」隔日真相揭曉,原來只是不實謠言。但這敬意有多麼不當,要再等兩週後才會知道。 李希諾斯基和使館人員隨後離開英國,有一位來道別的友人驚訝於那一行人在維多利亞車站所顯露的「悲傷和憤慨」。他們責怪國內官員,把他們扯進只有奧地利是盟國的戰爭。 某官員感傷地問:「四面受敵,我們有多大勝算?沒有人對德國友好了嗎?」 一個同事回答說:「有人告訴我,至少暹羅 是友好的。」 ... 八月四日下午,大約在貝特曼對德國國會、維維尼亞對法國國民議會演講的同時,阿斯奎斯向英國下議院宣讀「國王親筆簽名的訊息」。在宣讀動員聲明書時,議長自坐位上站起來,議員們脫下帽子。接著阿斯奎斯照著微顫手中的打字稿,唸出剛以電報傳給德國的最後通牒。當他唸到「午夜前令人滿意的回覆」,議場上發出莊重的喝釆。 現在只剩下等候午夜(英國時間十一時)。九時,英國攔截到發自柏林的未加密電報,得知當英國大使要求取回護照那一刻起,德國就已認定與英國交戰。內閣召開緊急會議,辯論是否要即刻宣戰,還是要等最後通牒的時限。他們決定等候。閣員們在照明不佳的內閣會議室裡,圍坐於綠色會議桌前,一片寂靜,各自陷入沉思。他們完全明白,在過去其他攸關國運的時刻,曾有其他前人坐在相同的位置。眼看時鐘分分秒秒走向時限。「噹!」大笨鐘響起十一時的第一聲。在勞合.喬治聽來,此後的每一響都像是在宣告災難終將到來,「終,終,終!」 二十分鐘後,作戰電報「戰爭,德國,行動」發出,但軍隊尚未決定要於何時在何處開始行動,得交由次日召開的戰爭會議定奪。當英國人就寢時,即使缺乏戰意,也已是交戰國。 第二天,列日遭到攻擊,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第一場戰役正式開打。那天毛奇寫信給赫岑多夫,說歐洲正進入「決定未來百年歷史走向的戰鬥」。
一九一○年五月某日上午,英王愛德華七世(Edward VII)的喪禮場面壯觀至極。多達九位國王為他送行,使身穿黑衣、噤聲恭敬等候的群眾,忍不住發出讚嘆之聲。只見紅、藍、綠、紫色,三位一排,排成三列的國王們,騎馬邁出王宮大門,羽飾頭盔、金黃穗帶、深紅肩帶、鑲珠寶的勛章,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在他們之後是五位繼承人,四十位王親國戚,七位王后(四位遺孀、三位在位者),再來是眾多非君主國家的特使。七十國代表齊聚一堂,冠蓋雲集的程度堪稱史上之最,同時也是最後一次如此盛大的喪禮。送葬隊伍離開王宮時,大笨鐘低沉的鐘聲響了九...
推薦序
英文版推薦序(節錄) 一九六二年一月的最後一週,約翰.葛倫(John Glenn)在三度延期後終於飛向太空,成為美國環繞地球軌道飛行的第一人。洋基隊資深一壘手史柯隆(Bill “Moose” Skowren)因這一年成績甚佳(五百六十一個打數,擊出二十八支全壘打,打下八十九分打點)而加薪三千美元,年薪增至三萬五千美元。文學類暢銷書第一名是《法蘭妮與卓依》(Franny and Zooey),再隔幾名是《梅崗城故事》(To Kill a Mocking Bird)。非文學類榜首是尼塞(Louis Nizer)所著《我的法庭生涯》(My Life in Court)。那一週也出版了本世紀美國作家筆下最出色的歷史著作之一。 《八月砲火》問世後立刻大受歡迎。評論家佳評如潮,好口碑也迅速吸引成千上萬的讀者。甘迺迪總統送了一本給英國首相麥克米倫(Macmillan),並表示當代政治人物一定要設法避免重蹈一九一四年八月的覆轍。普立茲獎委員會無法頒發歷史獎給塔克曼,因為獎項創辦者當初指定該獎僅能頒發給以美國為題的著作,於是頒給塔克曼「最佳非虛構寫作獎」。《八月砲火》使作者一舉成名,她的後續作品同樣精采且令人愛不釋手,但大部分讀者只要知道作者是「芭芭拉.塔克曼」就會買單。 這本主要講述一戰首月軍事史的著作,為何能成為經典並享有盛名?本書有四個顯著特點:一、豐富生動的細節,使讀者浸淫於事件中,有如身歷其境。二、散文式的寫作風格,清晰、聰慧、節制、機敏。三、冷靜超然於道德判斷,塔克曼從不說教或責難,始終保持懷疑但不譏諷的態度。她讓讀者對人類惡行憤怒,但又不會強過對人類愚行所感受到的可笑或悲哀。塔克曼的所有著作都具備這三項特質,但《八月砲火》還具有第四個特點,讓讀者一看就欲罷不能。她很厲害地說服讀者,放下原本已知的那段歷史。她的描寫使龐大的德軍動了起來,使讀者能夠想像合計三個軍團、十六軍、三十七師、七十萬的德軍官兵,如何行經比利時,再向巴黎進發。這潮水般的人員、馬匹、大砲、車輛,綿延於法國北部塵埃四起的道路上,長驅直入,看似所向無敵。德軍將領計畫的要在六週內攻下巴黎、結束西線戰事。讀者看著德軍前進,或許已知道他們抵達不了目標,或許知道克魯克(von Kluck)將軍會臨時轉向,或者明白馬恩河之役(Battle of the Marne)後,還會有德法數百萬士兵身陷戰壕中,忍受長達四年的殺戮。但塔克曼的筆法極為高明,使讀者忘卻原來已知的發展。當讀者讀到砲火聲隆隆,刺刀又戳又閃,彷彿自己就置身戰場。疲累的德軍會繼續攻過來嗎?絕望的英法聯軍守得住嗎?巴黎會陷落嗎?塔克曼的成功之處,在於把一九一四年八月的相關事件寫得一如當年親身經歷,感受到那般驚心動魄。 芭芭拉.塔克曼撰寫歷史,是為講述人類的掙扎和成就、挫折和失敗的故事,不是為了下道德評判。然而《八月砲火》同樣能給予我們歷史教訓。愚昧的君王、外交官和將領犯下大錯,陷入一場誰也不願發生的戰爭,那是像希臘悲劇般,悲慘而無法挽回的毀滅性大戰。她寫道:「一九一四年八月有種不祥徵兆,無從迴避且牽連廣泛,人人都涉入其中。在完美的計畫和易犯錯的人類之間,那可怕的鴻溝令人感到心驚膽戰,『只能懇求上帝垂憐』。」她希望人們讀她的書,或許會心生警惕,避免這些錯誤,下次能夠應對得好一點。正是這種書寫的努力和歷史的教訓,吸引著多位總統、總理和千百萬的一般讀者。 家庭和工作占據塔克曼的人生。她最感快樂的事是坐在桌前寫作,從不允許自己分心。她成名後,有一次女兒艾兒瑪(Alma)告訴她,珍芳達(Jane Fonda)和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想請她寫電影劇本。她卻搖搖頭。艾兒瑪說:「可是媽,難道你不想見珍芳達嗎?」塔克曼說:「噢,不必,我沒有時間,我在工作。」她最初的草稿是手寫在黃色筆記本上,「亂七八糟,這裡刪掉一段,那裡插入一句。」草稿寫好後用打字機打,間隔三行,以便剪開,調整次序再用透明膠帶黏好。她習慣一口氣工作四五個小時。女兒潔西卡(Jessica)記得:「《八月砲火》最後完稿的那個夏天,她進度落後,拚命趕工……。為遠離電話,她在牛棚旁的舊奶品場裡擺上輕便桌椅──那房間在夏天也很冷。她每天早上七點半開始工作。我的任務是在中午十二點半用餐盤送午餐給她:一個三明治、一杯果菜汁、一份水果。每當我默默走近牛棚周圍的松葉,總會發現她保持不變的姿勢,全神貫注,直到下午五點左右才收工。」 那年夏天,塔克曼為了某個段落,一共寫了八個小時才完成。這也是她所有作品中最著名的段落,也就是《八月砲火》的開場:「一九一○年五月某日上午……場面壯觀至極……」尚未接觸過此書的幸運讀者,請翻開下一頁,開始閱讀吧。 "
英文版推薦序(節錄) 一九六二年一月的最後一週,約翰.葛倫(John Glenn)在三度延期後終於飛向太空,成為美國環繞地球軌道飛行的第一人。洋基隊資深一壘手史柯隆(Bill “Moose” Skowren)因這一年成績甚佳(五百六十一個打數,擊出二十八支全壘打,打下八十九分打點)而加薪三千美元,年薪增至三萬五千美元。文學類暢銷書第一名是《法蘭妮與卓依》(Franny and Zooey),再隔幾名是《梅崗城故事》(To Kill a Mocking Bird)。非文學類榜首是尼塞(Louis Nizer)所著《我的法庭生涯》(My Life in Court)。那一週也出版了本世紀美國...
作者序
作者序(節錄) 直到本書動筆前,我始終認為一九一四年是鐘聲響起的時刻,也就是十九世紀結束、我們的時代(邱吉爾口中的「可怕的二十世紀」)開始的日子。我感覺一九一四年就是我下一本書的主題,但我不知道切入點或架構該怎麼寫。正當我苦心搜尋該怎麼做時,突然發生一個小奇蹟。經紀人打來問我:「你要不要跟一位出版商談談,他想請你寫一本一九一四年的書?」我大感震驚,但又沒震驚到忘記回話:「好啊,可以談談。」居然有人跟我想法一樣。我雖然很高興他找對人,但也覺得相當困擾。 他是英國人,麥克米倫公司的塞西爾.史考特(Cecil Scott),很遺憾現已辭世。後來我們見面時他告訴我,他想要一本書寫蒙斯之役(Battle of Mons)始末的著作。那是英國遠征軍一九一四年在海外的第一場戰役,對德軍造成特殊的生存考驗及挫折,以致出現有超自然力量干預的傳說。那星期跟史考特先生見面後,我打算去滑雪,於是就帶著一箱書到佛蒙特州。 返家時,我已帶著撰寫德國戰艦「格本號」(Goeben)逃逸的寫作計畫。此艦為逃避英國巡洋艦的追逐,躲到了地中海的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使中東的鄂圖曼帝國捲入戰爭,從而決定了中東自往後的歷史方向。寫格本號對我似乎理所當然,因它已成為我親身經歷的家族史,當時兩歲的我正身處其中。事件發生時,我們也正渡過地中海,到君土坦丁堡去探望外公,當時他是美國駐鄂圖曼帝國大使。家族圈裡常講起這段故事:從我們船上可以看見在後頭追逐的英國巡洋艦擊出的一波波砲火,格本號則加速駛離。抵達君士坦丁堡後,我們是最先把消息與海上精彩的所見所聞告訴帝國首都官員和外交官的人。母親說她甚至尚未下船便被德國大使問個不停,連跟外公問好的機會也沒有。那是我對德式禮貌的第一印象,也幾乎是第一手印象。 近三十年後,當我從佛蒙特滑雪歸來,我對史考特先生說:這就是我想寫的一九一四年故事。他卻說不行,那不是他要的。他還是認為寫蒙斯比較好:英國遠征軍如何擊退德軍?他們真的在戰場上空見到天使顯靈?後來對西線戰場如此重要的蒙斯天使傳說,究竟有何根據?坦白說我對格本號的興趣還是大過蒙斯天使,但出版商願意出一本關於一九一四年的書,這才是最重要的事。 整場一次大戰似乎牽連太廣,超出我的能力範圍,可是史考特先生一直說我辦得到。我後來擬好了計畫,只打算寫戰爭的第一個月。我打算寫這場戰爭的起源,也有格本號和蒙斯之役,好讓雙方都滿意。這案子開始像是可行了。
作者序(節錄) 直到本書動筆前,我始終認為一九一四年是鐘聲響起的時刻,也就是十九世紀結束、我們的時代(邱吉爾口中的「可怕的二十世紀」)開始的日子。我感覺一九一四年就是我下一本書的主題,但我不知道切入點或架構該怎麼寫。正當我苦心搜尋該怎麼做時,突然發生一個小奇蹟。經紀人打來問我:「你要不要跟一位出版商談談,他想請你寫一本一九一四年的書?」我大感震驚,但又沒震驚到忘記回話:「好啊,可以談談。」居然有人跟我想法一樣。我雖然很高興他找對人,但也覺得相當困擾。 他是英國人,麥克米倫公司的塞西爾.史考特(Ce...
目錄
在地好評 台灣版推薦序 英文版推薦序 作者序 致謝 第一章 喪禮 第一部:作戰計畫 第二章 「讓右翼最靠邊那人用袖子掃到海峽」 第三章 色當的陰影 第四章 「一個英國兵就夠了」 第五章 勢不可擋的俄國 第二部:大戰爆發 第六章 八月一日:柏林 第七章 八月一日:巴黎與倫敦 第八章 布魯塞爾收到最後通牒 第九章 「葉落前返鄉」 第三部:八月戰役 第十章 「格本號……逃亡中的敵人」 第十一章 列日與亞爾薩斯 第十二章 英國遠征軍至歐陸 第十三章 桑布爾河與默茲河 第十四章 潰敗:洛林、阿登、沙勒羅瓦、蒙斯 第十五章 「哥薩克騎兵來了!」 第十六章 坦能堡 第十七章 魯汶之火 第十八章 遠洋艦隊、海上封鎖與中立大國 第十九章 撤退 第二十章 前線在巴黎 第二十一章 克魯克轉向 第二十二章 「各位,我們要在馬恩河作戰」 後記 資料來源
在地好評 台灣版推薦序 英文版推薦序 作者序 致謝 第一章 喪禮 第一部:作戰計畫 第二章 「讓右翼最靠邊那人用袖子掃到海峽」 第三章 色當的陰影 第四章 「一個英國兵就夠了」 第五章 勢不可擋的俄國 第二部:大戰爆發 第六章 八月一日:柏林 第七章 八月一日:巴黎與倫敦 第八章 布魯塞爾收到最後通牒 第九章 「葉落前返鄉」 第三部:八月戰役 第十章 「格本號……逃亡中的敵人」 第十一章 列日與亞爾薩斯 第十二章 英國遠征軍至歐陸 第十三章 桑布爾河與默茲河 第十四章 潰敗:洛林、阿登、沙勒羅...